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系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 格式:docx
- 大小:39.58 KB
- 文档页数:8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能够控制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3、能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力的示意图分析得到物体上浮、下沉的条件。
2、通过公式的推导得到物体的上浮、下沉、漂浮以及悬浮与被浸在的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3、通过得出的物体的浮沉条件讲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体浮沉条件的研究扩宽自己的知识面。
2、通过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研究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物体浮沉的条件。
2、会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实行受力分析,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并探究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教师展示教学课件,提出疑问:为什么泰坦尼克号能够漂浮在海面上?然后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读出)浮力的相关知识。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三.浮力的计算方法:①称重法: 拉物浮F -G F =②排液法: 排液浮gV F ρ=2、推动新课:教师先让学生明确物体浸入液体中有两种类型,浸没和部分浸入。
我们所看到的泰坦尼克号在海面上漂浮的画面就是一个典型的物体在液体中的部分浸入。
师问:物体单独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是怎样的受力状态呢?生答: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以及向下重力的作用。
师问: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又是什么怎样的呢?生答:根据合力的性质,同一直线上不同方向的力的合力的方向为力大的那个力的方向,那么要先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来确定浮力的大小以及方向。
教师归纳:所以重的物体不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不一定上浮,要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合力如何。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张权六师105团学校2016年4月23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六师105团学校张权课时第1课时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型新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方法实验、讲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物体的浮沉与其所受重力与浮力有关。
2、通过观察和推理认识物体的浮沉与有关。
3、知道漂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
4、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运用物体浮沉条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器材自制教具沉浮瓶、鸡蛋、水槽、盐水、烧杯、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小魔术——浮沉瓶用自制教具演示漂浮在矿泉水瓶里小气球按教师的要求自如的上浮、下沉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二.物体的浮沉与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探究实验:怎样才能让漂浮于水中的矿泉水瓶下沉?请学生根据物体的状态做出它们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进而认识到物体的浮沉是由其所受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的。
通过填表强化规律,并认识到悬浮和漂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浮沉情况重力G物和浮力F浮的关系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悬浮下沉上浮漂浮三.探究物体的浮沉与物体相对于液体密度的大小有关演示:教师将鸡蛋放在盐水中的漂浮,向盐水中加水让学生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启发学生得出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激起学生求知欲利用实验引出物体的浮沉与其所受重力和浮力有关通过做受力示意图,分析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指出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了;用事实说话,启发引导学生猜想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导出实心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
物体的浮沉情况重力G物和浮力F浮的关系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悬浮下沉上浮漂浮四、课堂练习1、一质量为300g的物体浸没于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了200g的水,此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分别是多少?请判断该物体的浮沉情况2、一个密度分布均匀的木块浮于水上,若将其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则剩余部分将()A、下沉B、悬浮C、仍然漂浮D、无法判断3、一个质量为150g、体积为200cm3的小球,投入水中静止后是什么状态,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向水中加盐,物体受到了浮力会变吗?五.课堂小结当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若F浮=G物则物体悬浮若F浮<G物则物体下沉若F浮>G物则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当实心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若ρ物= ρ液则物体悬浮若ρ物> ρ液则物体下沉若ρ物< ρ液则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学过的知识立即运用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2、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能力目标
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设备:多媒体、乒乓球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知识回顾:浮力的计算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知道了浮力的计算方法,那么浮力有哪几种
计算方法呢?
1. 压力差法 F浮 = F下—F上=ρ液gh1s —ρ液gh2s
2.称重法F浮=G物—F拉
3.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计
算浮力的方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非常广泛,这就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
件求浮力
二、从实际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肯定吃过汤圆,但你们煮过汤圆吗?谁能说一下下锅后,到煮熟在锅里的位置变化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生:先沉下去后浮上来
生: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阿基米德原理可能于V排有关等
师:大家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也非常好。
下面我们来
一起看个实验和大家刚才的回答来比较一下,并思考新的问题看谁的回答
最合理。
演示实验1:
观察等体积的兵乓球在水中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根据观察提出问题:
1.浸没在水中的兵乓球为什么向上浮起?
2.浸没在水中的兵乓球为什么沉到容器底部?
3.物体在液体中都受到浮力,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悬浮?它跟什么有关?(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课本P57内容。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和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它本身的重力有怎样关系时,它在液体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物体上浮:F浮>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
物体漂浮:F浮=G物
物体下沉:F浮<G物
物体悬浮:F浮=G物
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漂浮和悬浮。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上浮和下沉。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结论
浮力:F浮=ρ液gV排;重力:G=ρ物gV物;
V排=V物
F浮>G上浮:ρ液>ρ物
F浮=G悬浮:ρ液=ρ物
F浮<G下沉:ρ液<ρ物
V排<V物F浮=G漂浮:ρ液>ρ物
3.浮沉条件的讨论:
(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
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
(2)上浮、下沉和悬浮:V排=V;
漂浮:V排<V
(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
均密度ρ物与液体密度ρ液比较
探究点二:浮力的具体应用:
1、轮船:是用钢铁制造的,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怎样用沉重而坚
硬的钢铁制成可以承载那么多货物的船呢?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
(1)工作原理:将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
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m排):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m船+m货=m排
2、潜水艇:
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3、密度计:
(1)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
(2)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G=F浮
4、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靠空气浮力升空(板书)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船只采用“空心法”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要使浮在水面的潜水艇潜入水中,应
当向水舱充水。
2、将一个铝制空心球用手没入水中,放手后球将:(D)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3、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B、轮船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不变
C、轮船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
D、轮船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增大
4、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107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107 N,如果河水密度为1.0某103kg/m3,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
103 m3、(取g=10N/kg
5、在0℃和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一个10m3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多大的浮力?空气密度为1.29kg/m3,氢气密度为0.09kg/m3,取
g=10N/kg
6、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B)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7、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其中一深度后,松开手,木
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A)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8、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水中,将物体截成大小
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入水中,则(D)
A、大块下沉,小块悬浮
B、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
9、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小球投入水中,出现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列关于对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A球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最大
BC球沉在底部,受到的浮力为零
CA球受到的浮力与B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DB球受到的浮力与C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10、一实心铁球分别浸没水、酒精、水银中,受到浮力最大的是(C)
A、水
B、酒精
C、水银
D、无法确定
11、一量筒内装有60毫升的水,把一个质量为20克的物体放入该量
筒后液面升高到75毫升处,则该物体最后在水中的状态是(B)A.一定漂浮B.一定下沉
C.可能漂浮D.可能悬浮
五、作业布置
课本P603、4、5题
六、板书设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物体上浮:F浮>G物
物体漂浮:F浮=G物
物体下沉:F浮<G物
物体悬浮:F浮=G物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
浮力:F浮=ρ液gV排;重力:G=ρ物gV物;
V排=V物
F浮>G上浮:ρ液>ρ物
F浮=G悬浮:ρ液=ρ物
F浮<G下沉:ρ液<ρ物
V排<V物F浮=G漂浮:ρ液>ρ物
轮船:工作原理:将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
潜水艇: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密度计: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G=F浮
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靠空气浮力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