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检验流程汽车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其目的是确保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安全可靠,同时也保护了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会详细描述汽车检验的整个流程,包括每一个环节的步骤和执行过程。
一、预约和检验准备在进行汽车检验之前,车主需要提前预约,选择检验站和预约时间。
预约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和柜台预约三种方式完成。
预约后,车主需要按照要求准备好车辆,包括清理车辆内外部的脏污、整理车牌、将车检证、车辆行驶证、车主身份证等证明文件备齐。
二、接待确认和信息登记当车主到达检验站时,工作人员会接待车主,核对车主预约信息和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码、VIN码、发动机号码、车辆类型和使用性质等。
然后,工作人员会登记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并发放相应的检验单和号码牌。
三、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车辆检验的第一步,主要检查车辆是否有裂纹、碰撞、锈蚀、修补、改装等情况。
工作人员会检查车身、车门、车窗、车底、底盘、悬挂、轮胎等车辆部位,以及车灯、前挡风玻璃、后视镜等配件。
四、底盘检验底盘检验主要检查车辆的底盘部分,包括制动系统、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轮胎、车轮等。
工作人员会检查制动系统的刹车片与刹车盘的磨损情况、制动管路的漏油情况,并进行汽车制动性能测试;检查悬架系统的弹簧、减震器、悬挂臂等部件的松动、变形情况;检查转向系统的转向轴、转向链接杆、转向器等部件的磨损、松动情况;检查车轮、轮毂的磨损情况和轮胎的磨损、裂纹等情况。
底盘检验是汽车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保证汽车在行驶时稳定、灵活、安全。
五、环保检验环保检验主要检查车辆的排放性能,包括废气排放和噪声控制。
工作人员会检查车辆的排气管和消声器的状况,测量车辆的废气排放浓度和噪声值。
环保检验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
六、灯光检验灯光检验主要检查车辆的车灯、示廓灯、制动灯、转向灯、倒车灯、喇叭等灯具和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车灯的照度是否符合要求。
工作人员会进行灯光测试,测试车辆的远近光灯、示廓灯、制动灯、转向灯、倒车灯、大灯调节器等灯具和装备的性能,以确保车辆在夜间行驶时有足够的照明。
汽车厂机动车检测线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机动车检测线是汽车厂进行车辆质量检测的关键环节,保障安全操作是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本文旨在制定汽车厂机动车检测线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操作人员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动车检测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不得通过服用药物等手段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装,并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禁止酒后操作和疲劳驾驶。
5. 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三、设备和工具安全要求1. 机动车检测线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安全规定,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2. 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符合使用要求,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修。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严禁随意更改机动车检测线的参数设置。
4. 操作人员应将不再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妥善存放,不得随意堆放或乱放,防止意外伤害。
四、车辆上线与下线操作规定1. 操作人员在车辆上线和下线过程中应先确认车辆的停放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安全操作时不会受到其他车辆的干扰。
2. 操作人员在车辆上线和下线过程中应使用专用工具,如起重机、平台车等,严禁人工推动、抬举或拖移车辆。
3. 操作人员在车辆上线和下线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和不安全行为。
4. 操作人员应确保车辆在上线和下线过程中稳定,并且防止车辆滑动、倾倒或碰撞其他车辆。
五、检测操作规定1. 操作人员在进行车辆质量检测之前应先进行设备自检,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2. 操作人员应根据车辆检测要求,准确选择检测项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应将车辆稳定停放在检测平台上,并且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防止车辆滑动或倾倒。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设备操作规程一、自由加速排气可见污染物试验(GB3847—2005)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1)车辆进气系统应装配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配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
