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思考题一、判断题1、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视在功率。
×2、变压器接负载后,主磁通是由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流共同产生的。
√3、负载变化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4、电源电压变化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5、变压器空载和负载时,主磁通基本保持不变。
√6、变压器可以用来进行频率变换。
×7、变压器可以用来进行功率变换。
×8、自耦变压器的电压比越大,共用绕组中的电流越小。
×9、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线径较一次侧绕组粗。
×11、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线径较一次侧绕组粗。
×10、由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基本不变,所以变压器的铜耗称为不变损耗。
×二、选择题1、对于电阻性和电感性负载,当变压器副边电流增加时,副边电压将( b )。
(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2、变压器对( c )的变换不起作用(a)电压(b)电流(c)功率(d)阻抗3、变压器是通过( a )磁通进行能量传递的。
(a)主(b)一次侧漏(c)二次侧漏(d)一次、二次侧漏4、一台电压比为2的单相变压器,二次侧接有8Ω的负载;若从一次侧看,其负载为( d )Ω。
(a)4 (b)8 (c)16 (d)325、变压器的负载变化时,其( c )基本不变。
(a)输出功率(b)输入功率(c)励磁电流(d)输入电流6、变压器电源电压升高,空载时其励磁电流( b )。
(a)略有增大(b)增大较多(c)基本不变(d)反而减小7、变压器的同名端与绕组的(c )有关。
A、电压(b)电流(c)绕向(d)匝数8、工作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b);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
(a)短路;短路(b)短路;开路(c)开路;短路(d)开路;开路9、自耦变压器的共用绕组导体流过的电流( a )。
(a)较大(b)较小(c)为一次二次边电流之和(d)等于负载电流10、变压器的铁损耗称为“不变损耗”,是因为铁损耗不随( a )而变化。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外扩ROM、RAM或I/O时,它的地址总线是 P0、P2 口。
2、12根地址线可寻址 4 KB存储单元。
3、微机与外设间传送数据有程序传送、中断传送和 DMA传送三种传送方式。
4、 74LS138是具有3个输入的译码器芯片,其输出作为片选信号时,最多可以选中 8 块芯片。
5、74LS273通常用来作简单输出接口扩展;而74LS244则常用来作简单输入接口扩展。
6、并行扩展存储器,产生片选信号的方式有线选法和译码法两种。
7、在存储器扩展中,无论是线选法还是译码法,最终都是为了扩展芯片的片选端提供信号。
8、起止范围为0000H-3FFFH的存储器的容量是 16 KB。
9、11根地址线可选 2KB 个存储单元,16KB存储单元需要 14 根地址线。
10、32KB RAM存储器的首地址若为2000H,则末地址为 9FFF H。
11、假定一个存储器有4096个存储单元,其首地址为0,则末地址为 0FFFH 。
12、除地线公用外,6根地址线可选 64 个地址,11根地址线可选 2048 个地址。
13、单片机扩展的内容有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扩展及 I/O口的扩展等。
二、选择题1、当8031外扩程序存储器8KB时,需使用EPROM2716( C )A、 2片B、 3片C、 4片D、 5片2、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 C )A、 11根B、 12根C、 13根D、 14根3、 74LS138芯片是( B )A、驱动器B、译码器C、锁存器 D、编码器4、 MCS-51外扩ROM、RAM和I/O口时,它的数据总线是( A )A、 P0B、 P1C、 P2D、P35、6264芯片是( B )A、 E2PROMB、 RAMC、 Flash ROMD、EPROM6、一个EPROM的地址有A0----A11引脚,它的容量为( B )。
A、2KBB、4KBC、11KBD、12KB7、单片机要扩展一片EPROM2764需占用( C )条P2口线。
《土力学》第八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第8章土压力一、填空题1.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向压力称。
【同济大学土力学99年试题】2.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定是、。
3. 人们常说朗肯土压力条件是库仑土压力条件的一个特殊情况,这是因为此时、、三者全为零。
4.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为、、。
5. 当墙后填土达到主动朗肯状态时,填土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6. 静止土压力属于平衡状态,而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属于平衡状态,它们三者大小顺序为。
7. 地下室外墙所受到的土压力,通常可视为土压力,拱形桥桥台所受到的一般为土压力,而堤岸挡土墙所受的是土压力。
8.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根据半无限土体中各点应力处于状态,由平衡条件求解土压力。
9. 挡土墙达到主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挡土墙达到被动土压力时所需的位移。
10.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的墙身位移量Δa与产生被动土压力所需的墙身位移量Δp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三峡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二、选择题1.在影响挡土墙土压力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
(A)挡土墙的高度(B)挡土墙的刚度(C)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及大小(D)挡土墙填土类型2. 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之一是 ( )。
