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练习题答案(已整理_全套_可直接打印)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19
文艺心理学试题2(0081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把“移情说”和“距离说”结合起来用于阐释文学艺术现象,它的作者是()A、郭沫若B、王国维C、朱光潜D、鲁迅答案:A2、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的最基本观点是()A、表现性,也就是艺术品中的“格式塔质”B、艺术抽象的重要意义C、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D、视觉艺术的运动答案:C3、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出自弗洛伊德的()A、潜意识B、泛性论C、人格结构D、本能说答案:A4、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其中,出生顺序、最初的记忆和梦是生活风格的三个要素,生活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A、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拉康D 、阿德勒答案:C5、人类的终极价值就是自我实现。
在超越性体验的时刻,人们直接了解了人类的最高美德与理想,例如完善,正义等,把它们称之为()A、存在性价值B 、无意识价值C 、超越性价值D 、自我实现价值答案:C6、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A.攻击型气质B.抑郁型气质C.神经性气质D.多血型气质答案:A7、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案:D8、马斯洛关于安全的需要是指()A.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予恐惧B.谋求自由与独立,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赞赏C.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D.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或社团,在所处的群体中占有一个位置,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与爱护答案:B9、带有欢悦成分的相对幽雅的平和的体验(即美感)叫做()A.皈依体验B.优美体验C.愧疚体验D.平和体验答案:B10、人在某种强烈的企图发挥自我优势能力的欲望支配下,希望倾其一生,实现自我价值,尽力取得惊世骇俗的成果的动机称为()A.欲望动机B.成果动机C.成就动机D.自我动机答案:B11、优美体验主要是愉悦情感,而崇高体验的特征是()A.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B.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的内心感受C.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D.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答案: D12、“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指的是()A.心理常态B.惯例C.原型D.母题答案:C13、以下哪一点不属于艺术接受中的异态的重要表现()A.幻觉与现实的界限的合一B.虚假的社会化C.认知失调D.零度接受者答案:A14、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题材与形式对立、冲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指的是()A.形式征服题材B.形式消极适应题材C.形式效仿题材D.形式统一题材答案:A15、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指的是()A.高原体验B.优美体验C.艺术沉思D.创作沉思答案:C16、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文艺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A. 外部世界的直接刺激B. 艺术家的内在心理体验C. 社会环境的影响D. 文化传统的熏陶答案:B2.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是:A. 自我实现的过程B. 潜意识的表达C. 社会规范的反映D. 理性思维的结果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艺术家的创作动机B. 艺术作品的心理效果C. 艺术欣赏的心理机制D. 艺术作品的物理属性答案:D4. 根据文艺心理学,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指:A. 观众对艺术作品的个人理解B. 观众与艺术家情感的一致性C. 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客观评价D. 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答案:B5. 文艺心理学中,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不包括:A. 感知B. 想象C. 逻辑推理D. 情感体验答案:C6. 艺术治疗在文艺心理学中的作用是:A. 提高艺术技能B. 促进心理健康C. 增加艺术欣赏D. 改善社会关系答案:B7. 根据文艺心理学,艺术创作中的“原型”概念主要来源于:A. 个人经历B. 集体无意识C. 社会文化D. 现实生活答案:B8. 艺术创作中的“自我表达”通常涉及到:A. 艺术家的个人情感B. 艺术家的社会地位C. 艺术家的创作技巧D. 艺术家的经济条件答案:A9.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的心理效果包括:A. 情感共鸣B. 知识学习C. 技能提升D. 社会交往答案:A10. 艺术创作中的“模仿”是指:A. 完全复制现实B. 艺术家对现实的主观再现C. 艺术家对其他作品的抄袭D. 艺术家对现实的理想化处理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艺心理学中,影响艺术创作的心理因素包括:A. 艺术家的个性B. 艺术家的情感状态C. 艺术家的社会环境D. 艺术家的经济条件答案:ABC2. 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可能包括:A. 情感共鸣B. 认知评价C. 审美判断D. 道德反思答案:ABCD3. 根据文艺心理学,艺术治疗的作用可能包括:A. 缓解压力B. 提高自我认识C. 改善人际关系D. 增强艺术技能答案:ABC4. 文艺心理学中,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可能涉及:A. 感知B. 想象C. 情感体验D. 逻辑推理答案:ABC5. 艺术欣赏的心理机制可能包括:A. 注意集中B. 情感共鸣C. 认知评价D. 记忆回溯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04年4月文艺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1年4月四川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20分)1、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a、精神分析学派b、实验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
a、弗洛伊德b、厨川白村c、弗洛姆d、荣格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a、作家心理B、作品心理蕴涵C、读者接受心理D、审美体验4。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是(。
a、格式塔文艺心理学b、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c、精神分析文学心理学D,社会文化历史文学心理学5。
“净化理论”(宣泄理论)的作者。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6、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a、深度知觉理论B,唤醒理论C,异质同构理论D,心理距离理论7。
阿恩海姆对文学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知觉的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提出了著名的()概念。
a、格式塔质b、表现性c、简化原则d、镜像阶段论8、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
a、爱b、尊重c、审美d、自我实现9、体验的核心是(。
a、经验B,认知C,情绪D,暗示10。
