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试验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级配砂石击实筛分检验记录一、实验目的通过级配砂石的击实、筛分实验,确定其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大小分布和颗粒间的填充性能。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左轮锤:用于对砂石进行击实的仪器。
2.筛分装置:包括筛网和筛子,用于对砂石进行筛分。
3.计时器:用于计时。
4.砂石样品:待测试的砂石样品。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需要确定测试样本的大小和数量。
2.级配砂石击实实验:a.将砂石样本放置在工作平台上,使用左轮锤对样本进行击实。
每个击实次数为15次,击实后对样本进行振实取样,记录样本的质量。
b.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击实并取样,直到取得所需的击实次数和质量数据。
3.级配砂石筛分实验:a.准备一组筛子,按照不同孔径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b.将砂石样本倒入最顶层筛子中,放入筛分装置中,轻轻摇动筛分装置,使砂石在筛子上进行筛分。
c.根据需要,继续进行筛分直到所有筛子上的砂石都完成筛分。
d.记录每个筛子上的砂石质量。
四、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包括击实次数、取样质量、筛子号和砂石质量。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和颗粒间的填充性能。
六、实验结果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给出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和填充性能评价。
七、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分布和填充性能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八、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以上是级配砂石击实、筛分的检验记录,记录了实验的目的、仪器材料、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结论和总结等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和填充性能,通过击实和筛分实验得到相应的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最后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20 击实试验20.0.1 击实试验是测定试样在标准击实功作用下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该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0.0.2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600kJ/m3,重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2700kJ/m3。
20.0.3 本试验类型和方法列于表20.0.3,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试样最大粒径选用。
表20.0.3 击实试验标准技术参数注:1.Q1、Q2、Z1、Z2、Z3分别称:轻1、轻2、重1、重2、重3;2.Q2、Z2、Z3筒高为筒内净高。
20.0.4 当试样中粒径大于各方法相应最大粒径5mm、20mm或4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
20.0.5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图20.0.5-1击实筒(mm)1-护筒;2-击实筒;3-底板;4-垫块2击锤:击锤必须配备导筒,锤与导筒之间要有相应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图20.0.5-2 击锤与导筒(mm) 1-提手;2-导筒;3-硬橡皮垫;4-击锤3 推土器:螺旋式推土器或其他适用设备。
4 天平:称量200 g ,分度值0.01 g 。
5 台秤:称量15 kg ,分度值5 g 。
6 标准筛:孔径为5 mm 、20 mm 、40 mm 。
7 其他:碾土设备、喷水设备、切土刀、称量盒、烘箱等。
20.0.6 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代表性试样风干或在低于50 ℃温度下进行烘干。
烘干后以不破坏试样的基本颗粒为准。
将土碾碎,过5 mm 、20 mm 或40mm 筛,拌和均匀备用。
试样数量,小直径击实筒最少20 kg ,大直径击实筒最少50 kg 。
2)按本规程第4.2节烘干法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率。
按试样的塑限估计最优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选择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试样至少5个,其中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 个接近塑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