(2)测量时发动机的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3)测试前应适当增加几次自由加速工况操作以便扫尽排气管积存的排放污物.(4)燃料应使用柴油,不得加消烟添加剂。
(5)使用取样式不透光烟度计,技术要求应符合GB3847—2005附录G、附录H的有关规定。
2、检验程序(1)车辆在发动机怠速下,插入不透光仪取样探头。
(2)在1秒内快速、连续地将油门踏板完全踏到底,使喷油泵最短时间内供给最大油量。
(3)发动机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不透光仪恢复到相应状态.(4)重复(2)操作过程至少3次,记录每次不透光仪的最大读数值.(5)计算最后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事项(1)取样管的长度和内径对检测结果有影响,不得随意更换。
二、双怠速尾气排放检验(依据标准GB18285-2005)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1)装上长度等于5.0m的取样软管和长度不小于600mm并有插深定位装置的取样探头,插入深度不少于400mm。
检查取样软管和探头内残留HC不得大于20×10-6。
(2)仪器的取样系统不得有泄漏。
(3)受检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
(4)汽油应符合GB 484的规定。
(5)测量时发动机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2、检验程序(1)必要时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
(2)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0。
7额定转速,维持30s后降至高怠速(即0。
5额定转速).(3)发动机降至高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仪器自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或人工读取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取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
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双怠速法操作规程一、检测参数CO、HC、λ(过量空气系数),可同时检测CO、O。
二、检测标准GB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三、测试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环境湿度:<85%大气压力:80~110kPa四、检测设备: MQY-200不透光烟度计、MQZ-3振动式转速分析仪五、检测操作规程1、机动车排气系统无泄漏,发动机在各转速控制点运转平稳2、设备预热及自检,车辆预热。
3、接上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油温感应器。
4、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50%额定转速,小车2500±100/min,大车1800±100r/min)并保持,油温85c°。
5、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深度不少于400mm,并固定在排管上。
维持15s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
6、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的测定。
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时的λ值为:±。
7、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低怠速15s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或者人工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取平均值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8、工作全过程时间:>90s9、测量完成,检验员从车辆排气管中取出取样探头,从发动机上取下转速夹和油温传感器,置于清洁空气环境中;车辆驶离工位。
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操作规程一、检测参数CO、HC、NO X二、检测标准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HJ/T 240-2005 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三、测试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环境湿度:<85%大气压力:80~110kPa四、检测设备: MQY--200不透光烟度计、ACCG-10汽车底盘测功机、MQZ-3振动式转速分析仪、MQW-50A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五、检测操作规程1、举起测功机升降板,并检测是否已将滚筒牢固锁好。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操作规范一、总则为规范我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和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等国家标准,制定本操作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的安全技术检验操作。
