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系统声环境测试报告声学特性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486.50 KB
- 文档页数:13
音响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评估音响设备在不同频率段下的音质表现和音量输出稳定性,为购买音响设备提供客观参考。
二、测试设备1. 音响设备:品牌-型号,数量。
2. 发生器:品牌-型号,数量。
3. 音频测试分析仪:品牌-型号,数量。
4. 电源稳压器:品牌-型号,数量。
三、测试流程1. 连接音频测试分析仪至音响设备,将发生器输出的信号经过测试分析仪进行采样和分析,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 通过控制发生器的输出,将信号频率分别调整至20Hz、1k Hz和20k Hz。
3. 在每个频率段下,对音响设备的音量输出稳定性和音质表现进行测试和记录。
4. 测试完成后,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测试结论。
四、测试结果1. 频率响应曲线测试结果显示,在20Hz-20kHz的频率范围内,音响设备显示出了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表现出了出色的中高频响应特性,低频响应也表现出了很好的表现。
2. 音量测试音响设备的最大音量输出为xxx dB,在测试过程中,音响设备表现出了稳定的输出表现。
同时,在不同频率段下,音响设备的最大音量输出表现非常稳定,未出现过多的波动和失真。
3. 音质测试在20Hz-20kHz的频率范围内,音响设备显示出了较好的音质表现,无明显的失真和噪音表现。
经过几次对比测试,结论表明在测试过程中,音响设备的声音表现稳定且温暖。
五、结论本次测试表明,音响设备表现出了出色的声音质量和稳定的音量输出特性,测试结果符合国际标准。
此外,对于高清晰度音乐和家庭娱乐需求,音响设备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通过本次测试,我们认为,音响设备是一款专业水平的音响设备,值得消费者购买和推荐。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音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音响设备的调试和测试技术。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音响设计是利用声学原理,将声源、传输路径和接收器进行合理设计,以达到最佳音质效果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搭建简单的音响系统,学习音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器材1. 音频信号发生器2. 功率放大器3. 扬声器4. 音频线5. 音频测试仪6. 音频频谱分析仪7. 音频衰减器8. 音频均衡器四、实验步骤1. 搭建音响系统(1)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功率放大器输入端。
(2)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到扬声器。
(3)连接音频测试仪,用于实时监测音响系统的工作状态。
2. 调试音响系统(1)调整功率放大器增益,使扬声器输出信号适中。
(2)调整扬声器位置,使声音均匀分布。
(3)调整音频均衡器,优化音响系统的频响特性。
3. 测试音响系统(1)使用音频测试仪测试音响系统的信噪比、失真度等指标。
(2)使用音频频谱分析仪观察音响系统的频响特性。
(3)对比不同音频源,评估音响系统的兼容性。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音响系统的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响系统性能指标(1)信噪比:-60dB(2)失真度:0.5%(3)频响范围:20Hz-20kHz2. 音响系统频响特性通过音频频谱分析仪观察,音响系统的频响特性较为平坦,无明显峰值和谷值。
3. 音响系统兼容性实验过程中,音响系统对多种音频源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音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了音响设备的调试和测试技术。
3. 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实验改进措施1. 调整扬声器位置,使声音均匀分布。
2. 优化音频均衡器,提高音响系统的频响特性。
3. 选择高质量的音响设备,降低失真度。
八、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音响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XX音乐厅音响系统声场检验报告XX音乐厅项目专项工程音响系统调试报告xxx公司xx-xx-xx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1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2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3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4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5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6报告编号(No. of Report):LZYYT-007工程名称XX音乐厅检验项目混响时间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 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 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 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2011测量方法由噪声源发出的全频带粉红噪声信号直接馈入扩声系统调音台输入端,调节扩声系统输出,使得测点处的信噪比满足测量规范要求。
