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20XX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格式:docx
- 大小:19.22 KB
- 文档页数:6
校长离任讲话今天是南京大学发展史上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
刚才,中组部王局长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任命陈骏同志为南京大学新一任的校长。
我表示坚决拥护并向陈骏校长表示衷心的祝贺!预祝他带领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出色地完成肩负的既光荣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过去的九年中,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奋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科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科结构得到优化、学科布局得到调整,培育了不少新的增长点,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逐步成长起来,挑起了教学和科研的重担;文理工科的科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应用研究的专利数已跻身全国高校前列;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几年来我们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履获殊荣;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学校在海内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如今的南京大学以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突出的办学效益、强劲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而享誉海内外。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教育部和江苏省对南京大学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是南京大学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上级部门对南京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能一如既往;我也坚信,教育部和江苏省给予南京大学一分支持,全体南大人必将回报十分的努力和成绩!我要感谢历届党政领导和全体离退休老同志。
南京大学能有今天,是在几代南大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取得的,他们为南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还要感谢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各位同事和全校广大干部。
九年来,在两届党委的领导下,我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承担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千斤重任,也共同见证了南大的进步与辉煌,结下了同事间最深厚诚挚的友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201X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德行天下孝暖人间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天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全校的师生员工都在依依不舍中为我们201X届毕业的同学们送行。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大家毕业了!四年前,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你们的人生开始与南京大学血脉相连。
在过去的四年中,你们将最美好的人生年华,将自己这一段“终将逝去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南大校园。
四年里,你们从青涩懵懂成长为成熟自信,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变;你们积极主动参与“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通过修习精彩纷呈的新生研讨课、博采众长的通识教育课和教研相长的学科前沿课,学会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完成了从应试思维到创造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换;你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在“挑战杯”以及其他全国性、国际性学科竞赛中过关斩将、摘金夺银;你们以校为荣、爱校如家,在小百合上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为学校的办学成就欢呼雀跃;你们关爱同学、尊敬师长,为有困难的同学奔走募捐、奉献爱心;你们践行责任、回馈社会,定期探望陪伴孤寡老人、残障儿童,在亚青会上挥洒汗水;你们勇于挑战、迎难而上,面对最难就业季充分展现了南大学子的自信与风采,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四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但你们在母校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值得母校永远回忆和珍藏。
母校将永远想念你们,201X届的校友们!在今天临别之际,专程前来为同学们送行的,除了母校的师长,还有部分同学的家长。
看着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的泪光,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春晚后那首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校长离任发言今天是南京大学进展史上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
适才,中组部王局长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录用陈骏同志为南京大学新一任的校长。
我表示坚决拥护并向陈骏校长表示衷心的祝贺!预祝他率领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超卓地完成肩负的既光荣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过去的九年中,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奋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一起尽力下,学校的面貌有了专门大的转变。
