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32
儿童期糖尿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监测血糖、尿糖、血气、电解质变化,有无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2、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或不足引起的Somogyi(苏木杰)现象或黎明现象。
二、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加强生活护理,保证患儿休息。
因尿糖刺激会阴部可引起瘙痒,故需及时清理会阴部及臀部。
2、饮食护理:给予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饮食,限制纯糖、饱和脂肪酸摄入。
每天进食应定时、定量,勿吃额外食品。
饮食控制以能保证正常体重、维持正常血糖、减少血糖波动为原则。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尿糖、血气、电解质变化,有无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或不足引起的Somogyi 现象或黎明现象。
每周测体重1 次。
4、药物护理:每次注射胰岛素时尽量用同一型号的1 毫升注射器以保证剂量的绝对准确,正确的抽药方法,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注意每次须更换部位。
5、心理护理:针对患儿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特征,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患儿逐渐学会自我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向患儿及家长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强调本病是终身性疾病。
2、患儿应将饮食、胰岛素治疗及运动疗法融入到生活中,指导患儿及家长熟悉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
3、指导患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破损,坚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使体重控制在良好水平,预防感染。
四、注意事项
1、保证剂量的绝对准确,正确的抽药方法,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注意每次须更换部位。
2、胰岛素应低温避光放置。
儿童糖尿病病人的护理1.营养管理: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平衡摄入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建议儿童及家庭成员与糖尿病医生和营养师合作,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确保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并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2.血糖监测:监测血糖水平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部分。
家长需要学会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并按照医生的建议监测孩子的血糖水平。
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家长可以调整儿童的饮食和胰岛素剂量。
3.胰岛素治疗:大部分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家长需要学习如何正确给孩子注射胰岛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胰岛素剂量。
此外,家长还应学习如何识别低血糖症状并及时处理。
4.运动和活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体能和心血管健康。
家长应鼓励儿童参与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运动活动。
然而,需要谨慎管理运动与胰岛素、饮食的平衡,以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5.教育和支持: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教育和支持至关重要。
医生和护士应向患者和家人提供有关糖尿病的详细信息,并教授他们如何管理血糖、注射胰岛素和应急处理低血糖症状。
此外,患者和家人还可以参加糖尿病管理课程和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和家人分享经验和问题。
6.心理健康支持:儿童糖尿病的护理需要家庭和医疗团队的紧密合作。
定期的医疗访问是必要的,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血糖控制。
与医生和护士的有效沟通对于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向医生汇报儿童的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情况,以便医疗团队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和适度的运动,儿童糖尿病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查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不仅仅是成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许多儿童也因为各种原因患上了糖尿病。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说,护理查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更好地帮助患儿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查房相关知识,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儿童糖尿病的特点儿童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受体缺陷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期,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素分泌功能导致的。
2型糖尿病多为成人发病,但在儿童中也有发生,主要是由于肥胖、家族遗传等因素导致的。
二、儿童糖尿病的护理查房内容1.监测血糖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测患儿的血糖水平,掌握病情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每天进行多次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2.控制饮食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说。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关注患儿的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血糖稳定。
3.药物管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按时注射胰岛素。
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教会患儿正确的注射方法,避免出现注射部位感染等问题。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治疗,也需要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4.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帮助患儿保持身体健康,促进血糖的控制。
5.心理护理儿童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自卑等心理问题。
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与患儿沟通交流,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患儿积极面对疾病。
三、护理查房的重要性护理查房是指医护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查房、询问病情、观察指征等的工作。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来说,护理查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指导家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