在观众内的预定测点进行测量(本次在池座中间位置)。
测得数据如下表:结论:通过T30的测量算法,得出中频(500或1000HZ)的混响时间T60是2.4S左右,作为音乐厅来说,可以有效满足自然声演出的情况。
附录一《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中所规定的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项目GB50371-2006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最大声压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6dB传输频率特性以80~8000 Hz的平均声压级为0 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 dB~+4 dB;40~80 Hz和8000~16000 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1-1稳态声场不均匀度100 Hz时小于或等于10 dB 1000 Hz时小于或等于6 dB 8000 Hz时小于或等于8 dB传声增益100~8000 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 dB 系统噪声NR-20附录二测试点位置测试点位置都采用15个测点,测点位置如下表所示。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测量报告测量:审核:XXXXXXXXX 2015年10月日受委托,对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对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度、传声增益、系统总噪声级等五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并对有关建声指标混响时间,背景噪声也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现把测量情况归纳如下:一、XXXXXXXXX礼堂概况该礼堂长约32m、宽约18m、高约9m,总面积576平方米,总容积5184 m³。
可容纳观众470人左右,有吸音材料的软座,地面铺设塑料板,左右墙壁及后墙均装有吸声材料。
舞台宽约14.2m、深约8.5m、高约8m,容积965.6m³,墙壁为吸引材料,舞台上装有观看3D电影用的金属电影幕。
舞台口宽约16.5m、高约6m。
在舞台口中线上方装有一组(两只)QSC K12 (全频)扬声器和一只KW181超重低音音箱,(每只K12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75°圆锥形),舞台两侧八字墙下方各嵌入安装K12(全频)扬声器一只和KW181超低音音箱一只,两组之间水平间距约为15.5m。
台唇处各装有三只K8(全频)扬声器(每只K8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105°圆锥形),以用作补声,三只扬声器之间相距约3m,共计4只K12和3只K8全频扬声器及三只超低频扬声器以不同的角度覆盖观众区,使观众厅前半区的声场得到均匀的覆盖。
另外在观众区中部及后部共计安装有四只K12扬声器,覆盖观众厅中后区,以满足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的要求。
以上扬声器品牌均为QSC。
二、测量标准及条件1、测量方法按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2、性能指标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中多用途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3、测量仪器:美国TERRASONDE,TOOLBOX,ATB-PLUS型音频分析仪及配套用的标准测量用传声器。
音响的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音响设备进行一系列检测,了解其性能参数,并对其声音质量进行评估。
二、实验器材1. 音响设备(包括音箱、功放、音源等)2. 音乐播放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三、实验步骤1. 连接音响设备首先,将音源设备(如手机)与音响设备(如音箱、功放)通过音频线连接起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2. 音量调节调整音响设备与音源设备的音量,使其在适当范围内,既能清晰传达音乐的细节,又不会产生噪音干扰。
3. 频率响应测试在正常音量下,播放不同频率的音频文件,分析音响设备的频率响应范围。
通过调节频率和音量,使用频谱分析仪或音频分析软件,测量不同频率下音响设备的响应强度,并绘制出频率-响应曲线图。
4. 失真测试播放携带丰富谐波的音频文件,在不同音量下观察音响设备是否出现失真情况。
通过对比恢复信号和原始信号,量化计算失真度,以了解音响设备的音质表现。
5. 噪音测试关闭音源设备,并记录音响设备在无输入信号时的噪音水平。
通过放大噪音信号,分析其频率特性,以评估音响设备的噪声性能。
6. 抗干扰能力测试在音响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将手机等通信设备靠近音响设备,并观察音响是否受到干扰。
同时,通过对比干扰前后的音频信号,评估音响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测试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音响设备的频率-响应曲线图。
该图显示了音响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效果。
频率-响应曲线越平滑均匀,表明音响设备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性能。
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波动,则可能意味着音响设备存在共振或衰减等问题。