学科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科结构取得优化、学科布局取得调整,培育了很多新的增加点,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和谐进展的局面;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慢慢成长起来,挑起了教学和科研的重任;文理工科的科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功效,应用研究的专利数已跻身全国高校前列;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养教育全面推动,几年来咱们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履获殊荣;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加速,学校在海内外的阻碍也日趋扩大;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都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现在的南京大学以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突出的办学效益、强劲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创新型高素养人材培育模式而享誉海内外。
这些成绩的取得,第一要感激教育部和江苏省对南京大学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切。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是南京大学事业进展的里程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真诚地希望,在尔后的日子里,上级部门对南京大学的关切和支持能一如既往;我也坚信,教育部和江苏省给予南京大学一分支持,全部南大人必将回报十分的尽力和成绩!我要感激历届党政领导和全部离退休老同志。
南京大学能有今天,是在几代南大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尽力下取得的,他们为南大事业的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还要感激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列位同事和全校广大干部。
九年来,在两届党委的领导下,咱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一起承担了学校改革与进展的千斤重任,也一起见证了南大的进步与辉煌,结下了同事间最深厚真挚的友谊。
大学校长毕业演讲稿今年大学校长的毕业演讲逐渐向教育理想、大学精神回归,在注重接地气的同时,更加凸显演讲的思想内涵。
6月下旬以来,毕业季渐入尾声,各大高校校长毕业演讲在网络上的流传日渐热烈起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面对1万多名毕业生,振臂高呼“我们永远在一起”,赢得毕业生一片掌声和热切回应。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当着众多家长的面,以“孝”为题发表演讲,感动得很多毕业生和家长流下眼泪……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舆情监测也显示,超九成媒体及公众对校长演讲持正面看法。
中国教育报记者对近百篇大学校长毕业寄语整理分析发现,与前两年追捧网络热词、跟学生套近乎不同,今年大学校长的毕业演讲逐渐向教育理想、大学精神回归,在注重接地气的同时,更加凸显演讲的`思想内涵。
演讲主题从励志向大学精神回归大学校长毕业演讲,既是大学的“最后一课”,又是莘莘学子迈向社会的“第一课”。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大学校长最喜欢说些什么呢?根据对96所大学校长毕业演讲的内容进行关键词提炼发现,出现次数较多的前10个关键词分别为:梦想56次、胸怀51次、自强45次、担当34次、超越34次、感恩32次、创新26次、选择24次、奉献22次、传承20次。
梦想是校长最钟爱的主题,也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说:“真羡慕你们,你们还这么年轻,没有什么梦想不敢去拥有!”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则鼓励学生:“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浇灌,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担当和责任也是很多校长对毕业生的期盼。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用陈嘉庚“毁家兴学”的担当故事勉励大学生:“我由衷地期望,在你们的人生字典中,没有冷漠、无情和懦弱的位置,不论何时、何地、何人有难需要帮助,伸出双手去相助的,肯定有厦大学子的身影。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则以120年前甲午战败的惨痛教训告诫科大学子:“中华兴旺,匹夫有责,科大人理应为国家、为民族承担更多的责任。
”“无论是梦想、胸怀,还是自强、担当、超越,这10个关键词都体现了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必然要求,表现出大学校长们对这些理念的认同。
2023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2023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1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日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欢送全体毕业生踏上新的征程,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首先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每年的六月,我总会被熟悉的景象和气氛所感染,校园里一场场精彩的毕业晚会,一群群身着学位服的同学在“创造太阳”雕塑前合影留念,萃园bbs和创造太阳网毕业生专题中,满是同学们的回忆文字和珍藏图片……近一个月来,我时时为这些所见所闻而受到感染和感动,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母校和老师的深切感情,感受到了你们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和成熟,更感受到了你们将要放飞理想的激情和对成就事业的渴望。
每年的这个时候,看到同学们学业有成、即将奔赴各条战线建功立业,我的心中既充满了幸福和欣慰,同时也充满了对各位的留恋与牵挂。
同学们,你们是学校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参与者,你们与学校一同走过的这几年,正是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蒸蒸日上的时期。
