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QC质量问题的快速反应.pdf
- 格式:pdf
- 大小:755.18 KB
- 文档页数:31
QRQC快速反应质量控制程序1.0目的对公司、生产部门及生产车间内部或外部所遇到的品质问题、生产异常、安全事故、纠正事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等作出快速反应并制定纠正与预防方案,使存在问题得到快速、正确解决,促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制本管理办法。
2.0适应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原因和确认改进的QRQC会议管理。
3.0职责3.1品管部经理负责公司范围的QRQC会议的组织召开,并负责对会议内容组织检查督导;3.2生产部经理负责生产部的QRQC会议的组织召开,并负责对会议内容组织检查督导;3.3 其他与会人员负责对相应工作区域内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到QRQC会议中,负责对QRQC会议中所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与维持和及时反馈结果;3.4指定人员负责QRQC会议现场布置,负责会议记录及会议签到存档等。
4.0 内容4.1 QRQC要求简要4.1.1准备工作:4.1.1.1 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现状和不足;4.1.1.2 让我们改变思路;4.1.1.3 指定人员负责QRQC会议现场布置;4.1.1.4 指定人员负责收集当天需要审查的问题;4.1.1.5 将当天问题提前书写在QRQC现场记录板上;4.1.1.6会议前先在《会议培训签到表》上签到。
4.1.2会议时间:4.1.2.1公司QRQC会议,原则上每周五晚上19:00(特殊情况另行安排,以临时通知为准);4.1.2.2生产部QRQC会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凡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时,必须及时召开)。
4.1.3会议地点:4.1.3.1公司QRQC会议:办公楼二楼会议室;4.1.3.2生产部QRQC会议:生产部作业现场。
4.1.4参加人员:4.1.4.1公司QRQC会议:副总经理、人事行政部经理、技术部经理、品管部经理、生产部经理、车间主管、班组长、质检员、工程师、技术员、代理或指定人员;必要时,通知营销部与采购部派人参加。
4.1.4.2生产部QRQC会议:生产经理、车间主管,班组长、质检员、工程师、技术员。
QRQC管理推行规定一、目的为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不良品向后续工序流动、对品质问题作出早期反应并在当日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防止品质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作业者的品质意识,特推行快速反应质量控制(QRQC)管理。
二、QRQC和三现主义定义QRQC 并非是一个工具,也不是一个体系,而是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文化/观念(生产线、工厂、物流、供应商),它运用可视的方法显示重要的信息以解决重大的外部的、内部的质量问题。
它以现场、现物、现实为基础,用FTA、5W2H、PDCA等质量工具,通过操作工、班组长、车间主管及其他参与人员用数据、富有逻辑性的思考分析方法解决产生的质量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反应的速度;2.深入的分析,找准根本原因;3.根除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4.增进横向交流。
三现主义:去事发现场(现场)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现物)找到事实的真相(现实数据)。
1.现场:到真正发生问题的地方去;2.现物:比较合格品和不合格品;3.现实数据:用真实的数据区描述事实。
三、车间QRQC推行方法和要求1、推行方法1)谁参加?:车间主管、班组长和相关操作工及有关人员;2)做什么?:处理生产线上的问题;3)什么时候?:每一次生产线上发生问题、停线之后或每一班结束时;4)扩展到每天的5分钟会议作为当天的学习课程;5)如何做?:在生产现场张贴“快速反应措施计划表”(附表1),车间主管或班组长和相关操作工一起用手填写;2、具体要求1)、实施“红箱子”管理,即在生产现场放置红箱子,所有不合格品放在红箱子,至少保留2个工作日,不合格品上要标明缺陷部位,红箱子内不得放其他杂物;车间主管必须了解红箱子内的所有缺陷;2)、实施看板管理,“质量自控矩阵表”、“PPM统计表”、“快速反应措施计划表”。
a、“质量自控矩阵表”(附表2)由检验员负责填写,至少每班更新一次;b、“PPM统计表”(附表3)由检验员负责填写,每天更新一次,每月3日前统计完上个月的PPM;看板上至少要有过去6个月的历史记录;c、“快速反应措施计划表”(附表4)由车间主管或领班负责,选择较重大的问题进行填写。
