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二单元相聚在网上2.9制作通讯录(第4课时)教案浙江摄影版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3
9 制作通讯录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表格的元素:单元格、行、列。
技能目标:掌握创建表格和调整表格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制作我的课程表,体验表格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培养学生有序有计划地处理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课时,已学会文档的文字格式、段落格式及图片格式的编排,对Word已相当熟悉。
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原因,有些学生可能忘记,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将以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记忆。
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创建表格。
难点:按需求调整表格。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课件展示两张课程表(一张文本、一张表格)。
表格具有直观、清晰等优势,方便我们进行汇总统计。
表格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格有哪些? 课件出示各种漂亮的表格,并以课程表结尾,引出本节课内容:制作一张我的课程表。
活动2【讲授】新授1、在学习利用表格制作课程表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表格的几个元素。
讲解表格的元素:(由小到大)单元格、行、列、表格。
请同学们想一想:同一种表格有没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呢?(课件出示两张课程表,行列互换)2、欣赏表格3、设计“我的课程表”。
小竞赛。
请同学们打开模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达到要求数量的组为获胜。
竞赛一:插入7行6列的表格(7×6表格)规则:请同学们自学书本45—46页内容,插入7行6列的表格(7×6表格)。
在5分钟内,哪组同学先完成或者完成人数最多即为获胜。
好,准备好了吗?现在计时开始。
(师巡视。
关注最先完成的同学以及每组完成人数。
)公布竞赛一的结果。
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上台示范如何插入表格。
方法一:依次单击“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表格”,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通过输入表格的行列数来生成表格。
(表格插入方法一:表格菜单→插入→表格)。
有哪位同学能用不同的方法插入表格吗?请学生上台示范。
(或教师讲授)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快捷工具按钮,可以通过拖放,直观地确定表格的行列数来实现表格的插入。
浙摄影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制作通讯录》教案 (3)一. 教材分析《制作通讯录》是浙摄影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制作通讯录的基本方法,学会整理和分类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制作成通讯录,以便于日后的查看和回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摄影的基本技巧,对摄影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是,对于如何将摄影与通讯录制作相结合,以及如何整理和分类信息,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摄影与通讯录制作相结合,教会学生整理和分类信息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通讯录的基本方法,学会整理和分类信息。
2.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通讯录的基本方法,整理和分类信息。
2.难点:如何将摄影与通讯录制作相结合,创新通讯录的形式和内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制作通讯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通讯录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通讯录,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通讯录的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通讯录的素材和模板。
2.学生准备摄影器材和笔记本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通讯录案例,引发学生对制作通讯录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制作通讯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整理和分类信息,如何运用摄影技巧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时刻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摄影和通讯录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通讯录的心得和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9课制作通讯录1教学目标1.了解表格的基本构成,知道表格的作用。
2.通过同学信息的获取,了解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3.通过班级通讯录的制作,掌握用菜单方式制作、编辑表格的方法。
重点难点2学情分析通过制作小小通讯录学会了在WORD中怎样插入一个表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讯录,可以让今后的生活更加方便。
3重点难点重点:表格的编辑(文字录入和单元格增删)。
难点:文字内容和表格大小的匹配。
环境与素材学科学习平台中的学生电子名片作品。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师:今天上课老师想请问一下大家有没有看到过通讯录啊?生:没有(如果有就请学生介绍一下通讯录)师:对,通讯录一般就是你所要联系的人的一些通讯方式,这个其实就跟我们上节课制作的名片的作用差不多。
老师这里就有一张根据401班同学制作的名片而做成的通讯录,大家分析一下,这样一张通讯录跟名片相比有什么好处吗?生:可以更方便的找到信息。
师:说得很好,因为通讯录中使用了表格,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表格可以更加简洁、清楚的表述相关内容。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WORD中的表格功能和上节课制作的名片为自己来制作一份小小通讯录。
(板书:制作通讯录)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二、自主探究师:老师再问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表格?生:课程表、值日表、成绩表…….师:那么你知道一张表格有哪些元素组成吗?或者表格中各相关部分的名称生:不知道师:那么接下去我请一位小博士为大家介绍一下表格中各相关部分的名称。
(课件演示表格的组成部分及名称)生:观看课件演示表格组成部分。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桌面上的“名片”文件,大家可以看到里面有我们同学的名片,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些名片,你觉得这些名片中有哪些共同的信息吗?生:都有姓名、地址、电话等师:那么我们这些共同的信息应如何对应到表格中相应的单元格呢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一下)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这些共同的信息都是填写在第一行作为列标题,从第二行开始应该是具体信息,有多少共同信息就应该有几列,而你的通讯录中要有多少朋友就可以添加几行(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演示)师:现在我们已经在黑板上画好了一张通讯录了,我看有的同学等不及要自己动手操作了,不要急,老师已经在大家的桌面上放了一个帮助文件,里面详细介绍了表格制作的步骤,请大家打开WORD,根据帮助文件,赶快动手做自己的通讯录吧。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新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材。
