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页)1
- 格式:doc
- 大小:867.50 KB
- 文档页数:91
202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教材概述本教案适用于新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教学目标- 掌握识字量,提高基础阅读能力;- 掌握拼音和汉字的基本规则;-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多样的活动巩固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字音- 研究拼音的基本规则;- 认识一些常用字的发音。
第二单元:认识字形- 研究汉字的基本构造;- 认识一些常用字的写法。
第三单元:认识字义- 研究汉字的基本意义;- 认识一些常用字的意义。
第四单元:认识句子- 研究句子的基本结构;- 认识一些常用句子的意义。
教学步骤1. 温故知新:复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
2. 新知呈现: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点。
3. 合作研究: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关的练和活动。
4. 教师指导: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5. 活动巩固:设计各种趣味活动,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6. 讲解反思:向学生解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并帮助学生提高。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学生对于拼音和汉字的学习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引入和巩固的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巩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写作教学,并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培优辅差计划及措施上学了(入学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渗透性识字12个(学年级班丁冬老师语文书包)。
2、过程与方法: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师生见面问好。
有序地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人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
教学难点:渗透尊师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
教法:观察法、讲授法学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学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习语文了。
其实,我们每天说话、讲故事,都是在用“语文”。
学习语文,我们要听故事、讲故事,还要认字、写字、看书、讨论、背古诗......要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呢!(出示挂图)瞧,这是丁丁和冬冬,他们要和你们一起学语文呢!(贴词语卡片:丁丁冬冬)认读。
二指导观察图画1.你知道丁丁和冬冬在做什么吗?(他们在互相介绍自己)2.你能学着他们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吗?3.在学校的门口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在学校门口有老师和同学,他们在互相问好)你喜欢他们吗?我们一起来学学。
(模拟师生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4.校园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同桌指着图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并规范语言。
5.操场边坐落着我们的教学楼,这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看,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写字,有的在听老师讲课)6.图上画的校园多美啊!我们也去看看我们的校园吧!三参观校园四启发谈话1.在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2.喜欢不喜欢我们的学校?为什么?老师小结:从现在起,你们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了,而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我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去上学。
学校里有很多同学,大家和老师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科目语文一年级二班执教人:庄惠卿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一年级班执教人:。
语文第一册教案(北师大版)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识字量上不封顶,允许学生识字量有差异。
认字表中的363个字作为下限要求统一会认。
学习六个最常见的偏旁(部首)。
3、写字160个(下限)。
4、学习汉语拼音,能看拼音读出字音。
5、阅读43篇诗文(下限),背诵14篇(下限)。
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用普通话,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完成教材规定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基本掌握完成上述学习任务所必需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书写、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等好习惯。
9、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本册教学重点:10、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老师和同学。
11、根据事物的图画进行描摹,认识与图画相近的汉字。
12、了解汉字与图画系,初步感知汉字的美。
写字160个。
13、学习汉语拼音,能看拼音读出字音。
14、阅读43篇诗文(下限),背诵14篇(下限)。
能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1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本册教学难点:16、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7、学习汉语拼音,能看拼音读出字音。
18、初步养成书写、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等好习惯。
19、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四本册教学总课时:2005——2006学年度语文第一册教学进度表起始课教学目标:1、介绍同学互相认识。
2、进行一日常规教育。
3、熟悉校园环境。
教学重点:着重进行课堂常规及安全教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遵守学校一日常规的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提前画好个人评比表,定好评比规则。
教学时间:1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小学和幼儿园是不一样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识字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学生能够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 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进行说明。
3. 示范书写生字词,让学生跟随书写。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的阅读技巧。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让学生预习课文。
2. 讲解课文的阅读技巧,如找关键词、理解句子等。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朗读。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写作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学生能够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
2. 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事物。
2. 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表达感受等。
3. 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4.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第四章:口语交际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
3. 学生能够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
(青岛吉林路小学孟宁宁)《大家都说普通话》教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苹果”、小动物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学习语文了,小朋友们高兴吗?老师今天准备了许多小动物的卡片,奖给有进步的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得到吗?在前面我们认识了许多工作声母小伙伴,你们还认识吗?我们来读一读,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发音准确。
(“开火车”认读卡片上的声母)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每天老师来教室上课,听到小朋友喊“老师好”的声音都特别好听。
我们中国人讲礼貌,有一个好习惯,见面时都互相问候,我们来听听丁丁和冬冬今天见面都互相问候了什么?(课件出示丁丁和冬冬见面用不好听懂的外地话互相问候)2.你们听懂了丁丁和冬冬说的话吗?如果他们说的话能让我们听懂应该怎么做?(同桌讨论)3.揭题:大家都说普通话。
(范读。
齐读。
)三、初读儿歌,认读字音《大家都说普通话》这首儿歌特别好听,小朋友都想听是不是?(是)现在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34页。
1.教师朗读儿歌。
(如果有学生愿意读,就让他跟着读,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己。
读后评议。
)2.听了老师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发现?看着儿歌上的拼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自由说)3.请小朋友自由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拼拼音、问同学、问老师的方法来学会它。
对带有sh ch c h f 的字多读一读。
(允许小朋友走下位子交流)4.小组合作读书。
在4人小组内,每位学生都读书给同组同学听。
读书方法小组自选,可以接读、齐读、轮流读。
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推荐同学读儿歌给全班同学听。
读后评议。
(相机渗透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6、位读得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儿歌。
四、认识7个生字,巩固字音1.找出生字。
刚才,小朋友们儿歌读得很好,那儿歌里还藏着7个调皮的生字娃娃,你们能边读儿歌棕把它们从儿歌中找出来吗?找出它们后,要把它们留住,用圆圈也行,用横线也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它们留住。
上学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3、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4、教学重难点:1、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2、讨论(出示投影):(1)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2)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三、情景练习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2)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绍)A、与同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
B、游戏:找朋友。
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
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
B、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
(出示)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册)全本教案下载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电子备课上学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
编选了两幅图画和一首诗歌,第一幅图主要讲了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
第二幅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语文课本。
《上学歌》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上学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并开始渗透性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识字12个。
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1.教师可从第一幅图入手,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说说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
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1)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老师也可参与其中,模拟师生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3.可以与生活课的入学教育配合起来,组织儿童参观学校,认识学校的主要设施,了解学校的主要机构,对学校产生喜爱的感情。
4.认识和熟悉丁丁、冬冬两位小朋友,观察他们的头发、衣服有什么特点,说明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将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5.可在看图时和对话中认读汉字“学、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书包”。
6.在学习插图前,也可先学《上学歌》,以激发兴趣。
7.学习第二幅图,可利用语文课本,带领学生认识书的封面、目录和页码。
并教育学生爱护书。
课时安排:3课时精品教案全部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一、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的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4、掌握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