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3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必修2 粤教版 第四章 第七节 功率 [配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27
教学设计第七节功率整体设计本节讲述功率的概念,功率公式的应用,教学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种类、意义及其计算。
难点是公式P=Fv的理解与应用.在解决这一难点时,教师要通过例题的讲解。
详细分析,使学生学会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对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有所理解.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关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汽车的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最好采取课后专题的形式进行,以便通过分析汽车由开动到匀速行驶的物理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避免简单套用公式.教学重点1。
理解功率的概念。
2。
知道功率的种类、意义及其计算.教学难点1。
功率的求解。
2。
公式P=Fv的意义和应用。
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
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
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3.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v的物理意义,掌握其用法。
过程与方法1.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2.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运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2。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像资料、CAI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复习: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及功的求解公式。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回答:功的计算公式是W=Fscosα。
2.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两幅画面,并进行对比.画面一:一个胖子在3分钟内把1桶水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画面二:一个瘦子在6分钟内把同样1桶水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
第七节 功率[A 级 抓根底]1.(多项选择)关于功率,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 .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 .根据P =Fv ,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D .力对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解析:功率与做功多少和时间都有关系,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A 、D 错误;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B 正确;由P =Fv 知F =P v,故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选项C 正确.答案:BC2.用水平力使重G 的物体沿水平地面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此水平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A .μGB .μGv C.GμD .不知力的大小无法计算 解析:F =F f =μG ,故P =Fv =μGv ,选项B 正确. 答案:B3.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发动机的牵引力保持恒定,汽车所受阻力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A .汽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C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D .汽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解析:发动机的牵引力保持恒定,汽车所受阻力保持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该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D 正确;由x =12at 2可知,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B 错误;根据P =Fv =Fat ,可知F 、a 不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与时间成正比,故C 错误.答案:D4.某人用同一水平力F 先后两次拉同一物体,第一次使此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前进l 距离,第二次使此物体沿粗糙水平面也前进l 距离,假设先后两次拉力做的功为W 1和W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1和P2,如此()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解析:由于拉力一样且通过一样的位移,根据W=Fl可知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一样多,但由于沿光滑水平面前进时间短,所以P1>P2,故B正确.答案:B5.质量为5 t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加速度a=2 m/s2启动,所受阻力为1.0×103N,汽车启动后第1 s末的瞬时功率是()A.2 kW B.22 kWC.1.1 kW D.20 kW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如此F=F f+ma=1 000 N+5 000×2 N=11 000 N.汽车第1 s末的速度v=at=2×1 m/s=2 m/s,所以P=Fv=11 000×2 W=22 000 W =22 kW,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6.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ABCD解析:设经过时间t速度大小为v,其方向与竖直方向(或重力方向)成θ角,由功率公式P=Fv cos θ知,此时重力的功率P=mgv cos θ=mgv y=mg·gt=mg2t,所以A正确.答案:A[B级提能力]7.(多项选择)如下列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为F 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如此在运动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人对皮带不做功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 f v解析:脚蹬皮带时,脚和皮带之间产生了摩擦力,皮带受到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应当选项A 正确.皮带在人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人对皮带做功,应当选项B 错误.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为F f ,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运动,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等于阻力的功率,即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 f v ,应当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答案:AD8.