你们亲历了本科教学评估、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准立项建设、青岛校区不断发展与完善、55周年校庆等一系列学校发展进程中的大事、喜事,你们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成为相互的见证。
天道酬勤,在校期间,你们修身明德、砥砺品学、不负光阴、执着奋进,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各类科技、文化、体育竞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你们让石大校园朝气蓬勃,你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你们传承了石大精神。
你们心系学校发展,为学校建言献策,许多同学都在网上信箱中留下过真挚的心声,我为各位这份深切的责任感而感动和欣慰。
你们没有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向国家,向学校,向家庭交出了合格答卷。
作为校长,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感到骄傲和自豪!建校56年来,学校为祖国输送了15万名栋梁之材。
他们分布在祖国四面八方以及世界各地,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20XX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临近毕业,校园里充满着欢乐和喜悦,但也夹杂着淡淡的伤感和离愁。
此时此刻,我与你们一样的兴奋和感动,你们终于不负众望,学有所成,即将展翅高飞。
同时我也和你们一样的满怀不舍和牵挂,匆匆四年,光阴似箭,还记得在这里迎接你们的场景,现在又要和你们分别了。
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由衷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了!四年前,你们怀揣着憧憬和梦想来到南京大学,成为这所百年学府的小主人。
四年来你们以这里为家,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小至休息椅、校园巴士,大到节能减排、校区规划;你们主动融入到“三三制”培养体系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为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你们幸运地经历了亚青会和青奥会在南京的举办,热情、友善的南大志愿者给海内外朋友和我们的国家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自发组织“宿管节”,在小百合上盛赞“东哥”和“红姐”,对“馒头哥”和“铁板哥”真诚感激,展现出了你们懂得感恩回报、理解包容的珍贵品质;你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呵护照料校园里的流浪动物,这份善良和爱心让人动容。
你们的身影永远的留在了校园里,母校会永远珍藏你们这四年留下的动人记忆。
谢谢你们!你们是母校永远的骄傲!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中一个光辉的品质叫“忠诚”,你们就是南京大学的忠诚战士。
其实,“忠诚”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道德准则之一。
东汉马融在《忠经》里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
在古代,忠诚文化遵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忠之初始是“忠于己”,专注于个人发展和自身修养,完善社会角色,尽其本分。
忠之半途是“忠于家”,孝老爱亲,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使得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忠之终极是“忠于国”,时刻谨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济世爱国,天下得治。
在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年月日)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将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同学们在这座古朴但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百年名校度过了一段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从幼稚走向成熟,带着理想和自信即将步入新的人生舞台。
在此,我代表南京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培育你们的老师、关爱你们的父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祝福!作为你们的师长和朋友,我此刻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不能平静。
四年前开学典礼的一幕又浮现在我面前,四年来我们共同经历的各种难忘时刻在我记忆中不断闪现。
这几天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你们这届南大学子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在大量主题词的筛选中,我最后选择了“变”与“不变”。
这四年从世界、中国、到我们南大,确实经历了太多的变化。
我们身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在这四年里,我们的仙林校区投入使用,拉开了百年南大新的发展篇章,在座的本科生从浦口到仙林,再从仙林到鼓楼,四年三迁,两岸三地,这是以往历届南大学子都不曾经历过的,同学们辛苦了!南大会记住你们的体谅、奉献和支持!在这四年里,我们见证了百年奥运的喜悦和辉煌,也经受了汶川地震的哭泣和哀伤;我们见证了神舟飞天,也痛感社会风气的跌落;我们见证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诞生,也在承受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这是一个复杂、动荡、多变的世界——我们一年所经历的甚至比我们祖辈几十年的经历还要多。
度过这样的大学四年,同学们是幸运的,因为大学阶段最需要获得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经历变化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和财富,在变化中,我们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学习和成长。
世界、人生一直在不停地变化,但有些东西却始终未变。
当我看到小百合上同学们一如既往地对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时,我知道南大学子们的爱校之情、参与意识没有变;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如既往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时,我知道南大学子们的勤奋努力、潜心学术没有变;当我看到图书馆里志愿者们一如既往忙碌的身影时,我知道南大学子们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没有变;特别是当我看到一位平凡的宿管员退休时,那么多同学赶来表达他们对这位根宝大叔的热爱和难舍难分之情时,我知道这就是南大文化中特有的诚璞雄伟,这就是深藏于南大人心中的永恒不变。