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包括:1. 控制血糖水平:监测血糖,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
2. 调节饮食: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平衡饮食,避免过量进食。
3. 定期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促进身体健康。
4. 应对并发症: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心理支持:对患有小儿糖尿病的儿童及其家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
6. 定期复诊: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以上是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希望能够对糖尿病患儿及其家人有所帮助,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中,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血糖值,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
同时,调节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长需要协助孩子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平衡饮食结构,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定期运动也是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方式。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值。
然而,家长需要在孩子进行运动时特别留意孩子的血糖情况,以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除了以上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除了生理护理外,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小儿糖尿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影响,还会对其心理造成压力。
因此,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
最后,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儿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护理的慢性疾病,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孩子的血糖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疾病。
小儿糖尿病护理
【观察要点】
观察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倦怠、皮肤有无疖肿。
应用胰岛素治疗,注意观察患儿有无面色苍白、头晕、软弱无力、多汗、心悸、烦躁等低血糖表现。
【护理措施】
1、按一般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饮食疗法,每餐饮食必须吃完,若有剩余,应将所剩食物按量折算,合成别种食物代替。
餐后仍感饥饿者可以加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食物,禁食甜食,如糕点、蜜饯、糖果等,防止患儿自行觅食而加重胰岛负担。
3、密切观察尿量、口渴程度及进食量,若出现厌食、呕吐、腹痛、肝大、脱水、嗜睡、呼吸深长,则提示酮症酸中毒,应及时通知医生备好抢救药物配合抢救。
4、根据医嘱每餐前15—30分钟留尿查尿糖并记录。
于餐前15分钟注射胰岛素。
注射部位要有计划、有次序轮流使用,每次注射点应间隔1cm,1个月内不得在同一注射点重复注射,以免引起局部皮下脂肪硬化。
5、预防感染,需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皮肤骚痒者用温水擦洗,保护皮肤清洁。
【健康教育】
教会患儿及家长测定尿糖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技能、饮食管理
方法及有关防病知识,嘱其定期复查血糖、尿糖。
适当锻炼,劳逸结合,防止感染。
儿童糖尿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儿童糖尿病是儿童胰岛素缺乏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症,致使血糖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护理常规】1.饮食指导定时定量进食,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血糖波动,维持血脂正常。
(1)定时定量进餐,最好3餐3点心,计划饮食,控制总热量,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平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
(2)总热量:每日所需能量(卡))为1000+【年龄×(80~100)】;热量分配:全天热量分3餐3点心;一般3餐分配比例分别为1/5、2/5、2/5。
每餐预留15~20g的食品,作为餐后点心。
2.指导胰岛素的使用(1)胰岛素的注射:注射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如注射笔、注射针、无针喷射装置、胰岛素泵等。
如采用胰岛素注射,每次注射时尽量用同一型号的注射器以保证剂量的绝对准确。
注射部位可选用股前部、腹壁、上臂外侧、臀部,每次注射须更换部位,1个月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以免局部皮下脂肪萎缩硬化。
(2)监测: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每2~3d调整胰岛素剂量1次,直至尿糖不超过"++"。
鼓励和指导患儿及其家长独立进行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教会其用纸片法监测末梢血糖值。
(3)注意事项:①防止胰岛素过量或不足;②根据病情发展调整胰岛素剂量。
3.运动锻炼糖尿病患儿应每天做适当运动,但注意运动时间以进餐1h后、2~3h为宜,不在空腹时运动,运动后有低血糖症状时加餐。
4.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电解质,以及血和尿液中糖和酮体的变化。
(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保证出入量的平衡。
(3)严密监测血糖波动。
5.预防并发症按时做血糖、尿糖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注射剂量、饮食量及运动量,定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6.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的破损,坚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口腔、牙齿的检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目录•引言•糖尿病基础知识•小儿糖尿病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总结01强调小儿糖尿病护理的重要性目的和背景定义和概述定义小儿糖尿病及其分类02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的类型01020304由于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包括单基因突变、胰腺疾病等引起的糖尿病。
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
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反应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03饮食护理提供均衡营养,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适量蛋白质。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饮食稳定。
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和低脂奶制品。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
