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电源(-48v)技术要求

通信电源(-48v)技术要求

通信电源(-48v)技术要求
通信电源(-48v)技术要求

设备工作环境

卖方提供的电源设备安装在室内。设备必须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

(1) 0 -- +45C : 保证设备技术指标。

(2) +45C < t < +55C :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最大相对湿度95% 时:保证设备可靠工作。

铭牌、包装、运输、储存

1.5.1 铭牌

设备应有铭牌,铭牌的字迹必须清楚,并标有下列数据:

a. 制造厂名

b. 型号

c. 重量(kg)

d. 制造年

e. 其他

1.5.2 包装、运输

设备必须用木板花箱包装,保证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期间不致损伤;必须单台整机包装,具备防水、防潮、防晒等条件,不能散件包装运输到场后组装。产品向上放置为正方向。包装上应注明工程名称、站点名称、收货单位、收货联系人、发货站、制造厂名、产品规格型号等。随同产品应具有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出厂试验记录。

1.5.3 储存

产品在运输及储存时必须正方向放置。

第一章设备技术要求

1.1 对设备设计、制造的一般要求

为配合广东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标准化设计要求,做到电力通信设备安装规范化,现对电网建设工程中安装使用的通信设备机柜(屏)做出如下规定: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

线缆在机架内排放的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所有的安装和维护操作均应在机架前面进行。

所供设备机架不装单元框的空位置应加装盖板,当机架或子架提供整体盖板时除外。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满足下面所列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具有状态显示、异常或超限时具备可闻、可视告警及远程传送的功能。开放接口,便于接入机房监控系统。

印刷电路板要求如下:

a. 所有印刷电路板均应防腐蚀。

b. 印刷电路板应作防潮处理。

c. 印刷电路板应有插拔及锁定位置。

d. 同一品种的电路板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

e. 投标方应提供所有电路板图纸,图纸与实物应一致,并应将所有部件列表说明。

所供设备的机架,子架等应为组装完整并经过严格检验(包括连接布线、机械和电气性能的检验测试)的整机。

1、通信设备机柜(屏)定义

通信设备机柜(屏)定义为电网建设工程中配套的、安装于电网变电站、电网公司通信机房内,用于承载各种通信设备子机箱、配线架及器件的标准化通信设备机柜(屏)。

2、通信设备机柜尺寸要求:

外形尺寸为宽600mm×深600mm×高2200mm;

通信设备机柜(屏)内部设备挂点要求为标准19英寸条架结构。

3、通信设备机柜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

工作温度:-5°C ~+45°C

相对湿度:85%(30°C时),0~95%不结露

储存温度:-20°C ~+55°C

大气压力:70~106kPa

机柜应考虑空气导流方式,以满足所承载通信设备的通风散热要求;

4、通信设备机柜接地要求:

通信设备机柜应有二个、尺寸不小于M8螺丝的优良导体材料的总接地点(M8螺丝要与机柜焊接),用于与外界地网可靠连接;

通信设备机柜内19英寸机架两侧应印有标尺,机柜内19英寸机架必须采用优良导体材料,不得有油漆等绝缘材料覆盖层,且与机柜的总接地点连接良好;

机柜前、后门必须有不小于6mm的铜质地线与机柜总接地点可靠连接。

5、通信设备机柜颜色标志要求:

机柜及机柜前后门表体颜色应符合RAL7035色。

6、通信设备机柜结构要求:

机柜前后门应开启灵活,开启角度不小于110°,间隙不大于2mm;

根据需要,用户也可以提出后门采用拆装方式。

机柜底部应留有对称的四个直径?8~?12mm的安装固定用螺钉孔,机柜底部应有水平调节装置,机柜顶、底部两侧应留有总尺寸不小于80mm×200mm的对称长方形万用电缆进出口,即根据安装需要简易拆除进出口材料就可以获得不同尺寸大小的电缆进出口(电缆进出口应有防止电缆磨损措施,如塑料胶圈等);

机柜两侧应考虑可扩充的线缆走线槽位以及固定卡位;

机柜整体结构外形应平整,所有焊接处应均匀、牢固、无变形等缺陷,所有紧固处应有防松动装置;

机柜机械强度应符合国家优质产品质量要求以及所承载通信设备对机柜机械强度的要求。

7、通信设备机柜外观质量要求

机柜表面涂层颜色应均匀一致,无炫目反光,表面整洁美观,无起泡、裂纹等缺陷。

8、通信设备机柜标志要求

机柜正表面右上角合适位置可有大小合适的南方电网徽标,左上角可有用户要求的设备名称、编号。

9、通信设备机柜包装要求

机柜的包装应符合GB 3873-83 的规定。

10、通信设备机柜运输要求

产品包装后能适用汽车、火车、飞机等方式运输,并能保证不易损坏。

11、通信设备机柜的保管储存要求

产品应储存在无酸碱、硫化合物及其他有害气体的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不允许露天存放。

