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词汇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从文化语言学角度解析网络用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网络用语就此产生。
这类语言的出现和传播主要寄生于庞大的网络人群,即网民。
网络用语生动活泼,传播语言简便快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剖析网络用语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自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阐述它对文化所造成的影响。
一、网络用语和文化的介绍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论及语言同文化的关系,需先界定语言、文化这两个概念。
(邢福义,2000)首先对本文中特定的概念网络用语的含义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网络用语在计算机媒体刚兴起时,多是指描述网络和电脑的专业术语,除此之外,还有网络经济,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等与电脑有关的专业术语。
随着电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语言生活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时,网络上出现了一种使用随意并具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也称为网络用语,这种语言是网民们在聊天室或者BBS上常使用的语言和符号。
文化是为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生产和交通工具,日用器具,服饰,饮食和和其他人类行为所需要的物品等等。
二、网络用语产生的文化背景网络用语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它的产生和流行都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它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是因为其背后深刻的物质、制度以及心理文化原因。
(一)物质文化原因。
网络用语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媒介语言,所以网络是网络用语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
由于网络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应运而生的,所以总的来说网络用语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
(二)制度文化原因。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创新、经济的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接触的背景下,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网络语言现象及其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高中作文800字标题:网络语言现象及其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至全球。
然而,这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对于我们的传统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大量的网民。
它以简短、直观的形式传递信息,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例如,“囧”字在网络上的流行,就是因为它形象地表达了尴尬、无奈的情绪。
网络语言通过创造新的词汇、改变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给生活带来了乐趣。
然而,网络语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网络语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解和混乱。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对传统语言文化产生冲击。
一些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语言,忽视了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这无疑是对我们宝贵文化遗产的破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引导,防止其对传统语言文化的冲击。
我们可以借鉴网络语言的优点,如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等,将其融入到传统语言的教学和使用中。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网络语言的规范和管理,避免其滥用和误用。
总的来说,网络语言现象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现象,它既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既要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优点,又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语言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忘我们自己的根和源。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词语
1、但是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低俗的词汇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一些网络语言泛滥化也对汉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误解。
2、这些新兴的词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群众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应该善待这样的文化。
它丰富了多元的文化体系,在某些范围内也体现了汉语博大精深的作用。
3、因此对于这些网络新兴词汇,人们应该承认其在多元文化体系下的价值,这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也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不利的一面,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将汉语文化创新并传承下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化。
4、网络平台自媒体夜应该加强自身的约束和管理力度,加强对于网络上不良内容的遏制,控制其发展的势头,并且积极弘扬正面的网络文化和内容。
5、一些热门网络用语传递正能量,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一、模因是如何影响网络新兴语的1. 模因作为传播媒介模因是指在网络传播中被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符号、图像、视频、文本等,它是一种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流行文化符号。
在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制作、复制和传播模因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看法,而且模因具有非常高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整个网络。
2. 模因影响了新兴语的使用场景在网络世界中,模因经常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态度,成为了人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比如“666”“6666”这些数字组合就来源于模因,用来表达欣赏、敬佩或者赞叹的情感。
这些数字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了网络新兴语的一部分。
由于模因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之广,它们往往会影响新兴语的使用场景。
一些模因在网络上的流行,会导致相关的新兴语言在特定场景或特定群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言语交流和沟通方式。
二、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现象1. 流行词的快速产生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兴语言,这些新兴语言往往源于模因,以及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
这些新兴语言的产生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比如“996”“007”等词汇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网络上的流行词汇。