美好的体验主要是愉悦的情感,而高尚的体验则以(a)痛苦和狂喜的激情体验B,主要是痛苦C,主要是快乐D为特征,这与有趣的感觉是一样的11、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说明的文艺心理学现象是(a、通感b、移情c、内摹仿d、直觉12.一般来说,出生在贫困家庭或身体残疾的艺术家有更多的经验(a、丰富经验B、高尚经验c、缺失经验d、回归经验13、第一个注意到艺术创作中的疯狂)a、老子B、柏拉图c、庄子d、黑格尔14,反映事物本质的范式被称为a、图型范式b、图画范式c、形象范式d、属相范式15、“陌生化”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的角度是()a、作家创作b、读者的阅读效果c、艺术作品d、语言16、母题与主题的基本区别是a、主题有图像B。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 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着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B )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着作的是( A )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 )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着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 )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 )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缺失性体验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缺失。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这5个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时,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缺失性体验。
艺术家常常处于缺失状态之中,有时是物质方面的缺失,有时是生理上的缺失,如受到疾病的折磨,有时是精神方面的缺失,如事业上遭受挫折。
一般说来,艺术家的缺失越多,他的缺失性体验也就越强烈。
2、丰富性体验指的是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
丰富性体验是一种欢悦、幸福的体验,它使艺术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的心灵的美好。
丰富性体验是艺术家心灵的宝贵财富,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3、崇高体验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
4、超越体验艺术家的超越体验,指的是他们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
这种超越体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实用功利的超越。
其次,是对世俗艺术趣味和文化环境的突破。
再次,是对个体存在的超越。
5、孤独体验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寂寞,而不是指一个人的外在孤单。
孤独体验实际上产生于主体渴望沟通的强烈需求与这个需求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只有害怕孤独的人才会有孤独感。
6、归依体验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达到的神圣的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根据归依的对象,归依体验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类型:向宗教的归依、向自然的归依、向童年的归依。
7、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价值性的评判和领悟。
艺术体验是生命的体验,属于生命内部的情感活动,它具有社会性、生命性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8、神秘体验神秘体验是一种关于神秘同一或终极现实直接交流的体验。
当主体通过神秘的感悟与“最高的存在”达到契合时,会产生一种迷狂式的同一性体验,这就是神秘体验。
9、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201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代码00816 文艺心理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弗洛依德B.弗洛姆C.荣格D.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16.陌生化主要是从哪方面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A.艺术作品B.读者的阅读效果C.作家创作D.语言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A.攻击性气质B.多血质气质C.抑郁性气质D.神经性气质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A.不遇B.死亡C.爱情D.怀乡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两分,共十分)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结构B.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C. 文学作品的题材D. 艺术欣赏的技巧2.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创作动机B. 创作灵感C. 艺术流派D. 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3.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艺术形式B. 艺术风格C. 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D. 艺术作品的分类4.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对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马斯洛D. 斯金纳5. 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是指什么?A. 创作者对作品的情感投入B. 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C. 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情感交流D. 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7. 描述一下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
8. 举例说明文艺心理学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艺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10. 分析文艺心理学在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作用和局限。
文艺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2. 答案:C. 艺术流派3. 答案:C. 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4. 答案:A. 弗洛伊德5. 答案:B. 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二、简答题6. 答案: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心理过程,揭示艺术与人类心理的内在联系,促进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科学化,提高艺术教育和批评的实效性。
7. 答案:原型是文艺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模式或图像,它们通常来源于神话、宗教、民间传说等,对个体的创作和欣赏有着深远的影响。
8. 答案:例如,文艺心理学可以帮助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作家分析和解决创作中的难题,提高创作效率。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0816)第一部分导论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A、康德B、费希纳C、布洛D、克罗齐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A、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
A、作家心理B、作品心理C、读者心理D、审美体验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B、格式塔文艺心理学C、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D、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5、20世纪初期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艺创作现象并写出《红楼梦评论》的是()A、蔡元培B、王国维C、朱光潜D、胡风6、以下不是朱光潜的著作的是()。
