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7.13 KB
- 文档页数:7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认识?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2. 自主学习2.1 教师发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2.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的影响。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合作4.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古代科技的发展,展开调查和研究。
4.2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
5. 成果展示5.1 各小组展示调查和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后作业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古代科技的发展,思考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7.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反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人教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开明程度、先进科技和独特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同时借助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科技产品。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1.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现代科技产品的关系;2.通过讲解案例,了解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影响;3.学习科技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包括“四大发明”和农业技术等;2.了解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影响;3.理解科技使用中的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1.教学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与现代科技之间的联系;2.让学生明确科技使用的道德规范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电脑、多媒体设备;2.教材、案例资料。
本课程以三个部分为主要内容,课程过程如下:第一部分:引入1.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PPT,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并引导学生猜测古代科技与当今科技的联系;2.导入“反思问题”:科技能带来什么好处,同时又会为人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第二部分:案例分析1.教师讲解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使用科技时需要注意什么;2.学生独立或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科技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第三部分:道德规范1.在学生对案例进行探讨后,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科技使用中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2.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展现科技规范不遵守可能带来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科技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本课的教学评估分为两个部分:1.讨论评估: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评估学生的探讨过程和解决方案,评估学生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的程度。
2.观察评估: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态度、学习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1.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科技产品,通过互联网、图书等途径,了解产品研发历程、规范和使用方法等,并进行分享;2.学生调查周边社区科技使用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建议。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
2.掌握各个时期古代科技的特点和代表性成果。
3.知晓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及其意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增强对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尊重,体验现代科技对学习和生活的帮助。
2.培养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虚心学习,勇于创新”的科技与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古代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2.理解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不同之处。
2.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
2.理解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及其前沿性。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设计1.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简单的讲解,给学生介绍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果,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的实际应用与贡献。
3.团体研讨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研讨,让他们共同分析讨论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 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古代科技的影响和成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本节课的主题有所了解。
2) 学习环节1.讲述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以及代表性成果等。
2.分组展开团体研讨,每组分析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提出对现代科技的新思考。
3.给学生留足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的贡献和影响,以及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不同之处。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堂的主题,并通过团体研讨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之间的关系。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增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发掘和解释课堂主题的内在关系。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智慧,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体会古代科技对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古代科技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中国古代科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成就。
2.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古代科技知识,互相交流学习。
3. 课堂讲解3.1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
3.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代科技对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4. 案例分析4.1 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古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提升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5.2 教师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画卷,展示自己对古代科技的了解和感悟。
六、教学环节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科技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第二课时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四大发明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四大发明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深刻理解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四大发明的魅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依据,分析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四大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学生准备:预习四大发明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大发明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发明,分析其在我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检查学生对四大发明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祖先的智慧。
教材通过介绍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让学生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进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古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容易对复杂的内容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传承祖先的智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古代科技发明背后的智慧和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生动展示古代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古代科技发明背后的智慧和精神。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情境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科技发明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知识目标:知道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和科学层面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教学重点】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
【教学难点】古代科学家在科学层面的贡献。
【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情景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古代科学家的事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图片:古代主要的科技发明2.导入语: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有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
二、讲授新课【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1.“小小故事会”(1)请同学们课前搜集古代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和有关事迹。
(2)在办理展开故事会,请学生讲一讲古代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2.查资料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补充下表,并与同学交流。
3.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1.古代科学:医学、农学、天文学、算学2.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年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1)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关系(2)学唱“二十四节气”歌三、课堂小结这些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安全教育:课间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文课文《赵州桥》导入。
