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水浒传简介资料]水浒传的简介一:[水浒传的简介]水浒传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
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
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
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投奔梁山。
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诸多波折,也被逼上梁山。
此外还有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
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书中共出现数百之多的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
以120回本《水浒全传》为据,全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由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书描绘了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以及在这个时期中产生的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
小说以武松、宋江等主要角色为代表,展现了他们的侠义精神、英勇豪杰,以及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斗争和矛盾。
《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是宋朝时期,当时的社会十分腐败,饥荒、税收重负以及官员的欺压使百姓们不堪忍受。
在这个背景下,一群身披铁甲、横行无忌的英雄好汉组成了一个社会底层的反抗力量——“江湖”。
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希望和民众的口中英雄,他们通过各种行动来保护百姓民众的利益。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宋江这个主角展开。
宋江是一个不幸命运的将领,他曾身居要职,但因立功后被人诬告,被贬至山县。
山阳之地景色优美,但官员腐败,百姓疾苦,宋江看到这一切感到愤愤不平。
他决定聚集志同道合的义士,组成一支反抗政府的力量。
于是,宋江开始四处招揽志同道合的人。
通过不断的努力,他逐渐聚集了一百零八名好汉,并且选择了梁山泊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这一百零八将中有出类拔萃的武功高手,也有智勇双全的谋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个性。
然而,这一百零八将的身份并不是完全正义的。
其中一些人原本是恶棍,因为遭受不公正的对待而加入了梁山泊。
这使得他们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既保护百姓,又与官府和富豪进行了一系列的冲突。
这些英雄好汉有些被迫沦为山寨,不得不以暴力反抗来保护自己和山民。
小说中有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武松是其中一个著名的角色,他身体强壮,勇猛无敌,在击败了凶恶的虎头山后成为了梁山大哥。
宋江则是一个重情重义、聪明机智的领导者,他与一百零八将共同打击了贪官污吏,保护了百姓的生活。
小说中还有诸如林冲、鲁智深、吴用等等一系列有趣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动人的故事。
《水浒传》不仅仅是一个刺激的冒险故事,它也具有较深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小说通过描述以义愤为动力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者无能和腐败。
《水浒传》(一)作者简介施耐庵,名子安,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他博古通今,才华横溢,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还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林冲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创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也称《水壶》《忠义水浒传》。
(二)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等人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屠户、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1.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高俅、蔡京、杨戬、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昏君奸臣组成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
“官逼民反”“乱自上作”——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2.热情赞扬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意识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勇武智慧、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的官府,劫富济贫,除暴安良。
3.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招安”是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体现了农民领袖思想上的局限性——宋江、卢俊义等人的“忠君”思想。
他们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义军的发展趋势。
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
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
4.歌颂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民众的“忠”“义”品德,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水浒传资料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宋江一百零八将起义反抗腐败统
治的经典小说。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异,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魅力。
作者与创作背景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
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
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通过这部小说反映了自己关于正义斗争的理想。
内容提要
小说以宋江为主角,他是一个正直而又无奈的人。
因受到冤屈,不得以起义反
抗草菅人命的朝廷和地方官员,最终聚集了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形成了震撼的水浒力量。
主要人物
1.宋江:英雄好汉之首,性情中正,反腐抗暴;
2.林冲:橘外田中一员,豪爽直率;
3.吴用:智谋过人,为人忠厚;
4.鲁智深:豪迈豁达,爱饮酒,擅斗殴;
5.花荣:武艺高超,行侠仗义;
传统价值观的体现
在《水浒传》中,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英雄们有血性、有
正义感、有忠义,忠贞不渝,敢于担负责任,为民众奔走呼号,最终成为正义的化身。
对当时社会的启示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对于当今社会仍有深刻的启示。
在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像水浒英雄们一样,勇于捍卫正义,顶天立地,敢于争胜。
结语
《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揭示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讴歌了英雄的
气节和仁爱之心。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为人处事的思考,启迪我们在当下社会中积极面对困难,顽强拼搏、追求理想、履行责任。
水浒传讲了什么故事
首先,水浒传讲述了一个反抗压迫的故事。
在宋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民不
聊生。
梁山好汉们原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受尽了官府的欺压和剥削。
他们因为不堪忍受这种压迫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之路,成立了梁山泊,与官府对抗。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民众反抗压迫的精神。
其次,水浒传也是一个关于忠义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宋江等梁山好汉虽然
身份低微,但他们却有着高尚的忠义之心。
他们对朋友忠诚,对敌人狠辣。
他们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兄弟。
这种忠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主旋律。