1.2 通信电源系统的反事故措施

依据南方电网公司和广东电网公司对电力通信系统反事故措施要求,实施通信电源系统的双重化配置,保障电网的安全生产。

1.2.1 通信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的基本原理

通信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是指在一个通信站点内,设置两套及以上完整的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具备各自单独的控制系统),通过-48V直流输出点分别连接直流配电柜直流输入点,在直流配电柜形成独立双路电源输出方式和双路电源合并成单输出方式,向站内所有通信设备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在任何情况下通信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应具有防止任意一套通信电源系统故障而影响对整个通信站通信设备供电的功能装置。

1.2.2 通信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的基本结构

通信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的基本构成如下:

1、具有两路独立三相交流输入和三级防雷功能的交流输入配电柜;

2、两套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

3、满足通信系统后备时间要求的蓄电池组;

4、对通信设备分路供电的直流配电柜;

5、具有状态显示,异常或超限告警,远程监测、监视和告警告知的监控系统。

1.3 通信电源系统双重化配置主设备的技术要求

1.3.1 交流输入配电柜

●柜体:尺寸:600×600×2200 颜色:RAL7035 前门面板:有机玻璃。

●容量:单路容量为12kW。

●连接关系:两路380V/220V三相四线(铠装电缆)进线;2×3路三相向高频

开关电源整流柜出线(其中2×1路备用);设置三相与单相出线端口;由数据线送出监控信息。

●包含主要部、器件及功能:

输入端设三级防雷装置;要求采用浪涌泄放后可自动恢复式的防雷措施,不得采用“压敏电阻”不可自动恢复方式。

两路交流输入分别设置手动总开关(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面板操作。

10个三相空气开关,面板操作,其中63A六个,对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送电用(备份一个),20A四个,连至本柜三相接线端子。内部连接线缆截面及接线端子(铜鼻线耳)满足过载要求(16mm2)。

20个单相空气开关,面板操作,32A四个,16A8个,分别连至本柜相应的单相接线端子。内部连接线缆截面及接线端子(铜鼻线耳)满足过载要求(6mm2)。

机柜内部连接线缆满足电气绝缘要求。

面板显示:监控单元显示A、B、C各相的电压、电流。

用灯光或LED显示所有开关的状态(闭合-亮,断开-灭)。

用灯光或LED闪烁显示和声响(可ON-OFF)告知告警。

●监测、监视量:三相的电压、电流(提供监测监视接口)。

●告警量:过压(>270V),欠压(<170V),过流(﹥63A),缺相(任一

相),

主用开关跳闸(对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供电的开关)。提供两路交流输入干接点告警端子。

1.3.2 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

●柜体:尺寸:600×600×2200 颜色:RAL7035 前门面板:有机玻璃。

●容量:分60A、80A、100A及100A以上档次。

●模块:统一限定为20A容量,采用强制风冷,直流电压输出范围:为-44V~

-57V,可根据现场要求设定。

●连接关系:路交流电源同时送入两个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进线);高频开

关电源整流柜直流输出母线向直流配电柜供电;蓄电池引入连接线;由数据线接入与送出监控信息。

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不设交流输出端口,不设直流分路输出端口。

●包含主要部、器件及功能:

三相自动切换开关:两路交流三相电源接至三相自动切换开关的输入端,可人工预置某一路为优先选通,当预置路发生失电、缺相(任一相)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预置路恢复来电时或缺相恢复时,又能自动复位。

直流母线输出熔丝和端口:每套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具有三路母线输出,每路分别接入拔插式熔丝和接线端子,60A、80A和100A容量的设备,熔丝统一采用100A的。100A以上容量的按实际需要配置熔丝。内部输出母线截面及端子为50 mm2。

蓄电池连接熔丝和端口:每套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柜的拔插式熔丝容量根据电池容量来配置,熔丝的拔插刀口必须具有性能保证的防弧、灭弧功能。配置两路蓄电池接入端口,接线端口适配该容量电池专用电池连接线的连接。

●面板显示:设备面板上具有输出直流电压、电流的中文菜单的显示。

两路三相交流输入及经切换开关选用的三相交流输入均有灯光或LED的显示。

用灯光或LED闪烁显示和声响(可ON-OFF)告知告警。

●监测、监视量:两路三相交流及经切换开关选用的三相交流电压、电流;