饮食原则定时定量食物选择监测血糖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运动前后的监测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应与医生沟通,确保安全。
与医生沟通运动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关注小儿情绪变化注意观察小儿的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等,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
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与小儿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了解其需求和困惑,给予支持和鼓励。
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小儿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照顾孩子。
04发展趋势护理查房将更加注重患者个体化需求0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护理查房将更加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以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理查房将更加注重团队合作02护理查房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护理查房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03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护理查房将更加依赖于数据分析和预测,以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方案。
儿童糖尿病护理文章目录*一、儿童糖尿病护理*二、糖尿病会引起哪些疾病*三、糖尿病饮食儿童糖尿病护理 1、儿童糖尿病护理1.1、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护双脚。
应选择保暖、透气、柔软、合脚的鞋、袜。
每日温水洗脚10分钟,用柔软干毛巾擦干并做足部按摩。
修剪趾甲切忌太短。
1.2、发现即发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确定为糖尿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3、坚持坚持适当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采取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1.4、调整因为糖尿病属慢性疾病,所以调整生活规律十分重要。
最好按时起居,利于糖代谢。
2、如何知道孩子患糖尿病“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此外,如果孩子的尿容易招蚂蚁、苍蝇,或者尿粘脚;吃奶的婴幼儿在夜间突然急于主动找奶吃或找水喝,或许都是糖尿病发作的征兆。
3、儿童糖尿病的好发年龄儿童糖尿病,除了少数属成年人易发的2型糖尿病外,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亦即1型糖尿病。
这些小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前发病;而12~14岁则为高发年龄。
据调查,儿童期糖尿病人有两个发病高峰:一是5~7岁,因为人群的交往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机会;另一高峰年龄是10~13岁,这与儿童进入青春期有关。
糖尿病会引起哪些疾病 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
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悸、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下降、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儿童糖尿病护理试题及答案儿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护理。
以下是儿童糖尿病护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是:A. 1型糖尿病B. 2型糖尿病C. 妊娠糖尿病D.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A. 频繁尿尿B. 极度口渴C. 体重增加D. 疲劳无力答案:C3.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管理中,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定时定量进食B. 避免高糖食品C. 可以随意吃含糖食品D. 保持饮食平衡答案:C4.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以下哪项运动是不适合的?A. 游泳B. 骑自行车C. 跑步D. 长时间静坐答案:D5. 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是:A. 空腹血糖<7.0mmol/LB. 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C.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判断题1. 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 )答案:正确2. 儿童糖尿病患者不需要控制饮食,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 )答案:错误3.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不需要监测血糖。
( )答案:错误4.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感冒等生病期间不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
( )答案:错误5.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应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以减少组织损伤。
(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儿童糖尿病的护理要点。
答案:儿童糖尿病的护理要点包括:- 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 合理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高糖食品。
- 鼓励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血糖控制。
- 教育儿童和家长了解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定期进行眼科、足部等并发症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答案:预防儿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措施包括:- 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 教育儿童识别低血糖症状,并学会自我处理。
儿童 I 型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及护理
1、多尿与烦渴
患儿多尿与烦渴由高渗利尿引起,需详细记录出入水量。
对多尿患儿应及时提供便盆并协助排尿。
尿糖刺激会阴部可引起痒,需每天 2 次清洗会阴部。
对烦渴儿童提供足够的饮用水。
2、酮症酸中毒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电解质以及血和尿液中糖和酮体的变化。
一旦发现酮症酸中毒,应立即采取措施:
(1)建立 2 条静脉通路,一条为纠正脱水酸中毒快速输液用,常用生理盐水20 ml/kg、在半小时至1 小时输入,随后根据患儿脱水程度继续输液。
另一条静脉通路输入小剂量胰岛素降血糖,最好采用微量输液泵调整滴速,保证胰岛素匀速滴入。
(2)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脱水体征、尿量等。
(3)及时遵医抽血化验血糖、尿素氮、血钠血钾、血气分析。
3、低血糖
当注射胰岛素过量或注射后进食过少可引起低血糖。
表现为突发饥饿感、心慌、软弱、脉速、多汗,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低血糖多发生于胰岛素作用最强时,有时可出现 Somogyi 现象 (即午夜至凌晨出现低血糖而清晨血糖又增高)。
应教会患儿及家长识別低血糖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平卧,进食糖水或糖块,必要时静脉注射 50%葡萄糖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