2. 失真测试失真是指音响设备在处理音频信号时产生的非线性畸变。
通过计算失真度,可以了解音响设备的失真程度。
失真度越低,音响设备的音质表现越好。
3. 噪音测试噪音是指音响设备在无输入信号时产生的杂乱声音。
通过分析噪音的频率特性,可以了解音响设备的噪声性能。
噪音越低,音响设备的静音性能越好。
4. 抗干扰能力测试抗干扰能力是指音响设备在存在外部干扰(如手机信号)时的稳定性能。
音箱音响质检报告1. 引言音箱音响是一种常见的音频设备,用于放大和放置音频信号。
本质检报告旨在对音箱音响进行质量检测,评估其声音品质、音质表现、连接性能等方面的性能。
2. 检测对象本次质检的对象是一款名为XXX的音箱音响设备。
该设备是一款智能音箱,具有蓝牙、Wi-Fi等多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家庭娱乐和商业场所。
3. 检测项目及方法为了全面评估音箱音响的质量,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关键的检测项目:3.1 声音品质我们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频文件,包括音乐、电影和语音,以评估音箱音响的声音品质。
我们将分别评估音箱音响的音质清晰度、音量范围、音场表现等方面。
3.2 低音表现低音是音箱音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音乐和电影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通过播放低音测试音频,并使用频谱分析仪来评估音箱音响的低音表现。
3.3 连接稳定性音箱音响的连接稳定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我们将通过测试音箱音响的蓝牙和Wi-Fi连接的稳定性,包括连接速度和稳定性。
3.4 设备操作音箱音响的操作简便性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我们将评估音箱音响的操作界面、控制按钮的设计以及APP的用户体验。
4. 测试结果经过对音箱音响的多项检测,我们得出以下测试结果:4.1 声音品质音箱音响的声音品质表现优秀,音质清晰度高,细节表现出色。
音箱音响的音量范围较大,可以满足大型场所的需求。
音场表现出色,声音分布均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2 低音表现音箱音响的低音表现出色,低音丰满而不失控制,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音乐冲击感。
通过频谱分析仪的检测,低音频段的延展性和准确性均达到很高水平。
4.3 连接稳定性音箱音响的蓝牙连接速度较快,连接稳定性良好。
Wi-Fi连接稳定,无断线现象,并且可以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满足多人同时使用的需求。
4.4 设备操作音箱音响的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控制按钮的设计合理,方便用户使用。
APP的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操作流畅。
5. 结论经过全面的检测,我们对音箱音响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音响声音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音响的声音特性,包括音量、音调、音质等方面。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音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效果,并对不同参数对声音产生的影响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设备- 音响设备:包括音响主机、音箱、音频线等相关设备- 音频源:使用手机或其他音频设备作为音频源- 测试仪器:音频频谱分析仪、音量计等测量设备实验步骤1. 连接音响设备:将音箱与音响主机通过音频线连接,并将音频源(手机等)与音响主机连接。
2. 调整音响参数:打开音响主机,调整音量、音质等参数,以便进行后续实验。
3. 测量音量:使用音量计测量不同音响参数下的音量水平,并记录数据。
4. 测量频谱特性:使用音频频谱分析仪测量不同音响参数下的频谱特性,并记录数据。
5. 调整音调参数:通过更改音调参数,如低音、中音、高音等,测量不同音调下的声音效果,并记录数据。
6. 比较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音响参数对声音质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音量实验结果在不同音响参数下,我们测量了声音的音量水平,并记录数据如下:音响参数音量(分贝)-音量参数1 75音量参数2 82音量参数3 90音量参数4 95通过对比测量数据可得出结论:调整音响参数可以显著改变声音的音量水平,音量参数越大,声音越大。
频谱特性实验结果通过音频谱分析仪测量了不同音响参数下的频谱特性,并记录数据如下:音响参数低频响应(Hz)中频响应(Hz)高频响应(Hz)-音响参数1 20-500 500-2k 2k-20k音响参数2 40-600 600-3k 3k-22k音响参数3 30-550 550-2.5k 2.5k-18k音响参数4 50-700 700-3.5k 3.5k-24k根据测量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音响参数下的频谱特性存在差异,通过调整音响参数,可以使得特定频段的响应增强或减弱。
音调实验结果通过调整音调参数,记录了不同音调下的声音效果,如下表所示:音调参数低音中音高音- - -音调参数1 弱正常强音调参数2 强强正常音调参数3 正常正常弱音调参数4 正常强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通过调整音调参数,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效果,不同音调参数对不同频段的响应产生影响。
引言概述:音箱作为一种音频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娱乐中还是在专业音频领域,音箱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音箱进行检验,并详细介绍其声音质量、音频响应范围、功率输出、设计和制造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消费者提供选购音箱的参考依据。
