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85 KB
- 文档页数:4
江河水教学目标:(1)、了解《江河水》的音乐表达的情绪思想感情及曲式结构。
(2)、提高学生对表现悲伤、哀怨、悲愤情绪的音乐的感受能力。
(3)、通过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江河水》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的特点及表现的风格,感受音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本课主要是欣赏二胡曲《江河水》,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力度、速度、旋律、调性)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描绘的意境。
(一)导入:通过欣赏《孟姜女》理解音乐表现的情绪,讲述《孟姜女》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描绘凄凉悲愤的音乐气氛中进入《江河水》的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的欲望。
(二)新授:欣赏二胡曲《江河水》。
1、初步感受: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欣赏全曲,后分组讨论并讲解,全曲的音乐的特点,表现的情绪,分析全曲的结构。
2、进一步欣赏,仔细分析,深刻感受。
这个环节是重点部分,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像和感受能力。
《江河水》是一首山东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后改编为管子独奏曲、二胡独奏曲等曾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用来表现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的呼唤,乐曲为单三部曲式。
①通过教师逐段地现场演奏,学生通过聆听进一步理解每一段的音乐即速度、力度、旋律、调性的特点,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所表现的情绪不同,旋律调性的变化,情感的表现也随之变化。
理解每一段所描绘意境。
②分组讨论全曲的主题思想,(表现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呼唤)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拓展延伸:①鼓励学生根据《江河水》的音乐表现的情绪编创一个古代或现实生活中类似《江河水》、《孟姜女》中的故事,并编导一些简单的情节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②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期,欣赏了民族音乐《江河水》后学生对民族音乐发表一句感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总结: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地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学内容丰富,加上分组讨论,个别解说,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富于吸引力。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和认识聆听,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感受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渔舟唱晚》和《夜深沉》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所表现的情境.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初步体验锣鼓经的念读和演奏方法,并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知识与技能:认识京胡、古筝等乐器,能说出其名称,辨别其音色。
2学情分析《八音和鸣》(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七年级两个学期《八音和鸣》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也聆听、积累了一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曲目。
本单元的教材安排了四首器乐曲,我从中选取了两首乐曲《夜深沉》和《渔舟唱晚》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活动练习中的《大秧歌》展开活动,力争在本堂课上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却好面子,羞于表演,但乐于探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和参与.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古筝、京胡,能分辨京胡、古筝的音色。
初步体验锣鼓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听乐感受.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乐器展示,情境导入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老朋友,看大家还记得它们吗?(展示乐器二胡、笛子、葫芦丝、鼓)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乐器,中国民族乐器。
活动2【讲授】二、温故知新二、温故知新1、我们在七年级,就在八音和鸣的单元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①“八音”指的什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②民族乐器分为哪四大类?吹管乐器组(笛子、箫、笙、管子)拉弦乐器组(二胡、中胡、革胡、高胡)弹拨乐器组(三弦、琵琶、阮、筝、扬琴)打击乐器组(鼓、钹、锣、木鱼、梆子)2、老师带来的这些乐器,分别属于哪一类?3、听一听,下面几首音乐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赛马》二胡拉弦《扬鞭催马运粮忙》笛子吹管《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活动3【讲授】三、《渔舟唱晚》三、《渔舟唱晚》1、导入乐器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各种乐器单独演奏乐曲或一起演奏乐曲,会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总结概括出各类民族乐器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分辨常见民族乐器的音色。
3.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民乐演奏形式。
2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对于音乐正统学习基础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简单的知识进行讲解,也不能够讲解的太专业,学生无法听懂。
3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比较、欣赏、讨论、直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八音和鸣请学生说出最近湖南卫视很火的节目“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等)活动2【讲授】八音和鸣1、了解二胡,京胡(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它们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
(2)展示二胡、京胡的图片进行介绍、比较。
(课件展示)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就已经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些,;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课件展示二胡,介绍它的各个部件名称。
(3)再次欣赏二胡曲《江河水》片段。
师:二胡曲《江河水》情绪是怎么样的?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回答师:《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了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拍和剥削。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和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师:大家仔细辨别二者的特点。
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第—单元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唱歌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掌握肯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
教学重点:1、认真的观赏歌曲(唱歌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打算。
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歌曲的情绪。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
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2、讲授新课A、(唱歌祖国)1〕初步观赏歌曲(唱歌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ab、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
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2〕带问题观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唱歌和赞颂。
b、歌曲演唱情绪?坚决、有力、豪迈、雄壮、赞美。
3〕音乐体裁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