水浒传告诉我们,忠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此外,水浒传还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小说中的梁山好汉们虽然在反抗
压迫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勇敢和忠义,但他们也有着各自的缺点和矛盾。
有的好汉性格刚烈,有的好汉心思缜密,有的好汉贪财好色。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真实可信。
水浒传通过对人性的描写,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水浒传讲述了一个反抗压迫、忠义、人性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丰
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梁山好汉的描写,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描写英雄壮举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忠义、反抗的精神世界的作品。
水浒传的故事永远都会激励着人们,让人们铭记忠义、勇敢与正义,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灵世界。
水浒传一: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
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
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二:整体把握:《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英雄传奇类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浒》主要人物分析和情节概括【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简介——主要情节概括】1、鲁智深(花和尚):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关西军汉,原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大闹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点)鲁达、史进、李忠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金家父女啼哭。
听了金家父女对镇关西郑屠强媒硬娶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鲁达大怒,当即赠送银两,安排父女出逃。
第二天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借买肉刁难郑屠,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后,为避官司逃走了。
(补充:粗中有细的一面:①担心店小二阻拦金氏父女,鲁智深在店中坐了两个时辰,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②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指着郑屠说他诈尸,麻痹众人,趁机脱身。
)(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次重点)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还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并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又回寺呕吐,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5)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重点)鲁智深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鲁智深制服波皮,众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
喝酒时,听到杨柳树上乌鸦吵闹,觉得不清净,鲁智深趁着酒兴把碗口粗的杨柳树连根拔起,众泼皮惊服。
(6)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次重点)鲁智深好友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要于途中杀害林冲。
在野猪林,二公人将林冲绑在树上,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幸好鲁智深及时赶到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至沧州附近。
2、林冲(豹子头):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
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
水浒传及各回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施耐庵。
小说以宋朝末年为背景,主要讲述了起义领袖宋江及其手下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经历了许多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成为了抗御外敌的英雄,但最终被朝廷所消灭的故事。
小说描写了梁山泊起义农民反抗封建统治、为民请命的精神和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苦难。
小说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描写了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以及梁山泊108位好汉的生动形象,塑造了一批风流人物,刻画了社会各阶层的形象和生活,包括官僚、贵族、富商、乡村、工匠等人群,因此被誉为中国小说的珍品。
阅读《水浒传》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的知识,具体包括:1.历史知识:小说以宋朝末年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了解宋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2.文化知识:小说中涉及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义气、忠诚、孝道等,可以了解和体会这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社会风貌: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物形象,包括贫苦农民、官僚富商、工匠等,可以了解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4.人物性格: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了解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5.价值观:小说中强调了义气、忠诚、仁爱等价值观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了解这些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浒传》全书共分100回,每回的章节名字都非常精妙,而每章的内容也各具特色,以下是各章的简介:1.梦中记东篱——描述了宋江在梦中得到圣旨的情景。
2.知府留饮——描述了宋江与晁盖在知府宴会上的故事。
3.晁盖大闹酒楼——描述了晁盖在酒楼中醉酒发泄的情景。
4.林冲大闹东京城——描述了林冲因误杀人而逃到东京城中的故事。
5.秦明招亲——描述了秦明在招亲中力斗欺压百姓的恶霸的故事。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成篇小说。
《水浒传》既然是四大名著之一,就必定有他发光出彩之处。
之前虽然囫囵吞枣的看过一点点,但完全不知其所云。
这个假期我再次随各位梁山泊的英雄深刻的体会了一番他们的“忠孝义”《水浒传》里的人物都刻画得十分传神,性格鲜明。
例如:“花和尚”鲁智深,他得知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帮助他们逃跑,故意激怒郑屠,三两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
这一系列的作为都充分的期限了他是一个粗中有细,性格暴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真汉子。
《水浒传》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事态的变化常常让人意想不到。
认真品读《水浒传》,才能感受到梁山好汉的“忠孝义”。
孝:梁山英雄身上不缺乏对父母的孝。
李逵思母心切,便回家背老母,没想到母亲却被老虎给吃了,李逵怒杀四虎。
这是危险呀,是对母亲的孝给了他力量。
还有当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莲毒害的,为了替哥哥报仇,于是就割下潘金莲的狗头,掏出其五脏六腑;杀了西门庆;获罪被流放孟州,也在所不惜。
忠:他们有对国家社会忠心。
宋江宁愿死也不愿意让李逵造反,李逵几次想起兵造反,都被他阻止了。
宁可朝廷负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他,他忠心不负朝廷这
是“忠”还有林冲的妻子被高俅的儿子欺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
这也是“忠”。
义:为了朋友兄弟,赴汤蹈火,舍命相助、同生共死。
何其伟大的“义”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登天。
而梁山好汉个个义胆包天。
《水浒传》让人过目不忘的就是英雄们的“忠孝义”,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
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