(A)墙后填土干燥(B)墙背粗糙(C)墙背直立 (D)墙背倾斜3. 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A)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B)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C)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D)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4. 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
(A)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B)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C)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D)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5. 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计算。
(A)主动土压力(B)被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 (D)静水压力6.设计地下室外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计算。
第八章港澳台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1840年,中英签订(),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随后,中英又相继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占领了九龙半岛和新界。
英国通过刺刀、洋枪与大炮的野蛮征服,实现了对中国香港地区领土的占领。
知识点:香港问题的产生难度级别:12.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A.武力统一B.一国两制C.社会主义本质D.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提出难度级别:23.(),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A.1998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0月1日答案:C解析: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基本法开始实施。
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香港同胞与内地民众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共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
知识点:香港回归难度级别:14.1997年,刚刚回归的香港GDP约为1774亿元,人均GDP约为2.73万美元。
2019年,香港GDP达到了()万亿元,人均GDP 约为4.88万美元。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一、选择题【A 型题】1.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试验是:A.协同凝集试验B.对流免疫电泳C.血凝抑制试验D.血凝试验E.Elek 平板毒力试验2.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3.分离培养细菌一般需多少时间?A.4~8 小时B.8~12 小时C.12~16 小时D.16~20 小时E.20-24小时4.下列哪种细菌需4~8 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A.大肠杆菌B.葡萄球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杆菌E.结核杆菌5.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6、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A.细菌酶活性差异B.细菌毒素活性差异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7.白百破三联疫苗是指:A.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B.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C.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E.白喉杆菌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8.白百破三联疫苗与其三种单一疫苗比较,其优点是:A.可减少接种次数和剂量B.可减少接种次数,但增加剂量C.可减少接种次数,而增强免疫效果D.可减少接种次数,但降低免疫效果E.以上都不是9.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A.制备较困难B.纯度不高C.产量低D.可产生超敏反应E.不易保存10.丙种球蛋白的优点是:A.来源广B.易制备C.易保存D.含多种微生物的抗体E.免疫效果好11.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正确的作法是:A.采集有正常菌群的标本时需用洁净容器B.采局部病变标本前应先用消毒剂消毒局部C.必须在使用杭生素之前采集D.不能即时送检时均应置冰箱保存E.以上都不是12.关于血清学反应,正确的叙述是:A.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称血清学鉴定B.用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反应的试验称沉淀反应C.用抗体致敏栽体(乳胶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原反应称反向间接凝集试验D.用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的絮状试验称Ascoli 试验E.抗O 试验是一种沉淀反应13.关于PCR技术,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B.是一种DNA 扩增技术C.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D.