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20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职业卫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关注领域。
职业卫生是为了保护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免受可能对其健康造成危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职业病发生,各种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应该得到严格实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应用。
1. 安全防护装备安全防护装备是一类常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它们的作用是在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工作场所中,对员工进行物理性的防护,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例如,头盔、安全带、护目镜、耳塞等装备可以在建筑工地或者工业制造中起到保护工人头部、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同时,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尘面具等装备可以降低化学和生物因素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这些安全防护装备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也有助于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2. 合理的工作环境设计除了安全防护装备,合理的工作环境设计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工作环境设计要考虑到员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例如,对于长时间从事办公工作的员工来说,合适的座椅和工作台高度能够避免颈椎和腰椎疾病的发生。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以及提供适宜的照明条件也能够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减少潜在的职业病因素。
3. 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为了有效地防范职业病的发生,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化学物质、噪音水平和辐射等因素来实现。
职业病危害评估和监测的结果可以帮助工作场所管理者了解潜在的职业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强调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通过提供关于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并掌握相应的防护方法。
此外,员工还可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装备,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对危险因素的方法。
健康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增强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促进他们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在化学工业中,职业卫生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无可争议,以减少健康
风险和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工业安全设施是任何安全系统的基础,在
没有可靠的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安全工作只是空谈。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
保护工人及其周围环境不受危害的安全设施,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体防护:
人体防护是保护工人暴露于有毒物质时,身体受到危害的重要措施。
主要包括预防性口、鼻和眼防护,特殊的劳动服装,手套,护目镜,呼吸器,洗涤设施,定期的身体检查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企业应指定专
人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明确责任,同时要求工人按照要求使用和维护。
2.生产设备设施:
用于生产加工的机械,器具,设备和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安全的位置,
尽可能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的危险。
使用定期检查厂内产品的安全性,并确
保设备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减少人体接触的
危险。
3.分离设施:。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ICS 13.100C52 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Hygienic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occupational poisoning in the work place2007-08-13发布2008-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安全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强、刘江、施瑾、刘光铨。
GB/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工作业场所的设计与防毒设备、防护措施、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的工矿企业、事业及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有毒有害作业toxic and hazardous work指在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进行的作业。
建筑工人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在建筑工地上,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工人往往面临各种职业卫
生风险。
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卫生防
护措施:
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建筑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安全鞋、
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降低头部、足部、眼睛
和皮肤受到伤害的风险。
2.设立通风系统:
在建筑工地上,常常伴随着粉尘、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释放。
为了防止这些有害物质对工人产生负面影响,建筑工地应设置有效
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污染物的排放。
3.建立工作规范:
建筑工地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包括职业卫生方面的要求和
禁止事项。
通过明确规定的工作规范,可以高效地管理建筑工地上
的职业卫生问题。
4.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给予建筑工人职业卫生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物质的识别、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
通过提供培训,可以提高建筑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5.定期身体检查:
建筑工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这有助于确保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早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建筑工人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是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保持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方式。
为了有效实施这些措施,建筑工地的管理者应重视职业卫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年版————————————————————————————————作者:————————————————————————————————日期: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工业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的效用,体现以人为本,防止职工发生急、慢性中毒,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业作业场所。
本规范的执行主体是各类含有有毒作业的工矿企业。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本规范的规定为职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监督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
第三条本规范主要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标准。
第四条本规范主要对含有职业中毒危害的工作场所厂区平面布局和车间设备布置、建筑设计卫生要求、辅助卫生设施、防毒设备及设施中一般规定、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测试评价及人员培训等方面作了规定。
第五条本规范可作为拟建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对已建建设项目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依据。
第六条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预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设计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章节,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用人单位应委托相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编写评价报告书,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防止职业中毒的卫生防护工程设施的实施效果评价是该报告书的重要篇章。
第八条凡涉及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卫生工程防护监督管理的内容,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法规、条例、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第九条有毒有害作业。
有毒有害作业是指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进行的作业。