分发部门:■业务部□行政部■工程部■资材部■生产部■品质部□工模部□财务编制审核批准1. 目的对公司,车间内部或外部所发生的品质问题、生产异常、安全事故、纠正事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等作出快速反应并制定纠正与预防方案,使存在问题得到快速、正确解决,促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原因和确认改进的QRQC公司管理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近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 定义4.1 QRQC :英文Quick Response Quality Control 的缩写,中文为:快速反应质量控制,也就是品质保证PDCA 的快速运转;4.2 问题解决:系统化的用来识别、分析和消除现状与现行标准或期望之间的差距,并预防根本原因再次发生的过程管理4.3 三现主义:现时、现地、现物;在现场发现问题,在现场分析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4.4 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5. 管理作用及职责5.1 作用:5.1.1 收集、汇总和QRQC活动有关的所有情报,以保证产品交期为主要阶段目标,以各项异常事件为工作载体,在工厂范围内全面推进QRQC思想;5.1.2 组织召开公司级及班组的QRQC会议;5.1.3 制定、维护并执行公司QRQC事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5.1.4 管理、维护QRQC记录和报告书;5.2 职责:5.2.1 生产部负责快速反应会议,由总经理担任最高议长;轮值班长:生产经理、品质经理轮流担任会议监督;下设专职QRQC专员。
6.2.2 供应商关注的问题; 6.2.3 停线(内部或外部); 6.2.4 废品率超过管理目标; 6.2.5 工序验证中发现的问题; 6.2.6 分层审核中重复发生的问题; 6.2.7其它内部质量问题;6.3 会议主要议程:6.4 会议内容:6.4.1 会议工程生产经理协调各方意见,确定新问题的责任人和关闭日期;6.4.2 旧问题负责人提交相关报告,报告具体进度,紧抓问题退出标准,由与会人员确认关闭; 6.4.3 会议主持根据当天情况,标明具体问题和日 Q 图的质量状况;6.5 会后工作:问题负责人运用 8D 、5WHY 等方法、相关工具解决问题,总结形成报告;6.6 其他定期工作:6.6.1 QRQC 快速反应跟踪表应记录所有产生的问题关闭检讨; 6.6.2 每月汇总公布问题发生的数据趋势图;6.6.3 超过 1 个月的改善课题必须每两周最少检讨一次;文件名称深圳市 XX 电子有限公司 QRQC 质量控制快速反应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XX-Q3-PG-09版本 A/0 页版次 第 7页共 8 页 发行日期 2019.09.21QRQC 会议解决。
R C目标:实现绝对优先的品质自2008年8月第一件QRQC展开以来,截止到现在2016年8月总共展开件数9069件,平均每天3件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NA第一块QRQC会议板N第二块QRQC会议板N第三块QRQC会议板2012-7-9NAMS第四块QRQC会议板(目前最新)●QRQC是什么?●QRQC的目的是什么?●QRQC相关●怎么开展QRQC?●QRQC注意事项公司各部门在讨论QRQC之前●召集相关部门(快速集合)●让我们了解真实的现状和不足●让我们带着自我责任的态度解析问题2. QRQC职责分担4.QRQC活动流程BaS023马达进角检查进角检查测定不良定子1PCS马达10073021007301马达起火、回转异常Where?Where?人:班长再检查也NG 设备:信号尾线交换NG 2、3号机检查NG波形扭矩检查PL 水平时NG PL 抬起时OK 负荷检查NG手动测抵抗PL 水平时NG PL 抬起时OK 音检查NG 方法:有按标准作业10年08月1日8:10-1号进角1、后工程能检出该不良,流出可能无,流水线生产开始,条形码记录10外圈铜线在定子内侧进角测定不能BKT 组件匝间定子整形铜线伤整形前配线错误卷线形状异常为什么 为什么分析FTA 分析法2号卷线、3号盘头定子匝间没有检出定子抵抗差没有检出BKT 高压没有检出BKT 低压没有检出两个伤在盘头铆合时被分开,马达组立后重新连在一起,马达能检出2、外绝缘物插入后,配线确认是否有外圈铜线在定子内侧,发现保留并联络报告3、线头接板安装前,确认是否有外圈铜线压在定子内侧,有发现保留并联络报告1、2号卷线机卷线程序确认,调整1、外绝缘物插入后配线工程、线头接板安装前追加外观图片揭示1、定子组件高压检查时追加10KG 对线头接板下压力(再现轴组件插入后状态)3、整形前外圈铜线在定子内侧修理指示书追加发现两台均为2号卷线机发现两台均为2号卷线机2、外绝缘物插入、线头接板安装工程标准作业书追加此项目确认制造:郞K 、杨、周 生技:狄 、蒋 生技1课:王C 品证:卢C杨8/1王C 8/1蒋8/2周8/2狄8/12周8/1杨8/1杨8/110:10李丽杨双林材料:交换组立后,BKT 组件NG BKT 组件低压检查OKBKT 组件高压检查NG (匝间NG )4M 确认What?What?HOW?Why?How many?When?When?Who?Who?不良流出风险判定:有 无2012-7-9。
QRQC质量快速反应管理办法一、Q RQC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持续改进、卓越品质”的质量方针,快速解决现场质量问题,完善公司解决现场质量问题的办法,提升解决现场质量问题的速度和效果。
二、Q RQC管理目的:对公司、生产部门及生产车间内部或外部所遇到的品质问题、生产异常、安全事故、纠正事项、内外审核不符合项等作出快速反应并制定纠正与预防方案,使存在问题得到快速、正确解决,促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三、Q RQC管理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原因和确认改进的QRQC公司管理工作。
四、Q RQC管理作用及职责:1.主要作用:1.1收集、汇总和QRQC活动有关的所有情报,以保证产品交期为主要阶段目标,以各项异常事件为工作载体,在工厂范围内全面推进QRQC思想;;1.2组织召开公司级及各部门的QRQC会议;1.3制定、维护并执行公司QRQC事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1.4管理、维护QRQC纪录和报告书;2.QRQC管理职责:2.1:由主管产品质量的副总经理担任最高议长;轮值议长:由制造部、品质保证部经理轮流担任;下设专职QRQC专员。