可用于病毒DNA 片段的枪侧E.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DNA 片段的检侧14.测定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下列哪种是错误的?A.纸碟法B.小杯法C.凹孔D.试管法E.电泳法15.关于死疫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用理化方法灭活而成B.较活疫苗易保存C.副作用较大D.需多次小剂量注射E.常制成联合疫苗16.鉴定葡萄球菌属时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A.直接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测定细菌素D.生化试验E.药物敏感试验17.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直接注射免疫反应产物,使之产生相应免疫力B.作用快C.维持时间短D.可用于紧急预防E.也作为平时预防的方法18.下列哪种不是活疫苗制剂?A.减毒疫苗B.基因缺陷型疫苗C.化学疫苗D.DNA 重组型疫苗E.以上都不是19.关于血清学诊断,错误的叙述是:A.是一种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的免疫学检查方法B.常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C.是一种以效价为测量单位的半定量试验D.适用于病程短的传染病的诊断E.可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20.下述哪项检查不能协助临床诊断?A.脓汁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B.咽拭子涂片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C.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D.脑脊液涂片找到革兰阴性杆菌E.瘀斑血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21.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A.霍乱死疫苗B.BCG C.青霉素D.白喉类毒素E.马抗破伤风痉孪毒素抗体22.下列哪项不能获得有效的特异性免疫?A.流脑流行期无症状感染者B.破伤风病愈后C.接种白百破D.注射丙种球蛋白E.新生儿吸吮初乳23.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抗毒素B.使用抗毒素化疗药物C.使用中草药D.免疫预防E.使用干扰素24.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选用:A.原代细胞B.次代细胞C.人胚二倍体细胞D.传代细胞E.器官细胞25.用于检测病毒蛋白成分的方法是:A. 斑点分子杂交法B.Southern 印迹法C.Western 印迹法 D.Northern 印迹法B. E.PCR 技术26.直接检查病毒颗粒既特异又敏感的方法是:A.光学显微镜B.电镜直接检查法C.疫苗电镜检查法D.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E.酶免疫组化法27.用于分析RNA 的分子杂交技术是:A.Southern 印迹法B.Western 印迹法C.斑点分子杂交法D.原位分子杂交法E.酶免疫组化法28.从理论上讲,减毒活疫苗的潜在危险是:A.回复突变为ts 突变株B.进入机体非寻常部位C.活化免疫细胞D.引起双重感染E.以上都不对29.那种方法分离培养病毒最简便、经济也最有前途?A.动物接种B.鸡胚接种C.组织块培养D.器官培养E.细胞培养30.最直接和最能说明病毒在组织细胞中生长的指标是:A.PH 值改变B.红细胞吸附C.干扰现象D.细胞病变E.蚀斑31.人工被动免疫最常抑制剂是:A.转移因子B.干扰素C.免疫核糖核酸D.免疫球蛋白E.白蛋白32.可用温度敏感突变株作疫苗的病毒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乙脑病毒D.风疹病毒E.流感病毒33.迄今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病原因子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朊粒E.衣原体34.最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是:A.聚肌胞B.泰洛龙C.脂多糖D.新霉素E.黄花35.感染性病毒数量的单位常用:A.CFUB.TCID50C.PFUD.CPEE.inclusion body3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病毒颗粒或抗原?A.ELISAB.RIAC.IFAD.PCRE.IEM37.下列哪项不能代表病毒在细胞内增殖?A.细胞病变效应B.红细胞吸附C.细胞代谢的改变D.干扰现象E.细胞培养液浑浊38.下列哪种实验不是抗原抗体反应?A.中和实验B.病毒血凝实验C.补体结合实验D.血凝抑制实验E.凝胶免疫扩散实验39.关于包涵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之一B.可能是病毒增殖场所C.HCMV 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D.可位于胞质,也可位于胞核E.可以是嗜酸性,也可为嗜碱性40.关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是测定血凝素的方法之一B.可用于病毒分型及亚型C.所用抗体为中和抗体D.是检测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E.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41.目前用于测定病毒感染数量比较准确的方法是:A.电镜下直接计数B.红细胞凝集试验C.蚀斑试验D.ID50E.TCID5042.TCID50 可用于:A.鉴定病毒种类B.测定感染病毒的浓度C.测定病毒的细胞感染范围D.测定病毒DNA 和RNAE.病毒有无胞膜43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取决于:A.病毒种类B.病毒毒力C.病毒抗原性D.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 E.机体免疫力44.下列哪种检测方法可检测抗原并能定位?A.ELISAB.RIAC.Western blotD.PCRE.IFA4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其抗体?A.免疫荧光技术B.酶免疫技术C.放射免疫法D.中和试验E.免疫电镜检查法46.关于二倍体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传代50~100 代左右B.