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2)计算机软件是指程序和与程序相关的文档的集合3)按功能可把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各种管理软件,用于工程计算的软件包,辅助设计软件4)通常把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5)操作系统可以被看作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统管整个系统资源,制定各种资源的分配策略,调度系统中运行的用户程序,协调它们对资源的需求,从而使整个系统在高效、有序的环境里工作。
6)发展的动力:(1)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的需要(2)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需要(3)硬件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4)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需要7)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8)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个大型程序9)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机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实施CPU分配?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设备管理: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读写管理和保护?与用户有关的接口:用户接口,程序接口,人机交互10)操作系统另一种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操作系统的种类:1)单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单路性、独占性、自动性、封闭性、顺序性缺点:系统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2)多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多路性、共享性、自动型、封闭性、无序性、调度性好处:?提高CPU的利用率?提高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3)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配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由此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的一种系统软件。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计算机硬件交互的接口,以及执行和管理计算机程序的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整理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包括处理器、内存、磁盘、网络等资源的管理与分配。
2. 提供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或图形界面来操作计算机。
3.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调度进程的执行,包括进程的创建、切换、调度和终止等。
4. 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等。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键盘等的管理与控制。
二、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最早期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大规模的批量作业,用户无法交互干预。
2.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访问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多道程序设计和多用户共享。
3. 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对时间要求严格的应用场景,如航空控制、核电站等,能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快速响应和处理任务。
4.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专门用于网络环境下的操作系统,支持网络通信、数据传输等功能。
5. 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够在多台计算机上协同工作的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计算和资源共享。
三、进程和线程进程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是计算机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流,它可以独立执行一部分程序。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区别在于:1. 进程拥有自己的独立地址空间,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功能: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2.提高了OS的可靠性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微内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进程的基本状态:1.执行状态;2.就绪状态;3.阻塞状态;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进程间的约束关系:1.互斥关系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这种因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制约关系称为进程的互斥。
—间接相互制约关系2.同步关系并发执行进程之间通过在执行时序上的某种限制而达到相互合作的这种约束关系称为进程的同步—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临界资源:凡是以互斥方式使用的共享资源都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资源具有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属性。
操作系统考点第一章:1,操作系统的定义(简述):操作系统是一组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资源的程序的集合,其任务是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有效的组织诸资源协调一致的工作以完成各种任务,从何达到充分发挥资源效率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目的。
2,操作系统的功能:<六大点要记得,下面的小点只要记得部分>(1)处理机管理,包括a 进程控制和管理b进程的同步和互斥c进程通信d进程死锁e线程控制和管理f处理器调度(2)存储管理,包括a存储分配b存储共享c地址转换与存储保护d存储扩充(3)设备管理,包括a提供I/O设备的控制与管理b提供缓冲区的管理c提供设备的独立性d外围设备的分配和去配e实现共享性I/O设备的驱动调度f实现虚拟设备(4)文件管理a提供文件逻辑组织方法b提供文件物理组织方法c提供文件存取方法d提供文件使用方法e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f实现文件的共享和存取控制g实现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5)网络管理a网上资源管理功能b数据通信管理功能c网络管理功能(6)提供的良好的用户界面,她是直接关系到操作系统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一个关键问题。
3,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不确定性(4)虚拟性(区别并发与并行)4,通道是一种专用处理部件,它能控制一台或者多台外设工作,负责外部设备和内存之间的信息传输。
(注;主机与I/O之间并行程度最高的方式就是通道)第二章:1,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两种方式把它的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
程序接口也称应用程序接口(API)2,系统调用他是用户程序或者其他系统程序获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
第三章:1,中断的概念:中断是指CPU对系统中或系统外发生异步事件的响应。
