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分配方案的优化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09.50 KB
- 文档页数:26
出版社的书号资源配置问题摘要本文对出版社在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下,应如何将总量一定的书号分配给各个分社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发现出版社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分配书号。
因此,文中建立了个模型。
模型一是以9个分社为基本分配单位的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二是以72门课程为书号基本分配单位的线性整数规划模型。
由于两个模型中均涉及到06年单位书号所对应的销售量f,而f是未知的,所以需要对f进行预测,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案对其进行预测。
方案一:针对文中往年的销售量数据不多的情况,采用中心逼近式灰色GM(1,1)控制原理对06年的单位书号所对应的销售量进行预测,并得出最终的优化分配方案。
该方案的特点是对贫信息系统的短期预测精度较高,模型一预测的数据的相对误差不超过7%,模型二不超过8%。
方案二:利用信号处理中线性调制的思想,引入强势因子对06年单位书号在理想情况下所对应的销售量进行调制,并得出最终的分配方案。
由于在选取调制因子时综合考虑了各分社的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对分社的满意度以及各分社往年的计划准确度,所以该方案的特点是能很好地满足总社在分配书号时所要遵循的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
然后,对两种方案下的分配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案下的分配结果比较吻合。
模型一中有7个分社的分配方案是相同的,模型二中有60门课程的分配方案是相同的且分配方案不同的课程所分配到的书号数的差值都不超过4,这样的结果就相互印证了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合理性,近而说明了两个模型的合理性。
最后,对两个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和模型评价,并向出版社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灰色控制;中心逼近式灰色GM(1,1)原理;强势因子;线性调制;线性整数规划模型1 问题的重述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A,其总社领导需要针对每年分社提交的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按照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优化原则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
出版社书号的优化配置邓伟平,宋卓希,刘开扩指导教师:杨春德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已知数据中的不完全统计信息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书号优化配置方法,最后求解得出了一种明确的分配方案,并向出版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该分配过程分成两步:该分配过程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总社对分社的分配;第一步是总社对分社的分配;第一步是总社对分社的分配;第二步是分社对所属课程的第二步是分社对所属课程的书号分配。
此方案的确立通过三个模型来实现。
此方案的确立通过三个模型来实现。
首先,首先,通过对数据中有用信息进行挖掘和统计分析,定义了单位书号销售量ik ik ik q Q D =,并建立了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对2006年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单位书号销售量进行了分析预测,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单位书号销售量进行了分析预测,得到得到2006年A 社9个分社的单位书号销售量。
基于这些数值,基于这些数值,以销售额最大化、以销售额最大化、以销售额最大化、资源配置优化为目标建立了基本的多目标规划资源配置优化为目标建立了基本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二;为了简化求解,通过引入了反映出版社综合效益大小的相对销售额这一概念,通过引入了反映出版社综合效益大小的相对销售额这一概念,将其将其转化成为了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三,通过用LINGO 软件编程,最终给出了总社对分社的书号配置方案,完成分配过程的第一步。
基于同样的模型,可以完成分配过程的第二步,进行各个分社对所属课程的书号分配。
进行各个分社对所属课程的书号分配。
由于参数的限制,由于参数的限制,由于参数的限制,某些分社不能得到最优解,某些分社不能得到最优解,某些分社不能得到最优解,我们提我们提出了一种逐步寻优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最终给出了合理的书号配置方案。
关键词:灰色系统预测;目标规划;逐步寻优;优化资源配置;灰色系统预测;目标规划;逐步寻优;优化资源配置;LINGO LINGO1 1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1)假设题目中的问卷设置合理,统计信息准确、可靠;(2)假设只对1至72号课程分配书号;(3)假设A 社的书号总量为定值500;(4)假设出版社利润与总销售额成线性关系。
基于DEA的书号资源的优化配置【摘要】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评价相对有效性的线性规划方法,在投—产出效率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具有多输入、多输出以及评估对象多元性等特征的评估。
本文通过对出版社图书出版能力的评估,建立起了完整的书号分配方案。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决策单元;技术有效;书号资源0.引言图书资源优化配置是出版社提高经济社会效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信息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资源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系统、客观有效的书号资源配置模型及评估体系可以为出版社规划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综合考虑生产计划申请、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等因素,依据增强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综合利用灰色数学预测模型、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等知识,建立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模型,并运用DEA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客观的评价。