常用于制备疫苗C.有二倍染色体数目D.无接触抑制生长E.常用于分离人类病毒47.细胞培养不包括:A.原代细胞培养B.次代细胞培养C.二倍体细胞培养D.传代细胞培养E.移植培养48.关于抗病毒药物的目的不包括:A.均有较重的毒性B.可产生耐药性C.对某些病毒感染有极好疗效D.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病毒复制过程E.干扰素对所有病毒均有效49.用动物接种病毒的目的不包括:A.分离不能用组织培养的病毒B.制备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病机制C.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D.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E.疫苗效果的观察50.鉴定真菌时,通常统一的标准培养基是:A.Sabouraud培养基B.含糖丰富的普通培养基C.加有放线菌酮的普通培养基D.玉米培养基 E.米汤培养基51.鉴定真菌时,必须用统一标准培养基的原因是:A.真菌难以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B.真菌易在标准培养基上生长C.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很大D.标准培养基成本低,易制备和保存E.在标准培养基上可观察自然状态下真菌的形态52.培养真菌的最适pH 值是:A.2.0~ 4.0B.3.0~ 5.0C.4.0~ 6.0D.5.0~7.0E.6.0~8.053.一般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A.20~25℃B.22~28℃C.24~30℃D.26~32℃E.28~34℃54.深部感染的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A.25℃B.28℃C.30℃D.33℃E.37℃55.下列哪种培养方法便于观察真菌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和结构?A.普通平板B.半固体培养基C.米汤培养基D.玻片小培养E.Sabouraud 培养基56.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A.酵母型B.类酵母型C.丝状型D.类丝状型E.混合型57.常用于真菌检查的染色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乳酚棉蓝染色法D.美蓝染色法 E.镀银染色法58.在沙保培养基中加人放线菌酮是为了: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螺旋体生长D.抑制污染真菌生长 E.抑制噬菌体生长59.鉴定真菌时以哪种培养基上的形态为准?A.沙保培养基B.玉米培养基C.高糖培养基D.吕氏斜面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60.皮肤癣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需:A.1~2 天B.1~4 天C.1~2 月D.1~2 周E.1~4 周61.对皮肤癣病一般不做血清学检查的原因是:A.皮肤癣菌无抗原性,不引起免疫反应B.皮肤癣病易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病因诊断C.皮肤癣菌与皮肤腐生性真菌之间有共同抗原D.血清学检查麻烦,患者难以接受 E.皮肤癣菌仅引起细胞免疫而不引起体液免疫62.鉴定真菌的主要微生物学检查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标本直接镜检B.玻片小培养镜检C.大培养观察菌落形态D.玻片小培养观察菌落E.培养观察菌落色素63.目前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不包括:A.注意清洁卫生B.提高机体免疫力C.接种真菌疫苗D.合理使用抗生素E.使用酮康唑等抗真菌药【x 型题】1.细菌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包括: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疫苗接种D.婴儿吸吮母乳E.注射抗毒素2.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包括:A.免疫物质为抗体B.免疫物质为细胞因子C.免疫出现慢D.主要用于治疗E.可用于预防3.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包括:A.免疫物质为抗原B.免疫物质为抗体C.免疫物质为类毒素D.免疫物质为抗毒素E.主要用于紧急顶防4.活疫苗较死疫苗优越表现在:A.接种的是抗原,较方便B.免疫效果较好且持久C.接种次数及剂量较少D.疫苗保存期较长E.可产生局部免疫作用5.下列哪些生物制剂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A.死疫苗B.活疫苗C.类毒素D.抗毒素E.内毒素6.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包括:A.屏障作用B.炎症反应C.干扰素作用D.抗毒素作用E.吞噬作用7.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正确做法是:A.根据病原菌致病特点的不同而收集不同标本B.采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用消毒剂,避免杂菌污染C.尽量采取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D.用于分离的标本均需冷藏快送E.标本必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8、目前细菌的动物试验用于:A.分离细菌B.鉴定细菌C.测定ID50 D.测定LD50 E.测定MIC 9、细菌的生化检测试验及方法包括:A.气液相色谱法B.多聚酶链反应C.细菌药敏试验D.VP 试验E.硫化氢试验10、目前细胞免疫制剂有:A.BCG B.TF C.LFN 细胞D.IFN E.IL-211、对有泥土污染的深窄伤口除应作相应外科处理外,还应注射:A.TAT B.抗毒素C.类毒素D.LFT E.TF12 .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是:A.注射减毒活疫苗B.用于平时和紧急预防C.作用快而持久D.作用慢而维持时间长E.用于预防13、生物制品包括:A.类毒素B.抗毒素C.诊断血清D.诊断菌液E.菌苗14、病原菌鉴定的一般程序包括:A.直接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生化鉴定D.血清学鉴定E.电镜观察15.下列哪些细菌的分型可用于传染源的追踪?A.血清学分型B.噬菌体分型C.细菌的耐药谱分型D.质粒指纹图谱法分型E.气液相色谱法分型16.与死疫苗比较,活疫苗的特点包括:A.