正文内容:一、声音质量:1. 频率响应范围: 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是评估其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试不同频率下的音频输出,可以判断音箱是否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表现均衡和清晰。
2. 噪音水平: 音箱应该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
通过测试静音状态下的噪音水平,以及在不同音量下的噪音变化,可以评估音箱的噪音控制能力。
3. 声场表现: 音箱的声场表现包括立体声效果、声音分布和定位感等方面。
进行立体声测试和声场重放测试,可以判断音箱在不同空间中的表现是否自然和逼真。
二、音频响应范围:1. 低音效果: 音箱的低音效果是评估其音频响应范围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测试低音频率下的声音清晰度和强度,可以判断音箱在低频段的表现如何。
2. 中音效果: 音箱的中音效果是评估其音频响应范围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试中音频率下的声音清晰度和饱满度,可以判断音箱在中频段的表现如何。
3. 高音效果: 音箱的高音效果是评估其音频响应范围的最后一个指标。
通过测试高音频率下的声音明亮度和细节表现力,可以判断音箱在高频段的表现如何。
三、功率输出:1. 峰值功率: 音箱的峰值功率是指其能够短时间内承受的最大功率。
通过测试音箱在峰值功率下的音量和失真程度,可以评估其功率输出能力。
2. 持续功率: 音箱的持续功率是指其能够持续输出的功率。
通过测试音箱在持续功率下的音量和失真程度,可以评估其持久稳定的功率输出能力。
四、设计和制造质量:1. 外观设计: 音箱的外观设计包括外形结构、材质和颜色等方面。
通过评估音箱的外观设计是否符合审美和人体工程学原则,可以判断制造商对于产品设计的用心程度。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测量报告测量:审核:XXXXXXXXX 2015年10月日受委托,对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对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度、传声增益、系统总噪声级等五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并对有关建声指标混响时间,背景噪声也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现把测量情况归纳如下:一、XXXXXXXXX礼堂概况该礼堂长约32m、宽约18m、高约9m,总面积576平方米,总容积5184 m3。
可容纳观众470人左右,有吸音材料的软座,地面铺设塑料板,左右墙壁及后墙均装有吸声材料。
舞台宽约14.2m、深约8.5m、高约8m,容积965.6m3,墙壁为吸引材料,舞台上装有观看3D电影用的金属电影幕。
舞台口宽约16.5m、高约6m。
在舞台口中线上方装有一组(两只)QSC K12 (全频)扬声器和一只KW181超重低音音箱,(每只K12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75°圆锥形),舞台两侧八字墙下方各嵌入安装K12(全频)扬声器一只和KW181超低音音箱一只,两组之间水平间距约为15.5m。
台唇处各装有三只K8(全频)扬声器(每只K8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105°圆锥形),以用作补声,三只扬声器之间相距约3m,共计4只K12和3只K8全频扬声器及三只超低频扬声器以不同的角度覆盖观众区,使观众厅前半区的声场得到均匀的覆盖。
另外在观众区中部及后部共计安装有四只K12扬声器,覆盖观众厅中后区,以满足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的要求。
以上扬声器品牌均为QSC。
二、测量标准及条件1、测量方法按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2、性能指标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中多用途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3、测量仪器:美国TERRASONDE,TOOLBOX,ATB-PLUS型音频分析仪及配套用的标准测量用传声器。
引言概述本文旨在对音响检验报告(二)进行详细阐述,该报告涵盖了音响设备的各项关键指标的测试结果。
通过对五个大点的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音响设备的声音质量、频率响应、失真度、噪音水平和功率输出等指标,并通过分别59个小点的详细内容,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检验报告理解和参考。
正文内容1.声音质量1.1音色:通过频谱分析确定音响设备的音色表现,并与标准音色进行对比,评估其相似度。
1.2声场定位:使用立体声试音曲目进行测试,分析音响设备是否能够准确表现音源的位置和方向。
1.3声音分离度:通过播放复杂音频信号,并使用傅里叶变换分析不同频段的响应,评估音响设备的声音分离度。
2.频率响应2.1平坦度:采用白噪声信号进行频率响应测试,并通过测量不同频段的增益,评估音响设备的频率响应是否平坦。
2.2响应范围:使用代表性音乐曲目进行低频和高频测试,确保音响设备能够在全频段提供均衡和连贯的声音表现。
3.失真度3.1谐波失真:通过播放基频和谐波信号,并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测输出信号中的谐波成分,评估音响设备的谐波失真水平。
3.2交调失真: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测输出信号中的交调成分,评估音响设备在高级别和复杂信号下的表现。
4.噪音水平4.1静态噪音:关闭音源后,测量音响设备的静态噪音水平,评估其噪音水平和信噪比。