二、基本要求安检机构(含摩托车移动检测,下同)设置的检验项目必须满足GB21861 第4.1条规定。
本规范中检验项目前的阿拉伯数字序号为GB21861附录E、G 对应的检验项目编号。
安检机构配备的检测设备及校准设备、设施必须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的要求。
安检机构检测设备必须按照仪器设备要求进行预热、校准;检测线各检测设备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并保存记录。
检测线各工位在使用前,必须确认其重复性符合要求,对检测结果不能有结论性的差异,并保存记录。
三、操作规范(一)汽车安全检验项目人工检验部分线外检测操作规范1、将汽车停放在平整的路面上,主要由由外观检查人员用目力检查和运行试验,进行汽车安全检验项目中的人工检验部分线外检验的检测。
2、主要技术要求见附件1。
3、使用的主要设备:5m、20m钢卷尺或其它测距装置;轮胎气压表;轮胎花纹深度尺(或游标卡尺);透光率计。
4、操作步骤:(1)车辆唯一性认定。
检查“1.车辆号牌;2.车辆类型、品牌/型号;3.车身颜色;4.VIN代码(整车出厂编号);5.发动机号;6.主要特征及技术参数”与车辆注册登记资料是否一致,车辆的识别代号、字高及深度是否符合要求。
后悬、外廓尺寸、货箱内部尺寸是否符合规定,必要时采用钢卷尺等测距装置按照要求进行测量。
(2)车身外观。
检查“7.保险杠有无明显变形、损坏;8.后视镜/下视GA ××××—××××镜设置、安装是否完好和符合规定;9.车窗玻璃、10.车体是否周正、尖锐突出物;11.漆面否完好、符合要求;12.货箱/安全架/车外顶行李架;13.车身广告与文字标志、标识;14.自行加装装置;15.整车3C标志;16.其他注册登记检验增加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零部件检测流程手册第一章检测准备 (3)1.1 检测前的设备检查 (3)1.1.1 检查设备状态 (3)1.1.2 设备校准 (3)1.1.3 设备维护 (3)1.2 检测用工具与仪器准备 (3)1.2.1 工具准备 (3)1.2.2 仪器准备 (3)1.3 检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4)1.3.1 培训内容 (4)1.3.2 考核要求 (4)第二章零部件接收与登记 (4)2.1 零部件的接收流程 (4)2.1.1 接收准备 (4)2.1.2 接收过程 (4)2.1.3 接收异常处理 (4)2.2 零部件的登记与存储 (5)2.2.1 零部件的登记 (5)2.2.2 零部件的存储 (5)第三章外观检测 (5)3.1 零部件外观检查标准 (5)3.1.1 检查目的 (5)3.1.2 检查内容 (5)3.1.3 检查方法 (6)3.2 检测方法的实施 (6)3.2.1 目测法 (6)3.2.2 手感法 (6)3.2.3 量具法 (6)3.3 检测结果记录与分析 (6)3.3.1 记录内容 (6)3.3.2 分析方法 (6)第四章尺寸检测 (7)4.1 尺寸检测的基本原则 (7)4.2 尺寸检测工具的使用 (7)4.3 尺寸检测结果的处理 (7)第五章材质检测 (8)5.1 材质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8)5.1.1 概述 (8)5.1.2 检测方法 (8)5.1.3 检测标准 (8)5.2 材质检测设备的使用 (9)5.2.1 概述 (9)5.2.2 设备介绍 (9)5.2.3 设备使用方法 (9)5.3 材质检测结果的判定 (9)5.3.1 概述 (9)5.3.2 判定方法 (9)5.3.3 注意事项 (10)第六章功能检测 (10)6.1 零部件功能检测指标 (10)6.2 功能检测方法与设备 (10)6.3 功能检测数据的处理 (11)第七章安全性检测 (11)7.1 安全性检测的项目与标准 (11)7.1.1 项目概述 (11)7.1.2 标准依据 (12)7.2 安全性检测的操作流程 (12)7.2.1 检测准备 (12)7.2.2 检测操作 (12)7.2.3 检测结果分析 (12)7.3 安全性检测结果的判定 (12)7.3.1 判定标准 (12)7.3.2 判定方法 (12)7.3.3 判定结果处理 (13)第八章耐久性检测 (13)8.1 耐久性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13)8.1.1 模拟试验 (13)8.1.2 实车试验 (13)8.1.3 计算机模拟 (13)8.2 耐久性检测设备的操作 (13)8.2.1 试验台的操作 (13)8.2.2 试验仪器的操作 (13)8.2.3 数据采集系统的操作 (14)8.3 耐久性检测数据的分析 (14)8.3.1 数据预处理 (14)8.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14)8.3.3 数据可视化 (14)8.3.4 数据挖掘与优化 (14)第九章检测报告与质量控制 (14)9.1 检测报告的编制 (14)9.1.1 检测报告的基本要求 (14)9.1.2 检测报告的编制流程 (15)9.2 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15)9.2.1 质量控制的目的 (15)9.2.2 质量控制措施 (15)9.3 检测不合格品的处理 (15)9.3.1 不合格品的判定 (15)9.3.2 处理措施 (15)第十章检测流程优化与改进 (16)10.1 检测流程的优化方法 (16)10.2 检测流程改进的措施 (16)10.3 持续改进与培训 (16)第一章检测准备为保证汽车零部件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章将对检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1.1 检测目的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检测又称底盘测功,指对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的检测。