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共15课。
第一单元“电子作文”,第二单元“相聚在网上”,第三单元“小小编辑”。
有以下特点:1.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
综合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制作成作文集等作品。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掌握学习平台的使用,让学生参与网上的学习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重点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完成一张比较完整的小报。
4.认识网络的应用,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用“写字板”进行初步编辑文字的能力。
用计算机作文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也是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文字处理将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Word是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之一。
本单元要求掌握Word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初步的图文混排能力,系统地学习文字处理软件,将自己的作文录入计算机,通过几个课时完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集作品,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成功体验,巩固汉字输入技能。
通过一、二两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Word文档编辑能力,能对文档进行基本的格式设置和编排。
电子小报是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信息表达方式,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比较方便易学,本单元提供了两个简单的小报制作范例,从搜集整理素材、版面设计、编辑制作等环节较完整地展示了小报制作的过程。
9 制作通讯录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表格的作用。
2.认识表格的组成。
3.学会根据信息内容设计简单表格。
4.学会操作Word文本编辑软件制作简单表格。
(包括在插入表格,表格中输入文本,设置表格中文字格式)5.学会表格中简单的操作指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操作、讲解演示的过程,掌握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制作简单表格的操作方法。
2.通过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过程,认识制作简单表格的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2.通过主题任务的完成,感受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想。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会通过网络搜集信息,并且已经学习过了word的基础操作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初步接触了网络学习平台。
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接触表格,对表格的认识知之甚少,学生对于表格设计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较为困难。
3重点难点重点:表格的编辑(文字录入和单元格增删)。
难点:文字内容和表格大小的匹配。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师:网络分享与交流真方便,可要在这么多同学的电子名片中找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号码真是费力!师:把名片上的信息汇总,整理成通讯录就很方便了。
活动2【讲授】一、设计通讯录师:用表格来制作通讯录,可以使信息井井有条,查找方便。
下面是一张4行5列的表格:(出示表格示例)教师向同学介绍表格组成元素(行线、列线、行、列、单元格),请学生数出行、列数。
活动3【讲授】二、收集整理信息师:要制作通讯录,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收集信息,再对信息进行整理。
师:我们昨天已经请同学们做了小组内的信息收集,同学们完成了吗?好的,待会儿我们就要用到这些信息去制作通讯录。
活动4【讲授】三、制作通讯录【插入表格】1、插入表格师:打开word,在“插入”选项卡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选择“插入表格”命令,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设置好行数和列数,就能快速地“画”好表格(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请同学们仔细看)活动5【活动】学生体会如何插入表格1、学生读一读如何插入表格的操作步骤2、请同学们用1分钟时间体会活动6【讲授】三、制作通讯录【填写通讯录】2、填写通讯录师:单击单元格,输入相关信息,如姓名、电话、住址、电子邮箱等。
9 制作通讯录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表格的基本构成和表格在生活中的作用;技能目标:掌握通过菜单方式制作基本的表格,通过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编辑表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名片信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2学情分析制作通讯录是小学四年级的授课内容;学生的鼠标使用、汉字输入、操作系统作用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初步的信息技术素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对探索新知具有浓厚的兴趣。
3重点难点评论重点:认识表格的行、列和单元格。
难点:规则的表格的插入,表格中文本式的设置。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这么多文字同学们看了有点混淆,现在我再给同学们一个材料,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小赵的右边是谁吗?小王的右边是谁?师:两份材料,哪一份更容易看懂,当然是第二份表格材料。
表格可以将很复杂的文字内容变得井井有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表格的奥秘。
(揭题)二、认识表格师: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表格。
比如:师: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信息用表格来呈现的?师:之所以表格有这么多优点,刘老师将学校的老师信息也做成了一个表格。
师:这个表格和前面同学们看到的表格有什么样共同的特点?想一想? 师:每个表格的行与列的信息都是有关联的。
这个列由同一类组成,列叫表格的列。
而行是由一个人的信息组成,行叫表格的行。
那么这个表格有几列、几行。
三、自主探究师:如果你要将你要将班里的同学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做成一个通讯录,先要考虑什么?师:请同学们打开任务一,将括号里填写完整。
师:打开书本25页,根据书本上的方法,试着插入一个表格。
师: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填的,师板书。
注意:插入先要将光标定位。
师:同学们真棒,在WORD中能建立表格了。
师:同学们桌面上“407班通讯录集”。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并茂美文章浙江摄影版1教学目的1.经过在小报中添加图片,掌握拔出图片的基本方法。
2.经过对图片的调整,掌握对图片尺寸、大小、位置和盘绕方式的设置。
3.经过对作品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先生的审美观。
2学情剖析本课第一局部是翻开上节课的作品,或许翻开先生练习的作品,引导先生回想拔出艺术字的方法,然后依据教材的提示停止操作,最难就是文件途径查找;第二局部是调整图片尺寸,这局部外容不难,在〝画图〞软件和〝金山画王〞中都有触及,让先生自己看书停止探求尝试;第三局部是调整图片位置,这局部里主要是盘绕方式的设置,先生需求充沛的时间停止探求。
3重点难点重点:图片的拔出与设置。
难点:拔出适宜的图片和图片的合理设置。
4教学进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曾经经过添加艺术字来美化文章的标题,明天我们将继续来美化这篇文章。