(多项选择)如下列图,在天花板上的O 点系一根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小球.将小球拉至细绳处于水平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从位置A 开始沿圆弧下落到悬点的正下方的B 点的运动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在逐渐变大B .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为零C .重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D .由于细线的拉力方向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解析:小球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由F 向=m v 2r可知向心力逐渐增大,A 对;重力做功不为零,所以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为零,B 错;A 点时,小球速度为零,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B 点时,重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 错;由W =Fl cos α可知,D 对.答案:AD9.质量m =3 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 =6 N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 =3 s ,试求:(1)力F 在t =3 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 在t =3 s 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3)在3 s 末力F 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解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可得a =F m =63m/s 2=2 m/s 2,3 s 内物体运动的位移是x =12at 2=9 m ,力F 在3 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Fx =6×9 J =54 J.(2)力F 在3 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平均功率为P =W t =543W =18 W. (3)3 s 末物体的速度为v =at =6 m/s , 所以3 s 末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瞬时功率为P =Fv =6×6 W =36 W.答案:(1)54 J(2)18 W(3)36 W10.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铭牌上给出了如下技术指标:质量M =70 kg 阻恒为车和人总重的2%,g 取10 m/s 2.如此在电动自行车正常工作时,人骑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解析:从电动自行车铭牌上获得的有用信息有:整车质量为30 kg ,额定输出功率为120 W .分析知,假设电动自行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当牵引力与阻力相等,即F =F 阻时速度达到最大值.设车的质量为m ,由题意知,地面对车的阻力F 阻=k (M +m )g ,当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应有P =Fv max =k (M +m )gv max , 解得v max =6 m/s. 答案:6 m/s。
《第七节功率》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是描述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越大,说明物体做功越快,但做功多少不确定C、功率越小,说明物体做功越慢,但做功多少不确定D、功率与做功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一个物体在5秒内做了100焦耳的功,那么这个物体的功率是多少?()A、20瓦特B、40瓦特C、50瓦特D、80瓦特3、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5秒内完成了100焦耳的功,那么该物体的功率是:A、20瓦特B、50瓦特C、100瓦特D、200瓦特4、一个滑轮组,若不计滑轮重量和摩擦,绳子被提起重物移动的距离是10米,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是力F=10牛顿,则滑轮组的功率P为:B、5瓦特C、10瓦特D、20瓦特5、一台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为220V,正常工作时电流为5A,那么它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A、1100JB、39600JC、11000JD、396000J6、一辆汽车的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当它以恒定速度行驶时,若受到的阻力为4000N,那么汽车行驶的最高速度是多少?A、15m/sB、22m/sC、30m/sD、33m/s7、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阻力为5N。
物体在5秒内通过了20米的距离。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那么拉力F所做的功为:A. 100JB. 200JC. 250J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B、功率越大,物体做功的时间越短C、功率是功和时间的比值D、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2、以下哪些情况下,功率会发生变化?A、物体的质量增加B、物体的速度增加C、物体受到的力增加D、物体做功的时间减少3、一台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提升5米,耗时10秒。
功率 同步练习1.关于功率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多 B.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少 C.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D.机器做功越快,其功率越大答案:D 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反映做功多少,功率大时,做功不一定多.2.关于功率公式P =tW和P =F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P =tW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由P =Fv 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 =Fv 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 =F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答案:D 公式P =tW一般用来计算平均功率,公式P =Fv 既可以计算瞬时功率,又可以计算平均功率.3.在平直公路上以一般速度(约为5m/s )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量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车和人的总质量约为100kg )( )A.0.1 kWB.1×103kW C.1 kW D.10 kW答案:A 人匀速骑车时所受的阻力和人给车的动力F 大小相等,即F =0.02mg =0.02×100×10 N=20 N则骑车人的功率为P =Fv =20×5 W=100 W=0.1 kWA 选项正确.4.