2. 传播方式多样化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方式多样化,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扩散,也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而模因作为传播媒介的角色愈发凸显,网络新兴语言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比如通过搞笑的视频、有趣的图片等方式传播新兴语言,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3. 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年轻人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比如“996”“007”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被广泛应用在工作、学习、休闲等场景中。
1. 积极引导网络新兴语的发展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和传播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征,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时代下的新词汇及流行语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颖的词汇和流行语,这些词汇和流行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网络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是网络时代下的一些新词汇和流行语。
首先,网络时代让“网友”这一词汇广为流传。
在网络中,人们以身份账号来参与讨论、交流或进行互动,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互相认同,并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交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网友”。
其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常见应用。
这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实时交流,人们可以及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情,从而衍生出了一系列新词汇和流行语。
比如,“朋友圈”代表着一个人在微信上分享的个人动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而“微商”则是指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从事商品销售的个人或团队。
网络时代也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表情包”。
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通过使用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这些表情包往往以搞笑、夸张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引发他人的共鸣和笑声,成为了网络时代的一种独特文化符号。
另外,“黑话”也是网络时代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它是通过截取、谐音、删节等方式,将常用的词汇进行改造和变异,以达到滑稽、幽默或戏谑的目的。
这些黑话词汇经常出现在各类网站、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成为了广大网友喜闻乐见的流行语。
网络时代还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和职业,这些行业和职业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特定的词汇和流行语。
例如,“网红”就是指在网络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通常是因为其特别的才艺或者出类拔萃的外表而受到关注;而“直播”则是在网络上进行实时视频传输的一种形式,通过直播可以实时观看到某个事件、活动或者个人的生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网络时代还出现了许多网络用语,这些用语通常是为了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定情境或者情绪。
比如,“沙雕”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些无聊、愚蠢或者愚弄他人的行为;“狗粉”则指对某个事物持盲目、过度崇拜态度的粉丝。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摘要】:本文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首先介绍了模因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定义了网络新兴语及其形成和流行机制。
接着分析了模因视角下网络新兴语的传播特点和在社交媒体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模因视角为解析网络新兴语流行及传播提供了新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语言现象。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网络新兴语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力,以及如何应用模因理论来引导和分析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网络新兴语的传播规律和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模因视角、网络新兴语、流行、传播、社交媒体、模因理论、形成机制、传播特点、作用、解析、新视角、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新兴语的出现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网络新兴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往往具有独特的用词、句式和特定的含义,能够成为网民沟通交流的媒介。
网络新兴语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解析。
1.2 研究意义网络新兴语是当今社会中非常流行的语言现象,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迅速传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沟通方式。
对于研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网络新兴语的形成和流行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和变迁。
通过研究网络新兴语的传播特点,可以揭示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交流方式和偏好,为促进信息传播和沟通提供参考。
深入探究网络新兴语在社交媒体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语言现象,拓展社交媒体的应用领域,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
研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把握信息时代的语言变迁和发展趋势。
2. 正文2.1 模因理论概述模因理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
网络新词对汉语语言应用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词汇不断涌现,这些新词汇也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新词汇有的来源于英语,有的来源于网络热词,有的来源于网络用语,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也为我们的语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汉语语言的应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新词丰富了汉语词汇,使得汉语变得更加生动丰富。
网络新词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它们以其独特的涵义和使用方式,丰富了汉语词汇。
比如"996"工作制、"996.icu"开源社区、"吃土"、"躺平",这些网络新词都在为汉语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和文化魅力。
这些网络新词汇丰富了汉语的含义和表达方式,让我们在沟通交流中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新词加快了汉语的更新迭代速度。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很多新事物、新概念都会迅速在网络上得到关注和传播,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批新词汇的诞生。
这些新词汇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比如"佛系青年"、"996工作制",这些网络新词都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一些新兴的现象和现实问题。