2.导入语:中国古代劳动让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勤劳智慧值得我们引以为豪。
二、讲授新课【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1.辉煌的古代科技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世界,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和进步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四个话题:“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科学贡献,给与学生要学会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启示。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医药学,农业和历法、数学。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他们的贡献。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技术的发达。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让学生明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创新性的重要性。
这四个板块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拥有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智慧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此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更多是知识层面的。
本课的学习目的并不是具体讲述这些科技成就,而是通过展示,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科技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民族。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2.知道我国古代科技在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懂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我国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成就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我国古代中医学和农业科技成就的资料。
(一)新课导入1.人物简介:张仲景。
2.新课导入: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它独特的医学理论、诊疗方法和丰富的中草药,为无数人解除病痛。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使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探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深刻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搜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这些科技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能够产生这么多重要的科技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深入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2.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学生准备:事先搜集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古代灿烂的科技成就教学过程:一、引学(谈话导入)1.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又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科技有哪些?创造这些古代科技的都是谁?这些古代科技的价值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
二、引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活动一: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课件出示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的头像,了解他们的科学发明故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谁想给大家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小组内交流学习,完成下面表格资料补充: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张衡生活的时代,频繁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张衡決心制造一架能测定地震的仪器,以便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情况。
经过孜孜不倦的研究,张衡最终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祖冲之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从事科学研究。
他从不迷信权威,对前人的说法也常常亲自检验。
他也从不畏惧因难,努力攻克一个个难关。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和无数次的反复运算,他终于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资料卡:圆周率即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
通常用π来表示。
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祖冲之采用的是将圆切割,然后分别计算的方法加和而求出。
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②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
难点:古代科学家在科学层面的贡献。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研究目标:结合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学生思考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开导学生设想:如何样才能减轻地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师:你相识XXX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吗?像XXX这样的现代科学家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相识他们的故事。
2.今天就让我们来进修第四单元的第9课《现代科技耀我中华》通过本课进修,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方针:①相识我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
②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3.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1. 72页阅读角课件出示XXX、XXX、XXX的头像,了解他们的科学发明故事,研究他们刻苦专研、治病救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如:出示祖冲之头像,了解XXX的简单生平。
解释圆周率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圆周率的含义。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推算圆周率。
感悟、体会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伟大成就和刻苦专研精神。
如上方法学生分组研究XXX和XXX的故事。
小结:每一项科技成就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汗水和智慧,只有艰辛的付出才会有所收获!2. 73页活动园补充表格。
让学生写出自己搜集的现代科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为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从他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开导?学到了什么东西?与同学相互交流,分享你收集、整理的研究成果。
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②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
难点:古代科学家在科学层面的贡献。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结合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学生思考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启发学生设想:怎么样才能减轻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师:你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吗?像张衡这样的古代科学家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②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1. 72页阅读角
课件出示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的头像,了解他们的科学发明故事,学习他们刻苦专研、治病救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如:出示祖冲之头像,了解祖冲之的简单生平。
解释圆周率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圆周率的含义。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推算圆周率。
感悟、体会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伟大成就和刻苦专研精神。
如上方法学生分组学习张衡和李时珍的故事。
小结:每一项科技成就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汗水和智慧,只有艰辛的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2. 73页活动园
补充表格。
让学生写出自己搜集的古代科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他为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从他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到了什么东西?
与同学相互交流,分享你收集、整理的学习成果。
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追求理想、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
1.74页活动园
课件出示图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教师补充资料: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学生交流,完成表格。
2.从农学、天文学、算学几方面了解我国古代科学。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教师补充24节气歌,并选择讲解节气特点。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刻苦专研、治病救人、追求真理)
2.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
中医药学-----农学-----天文学------算学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
②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
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先进的技术创造。
难点: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灿烂辉煌,我们的古代技术创造也是独领风骚的。
你知道我们在青铜、丝绸、陶瓷等方面的技
术创造吗?
2.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四单元的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
②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
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77页阅读链接
课件出示
司母戊鼎、西汉素纱禅衣、东汉青瓷四系罐、都江宴、赵州桥等图片,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并交流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
小结: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1.80页活动园
课件出示图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师:我们先来看造纸术,你能讲讲你知道的关于古代造纸的故
事吗?
学生发言,教师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造纸术是怎样发明和改进的。
师:是谁改进了造纸术?在发明和大量使用纸以前的书写材料
同纸相比,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学生讨论,补充横线。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先让学生发言说说,教师再讲解。
同上方法学习这三种发明。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青铜制造(司母戊鼎)----丝绸(西汉素纱禅衣)----制瓷(东
汉青瓷四系罐)-----水利工程(都江宴、赵州桥)
2.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蔡伦)、印刷术(毕昇)、火药(炼丹)、指南针(司南)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