4.2动态噪音:通过播放低音量信号,并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测输出信号中的杂散成分,评估音响设备的动态噪音水平。
5.功率输出5.1额定功率:通过连续播放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测试音频,测量音响设备在额定功率下的失真水平和温度变化。
5.2峰值功率:使用瞬态音频信号进行测量,评估音响设备在峰值功率下的表现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对音响检验报告(二)的详细阐述,我们深入探讨了音响设备的声音质量、频率响应、失真度、噪音水平和功率输出等关键指标。
通过细致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评估音响设备的性能,并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参考和推荐。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进一步了解音响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提供有益的信息。
声学环境质量标准检测评估报告1. 背景介绍本报告基于对声学环境质量标准的检测和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某地区的声学环境质量情况。
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评估当前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数据采集与分析我们在指定地区进行了声学环境质量的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
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我们获取了大量的声学数据,同时记录了各种环境因素。
基于采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2.1 噪声水平分析我们对该地区不同位置进行了噪声水平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和比对,我们得出了该地区的噪声水平分布情况,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2.2 声学环境评估根据测量数据和相关标准,我们对声学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估。
该评估综合考虑了噪声水平、声音频谱、震动、室外空气污染等因素,并进行了综合打分和等级划分。
3. 结果与建议根据我们的检测和评估工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3.1 结论根据我们的分析,该地区的声学环境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地区的噪声水平超过了相关标准,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 声音频谱分布不均衡,某些频段的噪声水平较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 震动的产生源头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和管理。
3.2 建议基于我们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环境噪声的监测和控制措施,采取有效的隔音、吸音等技术手段,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 调整声音频谱分布,优化声学环境,减少特定频段的噪声水平。
- 对存在问题的震动源头进行调查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震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结论根据我们的检测和评估报告,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该地区的声学环境质量。
通过加强噪声监测、调整声音频谱分布以及管理震动源头,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噪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 请注意:以上数据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的,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了评估。
具体的改善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施。
音响检验报告
检验对象:音响设备
检验内容:音效质量、音量输出、频率范围、信噪比、失真率
检验结果:
1.音效质量:经过对音效的质量进行检验,音响设备的音效质量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表现稳定、平衡。
低频、中频、高频均有着良好的表现,印证了该音响设备支持高保真音质的标识。
2.音量输出:进行了音量输出的测试,结果表明音响设备在不同音量输出情况下保持稳定,无明显的声音变形,音量输出达到预期要求,操作方便。
3.频率范围:进行了频率范围测试,结果表明音响设备在测试范围内频率响应较为均衡,优秀的高低频延伸性与输出均衡性为声音增色。
4.信噪比:通过信噪比检验,检验出音响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提供较低的杂音与背景噪声,音乐表现更番茄。
5.失真率:经过对失真率的检验,检验出音响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提供较低的失真率,音响设备整体输出更优秀。
综上所述,该音响设备通过测试并合格。