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b、举例:我们比拟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
〔并观赏其中的几首〕(义勇军进行曲)(运发动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以(运发动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
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B、(举杯祝福)1〕观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推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夜深沉教案湘艺版教学内容:1、了解戏曲乐队中的“场面”。
2、欣赏“武场”《夜深沉》3、认识戏曲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认识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欣赏《夜深沉》教学重难点:1、欣赏《夜深沉》2、合作演奏《夜深沉》教学准备:板鼓、大锣、小锣和铙钹。
教学过程:一、乐队介绍1、认识乐器及乐队介绍。
师:京剧伴奏是京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
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生:什么是文场?师:文场即“管弦乐”。
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
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播放乐器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
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
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欣赏一段文场伴奏。
生:那什么是武场呢?师: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打击乐器虽然只能奏出一个有固定高低的音,但音响强烈,节奏感鲜明,一般重武打的武戏,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武场。
武场的基本乐器包括: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
鼓板在京剧乐队中是起指挥作用的乐器。
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
边看打击乐器课件,边介绍。
师: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
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用来加强节奏,制造气氛。
比如战斗场面,如果没有锣鼓伴奏,那是不可想象的。
京剧锣鼓有许多锣鼓点子,叫做“锣鼓经”。
2、了解锣鼓经。
师:锣鼓经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锣鼓合奏记谱法。
八音和鸣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八音”的分类及特点。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八音”乐器演奏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八音”乐器的分类及代表乐器。
(2)理解不同“八音”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式。
2、难点(1)区分相似音色的“八音”乐器。
(2)体会“八音”乐器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视频片段,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民乐合奏节目,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视频中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八音和鸣。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八音”的概念:“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分类方法,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2)分别讲解每一类乐器的特点和代表乐器:金类:以金属为主要制作材料,如钟、镈等,声音洪亮、清脆。
石类:由石头或玉石制成,如磬,音色清脆悦耳。
丝类: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如琴、瑟等,音色优美、柔和。
竹类:用竹子制作而成,如笛、箫等,声音悠扬、婉转。
匏类:由葫芦等植物果实制成,如笙、竽等,发音柔和、圆润。
土类:以陶土为材料,如埙,音色醇厚、低沉。
革类:用动物皮革制作,如鼓,声音响亮、有力。
木类:以木材为原料,如柷、敔等,声音古朴、深沉。
3、作品欣赏(15 分钟)播放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八音”乐器演奏作品,如古琴曲《广陵散》、古筝曲《渔舟唱晚》、笛子曲《姑苏行》、笙曲《凤凰展翅》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和表现力。
4、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欣赏的作品中,哪些乐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八音”乐器与现代乐器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5、实践体验(15 分钟)准备一些简单的“八音”乐器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辨认和模拟演奏,加深对“八音”乐器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
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二、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三、教学难点: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竹笛等)(二)新课教学1、了解二胡、京胡(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生:《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回答,师补充。
)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
①哼唱主题片段。
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
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古筝[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时,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2、认识古筝:师生共同研究古筝,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出示课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营造了学习意境.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1、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3、播放《渔舟唱晚》(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4、板书课题,了解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从音乐声中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色?2、了解古筝的技巧,品味意境。
3、哼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第二部分音乐(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情绪.(2)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
5、完整欣赏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教案教案1000字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音乐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3.授课时间:2023年3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欣赏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和理解音乐的美。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3. 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5. 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发展个性化的音乐表达。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2)班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
在音乐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他们在音乐表现和创造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在能力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素质方面,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素养,对音乐有一定的热爱和关注。
3. 行为习惯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然而,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不高,课堂表现较为被动。