2,进程是为了描述程序在并发执行时对系统资源的共享,所需的一个描述程序执行时动态特征的概念。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个运动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调度和保护的独立单位3,(注意:七状态转换的条件,例如激活是将什么状态转换为什么状态4,PCB(进程控制块)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1.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服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和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2.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指在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并发性。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线程同步与互斥、进程调度算法等。
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回收、虚拟内存等。
其中,虚拟内存可以扩展主存容量,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
重点知识点包括内存分页、段式内存管理、页面置换算法等。
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文件的组织结构和存储空间的部分,提供对文件的读写和管理功能。
重点知识点包括文件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权限管理等。
5.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与外部设备交互的部分,包括对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重点知识点包括缓冲区管理、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等。
6. 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涉及到磁盘的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存取与保护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磁盘分区、磁盘调度算法、磁盘块分配算法等。
7. 进程通信与同步进程通信与同步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内容,用于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间通信的方式、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死锁问题等。
8.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中的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和控制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计算机资源。
重点知识点包括分布式系统的架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
9. 安全与保护安全与保护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到系统资源的权限管理、数据的保护与加密、防止未授权访问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访问控制模型、身份验证、防火墙等。
1.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D )A 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B 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C 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D 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2.操作系统是一组(C)。
A 文件管理程序B 中断处理程序C 资源管理程序D 设备管理程序3.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B )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A 进程B 存储器C 硬件D 软件4. (D )指令是非特权指令。
A 启动I/OB 设置中断屏敝C 传送PSWD trap5.在(B )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B 实时操作系统C 分时操作系统D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6.操作系统为用户程序完成与(B )的工作。
A 硬件无关和应用无关B 硬件相关和应用无关C 硬件无关和应用相关D 硬件相关和应用相关7.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
A 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性B 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C 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D 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8.在操作系统中,用户界面指的是(B )。
A 硬件接口、软件接口和操作环境B 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操作环境C 硬件接口、命令接口和操作环境D 硬件接口、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9.特权指令(B )执行。
A 只能在目态下B 只能在管态下C 在目态或管态下均能D 在目态或管态下均不能10.下列管理功能中,(B )不属于操作系统的功能。
A 处理器管理B 软件管理C 作业管理D 设备管理11.以下描述与操作系统无关的是(C )。
A 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B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C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集合D 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12.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是(A )。
A 交互性、同时性(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B 可靠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C 可靠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D 交互性、同时性(多路性)、独立性、动态性13.下列各项中,(C )不是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如何通过电脑操作系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的频繁操作,磁盘上的文件会变得分散,导致磁盘碎片的产生。
磁盘碎片会降低电脑的运行速度,影响文件的读写效率。
因此,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是维护电脑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常见的电脑操作系统中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一、Windows 操作系统(一)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1、打开“此电脑”或“我的电脑”,右键单击要整理碎片的磁盘,选择“属性”。
2、在弹出的磁盘属性窗口中,切换到“工具”选项卡。
3、在“工具”选项卡中,点击“优化”按钮。
4、系统会自动分析磁盘碎片情况,并显示是否需要进行碎片整理。
如果需要整理,点击“优化”按钮即可开始。
(二)设置磁盘碎片整理计划1、同样在上述的“优化驱动器”窗口中,点击“更改设置”。
2、在“优化计划”中,可以选择“按计划运行”,并设置整理的频率(如每周、每月等)。
3、还可以选择要自动整理的磁盘。
二、Mac OS 操作系统(一)使用“磁盘工具”1、点击屏幕左上角的苹果图标,选择“关于本机”。
2、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系统报告”。
3、在系统报告窗口中,选择“存储”选项。
4、找到要整理的磁盘,点击“验证/修复磁盘权限”,这有助于提高磁盘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磁盘碎片整理。
需要注意的是,Mac OS 操作系统对磁盘碎片的管理方式与Windows 有所不同,通常不需要像 Windows 那样频繁进行碎片整理。
三、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的注意事项1、在整理磁盘碎片时,尽量不要进行其他操作,以免影响整理效果和数据安全。
2、如果磁盘正在进行读写操作(如播放视频、下载文件等),建议等待操作完成后再进行碎片整理。
3、对于固态硬盘(SSD),由于其工作原理与传统机械硬盘不同,一般不需要进行碎片整理。
过多的碎片整理反而可能会缩短 SSD 的使用寿命。
四、磁盘碎片产生的原因了解磁盘碎片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进行碎片整理以及如何预防碎片的产生。