A、《悲剧心理学》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论诗三札》7、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B、作家的创作心理C、读者的接受心理活动D、作品的心理蕴含8、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真正的奠基人,并写出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是()。
A、王国维B、鲁迅C、朱光潜D、胡风9、提出“出入说”的是()。
A、庄子B、李贽C、王国维D、郭沫若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科学主义B、人本主义C、存在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多选题。
1、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A、经验的B、演绎的C、实证的D、归纳的E、思辩的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见解,以下属于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观点的是()A、虚静说B、童心说C、迷狂说D、兴会说E、净化说3、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艺术家心理B、创作心理C、艺术接受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作品中的心理活动E、变态心理4、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想象B、直觉C、情调D、适当的文字E、形象5、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答案:一、1、B 2、B 3、D 4、D 5、B 6、D 7、A 8、C 9、C 10、D二、1、A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E三、名词解释。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 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测试题(强化练习)1、填空题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正确答案:阿德勒2、名词解释心理场正确答案:是由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艺心(江南博哥)理学中的心理场是指在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种动态的审美情境或氛围.它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一定的时空环境三个部分,其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相互作用的两极,二者在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产生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动态平衡.3、填空题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正确答案:第四个层次4、填空题批评家作为特殊的接受者,不仅有攻击性气质,丰富想象力、强化简化能力,而且需要()正确答案:知觉敏锐5、填空题癫狂状态往往是()正确答案:无意识创造的突发6、问答题简述“审美距离说”的基本主张.正确答案:(1)“审美距离”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布洛.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距离既不是空间上的,也不是时间上的,而是一种心理的距离.(2)布洛的心理距离指的是对象与主体之间实际利害关系的分离.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带着功利的目光去观看事物时,事物的某些侧面往往被我们忽视了,而借助一定的恰到好处的心理距离,这些侧面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突然闪现,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为观赏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因此,心理距离构成了一种审美原则,同时也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7、填空题“格式塔”的意思是()、()、要义指“完形”正确答案:形式;形状8、名词解释艺术创作的潜动机正确答案: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的某种无意识驱动力量,)主要特点是驱动性和潜动性。
9、问答题结合实例分析文学语言层面与心理蕴含的关系。
正确答案:(1)、语音层面与心理蕴含。
a、节奏;b、音律。
音律的基本类型包括:双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叠音(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叠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押韵。
《文艺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审美阀原则这是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的16种审美原则的第一个原则。
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换言之,进入审美阀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2、唤醒理论是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理论,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
贝里尼特别关注美感的唤醒,提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如新奇性、好奇性、复杂性、模糊性和费解性等,可以促使唤醒的产生。
他认为审美愉悦由两种唤醒而得到。
一是“渐进性”的唤醒:它使情感达到适当程度,其过程是紧张情绪的适度递增。
二是“亢奋性”唤醒:情感超过可意的程度而剧烈上升,然后在唤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的愉快。
3、无意识又叫潜意识。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无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的层面表现出来。
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根本内容是“本能冲动”,主要表现为性本能。
尽管无意识处于人的精神结构的最低层,大部分的无意识不能呈示到意识的水平上,但它却在冥冥之中影响甚至规定着心理的最微妙的活动。
无意识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一切言行。
4、俄狄浦斯情结也叫“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分析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机制时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精神活动的原动力,并把性本能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
由于人生下来处于不能自立的状态,只能完全依赖父母的照料,于是,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与父母结成了特殊的性关系,这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了爱的竞争。
男孩怀着对母亲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女孩则怀着对父亲的柔情,视父亲为自己的所有物。
这种关系甚至会引起男孩视父亲有如情敌,女孩视母亲有如情敌。
弗洛伊德把这种“性”的选择和竞争叫做“俄狄浦斯情节”。
《文艺心理学》习题
※导论习题
1、请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产生过程。
2、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5※第一章习题
1、请简述实验心理学派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2、请简述精神分学派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3、请简述拉康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4、请简述格式塔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5、请简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6、请简述维列学派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
5※第二章习题
1、艺术体验的生成有什么特征?