接种次数少B.易保存C.剂量小而无副作用D.有潜在感染的危险性E.在体内能有限繁殖17.死疫苗的制剂包括:A.化学疫苗B.合成疫苗C.灭活疫苗D.减毒疫苗E.自身疫苗18.细菌动物试验主要用于:A.分离杂菌多的标本中某种病原菌B.豚鼠过敏现象的观察C.鉴定病原菌D.测定菌株毒性E.培养结核杆菌等难以培养的细菌19.自身菌苗的治疗机制可能是:A.增强非特异免疫力B.使机体脱敏C.增强特异性免疫D.增强体液免疫E.降低细菌的毒力20.减毒活疫苗细菌株可来自:A.自然界中分离B.健康带菌者体内分离C.自人工诱导突变株中筛选D.恢复期带菌者体内分离E.病人体内分离21.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疫苗的优点是:A.可产生细胞免疫B.可产生体液免疫C.便于接种D.可产生局部免疫E.疫苗易保存22. 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的方法有:A.免疫电镜检查法B.免疫荧光技术C.酶免疫技术D.斑点分子杂交法E.放射免疫法23.用人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效果较为肯定的疾病有:A.麻疹B.乙型肝炎C.甲型肝炎D.狂犬病E.脊髓灰质炎病毒24.临床上常取粪便标本作病毒检测材料的疾病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EB 病毒25.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A.在发病早期采集B.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C.标本应保持在低温环境D.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E.在疾病晚期再次采集标本分离培养26.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有:A.光镜检查感染细胞内包涵体B.IEM 检测病毒颗粒C.检测病毒特异性IgMD.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E.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核酸27.检测病毒包涵体可以作为: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B.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志之一C.某些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D.鉴定病毒必需的依据之一E.计算病毒颗粒数量的方法之一28.病毒感染的早期病因学诊断可采用:A.IEM 检测病毒颗粒B.ELISA 检测病毒抗原C.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抗原D.特异性IgG 测定E.特异性IgM 测定29.病毒感染的传统诊断方法有:A.IEM 检测病毒颗粒B.病毒分离培养C.免疫标记法检测标本中病毒抗原D.血清特异性IgG 的检测E.PCR 检测病毒核酸30.送检标本分离病毒应做到:A.冷藏、速送B.加入石灰酸防止污染C.60℃加热灭菌D.置50℅甘油盐水保存运送E.加入青霉素、链霉素抗菌31.组织培养的类型有:A.器官培养B.移植培养C.原代细胞培养D.次代细胞培养E.传代细胞培养32.鸡胚的哪些部位可用于病毒的接种A.绒毛尿囊膜B.尿囊膜C.羊膜腔D.鸡胚E.卵黄囊33.病毒感染的检查主要包括:A.病毒分离B.病毒鉴定C.药敏试验D.血清学诊断E.光镜直接观察inclusion body34.用动物分离病毒时应该:A.选择敏感的动物B.选择适宜的接种部位C.选择合适的年龄D.每天观察动物发病情况E.如不发病则报告阴性35.细胞病变包括:A.变圆B.坏死C.溶解D.脱落E.融合36.人工被动疫苗制剂包括:A.免疫血清B.人血清白蛋白C.胎盘球蛋白D.丙种球蛋白E.转移因子37.病毒血凝试验的目的是:A.了解有无含血凝素的病毒存在B.了解含血凝素病毒量的多少C.为血凝抑制试验作准备D.用于活病毒的半定量E.用于含血凝素病毒的分型38.能抑制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是:A.金刚烷胺B.阿糖腺苷C.阿糖胞苷D.无环鸟苷E.3-氮唑核苷39.组织培养的用途包括:A.病毒分离B.检测中和抗体C.制备补体结合抗原核疫苗D.用蚀斑试验进行病毒分离E.研究病毒发病机制40.下列哪几种病毒可出现血凝现象?A 流感病毒 B.痘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疱疹病毒41.下列哪些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放线菌酮即不能生长?A.白假丝酵母菌B.新生隐球菌C.肺炎支原体D.沙眼衣原体E.结核杆菌42.适于真菌生长的条件是:A.pH 偏碱B.pH 偏酸C.湿度高D.温度低E.有氧43.抗真菌药物包括:A.两性霉素 BB.克霉唑C.制霉菌素D.氟康唑E.酮康唑二、填空题1.机体可通过、和等多种方式获得特异性免疫。
第八章习题
本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失业
二、判断√ ×√ √ ×√√
1、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
2、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
3、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 )
4、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
( )
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 )
6、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 )
7、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
( )
三、选择题
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
A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价值量
C 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D 以上都不是
2、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是()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养老金收入者
D 雇工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包括()
A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 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
