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
- 格式:docx
- 大小:13.40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六下1 乐趣爸爸带我去爬树1.读通课文,按照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作者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的心情变化。
3.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情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平和心态以及从大自然得到的乐趣。
【教学素材】1.班马的资料。
2.有关大自然的图片。
3.背景图片。
4.轻音乐MP3。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爸爸妈妈平时会带你们到哪儿去玩?(学生回答)2.板书课题,质疑题目。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学生自读成果。
(1)检查字词,重点提示以下几个读音:桧树(guì)槭树(qì)恍惚(huǎng hū)(课件出示字词及强调的字音)恍惚惚(课件出示词语及意思)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怎样讲的?分别在哪些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及答案)三、分组讨论,赏析全文。
1.讨论下面的问题:(1)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2)作者在爬树的过程中,爬树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2.重点研读下面的句子。
(1)“我开始担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树,爬树要有什么本事,要不要带一些手套、护膝……”写出了作者的担心。
(课件出示句子及赏析)(2)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紧张地爬上树权,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顾一切地翻下去,肚皮和胸脯全都不敢松劲地贴在树身上……写出了作者的紧张。
(课件出示句子及赏析)(3)“不知怎么的,我越来越觉得身子底下的树干很亲切似的,我贴着它,抱着它,抓着它,好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有时,还会觉得它是活的,而且很温暖,不像爬铁管那样令人发抖。
”写出了作者的自豪。
(课件出示句子及赏析)3.比较第一次爬树和第二次爬树有什么不同?第一次:大呼小叫,像动物。
《爸爸带我去爬树》课文我们走在了大街上。
我拉着爸爸的手。
没想到,爸爸要带我去爬树!我开始担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树,爬树要有什么本事,要不要带一些手套、护膝……我的想法,全都遭到爸爸的摇头,最后一次则摇得更厉害了――爸爸说:“你难道不是猴子吗?”爸爸说:“人类本来就会爬树”爸爸说:“你爬上去就知道了!”我不得不在心里想着猴子。
走过了郊区的大仓库,走过了小河,我和爸爸走进了田野。
我每看到一棵树,都在盘算。
爸爸却不慌不忙,好像有什么计划。
他带我沿着一条河,穿过一座运河“桥”,来到一片森林。
这些树有五六米高。
树的身体比我的大腿还粗。
虽然有很多皱纹,但仍然很光滑。
爸爸微笑着看着我。
我很兴奋。
在这片土地上,我似乎想在心里玩耍——我爬上去,用双手紧紧握住树,用双脚踩在树干上,然后慢慢地搓起我的手和脚。
爸爸过来伸手将我的鞋子脱去。
我感觉很舒服,可以使用我的力量(是的,猴子不穿鞋子)。
我踩着踏板爬。
嘿,我不需要学习。
我爬得很快!爬上去,我再也不敢爬了。
我拿着行李箱往下看。
我的嘴在尖叫——我父亲站在树下,像个教练。
他轻松地挽着胳膊,命令我:“爬上去!”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紧张地爬上树权,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顾一切地翻下去,肚皮和胸脯全都不敢松劲地贴在树身上……就这样爬上去,终于骑在了树权的枝干上。
足足用了我在树上喊了八分钟,现在我被冻在树上了!树叶在我周围滚动,树身微微摇晃。
坐在空中的树枝上,看着四五米高的地面,我感到非常神奇。
我像野兽一样大叫。
爸爸在下面仰脸望着我,很满意的样子。
突然,他也爬上了树。
爸爸实际上用两只手和两只脚“走”上了树。
他跑得太快了,看起来真像只猴子。
爸爸上来是为了“护送”我下树。
他两腿夹在树上,保护我再重新爬回到树干上,然后在下面和我保持着距离。
他说,下树要危险一些。
父亲在地上宣布:“这是一场热身赛!前面有一棵真正的大树要爬!”我早就看见田野里的那一棵巨大的老树。
它有几十米高,树冠伸开,足有一个小公园那么多的绿色树叶。
《爸爸带我去爬树》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树经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3)学会从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索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受家庭关爱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面对困难不退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从文中提炼中心思想,进行深入分析。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爬树的乐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组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爬树的动作、心情等。
(2)学生分小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
(2)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次爬树的体验。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3. 家长带孩子进行一次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树过程,以及爸爸教给作者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爬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感受爬树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和倾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户外活动的兴趣。
(2)懂得珍惜父母的陪伴,感受家庭的温暖。
(3)学会尊敬长辈,听从他们的教诲。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爬树技巧的讨论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 想象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户外活动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户外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爬树的印象。
(2)板书课题《爸爸带我去爬树》,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爬树过程。
(2)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爸爸教给作者的道理。