2、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作用?
3、缺失性体验为何可以激活艺术家的异常认知?
4、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对艺术创作有何意义?
5※第三章习题
1、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
2、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
3、创作中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存在怎样的关系?
4、潜动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5※第四章习题
1、文学语言和心理蕴含的关系是什么?
2、模仿对原始艺术的写实特征有什么影响?
3、母题与民族文化心理有什么关系?
4、艺术形式是如何征服题材的?
5
※第五章习题
1、文学艺术对人的内在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哪些?
2、认识惯例经验与艺术发展的关系如何?
3、艺术接受中的异态表现主要有哪些?
4、艺术有哪些心理治疗作用?
5、批评家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弗洛依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这三本书的出版,特别是《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形成。
5.文艺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体验,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阿德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主要是积极意义)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归依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荣格)13.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无意识的作用有关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属相范式16.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攻击性气质)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怀乡)19、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B、实验心理学派)20、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弗洛伊德)。
21、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D、审美体验)。
22、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C、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它独特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的新大陆及其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的作用。
23、“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
11级文艺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完整条理版一、名词解释(4*6分)1、迷狂说:答:(1)柏拉图用“迷狂”来解释文艺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全神贯注、感情激荡的心理状态。
(2)在他看来,力的结构及其基调是物理现象、精神现象与社会现象所共有的,也是它们所具情感表现性及相互间构成内在统一性的原因。
5、审美移情答:(1)立普斯一派提出“移情说”,认为审美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主体因素转移到客体对象身上,使对象成为自我的化身。
(2)在审美移情的作用里,主观与客观须由对立关系变成统一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实现同一,互相浸没于对方之中,主体则在情感的自由解放中获得心理的快适体验,从而获得审美快感。
6、审美距离说答:(1)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理论是审美心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在事物与我置的物体,看上去似乎是要努力回复到正常位置上的静止状态。
恰恰是这种倾斜,造成了运动感。
11、简化原则答:(1)阿恩海姆提出的“简化原则”。
简化原则以知觉的抽象性为基础。
(2)抓住表现对象的最主要的结构特征,用最精粹的形式将它呈现出来。
(3)衡量简化原则的标准是作品的形式能否与作品所要表现意义的结构一致。
13、艺术体验答:(1)艺术家在实践中领悟到的人生价值、意义和诗意,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2)艺术体验包括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活动。
1、简述高峰体验及其特征答:(1)定义:高峰体验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欢乐至极的体验。
马斯洛将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欢欣,满足和超然的情感体验称之为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经历高峰体验后会留下深远的影响,对人有脱胎换骨的作用。
(2)特征:瞬间产生,转眼即逝,因而往往逃过人们的注意,使人们弄不清它的性质,但这样的时刻到来时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人们摆脱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
文艺心理学教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创作过程C. 读者心理D. 艺术形式答案:B2.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文艺心理学的奠基人?A. 弗洛伊德B. 荣格C. 卡尔·荣格D. 威廉·詹姆斯答案:A3.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哪三个部分?A.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B. 理智、情感、意志C. 本我、自我、超我D. 认知、情感、行为答案:C二、填空题4. 文艺心理学认为,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往往来源于________。
答案:潜意识5.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包含了人类共同的________。
答案:原型三、简答题6. 简述文艺心理学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答案:文艺心理学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创作者心理状态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作品情感、主题和人物塑造的影响。
通过分析创作者的心理动机,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情感深度。
同时,文艺心理学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背后的心理意义,增强阅读体验。
四、论述题7. 论述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答案: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批评家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探讨作品与创作者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其次,文艺心理学强调了读者的心理反应,促使批评家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作品对读者心理的影响。
此外,文艺心理学还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资源。
结束语:通过本次文艺心理学教程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心理学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心理机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评工具,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
希望本次试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文学创作和批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