南京大学近600名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校长谈“孝”中新网南京6月22日电(盛捷徐南启) 21日,南京大学举行了201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近600名学生家长成为了本次毕业典礼上的特殊嘉宾,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毕业典礼上希望毕业生们能够坚守孝心,践行孝义,弘扬孝道。
在南京大学体育馆内,逾3000名本科毕业生参加此次的毕业典礼,他们坐在看台上,而在体育馆的内场则被安排给今天的一群特殊嘉宾—毕业生家长。
当天,陈骏做了题为《德行天下,孝暖人间》的讲话。
他提醒同学们要感恩为自己成长成才呕心沥血的父母。
他要求同学们要崇德修身,从“孝”做起,将孝道作为走向社会后必须扣好的“第一颗扣子”。
陈骏指出,在孝道伦理日益缺失,传统美德日渐失落的今天,重塑、弘扬新时期的孝道刻不容缓。
这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需要,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需要,也是破解“银发中国”困局的现实需要。
他特别指出,回顾南京大学110余年办学历程,最本色的“诚朴”传统与孝道中的基本精神内核始终一脉相承。
一代代南大人坚守“诚朴”传统,诚心正意躬身尽孝,努力回报父母和社会,成为自觉自省的孝道践行者。
陈骏对在场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坚守孝心,自立自强”;“践行孝义,敬养父母”;“弘扬孝道,引领正气”,期待同学们多年后重回南大时,带回来的不只是出色的工作业绩,更有坚守孝心、践行孝义、弘扬孝道的故事,并祝愿同学们爱情美满、生活幸福、事业顺利、鹏程万里。
在现场,一位来自澳门的家长雷先生不仅仅带着自己的妻子,还带上了79岁的老丈人前来,雷先生表示,我们接到儿子的电话很激动,决定一定要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
昨日,雷先生带着儿子的妈妈和外公坐飞机来到南京,对于校长谈及的孝义,雷先生感慨,百善孝为先,自己的儿子做到了。
最后,3479名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生以及81名留学生分三个批次上台接受学位授予。
南京大学陈骏校长开学典礼致辞:择善而从扬帆起航南京大学陈骏校长在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择善而从扬帆起航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首先,我谨代表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舟桥旅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的校庆期间,学校校报开辟了《同窗情》专栏,栏目开通至今,已有多位老学长畅谈流金岁月,追忆大学时光,抒发同窗情谊。
学长们对于同学情的深情回忆让我深受感动,更引发了我对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当今社会在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当前严重异化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大学同样要受到各种利益的驱赶和诱惑,在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在座的每个同学不仅会感受到在象牙塔中艰苦攀登科学高峰的酸甜苦辣,而且还会面对各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社会思潮,两极分化的社会分配现实,日益激烈的竞争和1 / 7就业压力的困扰。
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大学文化土壤中,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辨别和追求真、善、美,自觉的摆脱和抵制假、恶、丑,将中华民族年轻一代知识阶层培养成有理想追求、有道德责任感、有民族自尊心和全球化视野的21世纪世界公民?这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样的时代挑战,大学作为智慧的殿堂、文明的灯塔,对于净化社会的灵魂、坚守道德的底线,引领健康向善的社会文化思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样的使命,必须落实到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教育中。
大学生所在班级、宿舍和整个校园文化环境的培育,应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细胞和课堂;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一种健康向善的同学情,则应该成为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石。
那么,什么是善良美好的同学情呢?同学情的基石是求真向善的共同追求。
大学时代的友谊,真诚而质朴,高雅而纯洁。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20XX年本科生毕业典
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临近毕业,校园里充满着欢乐和喜悦,但也夹杂着淡淡的伤感和离愁。
此时此刻,我与你们一样的兴奋和感动,你们终于不负众望,学有所成,即将展翅高飞。
同时我也和你们一样的满怀不舍和牵挂,匆匆四年,光阴似箭,还记得在这里迎接你们的场景,现在又要和你们分别了。
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由衷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了!
四年前,你们怀揣着憧憬和梦想来到南京大学,成为这所百年学府的小主人。
四年来你们以这里为家,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小至休息椅、校园巴士,大到节能减排、校区规划;你们主动融入到“三三制”培养体系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为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你们幸运地经历了亚青会和青奥会在南京的举办,热情、友善的南大志愿者给海内外朋友和我们的国家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自发组织“宿管节”,在小百合上盛赞“东哥”和“红姐”,对“馒头哥”和“铁板哥”真诚感激,展现出了你们懂得感恩回报、理解包容的珍贵品质;你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呵护照料校园里的
流浪动物,这份善良和爱心让人动容。
你们的身影永远的留在了校园里,母校会永远珍藏你们这四年留下的动人记忆。
谢谢你们!你们是母校永远的骄傲!