第十条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职业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工程项目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管理措施1. 引言随着现代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人员数量和施工规模日益增加,因此工程项目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工程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施工质量的可靠性,我们将采取一系列防疫管理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和职业病的发生。
2. 防疫措施2.1 环境卫生管理•每日清洁消毒: 按时对施工场所、办公区、宿舍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公共区域和接触频繁的物品。
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环境卫生达到标准要求。
•垃圾管理: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定期清理垃圾并保持垃圾收集容器的卫生。
严禁乱倒乱扔垃圾,确保工地周围环境整洁。
2.2 个人卫生管理•洗手要求: 工人在进入工地前、就餐前、上厕所后等特定时刻,必须进行正确洗手。
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肥皂或洗手消毒剂。
•个人卫生宣传: 在工地明显位置悬挂个人卫生的宣传标语和标牌,提醒工人注意个人卫生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
2.3 健康监测措施•体温检测: 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测量,对于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人员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登记: 每位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填写健康登记表,包括健康情况、症状等信息,用于健康追踪和疫情防控。
•疾病识别和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会对患有传染病的员工进行及时识别和报告,并隔离病患以防止病毒传播。
2.4 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 工人必须戴口罩,特别是在密闭和拥挤场所,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提供足够数量的口罩,并对其正确佩戴进行培训。
•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具体工种和作业环境的需要,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培训和教育: 对所有工人进行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他们的个人防护意识并提供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指导。
3. 应急管理与控制3.1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 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疫情爆发时的紧急措施、职工疏散和隔离措施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工作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辅助卫生措施:洗消急救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工作场所设备
防毒设备及措施:毒物源控制,毒物排放控制
测试评价:有毒物质采集、监测
执业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
记录存档:毒源分布,作业人数等等
毒物控制中通风测试的计算以及有害物质评价指标
各物质全面换气量:L=M/Sa-Sb Sa为该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Sb为抽入的气体(换气)中含有该物质的浓度,没有则Sb为0 总的换气量为各物质换气量相加
通过某一断面或风罩的风量:L=3600*F*V 其中v为平均风速F为有效断面面积对于密闭排风罩等设备F为其有效截面积
风速的计算:
V=L/3600F或者V=√2hv/ρhv为平均动压ρ为空气密度
净化效率的计算
η=(L1*C1-L2*C2)/(L1*C1)*100% 其中L1为进口的风量L2为出口的风量C1为进口时有害物质的浓度C2为出口时有害物质的浓度若进出口风量不变即L1=L2 则η=(C1-C2)/C1*100%
单点单项指数
Pi=Ci/Si 其中Ci为该有害物质的实际浓度 Si为该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
Pi<=1 不超标反之超标
多点单项指数
Pi=∑Pi/n
单项指数达标率
P=达标数/总数*100%
单项指数超标率
Ep=1-P
当多个有害物质协同作用时
P1+P2+……+……Pn与1进行比较 <=1不超标反之超标
多个有效物质的综合指数
∗(Pi)max
I=√∑Pi
n。
职业卫生的防治措施职业卫生是指针对职业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有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进行预防和保护的一门科学。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卫生防治措施。
一、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有害因素的种类,员工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耳塞、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有害因素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以提高个人防护效果。
3.个人卫生习惯: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身体清洁等,以减少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工作环境改善措施1.通风换气:对于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较严重的工作场所,应采取通风换气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2.隔离防护:对于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的工作岗位,应设置合适的隔离设施,如防护罩、隔离间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员工的直接接触。
3.消除危险源:通过改良工艺、设备更新等方式,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的产生,降低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危害程度。
4.定期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职业卫生问题。
5.安全标识标识:在工作场所设置相关的安全标识标识,明确危险区域、禁止区域等,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三、职业卫生监测措施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噪音、辐射等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职业健康体检: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3.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员工的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和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四、职业卫生培训措施1.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增强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工程项目保证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职业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中,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工人在项目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如果没有足够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在工程项目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而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还会影响到工人们的家庭和整个社会。
工程项目中应采取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为了有效地保障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工程项目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做好职业卫生保护在工程项目中,施工现场的确非常杂乱,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尘土、噪音、有害气体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管理者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宣传在工程项目中,工人对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认识程度也非常重要。
只有知道了相关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才能更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管理者应为工人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宣传,强化职业安全卫生意识。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高空作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等。
因此,管理者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提供安全带、安全网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
只有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例如,应建立相关的安全责任人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从而更好地维护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
总结在工程项目中,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管理者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做好职业卫生保护、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宣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职业安全卫生,让工人在工程项目中安全健康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