室内声环境测试实验报告1. 引言室内声环境测试是评估室内声学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室内环境中声音的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提供评估和改善室内声环境的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试,对室内声环境的各项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室内声学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2. 测试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个普通的办公室作为测试环境。
使用了专业声学测试仪器,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试:1.测量噪声水平:在室内选取若干个位置,使用声级计测试环境的总噪声水平。
记录每个位置的声级值,并计算平均值。
2.测量回声时间:利用爆破信号作为测试信号源,在不同位置发出爆破声,使用回音时间测量仪测量回声时间。
记录每个位置的回声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3.测量吸声性能:选取若干个吸声材料,将其分别置于测试环境中的不同位置,使用频率响应测试仪测量各位置的吸声性能。
记录各位置的吸声效果,并进行比较和评估。
3. 测试结果与分析3.1 噪声水平测试结果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在办公室的选取了4个位置进行噪声水平测试,分别是办公桌边、窗户旁、门口、墙角。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位置声级(dB)办公桌边60窗户旁68门口73墙角65平均值66.5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办公室的噪声水平较低,在60-73dB之间。
平均值为66.5dB,达到了较低的水平,符合办公环境的安静要求。
3.2 回声时间测试结果通过爆破声信号的回声时间测量,我们得到了办公室不同位置的回声时间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位置回声时间(ms)办公桌边0.1窗户旁0.2门口0.4墙角0.3平均值0.25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办公室的回声时间均在0.1-0.4ms之间,平均值为0.25ms。
回声时间较短,声音衰减迅速,符合良好的声学环境要求。
3.3 吸声性能测试结果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选取了两种常见的吸声材料:吸音板和吸声毯。
将它们分别置于办公室的不同位置进行频率响应测试,并与无吸声材料时的结果进行比较。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位置无吸声材料(dB)吸音板(dB)吸声毯(dB)办公桌边80 70 65窗户旁85 75 72门口88 78 75墙角82 72 68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吸声材料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室内的声学环境。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测量报受委托,对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对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度、传声增益、系统总噪声级等五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并对有关建声指标混响时间,背景噪声也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现把测量情况归纳如下:一、XXXXXXXXX礼堂概况。
(全频)75°超低(每只相距约的要求。
以上扬声器品牌均为QSC。
二、测量标准及条件1、测量方法按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2、性能指标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中多用途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3、测量仪器:美国TERRASONDE,TOOLBOX,ATB-PLUS型音频分析仪及配套用的标准测量用传声器。
4、测试点位置:按国家标准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声场测量点规定应为:听众区座位的1/60。
该厅堂听众区座位约为470个,测试应选8个测量点。
由于场地是对称的,按规定部分项目可以只测量中轴线一侧的区域(48个测量人员:XXXXXXXXX;扩声系统设计施工方:XXXXXXXXX。
四扩声系统声学特性要求:声学特性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文艺多用途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如下:a)最大声压级:≥103dB;b)传输频率特性:以100Hz~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变化为-4dB~+4dB、50Hz~100Hz和6300Hz~12500Hz允许范围见该标准规定的频响图;c)传声增益:≥-8dB;d)e)Aa)b)c)3;d)e)B建声测量结果a)混响时间详见测量结果附表6;b)背景噪声测量结果,详见测量结果附表5。
六结论:通过测量结果和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参数要求对比得到:该礼堂扩声系统测量结果达到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一级指标要求。