操作系统复习题目整理一、选择题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和__A____A.进程管理B.用户管理C.信息管理D.操作系统管理2.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资源共享和___B____A.多道程序设计B.程序的并发执行C.中断D.程序顺序执行3.操作系统是对_______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程序4.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___D____特征。
A.顺序性 B.封闭性 C.可再现行 D.间断性5.在进程状态转换图中,___C____是不可能的。
A.运行态---→就绪态B。
运行态----→等待态C.等待态---→运行态D。
等待态----→就绪态6.操作系统对进程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数据结构是___B_____。
A.JCB B。
PCB C。
PMT D。
DCT7.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___A_____。
A.动态或静态B。
分时使用或独占计算机资源C.顺序或非顺序地执行其指令D。
存储在内存和外存8.进程和线程的区别是____C_____。
A.大小不同B。
独立调度的单位C.是否拥有资源D。
对应的分别是程序和过程9.下面对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D_____。
A.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B。
进程的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D。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10.多道程序环境中,操作系统分配资源是以___C____为单位。
A.程序B。
指令C。
进程D。
作业11.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_____B___。
A.同时执行B。
在执行时间上时重叠的C.在执行时间上是不重叠的D。
共享系统资源12.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___A____是正确的。
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控制B.进程呢个利用信号量的P、V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D.P、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13.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__B____。
A.调度B。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简答题部分整理(最后考了95)第一章: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部署在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具有管理好这些设备的功能,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系统的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2.简述OS的基本特性?CSVAC是并发性,并发性指的是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中间隔发生,多道程序环境下,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多个程序并发发生,宏观上同时进行,微观上分时交替运行S是共享性,系统内的资源可以供多个并发的进程共享V 是虚拟性,时分复用:他利用某设备为一个用户服务的空闲期间转而为其他用户服务空分复用:利用存储器的空闲区域,存放和运行其他多道程序,以此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A 是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3.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处理机管理,文件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提供用户接口第二章:1.简述程序、进程、线程的异同。
程序只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它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义,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实体。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他是系统进行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也是一个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线程也是系统进行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但是他不拥有资源,当进程切换时,仅需保存和设置少量寄存器内容,切换代价远远小于进程,又称轻型进程;进程间可以并发执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间也可以并发执行;同一进程中的不同线程独立性要比不同进程之间的独立性低得多;创建进程的系统开销大于创建进程的系统开销;对于传统进程,不管多少处理机,该进程只能运行在一个处理机上,但是多线程进程,可以将同一个程序中的多个线程分配到多个处理机上。
2.进程有哪些基本状态,如何转换及其典型原因进程的基本状态有运行,阻塞,就绪。
就绪到运行:获得处理机;运行到阻塞:请求I/O;阻塞到就绪:请求I/O成功,等待处理集;运行到就绪:时间片完3.PCB是什么?简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了系统描述和管理进程的运行,在OS的核心为每一个进程专门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进程控制块,PCB作为进程实体的一部分,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要的,用于描述进程当前情况和管理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主要作用:使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的过程: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提供进程管理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提供进程调度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实现与其他进程的同步和通信。
OS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OS的作用:1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3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OS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
OS是一组控制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进程实体: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进程控制块(PCB)三部分构成。
PCB的组织方式:链接方式、索引方式。
解决进程同步:信号量机制,管理机制。
解决进程通信:消息缓冲对类通信机制。
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和短作业(进程)优先,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FPF,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I/O控制方式:程序I/O方式,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DMA)I/O控制方式
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2、OS具有哪几大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a. 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
b. 并发特征是OS的最重要的特征。
3处理机管理具有哪些功能?它们主要任务是什么?
a.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
b. 进程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的进程,以及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
转换.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对诸进程的运行进行调节.进程通信的任务是实现在相互合作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调度分为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作业调度的基本任务是从后备队列中按照一定的算法,选择出若干个作业,为它们分配必要的资源;而进程调度的任务是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一新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为它设置运行现场,是进程投入运行.