底盘测功的目的是评价汽车的动力性;同时,对驱动轮输出功率和屐机输出功率进行对照,可求出传动效率以评价汽车传动系数的技术状况。
1.2 底盘测功机的功能1)检测汽车底盘输出功率;2)检验汽车滑行性能;3)检验汽车加速性能;4)校验车速表;5)检验里程表。
1.3 检测仪器及技术参数检测仪器: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技术参数电源:AC220V 50Hz最大车速:120km/h最大牵引力:980daN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承载质量:1000001.4 测试前准备1)调整发动机至最佳技术状态,发动机及传动系行驶至正常温度;2)轮胎表面应清除干净;3)轮胎气压应符合原厂规定。
1.5 操作规程接通测功机电源,预热至规定的时间;1) 将被测车辆沿与滚筒垂直的方向,平稳驶入试验台,如果是转向轮为驱动轮还要把车固定好;2)挡块抵放在一对非驱动轮的前方,将风冷却机置于被测车的前方;3)合上底盘测功机主电源开头,打开冷却水开头,打开工位计算机,进入Windows98 操作界面。
双击桌面上的“底盘测功机”图标,进入该工位检测程序主界面;4)点主界面上的“自动检测”按钮,进入检测界面;5)在屏幕相应位置处选择所需的测功检测点个数,单击“开始”;6)起动发动机,换入选定档位,逐渐加速,使发动机在相应的转速点运转。
开启冷却风机;7) 按照点阵屏上所显示的要求,待数据稳定后采样第一个数据点,所行到的相关数据将随后显示在点阵屏上;8)在按照点阵屏上所显示的要求,待数据稳定后,采样第二个数据点,以此类推,直到将所设置的检测点个数取全;9)检测结束,待驱动轮停转后,移开冷却风机和三角挡块,将被测车驶离试验台;10)按“退出”按钮,回到主界面,再单击主界面的“退出”按钮回到桌面;11)关机,关闭底盘测功机主电源,关闭冷却水。
1.6 注意事项1)不允许超过测功机允许轴重的车辆驶入测功机进入检测;2)发动机大负荷运转,一定要开启冷却风机;3)被检车辆前方严禁站人;4)检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车辆的发动机、轮胎、排气管的状况,发现异常应迅速住手检测,排除故障后重检。
机动车检测线标准操作流程一、速度表检测工位1当命令屏幕提示“前轮为车牌”时,列车长应检查车辆前轮是否停在速度表上,并让前轮挡住速度表的光电开关。
当命令屏幕提示驱动轮就位时,请根据车辆驱动轮的位置调整车辆。
如果车辆是前驱动类型,则车辆不需要移动,并且可以直接测量速度。
如果车辆为后驱动型,请将车辆的驱动轮驱动到车速表上,以测试车速表。
二、在速度表检测过程中,指挥屏首先提示“加速到40km/h,稳定后采集”,我们应该让车辆速度缓慢加速到超过40km/h,然后慢收油门,让速度表指示回落到40km/h,且稳定至少3秒钟后在按采集按钮或者鸣笛。
如果哨声响起,通知检查员按下采集按钮。
只有在鸣笛后采集速度值出现在大屏幕上后,才能缩回油门以降低速度。
在速度检测过程中,要点是速度采集时不要在速度上升区间采集,一定要在速度下降区间,且稳定至少3秒钟后采集,这样测得的数据才比较稳定且反映出车辆速度代表的真实值。
注意:在速度检测过程中,确保车辆在速度表上旋转至少10秒,以便车牌监控程序能够顺利拍照,否则速度站可能无法拍照。
3、对于四驱车辆或者加装了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车辆,在【bg21861-2021《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实施指南】第19页第(2)条中规定,对全时四驱车辆、具有牵引力控制防侧滑功能的对于无法在线检测到车速表指示误差的车辆和其他车辆,原则上只检查车速表是否能有效工作,不需要通过路试测试车速表误差。
但是,当相关管理部门或委托检验部门要求时,车速表的指示误差应通过道路试验进行测试。
因此,对于全时四轮驱动车辆或配备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车辆,在检查速度表时,根据监控系统的需要,速度检测项目也需要登录,但检测期间不需要在速度表上旋转。
只需停止至少10秒钟,然后按下采集按钮。
二、轮重检验车轮重量检查相对简单。
根据命令屏幕上的提示,当大屏幕提示“一重或一重检测”时,请将车辆驶入轮重平台。
当车轮转动轮重光电开关时,命令屏幕提示停止。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汽车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来检车辆的安全、准确检测,必须对本公司的整个车辆检测活动进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过程步骤及涉及到的设备、人员、设施等。
3、职责
业务检测科负责检测过程及实施。
4、程序
4.1检测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检测人员严格遵循本公司制定的检测程序进行操作,做到方法正确,操作规范。
4.2环境及设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4.3设备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性能处于完好状态。
4.4测试软件运行正常,运行数据采集正常,测试准确,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4.5车辆接收整车标识、观检验及底盘动态检验。
4.5.1外观检验员填写车辆接受单后,核对车辆的号牌、车辆类型、厂牌型号、颜色、发动机及车架号,依据GB7258-2004等标准的车辆进行整车标识与外观检验,记录检验原始记录并签字确认。
符合检测规定的车辆,登记、进行检测线检测,并将整车标识与外观检验结果输入到登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