C 货币过度发行通货膨胀
D 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4、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给下列那些人带来好处()
A养老金收入者B 领固定工资者 C 持有现款的人 D 身负重债的人
5、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 上述都对
6、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 货币需求过大
C 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D 国际市场上的不稳定
7、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A 投资需求增加
B 货币供给减少
C 政府支出减少
D 政府收入增加
8、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
A 人为制造衰退
B 减少货币发行量
C 降低实际GNP
D 以上都对
9、下列哪一个不是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分类的()
A 平衡的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C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简答
1、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
2、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
3、简析结构性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4、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5、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6、试析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形成?对此应如何治理?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条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5.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二.判断题
√ ×√ √ ×√√
三选择题
DAADD CADA
四简答题
1.(1)从价格上升的不同速度,可以分为
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的通货膨胀
超级的通货膨胀
(2)按价格影响的差别,可以分为
平衡的通货膨胀
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人们的预期,可以分为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4)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可分为: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2.答: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3. 答: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所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一个国家中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2)一个国家中,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的开放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封闭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3)一个国家中各部门的产品供求关系不同,也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发生。
4. (1)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当发生未预期通货膨胀时,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以及债权人遭受损失。
相反,对于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都是受益者。
(2)对财产分配的影响。
由于通货膨胀侵蚀着货币购买力,使任何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受到影响。
对于持有不变价格财产的人来说其拥有的债券、银行存款的票面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价值将随物价上涨而下降。
对于持有可变价值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3)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企业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是抬高物价,粗制滥造,结果形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短期看,当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扩大总需求,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经营成本,使生产投资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5).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减少。
而本国货币贬值,必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增加,致使国际收支恶化。
5. 答:通货膨胀的原因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
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6.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
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