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各分社书号配置的相对有效性,给出了各分社相对有效性的排序,并进行了“规模效益”的状态分析,从而为总社制定书号优化配置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1.DEA模型以及图书出版社能力评价指标1.1 DEA模型1.1.1 DEA的概念DEA是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EA方法是研究具有相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间相对有效性的十分有用的方法,也是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好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在输入和输出的观察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变化权来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
在DEA模型中,每一分支都与其它分支进行比较,并计算一个效率比值,该比值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品/服务产出的比值来计算的。
一方面,它对输入、输出数据几乎没什么要求,输入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输出只要是对人类有益的都可以,并且不受数据量纲的影响;另一方面,其计算结果很直观而且十分科学,能够实际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状况和潜在的竞争能力。
1.1.2 DEA技术有效性的C2R评价模型参与竞争的出版社作为决策单元,一共有n个出版社,每个出版社都有m 种类型的输入(X)和s种类型的输出(Y),定义h=uyvx为出版社的效率评价指数,适当地选取权系数u及v,使其满足h≤(j=1,2,...,n)。
书号使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规范书号使用管理,确保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书号申请1. 书号的申请需提交申请书,并加盖单位公章。
2. 书号申请应提供申请单位的相关资质和证明文件。
3. 书号申请应明确申请的书号范围和用途。
三、书号分配1. 书号分配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分配原则为公平、公正、公开、高效。
2. 书号分配应按照图书分类、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相关要素进行分类分配。
四、书号使用管理1. 书号使用单位应妥善保管书号,不得将书号外借、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2. 书号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的范围和用途使用书号,不得超范围、超用途使用书号。
3. 书号使用单位应按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送书号使用情况,如有变动应及时通知。
4. 书号使用单位应确保使用的书号不涉及侵权、违法等问题,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五、书号管理部门职责1. 书号管理部门应及时、准确地分配书号,并做好书号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
2. 书号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书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对。
3. 书号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书号使用单位的问题反馈和投诉。
六、监督和处罚1. 对于书号使用不当、超范围、超用途等违规行为,相关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制止措施。
2. 对违规使用书号的单位,相关管理部门有权予以警告、通报批评、责令停止使用书号、暂停分配书号、取消书号等处罚。
七、附则1.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 书号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定进行书号管理,如有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书号使用管理的规定,旨在确保书号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希望所有书号使用单位能严格遵守规定,做好书号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图书资源的有序利用做出贡献。
书号使用管理规定(二)通常由图书馆或相关机构制定,以确保图书馆管理的顺利进行和对图书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图书号使用管理规定:1.书号登记规定:图书馆应对所有的图书进行书号登记,并建立电子或纸质档案进行管理。
图书室图书编号整理方案为了方便图书管理,方便借阅,延长图书使用寿命,经领导批准,决定对清泉小学图书进行分类整理,编号贴标签,输入电脑建档。
第一环节:分类整理。
本项工作由殷自新老师、杨松老师带领部分6年级学生完成。
首先对图书进行分类,学生图书共分5大类。
有些可以在图书扉页找到,有些需要判断。
分类办法见下表:学校图书分类统计表每一项的具体解释参阅:《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类目简表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2 列宁著作3 斯大林著作4 毛泽东著作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0 哲学理论1 世界哲学2 中国哲学3 亚洲哲学4 非洲哲学5 欧洲哲学6 大洋洲哲学7 美洲哲学80 逻辑科学(总论)81 逻辑学82 伦理学83 美学84 心理学9 无神论、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2 机关、团体、会议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8 统计学91 社会学92 人口学93 管理学[94] 系统论(系统学、系统工程)96 人才学D 政治、法律0 政治理论1/3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5/7世界各国政治8 外交、国际关系9 法律E 军事0 军事理论1 世界军事2 中国军事3/7各国军事8 战略、战役、战术9 军事技术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 经济0 政治经济学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2 经济计划与管理3 农业经济4 工业经济5 交通运输经济6 邮电经济7 贸易经济8 财政、金融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0 文化理论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概况2 信息与知识传播3 科学、科学研究4 教育8 体育H 语言、文字0 语言学1 汉语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3 常用外国语4 汉藏语系5 阿尔泰语系7 印欧语系I 文学0 文学理论1 世界文学2 中国文学3/7各国文学J 艺术0 艺术理论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2 绘画3 雕塑4 摄影艺术5 工艺美术6 音乐7 舞蹈8 戏剧艺术9 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0 史学理论、1 世界史、2 