此外,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或交头接耳。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并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然而,对于音乐兴趣较低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1教学目标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随音乐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教学难点:1、启发、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2、区分两个拉弦乐器二胡和京胡的音色特点.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我们知道每种乐器都有其音色特点,同一种乐器也可以演奏风格迥异的器乐作品。
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许多优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独奏曲.在听赏这三首民乐独奏曲之前我想请学生说出你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等)。
那么,在你所认识的乐器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乐器呢?活动2【讲授】乐器分类及京胡、二胡1、乐器分类(1)按照演奏方式分为四种“吹拉弹打”吹:吹管乐器(唢呐、竽、笛子、萧、葫芦丝等等)拉:拉弦乐器(二胡、京胡、高胡、板胡等)弹:弹拨乐器(琵琶、扬琴、古琴、古筝、三弦等)打:打击乐器(锣、鼓、钟、钹、木鱼等)(2)按照制作材料分:八音金:编钟锣云锣铜鼓·石:磬 (编磬特磬)丝:弹拨:古琴、瑟、·筝、·琵琶、·三弦;拉弦: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京胡;弹击:扬琴·;竹:笛子、口笛;箫、排箫、唢呐、巴乌;匏:笙、芦笙、葫芦丝;土:埙、缶;革:鼓、大鼓、板鼓、排鼓;木:木鱼、拍板、梆子;其它:骨笛。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八音?2、了解二胡,京胡(1)介绍二胡和京胡(课件)(2)介绍《江河水》创作背景,欣赏音乐片段二胡《江河水》、说说二胡的音色。
(圆润柔和,优美动听。
八音和鸣(三)教案教案标题:八音和鸣(三)教学目标:1. 了解八音和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通过演奏和听辨,辨别八音和鸣的不同音色。
3. 能够运用八音和鸣的技巧进行简单的合奏。
教学重点:1. 八音和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八音和鸣的音色辨别和技巧运用。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包含八音和鸣相关内容的教材或乐谱。
2. 乐器:提供八音盒、钢琴或其他乐器供学生使用。
3.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奏的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八音和鸣的音乐片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八音和鸣的基本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八音和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八音和鸣的定义、音色特点等。
2. 通过示范演奏不同音色的八音和鸣,让学生听辨不同的音色。
三、音色辨别练习(15分钟)1. 分发八音盒或其他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演奏不同的音色。
2. 指导学生通过演奏和听辨,辨别不同音色的八音和鸣。
3.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音色辨别比赛。
四、技巧运用(15分钟)1. 讲解八音和鸣的演奏技巧,如指法、节奏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八音和鸣的技巧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
3.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八音和鸣,创作自己的音乐片段。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八音和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八音和鸣的不同应用场景,如音乐创作、表演等。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乐器的八音和鸣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音色辨别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八音和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创作的音乐片段,评估他们在技巧运用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百鸟朝凤》教案湘艺版百鸟朝凤设计意图:在当今广为传唱的乐曲中,富于民族音乐风格的乐曲并不多,学生们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了解甚少,对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民族乐器能观其形态、听其声音的更少;所以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理应让其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唢呐,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2、欣赏《百鸟朝凤》能主动感受、体验、模仿动作,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3、培养爱护鸟类的观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出示《百鸟朝凤》图,讲故事师:大家都知道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
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百鸟朝凤》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学生讲故事(放幻灯片)二:新授课程: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气氛。
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仿佛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
1、请同学们欣赏《百鸟朝凤》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唢呐(区别于长笛)师:唢呐不仅能惟妙惟肖的模仿鸟叫,还能模仿个别小动物的叫声及人的声音等等。
唢呐的音色是这样的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唢呐会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
我们一起来欣赏《百鸟朝凤》,出示主旋律,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
(1)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是鸣叫声?(2)这句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剪切蝉鸣声)师:乐曲用欢快的旋律,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
3、音乐活动:师播放音乐,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吹唢呐的姿势,表演那种满足、激动的情绪。
第二组表演各种小鸟的姿态。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三)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
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二、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三、教学难点:
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竹笛等)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二胡、京胡
(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
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
(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生:《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回答,师补充。
)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
①哼唱主题片段。
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
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有特点,管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下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表现了乐曲凄凉和悲愤的情绪。
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师:管子属于吹管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吹管类乐器吗?(笙、竹笛、萧等。
)
师: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请听,下面是哪种吹管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2、唢呐与《百鸟朝凤》
(1)播放唢呐演奏《百鸟朝凤》“鸟鸣”片段。
(2)出示鸟类图片及鸟鸣音响资料。
(布谷鸟、斑鸠、燕子、黄雀、画眉、猫头鹰)
(3)聆听乐曲第一主题。
①初听主题,感受音乐情绪。
②哼唱曲谱。
③复听主题,随乐哼唱。
④再听主题,问:还听到哪些乐器?其中,有一个不断反复演奏的固定曲调大家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笙、竹笛、板、扬琴等。
)
(4)完整听赏乐曲,分组完成表格。
(5)简介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及唢呐相关知识
(6)拓展欣赏唢呐演奏《水浒传》主题曲,感受唢呐的艺术魅力。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