声场测试报告一、设计规范及标准根据舞台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定位并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音响扩声系统设计规范WH/T38-2009《舞台扩声系统跳线柜、综合接线箱、地板接线盒设置规范》WH/T39-2009《专业音频和扩声用扬声器组件实用规范》WH/T318-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JGJ 57-2000/J 67-200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GB 4959-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 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WH/T25-2007)《剧场等演出场所扩声系统工程导则》GB/T 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ITU-R BT. 601-2 供演播室使用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ITU-R BT. 711 供分量数字演播室使用的同步基准信号;GY/T 156-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参数;GY/T 158-2000 演播室数字音频接口;AES3 供数字伴音工程线性表示数字伴音数据的串行传输格式;AES11 供数字伴音工程在演播中使用的数字伴音设备的同步规格;GB 3174-1995 PAL-D 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二、多功能演播厅声场设计说明根据场景布局、实用面积,结合系统功能现实(文艺活动兼报告型会议、培训等等),我们选择主/辅/超低/返听扩声模式进行声场扩声。
本系统采用了48路扩展性强、处理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个性化、多场景方便方便每个操作者和每场演出、无线调音功能的数字调音台为核心进行音频系统主控制,无线手持、无线头戴、人声/乐器、合唱、鹅颈电容会议话筒对人声进行拾取,随后将初次拾取到的人声信号(人声信号先进入数字调音台综合管理)通过专用的传输线缆传输到调音台,接着输出到效果器进行初次音质处理、修正、根据使用环境适当的添加音频效果后输入至调音台进一步的对音质处理(增益、MIC 前置放大器、均衡、单/立体声输出等等),这时通过调音台末端输出到12进12出音频数字矩阵处理器,运用其内置功能进行处理(输入信号进行压限、延时、均衡等操作,此操作有益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安全、声场音质的均匀),最后分频器进行音频信号处理分频,将音频电声信号一分为三进入扩声系统的信号电声放大部分,此部分是通过与扬声器技术参数相匹配的主/辅/超低频功率放大器对电声信号进行电功率放大,让音频可以有足够的功率去推相应的主/辅/超低频扬声器(也是系统的末端),对舞台这场区域,我们选配一对舞台返听扬声器,用均衡器进行音质处理(提升/衰减量程、增益调节、电压调节、信号动态调节等等),为场景提供一个高品质、高享受、高效率的优良声场。
XX音乐厅项目专项工程音响系统调试报告XXX公司XX-XX-XX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 Of RePOrt): LZYYT-OOI报告编号(No. Of RePOrt): LZYYT-2测量数据:各个测点的平均值是H2.8dB结论: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
报告编号(No. Of RePOrt): LZYYT-3传输频率特性 2016-3-14SMARRT 7.0测量系统、DiraC3. 0测量系统、DPA 测试话筒《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 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2011将粉红噪声通过调音台输入扩声系统,调节系统使得场内的线性声压 级达到85dB左右,然后测量各点的1/3倍频程声压级。
以80-8OOOHZ 的 平均声压级为OdB,不同中心频率的声圧级与平均声压级之差和中心频率 的关系就是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
电输入法测量传输频率特性:中心频 率(HZ) 各点平均值(dB)传输频率特 性(dB)中心频 率(HZ) 各点平均值(dB) 传输频率 特性(dB)80 101. 5 2.7 1000 108. 13.9 100 101.7 -2.5 1250 103.9 - 0.2 125 102.3 -1.9 1600 104. 4 0.2 160 102.5 -1.7 2000 104. 8 0.7 200 106.2 2. 1 2500 103.2 -1 250 107.4 3.2 3150 103.2 -1315 106.7 2.6 4000 102.2-2 400 105.2 1. 1 5000 101. 5 -2.7 500 107.3 3. 1 6300 100.5 -3.7630 108.2 4.0 8000100.6-3.5 8001061.9结论: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
音箱测试报告一、测试设备测试设备:音乐播放器、CD机、电脑、手机、专业音频测试仪器测试音箱:品牌A B C D的2.1声道音箱各一套二、测试内容1. 音质测试通过播放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从低音、中音、高音、人声、器乐等方面对音箱的音质进行评测。
2. 越界测试在正常音量播放下逐渐增加音量,测试音响的极限音量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有噪音或变形。
3. 稳定性测试连续播放一段时间后,测试音箱的发热情况和是否存在宕机等情况。
三、测试结果1. 品牌A声音较清晰,低音表现较优,但是高音略有尖锐感。
在越界测试中,音量表现良好,出现噪音的情况较少。
在稳定性测试中表现较好,发热情况较低。
2. 品牌B音质表现中等,低音和高音表现较平衡,但是人声的还原度较弱。
在越界测试中表现普通,音量达到一定程度高音开始失真。
在稳定性测试中表现良好,虽然稍有发热,但是不会宕机。
3. 品牌C声音明显有“喇叭音”感觉,低音表现不够强劲,高音过于尖锐。
在越界测试中表现不佳,音量过大时会出现嘶嘶声。
在稳定性测试中表现略差,长时间播放后会有明显发热。
4. 品牌D音质表现较好,低音和高音都有良好表现。
在越界测试中表现优秀,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音量输入,音质依然清晰。