中国史、3 亚洲史、4 非洲史、5 欧洲史、6 大洋洲史、7 美洲史、81 传记、85 文学考古、89 风俗习惯、9 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1 数学3 力学4 物理学6 化学7 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理科学1 天文学2 测绘学3 地球物理学4 气象学5 地质学7 海洋学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1 普通生物学2 细胞学3 遗传学4 生理学5 生物化学6 生物物理学7 分子生物学81 生物工程学91 古生物学93 微生物学94 植物学95 动物学96 昆虫学98 人类学R 医学、卫生1 预防医学、卫生学2 中国医学3 基础医学4 临床医学5 内科学6 外科学8 特种医学9 药学S 农业科学1 农业基础科学2 农业工程3 农学(农艺学)4 植物保护5 农作物6 园艺7 林业8 畜牧、兽医、狩猎、蚕、蜂9 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1 综合运输2 铁路运输4 公路运输6 水路运输[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2 航空4 航天(宇宙航行)[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2 环境保护管理3 环境综合研究4 灾害及其防治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9 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1 丛书2 百科全书、类书3 辞典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5 年签、年刊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第二环节:编号、贴标签一、编号办法: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代表第一到第五类,大写英文字母A B C D ……X Y Z代表每一大类的一小类,后面加\ ,01 02 03 ……99,代表每一小类的其中一本书,“冒号:”后面的01 02 03……代表这本书一共多少本。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摘要本文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利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合理的有限资源分配数学模型,应用各种软件挖掘、分析、整合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在对这些数据信息合理运用的基础上,以销售额最大为目标,以长远发展为原则,制定出了信息不足条件下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给出了A出版社在2006年明确的分配方案并向出版社提供有益的建议。
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层次分析、数据统计、拟合和规划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既借鉴了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又克服单一方法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使模型的准确性更高。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出版社各分社历年的计划准确度、各课程的计划准确度、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满意度、申请书号可信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标,为建立模型和对模型科学、准确性的验证奠定了基础,并为出版社综合实力的评定提供了依据。
用lingo 软件编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我们得出了2006年出版社给9个分社的分配方案如下:计算机类59个书号、经管类34个、数学类168个、英语类120个、两课类44个、机械、能源类37个、化学、化工类17个、地理、地质类37个、环境类26个书号。
经过对模型求解结果的检验,分配方案在计划准确度、销售额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往年,所以我们建立的模型是有效、合理的。
最后根据对建模过程对各方面的内容的思考和模型的结论向出版社提供了书号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资源分配量化分析统计分析 lingo软件1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
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出版社的书号是一种重要资源,对它进行优化分配可以提高整个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优势。
在出版社分配书号的时候主要目标是:达到整个出版社的长远发展和出版社总利润最大化。
其中,通过把加大对“强势产品”的支持力度这一目标,转化为对书号分配的一个约束条件,建立在人力资源和书号总资源限制条件下,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从而提出一种定量分析书号分配决策方法。
关键词:强势竞争力;书号分配;多目标线性规划一、问题描述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
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共有9个分社。
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完成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作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二、问题分析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上问题属于线性规划问题,对于该出版社来说,它要实现的决策目标是,通过对书号的分配,实现利润和长远发展目标的最优。
但长远发展目标不容易用数学方法来量化,而利润函数比较容易用数学方法来量化。
同时如果在寻求利润的最大化时,要以本社的长远发展为基本约束,则可以将该问题比较好的解决,并将多目表作为单目标规划问题求解。
所以在建模时,以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通过分析得到约束条件分别有:各个分社的人力资源状况;总社书号的总量限制;各个分社当年的书号申请数量;实现出版社的长远发展目标的前提。
假设对于人力资源、书号的总量限制、书号的申请数量的约束可以通过计算预测得到。
中国书号管理制度中国书号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图书出版、图书市场流通,便于读者查阅图书,促进图书产业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书号是对图书进行编目、标识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图书定位的唯一标识,也是图书图书馆、书店、出版社、印刷厂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媒介。