3. 讨论与实践(1)分组讨论爬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爬树经历,或请学生演示爬树的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爬树活动,注意安全指导。
4.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爬树的经历的短文。
5.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户外活动是否安全有序。
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优点,改进不足。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真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爬树的氛围。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最新资料推荐------------------------------------------------------《爸爸带我去爬树》教案《爸爸带我去爬树》教案《爸爸带我去爬树》教案【一】一、教材分析《爸爸带我去爬树》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乐趣中的一篇自读课。
文章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叙述爸爸带自己去爬树,先爬了一棵树进行热身,然后爬一棵巨大的树,展示了城市孩子走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回归自然的主题,从而引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本文语言生动、细腻,贴近儿童,是一篇思想内涵深刻,发人深思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六年级的敖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痞,对于如何正确确立世剥界观,人生观以及培养侦积极的公德意识有着举戒足轻重的作用。
回归闪自然这一主题对于如骗今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模疡糊的概念,为了调动学佛生联系生活中的感受,中把这一内容具体化,从厨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褪。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早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跺,各抒己见。
我计划 2 你课时完成本课。
第一课胆时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谷,分析文章思路,扫清青文章中的阅读障碍。
我赞讲的是第二课时,让学盅生在赏析文章的同时通咱过1 / 7介绍亲身经历来感悟帚回归自然这一主题测。
因此,根据学情,我歉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修 1、通过我两取次爬树前后感受的对比练,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妮的深意。
2、体会对比唯手法的运用3、通荧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溉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森极主动的回归自然- 篓 -热爱自然--保护自搪然的情感意识。
三、恬重点难点重点:体会爸哄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宵难点:体会对比手法的户运用。
四、教学手段瘴 1、教法设计:由于嘘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学国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是很钵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真一般。
因此我结合本课然特点,采用创设情景、折指导阅读、激发想象和行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
爸爸带我去爬树(通用14篇)2022-12-12爸爸带我去爬树(通用14篇)爸爸带我去爬树篇1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效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以及作者从中获得的乐趣。
3、体会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能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
4、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能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
2、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爬过树吗?说一说你爬树的经历。
二、明示目标课件出示文章对于我爬树的描写并指名读,很自然就引出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三、初始通读1、自由读文。
2、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认读正音。
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4、说一说你在预习的时候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四、品味精读1、课件出示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学生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教师从中引导,最终归结为回归自然这一主题。
2、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呢?课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读课文找一找运用对比的地方。
我与父亲的对比。
我爬树前后的心理对比。
3、在学爬树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读课文,找一找你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乐趣。
指名读。
五、实践悟读1、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现实生活中爬树又不太可能。
我们应该怎样回归自然?2、为什么要回归自然?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保护自然,有基础的公德和环保意识。
板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3、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让我们为保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爸爸带我去爬树篇2本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内容很浅显,所反映的生活和同学们很贴近,文字障碍不多,因此,非常适宜自学。
小学语文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
我们走在了大街上。
我拉着爸爸的手。
想不到,爸爸是要带我去爬树!