设飞机在飞行中所受空气阻力与它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当飞机以速度v 水平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 ,若飞机以速度3v 水平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A.3 PB.9 PC.18 PD.27 P答案:D 飞机飞行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 ′=kv 2,当飞机匀速飞行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即F =F ′=kv 2,则发动机的功率为P =Fv =kv 3,即发动机的功率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当飞机的速度变为原来的三倍时,发动机的功率变为原来的27倍,选项D 正确.5.机器的功率是1250 W ,这句话的意义是( ) A.机器能做功1250 JB.机器每秒钟能做功1250 JC.机器做1250 J 的功所需时间是1 sD.以上理解都不对 答案:BC思路导引←功率反映做功快,慢不反映做功多少. ←P =平均功率 P =F ·v①v 为平均速度,P 为平均功率;②v 为瞬时速度,P 为瞬时功率.←人匀速行驶时,F =f P =F ·v .←设F =kv 2,匀速时F =f . ←功率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P =mg 为平均功率,P =mgv =mggt 为瞬时功率.6.以下关于机器功率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较多B.功率大的机器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较多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的时间较短D.做功多少与机器功率大小一定无关答案:B7.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在时刻t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mg2t mg2t物体自由下落时间t时速度为:v=gt,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gt则在时间t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mg=mg2t在t时刻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mgv=mg2t.8.质量为m、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的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它的加速度为a时,速度为v,测得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1.假定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答案:汽车的功率为P1时的牵引力F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ma则汽车所受的阻力为F′=F1-ma=-ma当汽车以额定功率P0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物体一定做功多B.做功少的物体功率一定小C.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D.由P=Fv可知,机车运动速度越大,其功率一定越大解析:选C.由功率的定义式P=W/t可以判断出A、B均错,C正确;由P =Fv可以看出,机车的速度大时,其功率(F与v的乘积)不一定大,故D错.2.汽车上坡时,必须换挡,其目的是( )A.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B.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C.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D.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解析:选C.上坡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根据公式P=Fv,在同样的功率下,减小速度可获得较大的牵引力,故A、B、D错误,C正确.3.在一次举重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时,将质量为127.5 kg的杠铃举起历时约2 s,该运动员在举起杠铃过程中的平均功率( )A.几十瓦左右 B.一千瓦左右C.几十千瓦左右D.几百千瓦左右解析:选B.抓举过程中运动员克服重力做功W=mgh,杠铃上升的高度h约为2 m,时间t约为2 s,则平均功率P=Wt=mght=127.5×10×22W=1 275W=1.275 kW.故B正确.4.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则有( )A.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B.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跟时间t成正比C.某时刻力F的瞬时功率小于从开始到此时刻这段时间内力F的平均功率D.某时刻力F的瞬时功率等于从开始到此时刻这段时间内力F的平均功率解析:选B.物体的加速度a=Fm,t时刻的速度v=at=Ftm,t时刻的功率P=Fv=Fat=F2tm,因为F、m为定值,所以P与t成正比即P逐渐增大,故B正确,A错误;0~t时间内F的平均功率P=F v2=Fat2=F2t2m,故C、D错误.5.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滑至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支持力的瞬时功率为( )A.mgv B.0C.mgvcos θD.mgvtan θ解析:选B.物体沿斜面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与支持力夹角为90°,因而支持力的瞬时功率为0,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错.6.(2014·佛山高一检测)一质量为m的汽车,它的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沿一倾角为α的坡路向上行进,设坡路足够长,摩擦阻力是汽车重力的k倍,汽车在上坡过程中最大速度为( )A.Pmgsin αB.Pcos αmgC.Pmg(k+sin α)D.Pmgk解析:选C.汽车上坡时所受的阻力:f=mgsin α+kmg,根据P=Fv,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f,所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 m=Pmg(sin α+k).二、双项选择题7.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它们的功率一定相同B.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解析:选C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仅与做功的多少有关,而且跟做功所需的时间有关,故C正确,A、B错误,发动机的实际功率可能等于额定功率,也可能不等于额定功率,故D正确.8.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处,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速度v甲∶v乙=2∶1,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甲球做功的平均功率大B.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C.落地时,重力对甲球做功的瞬时功率大。
4.7 功 率一、教学目的: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公式P=W /t 进行有关计算。
3.正确理解公式P=FV cos α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什么是平均功率,并能用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二、重点难点1.理解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计算是本节的难点。
3.机车起动问题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其计算。
现在我们研究下面两个问题。
①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4N 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沿F 1的方向以2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16m.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力对物体做功,各做功多少?此过程用多长时间?②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F 2=4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前进16 m 。