在稳定性测试中表现优秀,虽有轻微发热,但是不影响正常使用。
四、总结综合测试结果,品牌D的音质表现比较好,稳定性也优秀。
在越界测试中表现优秀,能够承受比较大的音量输入,没有明显噪音或失真等情况。
因此,本次音箱测试报告推荐品牌D的音箱产品。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
测
量
报
告
测量:
审核:
XXXXXXXXX 2015年10月日
受委托,对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按《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对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度、传声增益、系统总噪声级等五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并对有关建声指标混响时间,背景噪声也进行了实地空场测量。
现把测量情况归纳如下:
一、XXXXXXXXX礼堂概况
该礼堂长约32m、宽约18m、高约9m,总面积576平方米,总容积5184 m³。
可容纳观众470人左右,有吸音材料的软座,地面铺设塑料板,左右墙壁及后墙均装有吸声材料。
舞台宽约14.2m、深约8.5m、高约8m,容积965.6m³,墙壁为吸引材料,舞台上装有观看3D电影用的金属电影幕。
舞台口宽约16.5m、高约6m。
在舞台口中线上方装有一组(两只)QSC K12 (全频)扬声器和一只KW181超重低音音箱,(每只K12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75°圆锥形),舞台两侧八字墙下方各嵌入安装K12(全频)扬声器一只和KW181超低音音箱一只,两组之间水平间距约为15.5m。
台唇处各装有三只K8(全频)扬声器(每只K8全频扬声器的覆盖角度为105°圆锥形),以用作补声,三只扬声器之间相距约3m,共计4只K12和3只K8全频扬声器及三只超低频扬声器以不同的角度覆盖观众区,使观众厅前半区的声场得到均匀的覆盖。
另外在观众区中部及后部共计安装有四只K12扬声器,覆盖观众厅中后区,以满足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的要求。
以上扬声器品牌均为QSC。
二、测量标准及条件
1、测量方法按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国家标准;
2、性能指标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中多用途类
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
3、测量仪器:美国TERRASONDE,TOOLBOX,ATB-PLUS型音频分析仪
及配套用的标准测量用传声器。
4、测试点位置:
按国家标准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声场测量点规
定应为:听众区座位的1/60。
该厅堂听众区座位约为470个,测试应选
8个测量点。
由于场地是对称的,按规定部分项目可以只测量中轴线一
侧的区域(4个测量点即可)。
为了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取测试数据,我们
共计选取了8个测量点,其分布如下图1:
图1测量点位分布图
三测量条件及人员
测量时间:2015年月日及2015年月日。
测量大气环境条件:
2015年10月9日:
气温:20℃~23℃
气压:991.3kPa
相对湿度:83%
2015年10月10日:
气温:19℃~23℃
气压:1012kPa
相对湿度:80%
测量人员:XXXXXXXXX;
扩声系统设计施工方:XXXXXXXXX。
四扩声系统声学特性要求:
声学特性按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文艺多用途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要求如下:
a)最大声压级:≥103dB;
b)传输频率特性:以100Hz~63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变
化为-4dB~+4dB、50Hz~100Hz和6300Hz~12500Hz允许范围见该标准规定的频响图;
c)传声增益:≥-8dB;
d)声场不均度:1000 Hz≤6dB、4000 Hz≤8dB;
e)系统总噪声级:NR20噪声评价曲线。
五测量结果
A 扩声系统测量结果
a)最大声压级:105.6dB,详见测量结果附表1;
b)传输频率特性:以100Hz~6300Hz的平均声压级65.2为0dB,在此频带
内变化为+2.7dB、-2.7dB。
全频带效果,详见测量结果附表2,及图2;
c)传声增益:100Hz~6300Hz平均传声增益为-7.77dB;详见测量结果附表3;
d)声场不均度:100Hz:6.4dB、1000Hz:5.1dB、4000Hz:2.5dB,详见
测量结果附表4;
e)系统总噪声级:当扩声系统增益开到最大时,测量得到的系统总噪声级和
实际测得礼堂背景噪声级一样,详见测量结果附表5。
由于背景噪声较大,系统总噪声低于背景噪声,所以系统总噪声级不能测得,估计可以达到NR20的要求。
B 建声测量结果
a)混响时间详见测量结果附表6;
b)背景噪声测量结果,详见测量结果附表5。
六结论:
通过测量结果和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标准参数要求对比得到:该礼堂扩声系统测量结果达到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一级指标要求。
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
2015年10月日
XXXXXXXXX礼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测量数据附表一:最大声压级测试结果
最大声压级测量结果
附表二:传输频率特性
传输频率特性测量结果
传输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2 传输频率特性曲线图
附表三:传声增益
传声增益测量结果
附表四:声场不均匀度
声场不均匀度测量结果
附表五:背景噪声
背景噪声声测量结果
附表六: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