2.2最高议长主要职责:保持会议方向与公司发展要求一致;指导轮值议长主持会议;指导各部门对问题原因探究及对策;裁决纠纷事务;树立会议权威;指导各部门对问题原因探究及对策,受理会议必到人员请假申请。
2.3轮值议长主要职责:品管部经理负责公司范围的QRQC会议的组织召开,并负责对会议内容组织检查督导;生产部经理负责生产部的QRQC 会议的组织召开,并负责对会议内容组织检查督导。
2.4 QRQC专员主要职责:记录会议内容;跟踪、确认各部门所做对策执行情况;制定、维护并执行公司QRQC事务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
2.5其他与会人员负责对相应工作区域内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到QRQC会议中,负责对QRQC会议中所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与维持和及时反馈结果;五、Q RQC管理会议议程:(一)QRQC会前准备工作:1、了解的现状与不足;2、改变我们的思路;3、指定人员负责QRQC会议现场布置;4、指定人员负责收集当天需要审查的问题;(二)将当天问题提前书写在QRQC现场记录板上;(三)会议前先在《会议培训签到表》上签到。
快速反应管理办法(QRQC)1 目的为了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不接收不良,一旦发生异常问题则当场采取措施。
使问题显现化,通过跨职能方式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尽快加以解决。
使每位作业者都树立起品质意识,使生产线全体都保持紧张感,建立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现场问题解决。
3 问题定义:3.1 A类问题:发生的问题,会发生人生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降低产品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导致交付延期,以及必然会引起客户投诉的问题。
这类问题为公司级快反问题。
3.2B类问题:发生的问题,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及寿命,客户可能会提出投诉的问题,对交付略有影响。
这类问题为车间级快反问题。
3.3C类问题:发生的问题,对产品和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不会引起客户投诉的问题。
这类问题跟踪记录并改善。
3.4 问题分类3.4.1 QC问题:现场作业人员操作执行问题;设备、工装问题;3.4.2 QE问题:设计开发相关问题。
4. 职责和权限4.1 生产部4.1.1 生产部经理担任会议议长,负责主持会议议程;督促问题解决进度。
4.1.2 生产班长负责组织生产现场三现会议;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车间级快速反应会议;生产科制定、维护并执行公司QRQC事务的各项管理度及流程。
4.1.3 负责记录会议内容;跟踪落实各部门所做对策执行;4.1.4 维护快速反应看板;4.1.5 生产科负责汇总各车间QRQC问题一元表,对未按要求完成问题关闭的责任人进行考核。
4.2 质量部4.2.1 负责收集过去24小时内发生的内外部质量问题及客户投诉问题,并且在4小时内以OA的形式将问题通报给责任部门;4.2.2 负责对现场问题指定问题类型、问题等级、责任人;4.2.3 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维护经验教训库并定期更新;4.2.4 负责问题关闭:措施最终落实到文件(PFMEA和DFMEA、控制计划、作业文件);4.3 责任部门4.3.1 问题负责人需要组织成立问题解决小组。
Quality Innovation series II 品质的创新之二 Writer: Sean Gu● QRQC Quick Response Quality Control 快速反应质量控制1.WHAT is QRQC 什么是QRQCFirst of all, please do a self-check to following questions: most of time, you review the data and then reckon actions, not real-time call the team together when problem occurring? Do you think you are sensible precisely to the significant trend deviation to the KPI? Are there too many No Trouble Found in process? Too many recurrences? Do you satisfy with the problem solution? Nowadays, the marketing pressure on Cost, Quality, Delivery metrics push us to pursue quicker response and more effective action plan for manufacturing problems, and establish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s permanent and robust. If the answers to those self-checking questions are negative, let's do QRQC. 首先,请自查如下问题:通常情况,你是在事后回顾而不是实时团队?出现异常时,你是否敏感?工序中是否存在很多未知原因的缺陷?这些缺陷又时常发生?你对当前的解决方案满意吗?市场在变,C 成本-Q 质量-D 交期铁三角相应所产生的压力,需要我们有一个系统化的途径,对制造的问题可以快速反应并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