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理性之光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60
第14课理性之光编者:孟娇审核:钟丽梅梁桂秋编号:014 2012-9-28 姓名班级学号【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课标解读】1.掌握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站在社会转型角度来理解2.理解理性主义内涵。
3.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4.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讲讲,练练一、启蒙运动的含义与性质:二、时代背景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现实因素:4、推动力量:5、科学因素:三、启蒙运动过程1、兴起:2、高潮:3、扩展:四、启蒙思想家及主张1、孟德斯鸠主张:影响:实践:2、伏尔泰主张:地位:3、卢梭主张:1. P55第一段中“黑暗”和“光明”各指什么?2.关于孟德斯鸠的理论,理解错误的是A.他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在政治理论上有所创新B.他的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C.他认为只有分权才能使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D.他认为立特点:最激进与孟、伏在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4、康德:代表作:主要思想:地位(意义):五、启蒙运动的性质和影响:对欧洲:对世界:【课堂小结】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议会、总统和法院3.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A.激烈反对教权主义 B.启迪了人们的思想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课堂探究案】1、填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观点①①①①①②③④主要著作②②②②影响③③③③共同点①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②主张“主权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主张实行法治④(B层)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就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就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第14课理性之光【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一、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1.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其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也深入展开。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补充)3.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科学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1.过程:(1)兴起:17世纪发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
(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孟德斯鸠、、卢梭等代表人物。
(3)扩展:德国,代表人物。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___________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3.主要观点(核心思想):提倡_________,尊重__________, 把批判锋芒直指__________ 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三、启蒙运动的高潮:(一)孟德斯鸠:法的精神1.代表作:《》2.观点: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的学说。
3.意义:成为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
(二)伏尔泰:自由与平等1.代表作:《哲学通信》2.主张:(1)_____是人人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天赋人权),不应受到任何侵犯,这种天赋人权只受_____支配,_____则意味着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人生而平等。
(2)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_______制(民主政治)。
让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
3.评价: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三)卢梭:社会契约1.代表作:《》2.主张:(1)阐述“”的学说,提出“____ __ ”的口号。
(2)创立______ ,坚持“______ ”的原则,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____ __。
3.评价: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康德:人非工具1.代表作:《》2.主张:(1)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人非工具)(2)提出_______ 的原则。
第14课理性之光
一、社会背景
1.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创立和示范作用;
2、经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突飞猛进。
二、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否定封建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法治观念,敬畏事实,提倡科学。
三、代表
代表国别代表作主要观点思想地位及影响
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封建批判;天赋人权;生而平等;民主政治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封建批判、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尊重他人
自由只能在法律范围内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四、历史影响:
1、启蒙运动猛烈地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理性和科学,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提出理论构想;
3、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斗争。
4、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14课理性之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具体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结合史实理解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和弘扬。
”启蒙运动在西方思想史上地位重要,本课是单元线索“从人文精神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承上启下(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理性时代的到来)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用高度的理性思考着与人相关的一切,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在思想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介绍启蒙运动的概念,四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地位,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等内容,教材对课标内容有较好的体现。
教学反思:(一)、最大成功之处:1、理论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掌握重大的历史事实,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认识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①]历史概念是历史“双基”的基本内容,相关权威课标解读认为“历史概念的形成能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中形成认知结构的中心环节”[②],但如何全面理解历史概念却语焉不详,课本上的某些概念也不够科学,学生对如何全面掌握历史概念更是茫然无知。
在查看相关参考资料后,我发明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概念3WC理论”即历史概念一般包含特定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特有历史内容(Content),特定性质(Character),特有结果或影响、作用(Consequence )等六个要素,并根据这个理论要求学生给启蒙运动下个准确的定义:启蒙运动是指17、18世纪(When)时发端于英国,繁盛于法国,后扩展到欧洲他国(Where)的启蒙思想家们(Who)用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追求人权、法制(Content),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Consequence )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Character)。
高二历史学案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4课理想之光(启蒙运动)(17—18世纪)#课标要求:阐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一、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根本原因)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及教会特权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文化:(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
(2)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概括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是1、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2、主张法制。
三、影响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建立、构建的高度,更具鲜明的______________性质。
3、不仅为________ ___做了思想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巩固练习:1、(10年天津卷)4.“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2、(09北京文综)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3、(09江苏历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4、(09海南文综)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5、(2006全国文综Ⅱ,23)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
第14课理性之光【学习目标】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基础梳理】一、启蒙运动兴起1.背景(1)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
(2)政治:17-18世纪,封建统治不断强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4)阶级基础:新兴的力量日益壮大,在思想领域反对与的斗争深入展开(5)科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高潮:18世纪中叶,以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出现高潮,19世纪扩展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
)4.主要观点:(1)提倡用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2)把批判锋芒直指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5.指导思想:主义。
6.性质:【特别提示】启蒙思想起源于英国,但运动的中心和高潮在法国,这是由法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是法国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的产物。
【合作探究一】归纳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思想的异同点。
三、启蒙运动的意义1、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
2、启蒙思想家阐释的、、、、和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建立、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的高度。
3、不仅为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合作探究二】阅读教材57页的“阅读与思考”,请思考: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合作探究三】【自主构建体系】【学习检测】1.启蒙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根本影响 B.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C。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人类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2、启蒙运动的确切含义是()A.以资产阶级理性的阳光,驱散封建制度的阴霾B.资产阶级倡导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风暴来临前夕的思想舆论准备D.唤起人们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批判3、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目的是()A 、实现天赋人权 B.避免暴君政体C、实现司法独立 D.建立平等社会4、以下各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的有()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②反对教权主义和等级制度③主张权利平等④倡导君主立宪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 D.③④5、有关法国启蒙运动产生的巨大影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B.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C.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所宣传的学说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D.中国的戊戌变法、美国的《1787年宪法》、英国的《权利法案》是其具体体现6、"个人如果把私利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他就应受强制去遵守公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