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力对物体做功?各做功多少?此过程用多长时间?(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小结。
)①中拉力做功:W 11=F 1S =64J ;阻力做功:W 12=-fS =-64J ;时间:t 1=s/V =8s.②中拉力做功:W 2=F 2S =64J ;时间t 2=s as 42 . 可见,力对物体做功多少,只由F 、S 及它们间夹角决定,与物体是否还受其它力、物体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无关。
再比较一下,F 1、F 2做功一样多,但所用时间不同。
说明力对物体做功还有一个快慢问题。
本节课学习做功快慢的描述问题。
板书课题:第二节 功率(二)进行新课1.我们把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功率,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功率的概念(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
定义式:P =W/t(2)单位:国际单位为瓦(W),技术上常用“千瓦”(KW )作功率单位。
1W=1J/S ,1KW=1000W 。
(3)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做功快。
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明确了功W 和所用时间t ,就可求出相应的功率。
功率课外素材一、关于机动车辆常见的启动过程对于汽车或机车等交通工具,在静止开始启动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满足公式P =F · v ,在P 、F 、v 三个物理量中,若保持一个量不变,当另一个量变化时,第三个量也随之变化。
关于汽车的启动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两种常见的启动过程分析如下:1、汽车(或机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和行驶过程(1)汽车(或机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和行驶过程(请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课标的难度)汽车牵引功率P 保持恒定时,由P = F v 可知,牵引力大小F 与速度v 成反比。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F – f = m a 可知,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过程,随着汽车速度v 的逐渐增大,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F=f 时,加速度a=0,此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最后汽车做匀速运动。
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中,汽车运动具有以下特点:①汽车在启动过程中先做加速度不断变小的加速运动,同时牵引力变小,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开始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②汽车在启动过程中的功率始终等于汽车的额定功率; ③汽车的牵引力F 和阻力f 始终满足牛顿第二定律F- f=ma ; ④汽车的牵引力F 和瞬时速度v 始终满足P=P 额=Fv⑤在启动过程结束时,牵引力和阻力平衡,此时有P 额=Fv m = f v m⑥从能的角度看,启动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分别用以克服阻力做功和增加汽车的动能,即W 牵=221m mv +W 阻 (2)汽车以恒定的牵引力F 启动时,若汽车受到的阻力f 是不变的,汽车做的是加速度a = (F-f) /m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实际输出功率P 随汽车速度增大而增大,直至汽车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匀加速过程结束,此时汽车速度达到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的最大速度v 1m ,接着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汽车通过减少牵引力继续加速,进一步提高速度,直到加速度a =0,最后做匀速行驶运动,速度达到最终的最大速度。
第七节功__率1.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即P=错误!,表示做功的快慢。
2.公式P=错误!一般用来计算平均功率,瞬时功率用公式P=Fv进行计算,若v取平均速度,则P=Fv为平均功率。
3.汽车上坡时,司机要“换挡”来减小速度,这样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所受阻力较小,可以使用高转速比的挡位获得较大的速度。
4.注意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的区别.一、功率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
2.定义式:P=错误!。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1 W=1 J/s,1 kW=103 W.4.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1)额定功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在额定转速下可以长时间工作时输出的功率。
(2)实际功率动力机械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二、功率与速度1.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P=Fv(F与v方向相同)。
2.推导错误!→P=Fv3.应用由功率速度关系式知,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各种机械铭牌上所标功率一般是指额定功率。
(√)(2)某机械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一定比额定功率小。
(×)(3)物体的速度为v,则重力的功率一定是mgv。
(×)(4)汽车的速度越大,牵引力的功率也越大.(×)(5)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加速度减小.(√)2.合作探究-—议一议(1)去过泰山的同学会遇到挑山工,假设挑山工和缆车将相同的货物运至山顶,两者对货物做的功相同吗?做功的功率相同吗?提示:两者对货物做的功都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由于将相同的货物运往相同高度的山顶,因此两者做相同的功,而用缆车运送货物所用时间远小于挑山工的用时,根据功率定义知缆车的做功功率远大于挑山工的做功功率。
第7节功率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v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通过功率的定义过程,体会应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2.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
3.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的运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利用功率与力、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应用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机动车起动问题的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新的物理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以及联系生活中实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教师: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