中国书号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图书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书市场越来越庞大,图书种类繁多,读者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而书号的管理工作层出不穷,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规范,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书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书号的编制规则、书号的申请登记、书号的使用范围、书号的管理机构等。
一、书号的编制规则书号的编制规则是书号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书号进行编码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旨在为图书提供独特的定位和识别标识。
中国书号的编制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书号的构成书号一般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具体构成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计。
一般来说,书号的前面几位数字代表出版单位代码,中间几位数字代表具体的图书分类,后面几位数字代表图书的顺序号,最后一位校验码用于校验书号的准确性。
2. 书号的分类书号的分类是指根据图书内容的特点进行归类,以便读者更快地查找到需要的图书。
中国书号的分类主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国家标准分类法》等。
3. 书号的长度和格式书号的长度和格式是指书号的具体编码长度和格式要求。
一般来说,书号的长度应该在10位到15位之间,格式为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并且要符合图书管理部门的统一标准。
二、书号的申请登记书号的申请登记是指出版单位和作者等申请书号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材料和信息,以便图书管理部门核实并进行登记。
中国书号的申请登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交申请材料出版单位或作者在出版图书前,需要向图书管理部门提交书号申请材料,包括图书的基本信息、出版单位的营业执照、作者的身份证明等。
书号分配方案的优化设计摘要本文研究了某出版社在书号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将书号分配给各分社,以达到最大利润的规划问题。
利润由强势度和需求状况决定。
首先,用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这2个因素定义了强势度函数,来刻画强势产品。
对各指标作灵敏度分析,确定影响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的指标。
对影响综合满意度的5个指标做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满意度的量化表达式。
再通过线性拟合预测出2006年这2个因素的具体值,代入强势度函数,找出了2006年的强势课程对应的课程号分别为23、33、31、28、45、46、44、42、26、47、43、30。
其次,需求状况由实际销售量确定。
而实际销售量与分配到的书号数成正比,定义二者的比例系数为各门课程的单位实际销售量。
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预测出了2006年各门课程的单位实际销售量。
然后,建立了以书号数为决策变量,最大利润为优化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书号总量一定、申请的书号数、人力资源的限制和增加强势产品的书号数分配为主要约束条件进行求解。
得到2006年9个分社分配的书号数分别为63、50、120、83、60、45、21、31、27。
最后,对给出的强势度函数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在对模型做出评价和改进的同时,向出版社提供了有关人力分配方案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强势度市场占有率综合满意度强势度函数加权处理单位实际销售量一、问题重述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完成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做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等)和利润。
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
由于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通常是不完全的,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会对资源的配置形成影响。
而出版社在资源分配时,应尽量多的考虑现有数据,挖掘有用的市场信息,减小信息不充分时的负面影响。
本题附录中给出了该出版社所掌握的一些数据资料: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数据(五年);各课程计划及实际销售数据表(5年);各课程计划申请或实际获得的书号数列表(6年);9个分社人力资源细目。
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提出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分配方案,向出版社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本文要求某出版社在书号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设计出9个分社的书号分配方案。
通过分析,以总的销售利润最大为目标来设计方案。
而设计时总社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为原则,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
强势产品定义为竞争力大的产品。
而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有关。
在此引入强势度来量化竞争力的大小,确定该出版社的强势课程。
强势度由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共同决定。
而综合满意度是主观判断,可能与该出版社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排名,内容、作者、印刷质量、价格的满意度有关。
学校、年级、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学科等因素,则可能影响市场占有率。
统计分析各因素对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后,从中选出影响较大的因素。
依这些因素影响的大小加权综合考虑,可了解并预测该出版社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的情况。
由该出版社2006年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的预测值,可以计算出2006年该出版社各门课程的强势度。
找到该出版社强势度大的课程,这些课程即为该出版社的强势课程。
“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理解为强势课程分配的书号数应比上一年多。
利润率一定时,总利润与总的销售额成正比,销售额越大,总利润越大。
各门课的实际销售量与各门课课程均价的乘积即为该出版社总的销售额。
各门课的实际销售量指由该课程分配到的书号数计算出的总销售量。
定义各门课的实际销售量与分配书号数的比值为各门课的单位实际销售量。
要求总利润,故需要知道2006年时各门课的单位实际销售量。
以时间为横坐标、各门课的单位实际销售量为纵坐标,带入2001年至2005年的数据,画出各门课的单位实际销售量随时间变化的散点图。