我开始担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树,爬树要有什么本事,要不要带一些手套、护膝我的想法,全都遭到爸爸的摇头,最后一次则摇得更厉害了--爸爸说:"你难道不是猴子吗?";爸爸说:"人类本来就会爬树";爸爸说:"你爬上去就知道了!";
我只得在心里去想起猴子来。
走过了郊区的大仓库,走过了小河,我和爸爸走进了田野。
我每看到一棵树,都在盘算。
爸爸却不慌不忙,好像有什么计划。
他熟门熟路地带我沿着一条河走去,走过一座水渠的"桥";,来到一片树林跟前。
这些树有五六米高呢,树身比我的大腿还粗,虽然有许多皱,但还是挺光滑的。
爸爸微笑着注视我。
我来劲了,在这田野里,好像心里特别想玩--我上去就爬,两只手抱紧了树身,两只脚也盘开对蹬在树干上,然后手脚一起用力慢慢往上蹭。
爸爸过来伸手将我的鞋子脱去。
我赤脚蹬在树身上,确实感到非常舒服,也能用上力了(是呀,猴子哪有穿鞋的)。
我一蹬一爬,嘿,真是不用学,我爬得蛮快!只是爬到上面,我不敢再爬了,抱住树干往下看,嘴里乱叫起来--爸爸站在树下,像个教练一样,他轻松地抱着手臂命令我:"爬上去!";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紧张地爬上树权,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顾一切地翻下去,肚皮
和胸脯全都不敢松劲地贴在树身上就这样爬上去,终于骑在了树权的枝干上。
足足用了十分钟,大概有八分钟是僵在树上吊着大喊救命--不过现在我已经坐在树上啦!树叶在我周围翻滚,树身微微有一点摇晃,坐在空中的树枝上,望着距离有四五米高的地面,心里很神奇。
我大呼小叫起来,像一只动物一样。
爸爸在下面仰脸望着我,很满意的样子。
突然,他也上树了。
爸爸竟然是两只手和两只脚又抱又蹬地"走";上树来,"嗖嗖";地好快,倒真像猴子。
爸爸上来是为了"护送";我下树。
他两腿夹在树上,保护我再重新爬回到树干上,然后在下面和我保持着距离。
他说,下树要危险一些。
下到地上,爸爸宣布:"这是热身赛!前面,有一棵真正的大树要爬!";
我早就看见田野里的那一棵巨大的老树。
它有几十米高,树冠伸开,足有一个小公园那么多的绿色树叶。
这棵大树的树干可就不得了,我们走近一看,它下面最粗的地方连爸爸伸手都抱不拢,上面也有爸爸的腰身那么粗,这树的枝干铁硬,但扭来扭去,卷来卷去,活像是苍老的龙扣蛇一样!爸爸竟然也说不出它是什么树,一会儿说是"桧树";,一会又说恐怕是"槭树";,都是奇怪的名称;他只说他小时候就经常来爬它,他们那群小孩子管它叫"大不列颠";,真是莫名其妙。
我想都没想过会来爬这个大家伙。
可爸爸真带我爬上去了,真不得了。
原来爸爸对这棵树的浑身上下熟悉得很,什么地方像台阶一样可以爬着走,什么地方有一个树洞可以休息一会儿,哪一根树干有一节一节把把手可以扶稳,哪一段树身早有凹
进去的脚蹬爸爸全都知道。
我觉得爬这颗老树像在爬山,但当然跟爬山不一样,因为身底下就是天空!爸爸就在我身边,他的大手经常扶住我的身子,也经常托住我的脚掌--我慢慢地爬,常常紧伏在树身上一动不动,等力气有了再爬,不知怎么的,我越来越觉得身子底下的树干很亲切似的,我贴着它,抱着它,抓着它,好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有时,还会觉得它是活的,而且很温暖,不像爬铁管那样令人发抖。
抱着大树,我又感到自己是一只动物,我是一条小蜥蜴,爸爸是一只大猿猴。
我爬到老树上啦!我和爸爸一起登上了这棵大树雄伟的枝权,我们脚踏在水桶粗的横干上,手抓住坚硬的枝条,迎风站在离地有十来米高的半空中--风好大呀,蓝天白云,田野碧绿,小河在发着亮而我的四周全是枝条、绿叶,我像一只猛兽,站在地球上!
我问爸爸:"我怎么第一次感觉自己站得这么高?比带我去过的任何大厦还要高?";爸爸说:"第一,是你自己一寸一寸艰难地爬上来的。
第二,你站在树上,下面就是大地。
第三,你就在大自然里,周围什么也没有。
";
人在树上真的很快乐。
我和爸爸躺在一个树丫的"沙发";里,爸爸在讲地球,讲人类远古在树上筑巢的"有巢氏";,讲国外现在真有人在提倡"爬数运动";,讲人经常回归自然的好处我一只手搂着大树,一只手搂着爸爸,恍恍惚惚中觉得心很大,又很深,很远
人在树上真的很舒服。
为什么?
回城了。
回家了。
我还老在望那棵树,好像那树上也是一个家,一个遥远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