网络新词源源不断地涌现,使得汉语的更新迭代速度大大加快,也让汉语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的发展变化。
网络新词对汉语的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网络新词的涌现,很多网络用语和网络热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这为汉语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比如"刷存在感"、"肥宅快乐水",这些网络用语虽然深受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汉语使用者来说可能会感到陌生或者不理解。
这也让汉语的使用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以适应这些新的用语和表达方式。
除了以上影响之外,网络新词对汉语语言应用的影响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网络新词的不断涌现和流行也加强了汉语与外语的交流和融合。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新兴语言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者特定的网络用语,它们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部分。
这些网络新兴语言的诞生和传播背后,涉及到了人们的认知、交流方式以及网络文化的形成。
从模因的角度来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起源和变迁,还能为我们揭示网络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模因是什么。
模因一词源自于希腊语mimeme,意为“模仿”。
模因理论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它被定义为可以在人类文化中复制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模因可以被人们模仿、传播、变异,最终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网络新兴语言中的各种词汇、表达方式和梗都可以被看作是模因的一种形式,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和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与模因的传播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互联网上,一旦有了一个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梗,它往往会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
一些网红的短视频、搞笑的图片、有趣的文案等,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被用户转发、模仿,最终引发一波网络热点。
而这些网络新兴语言往往拥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表达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新鲜、有趣、独特的需求,因此更容易在网络中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也受到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之间可以快速地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新兴语言。
一条有趣的微博、一个搞笑的段子、一张有创意的图片,都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轮转发和评论,迅速传播开来。
而一旦一个新兴语言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定规模的关注和讨论,就更容易形成传播效应,进而快速流行起来。
网络新兴语言的流行与传播还与网络文化和群体认同密切相关。
网络文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它包括了网络用户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
网络新兴语言往往会与网络文化相互影响,它既受到网络文化的塑造,又能够影响和改变网络文化。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词语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成为了新的流行用语。
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使用流行语的频率和速度都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浅析,探讨其中的原因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一、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原因1. 社会变迁带来的文化碰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也愈发频繁。
在这种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可能因为跨文化传播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梦想”一词在传统意义上代表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但在当下的流行语中,可能被用来指代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这种文化碰撞在当代社会中日益普遍,也成为了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变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迅猛,而这也促进了原本局限于特定地域或社群的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并随之产生了新的语义。
“鸡汤”,原指调节人体健康的一种滋补食品,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却成了表达温情、励志的话语。
3. 大众文化对语言的塑造随着大众文化的全球化和影响力的扩大,一些文字、标语、影视作品中的台词等都成为了流行语的重要来源。
这些文化符号在被群体广泛传播之后,就会被赋予新的语义和内涵。
“壁咚”原指男女主角之间的浪漫亲昵动作,在网络流行语中演变成了形容暴露恋情的行为。
1. 语言变迁带来的语义扩展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使得原本的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语义,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扩展了原有词汇的含义。
语言的发展和变迁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旧词新义的现象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2. 文化交流带来的语言融合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现象也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的趋势。
在这种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属于特定文化或群体的词汇被更广泛地传播和使用,体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
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新兴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些语言形式在网络世界中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之间沟通、表达的一种常用手段。
本文将从模因视角来探讨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模因理论是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一个理论,它认为思想、观念、文化等信息的传播与生命世界一样,也遵循着生物学上的进化规律。
在人类社会中,模因通过口口相传、书写等方式得以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模因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更加宽广。
网络新兴语就是一种模因,它同样需要在网络上得到传播和认可,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流行的语言形式。
网络新兴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网民之间的转发。
在网络世界中,内容的传播主要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实现。
当一个人创造出一种新的网络新兴语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如果被其他用户所感兴趣,就会被转发。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新兴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其次是网络社区内部的接纳和推广。
在一些特定的网络社区中,会有一些独特的新兴语体系。