4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5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a.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当进程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后,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变为执行状态.
b. 当前进程因发生某事件而无法执行,如访问已被占用的临界资源,就会使进程由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
c. 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6试从调度性,并发性,拥有资源及系统开销几个方面,对进程和线程进行比较.
a. 在引入线程的OS中,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b. 在引入线程的OS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
执行,因而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c. 进程始终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d.创建和撤销进程,系统都要为之分配和回收资源。
进程之间的切换系统所付出的开销大。
7试比较FCFS和SPF两种进程调度算法
答:FCFS进程调度算法:一种最简单的调度算法,比较有利于长作业(进程),而不利于短作业(进程)。
SPF进程调度算法:对短作业或短进程优先调度的算法。
该算法对长作业不利。
8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 答:a. 作业调度又称宏观调度或高级调度,其主要任务是按一定的原则对外存上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进行选择,给选中的作业分配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必要的资源,并建立相应的进程,以使该作业的进程获得竞争处理机的权利.b. 进程调度又称微观调度或低级调度,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策略和方法选取一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c. 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引入了中级调度.
9试说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
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3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
10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a.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b. 产生死锁的原因有:竞争资源,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
c. 必要条件是: 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和环路等待条件.
11在解决死锁问题的几个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容易实现?哪种方法使资源的利用率最高?
a. 解决死锁可归纳为四种方法: 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和解除死锁;
b. 其中,预防死锁是最容易实现的;
c. 避免死锁使资源的利用率最高.
12虚拟存贮器那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a. 虚拟存储器具有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的特征;虚拟性是以多次性和对换性为基础的。
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虚拟性.
13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比较所得结果? a.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3时,所发生的缺页率为7,缺页率为: 7/12=0.583;
b.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4时,所发生的缺页率为4,缺页率为: 4/12=0.333.
14分页和分段有何区别?
a. 分页和分段都采用离散分配的方式,且都要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来实现地址变换,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b. 对于它们的不同点有三,1、从功能上看,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即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15有哪几种I/O控制方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有四种:①程序I/O控制方式:适用于结构简单,只需少量硬件的电路;②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适用于高效场合;③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I/O控制方式:适用于无须CPU介入的控制器来控制内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流的场合;④I/O通道控制方式:适用于以字节为单位的干预,同时实现CPU、通道和I/O设备三者并行操作的场合。
16设备中断处理程序通常需完成哪些工作?
设备中断处理程序通常需完成如下工作:1唤醒被阻塞的驱动程序进程;2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3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相应的设备中断处理程序;4进行中断处理;5恢复被中断进程的现场。
17采用单级目录能否满足目录管理的主要要求?
采用单级目录只能实现目录管理的基本功能(即文件的按名存取),而对于其它三项要求则不能满足。
18何谓逻辑文件,何谓物理文件?
逻辑文件是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与文件的物理特性。
物理文件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
这不仅与存储介质的存储性能有关,还与所采用的外存分配方式有关。
19试说明UNIX系统中所采用混合索引分配方式。
所谓混合索引分配方式,是指将多种索引分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分配方式。
例如,系统既采用了直接地址,又采用了一级索引分配方式,或两级索引分配方式,甚至还采用了三级索引分配方式。
在UNIX System V的索引结点中,共设置了13个地址项,即iaddr(0)~iaddr(12)。
2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可靠性,比较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
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交互性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而分时系统能向终端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的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附加:
P38 图2-5进程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
P39 图2-6 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图
(图旁边的说明文字最好也要读,要理解!)
P58有一道写程序的题,生产者消费问题哲学家进餐读者写着问题代码看一下。
P109 银行家算法避免死锁例题和作业(计算题)
P131 这个公式记住并要会用!
P132 倒数两段落读一下,慢慢读,别看错字了!
P150 置换算法看作业题(缺页次数,缺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