2、提醒课题12、图文并茂美文章(师板书)活动2【活动】探求新知(一)翻开文件1、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是哪几团体?2、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团体的照片,你还认得不?3、如今要把这三团体的照片插到刚才的文章中,怎样插?看书本33页。
4、说说有什么要留意的中央?(二)调整图片尺寸。
1、我们拔出之后,有没有觉得不妥的?2、请自学书本尝试设置。
3、请第一个完成设置的先生下台演示。
师解说补充白色圆形控制点和白色方形控制点的不同。
(三)调整图片位置。
1、大小调整好后,还是有点觉得不好,图片两旁空空的?能不能让文字跑到图片两旁去呢?2、看书,试试看。
3、先生演示。
4、中途小结。
举例讲述其他盘绕方式用途。
5、继续操作。
活动3【练习】稳固练习1、完成后2个图的拔出、设置。
2、规划调整。
这3幅照片怎样摆美观。
3、师巡视,并停止一般指点。
活动4【活动】反应与评价1、自我展现。
上传到学迷信习平台,应用学迷信习平台停止分享交流。
并自己先给自己评价。
2、他人评价。
先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浙摄影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制作通讯录》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制作通讯录》是浙摄影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相机拍摄人物照片,并运用Photoshop 等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最终制作成一份精美的通讯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拍摄技巧、照片处理技巧和通讯录设计。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摄影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拍摄技巧。
他们对摄影充满兴趣,喜欢尝试拍摄各种场景。
然而,他们在拍摄人物照片时,往往只注重人物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背景的搭配和拍摄角度的选择。
此外,学生在照片处理方面,还局限于简单的剪裁和滤镜应用,对于更高级的调整和修饰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拍摄细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熟练地使用相机拍摄人物照片,掌握Photoshop 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对照片进行处理,制作成一份精美的通讯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摄影技巧和审美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用心去发现美、创造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拍摄技巧、照片处理技巧和通讯录设计。
2.教学难点:人物神态的捕捉、背景的选择和搭配、拍摄角度的把握、照片的高级处理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相机、Photoshop 软件等设备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份精美的通讯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示范:讲解拍摄人物照片的技巧,示范如何使用 Photoshop 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拍摄和照片处理,教师巡回指导。
9 制作通讯录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表格中行、列的知识,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了解美化表格的途径,掌握修饰表格的线条与底纹的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设计、制作作品。
过程与方法:能在表格中输入内容;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协作学习制作个性课程表的过程,体验、掌握 Word表格制作中的使用技能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制作个性通讯录的学习活动,培养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初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这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制作好个人的数字名片,在名片中包含了这节课需要的信息,只不过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信息,所以已经为这节课打了铺垫;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来看,学生已对表格有初步的概念,并且能画出常用的表格;而这节课是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并通过电脑绘制表格、输入表格信息;从感性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让信息技术教学源于生源,回归生源。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表格的列、行和单元格;插入规则的二维表格;
难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表格、插入表格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小小通讯录》
(一)利用生活经验,课前预热
教师活动:今天老师403班上课,心情特别高兴;我听说403班的同学们数学特别厉害,所以在上课之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利用表格解决奥数。
题目:(PPT出示)
明明的爸爸不是工人;亮亮的爸爸不是医生;明明的爸爸和亮亮的爸爸正在听一位当解放军的爸爸讲战斗故事;
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学生判断三位爸爸各是干什么的?
学生活动:学生一起来讨论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活动:通过表格来分析这道数学系题,并利用课件来展示
教师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表格的作用。
你觉得列表整理有什么作用?通过让学生反思这两个问题,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填表不单整理了条件和问题,还能借助表格得出解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如果不经过填表整理的活动,数量关系就不会这么清晰,解题也不会这么顺利。
有道是:“文不如表”。
设计意图:课前预热为学习下面的表格打下铺垫,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设情境,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快速收回学生注意力,提早进入上课状态,也接近师生的距离。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主题
教师活动:今天老师想到高怡倩、钟思语两位同学家去家访,要提前与他们取得联系必须知道这两位同学的电话号码。
学生活动:请这两位学生上台来,老师这儿有一份是提前打印好的一叠我们同学的名片和一份用表格做好的花名册,请高怡倩找自己的名片,请钟思语在表格中找自己的信息。
看看谁快。
教师活动:你们说那个速度快呀,查找更方便呀?
(三)借助生活表格,认识表格
教师活动:大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用到表格,但对表格一些概念可能很模糊,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表格。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什么是表格?表格有哪些元素组成?
教师活动:(PPT展示课件的形式)根据大家掌握的知识我来判断表格的列与行及单元格以及表格是几列几行组成?
学生活动:(1)学生自学表格组成元素(2)并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常用的表格并请学生来判断一下有几列几行?(课程表评价表、值日表、竞赛表)
教师活动:同学信手拈来这么多表格,感受到表格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可见表格一定有他自身的特点和魅力?
师:(教师用自己的通讯录为例来进一步理解行和列的概念,以及行数和列数的确定。
) 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环节二:明确任务,制作通讯录(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