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电流(并提供监测监视接口);

蓄电池组在线电动势。

●告警量:输入端交流的过压、欠压、过流、缺相(阀值同上)。

输出端直流的过压(﹥57V)、欠压(≤43V)、过流(超过允许值)。

●控制阀值:当整流器直流输出低于设置值时自动切换至蓄电池供电。

当蓄电池供电电压低至43V时,自动切断蓄电池供电回路。保护设备和蓄电池。

●高频开关电源整流器的性能指标要求:

1.输入性能:

输入额定电压:AC-380V/220V市电。

输入电压范围:AC-175V~265V (线电压)。

两路市电输入:可预置优先路,一路失电自动切换至另一路,送电

恢复能自动回复至优先路。切换延时≤10s。

电网欠压保护:< 160V~180V 自动关闭市电,转入电池供电。

电网过压保护:> 260V~280V自动关闭市电,转入电池供电。

电网突变保护:能承受市电到330V的突跳(脉冲)。

输入电流缓冲:开机启动瞬间,应有完善的缓冲电路,抑制输入电流浪涌。2.输出性能:

输出额定电压:DC—48V (正极接地)。

输出电压稳定性:输入突变(脉冲),输出无过冲。

电网调整率≤±0.3%

负载调整率≤±0.5%

输出电流过载能力:(1.0~1.1倍)额定电流。

输出短路保护:输出限流使能承受8~24小时长期连续的输出短路。

灭弧技术:切换直流负荷时无严重电弧,以保护继电器和刀闸。

峰值杂音电压:≤200mV P-p (0~20MHz)。

宽频杂音电压:≤50mV (3.4~150kHz)(有效值)

≤20mV (0.15~30MHz)(有效值)离散杂音电压:≤5mV (3.4~150kHz)(有效值)

≤3mV (150~200kHz)(有效值)

≤2mV (200~500kHz)(有效值)

≤1mV (0.5~30MHz)(有效值)衡重杂音:≤2mV (rms)(符合ITU-T建议0,41条件)

可闻噪声:< 60dB (A)(风冷)

3.整机效率:> 90% (50%~100%负载下)

4.功率因数:整流器模块的功率因数应≥0.99

5.电池充电电流:配合电池的性能,可直接数字设定充电电流,实现额定

恒流、均流充电和稳压浮充工作方式。

6.电池在线监测:配合电池巡检仪在线监测成组和单只监测,自动定期监

测、比较与记录。

8.开关电源与电池供电切换时间:应为零转换。

9.抗雷击性能:可承受5Kv/2.5kV的雷击不损坏。

更大的雷击损坏电源而不损坏负荷设备。

10.参数显示:通过LED显示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

11.远程监控:实现参数(逻辑参数和数值参数)的本地和远程监控。12.告警系统:出现故障或超越限定指标时,有声、光的告警(本端和

远程)。

13.有适合阀控电池温度补偿要求的自动调压功能。

14.工作稳定性:不论市电或油机发电机组供电并带有电池工作时应能稳

定工作、不振荡。

15. 满足双电源供电的连接和技术要求。

16.MTBF:≥5万小时。

3.2整流模块

模块具有“民主均流”的功能,即:不依靠监控器的控制,多个整流模块并联工作时,自动均流。

3.2.1 模块的输入特性

电压:AC单相220V±20%

效率:正常工作电压,满载时>90%

软启动,无输入浪涌电流。

3.2.2 模块的输出特性

输出电压出厂设置:53.5V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44V~58V

输出电流:20A

限流:110%标称额定值

稳压精度:±0.4%

3.2.3 模块的内部保护功能

a)输入过/欠压保护:交流输入超过175V~265V的工作范围,模块自

动停机保护;输入电压恢复正常时,模块自动(延时)开机。

b)输出过压保护:当输出电压大于59V时,整流模块自动关机并锁

定。

c)输出限流及短路保护:当负载电流达到模块限流点(100~110%额

定电流时),整流模块自动限制输出电流;模块能耐受24小时的

长期输出短路而不损坏。

d)瞬间高压保护:当输入电压瞬间从正常的工作范围跳变到330V的

危险高压,整流模块立即关机保护自身的安全;当交流电恢复正常

时,模块自动延迟开机。

e)防雷击保护:整流模块通过5000V/2500A的雷击综合波实验。

f)风扇保护:模块散热风扇为智能散热风扇,风扇转速根据负载大小

运转,延长风机寿命。模块内置过温保护功能,风扇在损坏停转的

情况下只要不超过设定温度,模块照常工作,过温后设备温度下降

到设定值以下,模块自动投入工作。避免由于风扇停转导致模块停

止供电而导致系统瘫痪。

1.3.4.1 分散隔离式直流配电柜:

两路输入经过控制开关后分别建立两路母线,每个分路输出均各自从两路母线经分路开关和隔离保护二极管后汇合输出。同集中隔离式相比,其隔离保护二极管被彻底分散化,从而彻底消除了因总隔离保护二极管失效而导致系统全部崩溃的风险。

本技术要求应视为必须满足的技术特性,除这些要求之外,其它应遵照国家

的有关标准以及

广东电网建设工程电力通信设备机柜(屏)供货标准的暂行规定执行,配电单元19英寸标准模块化生产。

●柜体:尺寸:600×600×2200 颜色:RAL7035 前门面板:有机玻璃。

●容量:额定总输出电流为200A;

●连接关系:由两台高频开关电源整流器分别引入直流供电母线;通过分路开

关向各通信设备馈送直流电源;由数据线送出监控信息。

●每路输入配置一个总控制开关,以方便检修维护和操作,控制开关采用无自

动保护功能的手动开关;

●两路母线通过分路开关连接隔离二极管合成一路作为分路输出,两路输入

(即使电压相近而不相等)都可以同时接入。

●每路隔离保护二极管的额定容量必须能独立长期满足各自输出的额定容量;

●分路开关应设置在隔离保护二极管与母线之间,每个分路输出对应两个分路

开关;

●在每一个分路输出,应有过流保护功能,以避免局部的分路故障影响全局;

●输出分路开关和端口数:(带高阻输出)

32A容量10路20A容量10路10A容量15路共计35路

●在两路输入电源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输入电源突然断开,不能影响负

载设备正常工作;

●在两路输入电源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输入电源突然发生对地短路,不

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在两路输入都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路的隔离保护二极管出现故障,不能影

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

●不能影响负载设备正常工作是指:输出电压,在负载设备正常工作的任何时

刻,都不能脱离规定的电压范围(即44V~57V)。

●面板显示:

每路输出母线的直流电压、电流应有数值显示;

每路输入,应有LED指示;

每个输入控制开关状态应有LED指示(闭合-亮断开-熄)。

每个分路输出开关状态应有LED指示(闭合-亮断开-熄)。

●告警告知:

任何一路输入电压异常应有告警;

输出直流母线电压异常应有告警;

任何一路输入控制开关断开应有告警;

任何一路分路开关跳闸应有告警和告警屏蔽措施;

任何一路隔离二极管开路或短路应有告警;

告警时应有声音和光闪烁指示;

●状态显示和告警时告警信息有送出端口。

分散隔离式直流配电柜的原理连接图见图2

电源1

图2 分散隔离式直流配电柜连接图

1.3.4.2 双电源系统直流配电柜的工艺要求

●机柜线缆,应能够长期承受满载的电流容量,线缆接线要牢固、整齐;

●机柜线缆颜色,采用国家标准颜色;

●机柜前门面板采用有机玻璃构成。

●机柜线缆必须对始末端编号,在同一机柜内线缆不能有重复编号(模块化单

元内部除外);

●两路输入部分,隔离保护二极管的安装位置,应方便故障检修、器件更换等

操作;

●两路输入部分,每路隔离保护二极管,应是独立结构,应能独立在线更换;

●分路输出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应以“输出配电单元”的结构型式进行设

计,在系统容量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或扩容;

●输出配电单元中,分路开关,应可以在线更换;

●输出配电单元中,分路开关和输出指示应在前面板,以方便操作和巡视;输

出接线端子应安装在背面;

●输出配电单元中,前面板的分路开关与后面板的输出端子,其标识应具有一

致性,以方便识别,避免误操作;

●每个输出配电单元,应可以整体在线更换;

●机柜内应设置合理的走线位置,便于负载线缆的安装和固定;

●机柜内应制作电源系统原理图、铭牌(生产厂家、型号、生产日期、安装日

期、技术支持电话);原理图和使用说明书中的部件标识和端口标识应与柜内标识相一致。

1.3.4.3 接地与安全

●机柜内需要接地的部件应直接接地,不能通过其它部件(包括机壳)间接接

地,柜系统提供的接地点,应能连接50mm2的线缆,以满足安全接地要求;

●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标识;

●在各操作界面,操作人员有可能触及到的,有危险的裸露带电导体的地方,

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

1.3.4.4 双电源系统对隔离二极管的要求

隔离功率二极管对双电源供电系统来说是个关键的元部件,它的质量、性能关系到整个双电源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它的技术指标要求也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