这些新兴语体系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中,由一小部分用户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用户会不断地采纳和发展这些新词汇和口头表达方式,最终形成一种社区特有的语言形式。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特定领域、行业和地区。
第三是网络热门事件的催生。
在网络上,热门事件的出现常常会激发网民的创造力。
在一个异常、新奇的事件中,诸如网友们会结合事件制作出各种表情包、歌曲、迷因等,从而形成一种新兴语言。
这种方式意义特殊,它不是网络社区独有的内容,而是通过热门事件刺激网友创作,形成的流行语。
以上三种方式,是目前网络新兴语流行的主要手段。
这些新兴语言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以说是“有机”的,就像生物界中的物种一样。
有些新兴语被网民们接纳和传播,可以在网络世界中长久存活;而有些新兴语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亡,没有得到网络社区的认可和传播。
总体来说,网络新兴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它们更加符合网络社会多元化、裂变化、短暂化的特点。
网络语言的演变及其社会文化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演变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则,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
本文将探讨网络语言的演变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一、网络语言的起源及其特点网络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初期。
当时,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的交流方式非常局限,只能通过邮件、聊天室等方式进行文字交流。
因此,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即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简洁性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简洁性。
由于互联网上的文字交流速度非常快,人们需要用尽可能少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因此,网络语言中通常采用一些缩写词和简化语言结构等方式来实现简洁的表达。
2. 符号化网络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符号化。
在互联网上的交流中,人们经常使用一些特别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用各种表情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情感状态,用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等。
3. 多样性由于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此网络语言中的表达方式非常多样。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交流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
二、网络语言的演变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不断探索,网络语言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网络语言的演变过程。
1. 简单的缩略语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网络语言主要是采用一些简单的缩略语来实现简洁的表达,例如把"ok"缩写为"oK",把"you"的缩写为"u"等。
这种简单的缩略语在现在的网络语言中仍然有所应用。
2. 逐渐增多的表情符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
分析英语语言的变化与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语言经历了许多变化和趋势。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它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分析英语语言的变化与趋势。
英语语言的口头表达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口头表达更加传统和正式,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约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的口头表达变得更加随意和非正式。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流行文化的影响。
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的俚语、缩写词和新兴的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这种变化使得英语语言更接近于口语,更具有亲和力。
英语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也在不断变化。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兴的词汇和短语已经进入了英语词汇中。
“selfie”、“emoji”和“binge-watching”等词汇都是近年来新加入的词汇。
英语的语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句法结构的使用已经变得更加灵活,特别是在口语中。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人们经常会使用简短的句子和不完整的句子。
全球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商务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
这导致许多非英语国家的人开始学习和使用英语。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差异,英语也在不同地方发展出了不同的变体。
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技术的发展也在改变英语语言的使用和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英语学习和交流。
许多人选择在线学习英语,通过视频会议或社交媒体与英语母语人士进行交流。
机器翻译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英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英语语言正不断发展和变化。
口头表达的非正式化、词汇和语法的变化、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技术的进步都是英语语言变化和趋势的重要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预见英语将继续发展,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兴词汇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现代新词新语的产生与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体制不断革新、与外界交流的程度不断加深、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在语言中就是大量的新词新语出现,这给人们研究新词新语,洞悉其与文化的关系带来很好的机会。
新词新语的产生属语言变异产生的范畴,现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种:第一,政治气候、经济发展、开放社会导致“文化词”大量产生。
第二,文化移入的影响。
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常常会导致一大批“文化词”出现从而引起文化体系的变化。
第三,社会文化的心理作用。
人们为适应一种新的文化,有趋新的心态。
新词新语是社会发展和新事物产生的镜子,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反映。
因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化与原有的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其具体情况,新词新语的产生有着不同的形式,新词新语产生的方式不同也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与原有的语言文化体系之间相互磨合,多元交错关系的结果。
新词新语的来源有以下六种形式:新造词语、新用词语、新借词语、新转词语、新缩略词语和新衍生词语
新词新语体现网络文化对日常词语的冲击,任何一个新词语的出现均伴随一些网络现象或事件,对于关注网络的人们来说,此类词语可能不算“新”因为每天上网留言均用此类词语,但是对不是经常上
网的人来说简直就无法理解。
另外,因经济日益增长,人们各方面需求增多,新词语每天都产生一大堆,所谓来得快去得快,像快餐文化。
反映现象如下:
1.社会在快速发展,如果发展的慢,那么语言的变化将不明显
2.社会的变化需要语言的发展,使得语言能够更翔实准确的反映社会的情状
3.自由的社会提供了语言出层推新的环境,给了语言活力,而新兴语言的出现也给社会带来的活力,自由的人类社会需要更自由的语言使用,自由的语言使用使人类感到对自由的追求与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