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中一个光辉的品质叫“忠诚”,你们就是南京大学的忠诚战士。
其实,“忠诚”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的道德准则之一。
东汉马融在《忠经》里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
在古代,忠诚文化遵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忠之初始是“忠于己”,专注于个人发展和自身修养,完善社会角色,尽其本分。
忠之半途是“忠于家”,孝老爱亲,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使得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忠之终极是“忠于国”,时刻谨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济世爱国,天下得治。
忠文化所蕴含的的这种“忠于己”、“忠于家”、“忠于国”思想,不仅是高尚情操的道德导引,更是保家卫国的精神利器,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忠”的内涵慢慢被封建统治阶级异化成“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的极端愚忠思想,从而被后人所批判。
千百年过去了,不辨是非的愚忠思想已经失去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但是忠诚文化所蕴含的敬职、忠信、利他、廉正、爱国等思想仍然具有积极鲜明的时代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去提倡和弘扬。
尤其是在当下,与“忠诚”相悖的社会现象层
出不穷:诚信危机、道德失范等问题在不断蔓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依然在滋长;欺瞒诈骗、玩忽职守、侵害公共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
忠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一味良药。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知和解读“忠诚”,找寻忠诚文化的本源价值,重塑忠诚精神的现代意义。
“忠诚”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杆标尺。
对于朋友和亲人,“忠诚”要求我们行事笃敬,真诚友善;对于国家与社会,“忠诚”要求我们勤劳勇敢,爱国敬业。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与忠诚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忠诚”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把钥匙。
清代张伯行曾说:“忠孝,人之大节也。
大节一亏,万事瓦解。
”忠诚既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性,也是职业操守的重要基石。
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岗位,工作就会变成一种享受,人生也将变得更加精彩。
一个真诚无私、勤奋守信的人,无论到哪都将受到欢迎,必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忠诚”是我们人生道路的一座灯塔。
当我们不知何去何从时,“忠诚”可以为我们指引道路和方向,提醒我们不要随波逐流、附和世俗,而要庄敬自守,自爱自重,努力实现自身的梦想。
“忠诚”的光芒不仅给予我们探索真知、百折不挠的毅力,也给予我们敢于同腐朽和邪恶作斗争的智慧
和勇气。
回首南京大学113年的发展历史,“忠诚”的精神品质其实一直植根于南京大学的文化基因和道德传统中,支撑着一代代南大人“以诚待人,以朴处世,以雄立身,以伟明志”。
从“五二〇”爱国运动中的奋起抗争,到西南服务团志愿去西南边陲贡献青春,再到胡福明老师发出真理标准讨论的第一声呐喊,以及你们这几年在学校的学习、追求、探索和奋斗,让我们看到了南京大学的忠诚战士代代相传。
如今你们就要走出校门了,你们即将从南大学子变成南大校友了,作为师长,我想对你们提几点期望:
一要忠于自我和内心,修身立世。
人要忠于自我,但并不等于固执己见,而是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面对生活。
迈出校门后,你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挑战和诱惑,此时更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信仰,不迷失,不盲从,朝着自己的志向勤勉奋斗。
要立德修身,只有不断完善人格修养,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熔炉中,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功名羁绊,坚守道德底线,守望心灵家园。
二要忠于真情和家庭,真诚互信。
《论语》在提到“忠”时,常与“诚”和“信”联系在一起。
“事无诚不足以尽,人无信不足以立。
”诚信无欺,言行相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态度和道德准则。
对朋友,要“言忠信,行笃敬”,真心相待,同伴生病受伤时你的奔走相助,别人伤心低落时
你的宽慰鼓励,这些友情会变成恒久的光亮,让人温暖;对家人,要理解包容,多些谦让,多些信任,多些关心,多些爱护,相濡以沫。
冯端先生与爱人60年相伴的爱情深深地感动了大家,而冯先生介绍自己爱情保鲜的秘诀就是忠贞与信任。
只有忠于朋友、忠于家人,才能收获弥足珍贵的感情,才能营造和睦亲密的家庭,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温暖。
三要忠于国家和民族,恪尽职守。
忠诚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坚守。
在战火连绵的年代,我们依靠“忠诚”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新中国;在和平建设的年代,我们依靠“忠诚”为社会主义建设竭尽全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依靠“忠诚”一步步走向繁荣和富强。
正是由于忠诚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才能够离伟大复兴的梦想如此之近。
走出校园,你们将成为中国社会最鲜活的力量,因为南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放眼世界的眼光和兼济天下的情怀,应该拥有远大的抱负和个人的梦想。
但是我更希望你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最近,台湾著名企业家,我校名誉教授张忠谋先生和我谈起他最欣赏的员工品质就是勤奋和忠诚。
也许将来你们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不管在哪个行业,在什么地方,只要你们能够忠于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矢志不渝,这种对于“忠诚”的坚守和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同学们,临别之时和你们聊了“忠诚”这个话题。
希望
同学们把“忠诚”作为母校赠予你们的最后一份礼物装入行囊,勇敢地踏上漫漫征途吧!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做一名忠诚战士,实现心中的梦想!祝福同学们家庭幸福,爱情美满、事业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