选取合适函数来拟合这些图形,预测2006年时各门课的单位实际销售量。
综合考虑题意后,将分配书号时应考虑的总量一定的书号数、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市场信息和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转化成4个约束条件。
1、书号总量的限制:9个分社72门课程分配书号数的和应等于总社的书号总量;2、申请书号数的限制:各门课分配的书号数不大于申请的书号数、不小于申请书号数的一半;3、人力资源的限制:每个分社分配到的书号数不超过该社各个部门的最大工作能力;4、增强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限制:强势课程分配的书号数应比往年多。
各门课单位实际销售量和该课程分配书号数的乘积,即为各门课的实际销售量。
各门课的实际销售量与各门课课程均价的乘积即为该出版社总的销售额。
利润率一定时,总利润与总的销售额成正比,销售额越大,总利润越大。
已知各门课的课程均价,由预测得到的2006年各门课的单位实际销售量,在4个约束条件下,使总的销售额最大时的书号数分配即为2006年各门课实际书号数的分配。
三、基本假设1、五年的调查数据具有典型性。
2、分社的人力资源以给定的数据为准,不发生变化;不同类别的人员不能调配,不同工种的人员不能调配。
3、该出版社同一课程不同书目价格差别不大,销售量相等。
4、总社书号总量一定。
5、为保持工作连续性和对各分社计划一定程度上的认可,A出版社在分配书号时至少保证分给各分社申请数量的一半。
6、出版社在定价时保持对所有教材利润率同一。
7、每年各课程分配的书号数依上一年的分配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8、每个分社书号的分配不超过申请量。
第7条假设的合理性说明:图1,表示了2001年至2005年9个分社分配的书号数占书号总量的比例图1:2001年至2005年9个分社分配的书号数占书号总量比例的饼图对比图1中的5张饼图,可以看出9个分社书号数的分配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较小,这是由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决定的。
现统计分析每门课程每年对于上一年的变化情况。
||)1(--=j i ij ij m m o其中,ijm 第i 门课程第j 年分配的书号数ij ο 第i 门课程第j 年分配的书号数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范围对2001年(第1年)至2005年(第5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分配的书号数每年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的课程数量ij ο。
(ij ο5~2,72~1==j i 见附录1。
)表1:第i 门课程每年分配的书号数相对于上一年变化范围的统计求和由表1,可以看出分配的书号数每年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在范围内的课程数占总课程的比例为96.87%。
因此,假设每年各课程分配的书号数依上一年的分配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而且这一假设考虑到了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也兼顾到了各分社的利益。
由以上分析,可见每年各课程分配的书号数依上一年的分配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的假设是合理的。
四、名词解释和变量说明 1、名词解释课程均价:同一课程不同书目价格差别不大且销售量相近时,价格的平均值。
工作能力:每人每年最多能完成的书号个数。
利润率:售价减去成本后的差值与售价的百分比。
计划销售量:由各门课程申请的书号数计算的总销售量。
实际销售量:由分配到的书号数计算的总销售量。
单位实际销售量:各门课的实际销售量与分配书号数的比值。
强势度:竞争力大小的量化指标。
2、变量说明0i m :第i 门课2006年申请的书号数,72~1=i ; i m :第i 门课2006年实际分配的书号数;i N :第i 门课2006年单位实际销售量;i a :第i 门课的课程均价;:该出版社对教材定价时的利润率;T :该出版社2006年的销售额;jM :第j 个分社所能承担的最大工作能力;d :总社的书号总量。
i x 第i 门课的综合满意度 i y 第i 门课的市场占有率 i l 第i 门课的强势度i L A 出版社第i 门课的强势度 五、模型的建立一、分析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指标市场竞争力会影响书的实际销售量,与出版社的利益息息相关。
故出版社在设计书号的分配方案时会考虑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而市场竞争力由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满意度共同决定。
1、分析各指标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市场占有率可能与学校、年级、课程类型、专业、学科等指标有关。
由调查数据,按学校、专业、课程类型、时间等指标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各指标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
(1) 不同学校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表2:不同学校对使用教材的影响教材人数的比例约为1:3。
统计A出版社教材的使用人数(8770)和所有学校教材使用的总人数(28689),发现二者的比例也大约为1:3。
所以,不同学校对A出版社教材的选择影响很小。
即学校对市场占有率几乎没有影响。
(2)不同专业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表3:对不同专业使用A出版社教材的人数进行统计材的比例较大,金融学、国贸、会计学这三个专业采用A出版社教材的比例较小。
故专业对市场占有率有影响。
(3)不同课程类型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表4:对不同课程类型使用A出版社教材的人数进行统计择该出版社教材的比例较大。
故课程类型对市场占有率有影响。
(4)不同年份出版的书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表5:对2005年数据中不同年份出版的书进行统计由表52001年、2003年出版的教材使用的比例较高。
故出版时间对市场占有率有影响。
由以上统计分析,发现专业、课程类型和出版时间对市场占有率有较大影响。
(5)课程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表6:对2005年第门课程书的使用人数进行统计由以上分析,发现专业、课程类型、出版时间和课程都对市场竞争力有影响。
2、分析各指标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综合满意度即人们对购买的书的满意程度,是一个主观判断,对是否买书有影响。
而调查者心目中出版社的地位排名和对内容、作者、印刷排版、价格4个方面的满意度也是主观判断。
下面分析这些指标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
(1)调查者心目中出版社的地位排名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表7:对调查者心目中出版社的地位排名进行统计由表7明显大于排名低的人群的比例。
故出版社的地位排名对综合满意度有影响。
(2)4个不同方面的满意度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内容、作者、印刷排版、价格4个方面满意度都在1~5之间变化,各满意度权重差别不大,所以统一为一个总指标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