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53)平平搭积木
- 格式:ppt
- 大小:8.66 MB
- 文档页数:16
《平平搭积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积木的基本搭建方法;(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学会使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的结构;(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商、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建筑和设计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 积木的基本搭建方法;2. 搭建不同形状的结构;3. 小组合作搭建积木;4. 欣赏和评价搭建作品;5. 总结搭建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积木的基本搭建方法;(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教学难点:(1)如何指导学生搭建复杂形状的结构;(2)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3)如何组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展示搭建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2. 实践法:学生动手搭建,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搭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欣赏评价法: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积木、搭建图纸、搭建指南;2. 学具:积木、搭建图纸、搭建指南;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4.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和设计,激发学生对搭建积木的兴趣。
2. 基本搭建方法学习:教师示范基本的积木搭建方法,如平铺、叠高、搭桥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基本技巧。
3. 搭建练习:学生根据搭建图纸或自主设计,尝试搭建不同形状的结构,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平平搭积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手工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
2. 学习图形的拼接和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搭建积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大小、比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基本图形,学会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空间关系,提高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积木、图片、卡片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基本图形的特征,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 操作实践:教师演示图形的拼接和组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搭建不同的形状。
4. 数学概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数量等特征。
5.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搭建成果,引导他们描述图形的特征和空间关系。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各种形状,进行观察和搭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搭建积木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图形的认知和运用。
2. 评价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创造力。
3. 通过作业收集,评估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成果和家长的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积木搭建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搭建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
3. 结合数学课程,让幼儿通过搭建积木体验数学的乐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平平搭积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了解积木的基本特征。
2. 学习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搭建积木,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学会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
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了解积木的基本特征。
2. 采用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积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积木搭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2. 准备积木搭建的场地,确保学生安全。
3. 准备分组合作的工具,如围栏、标签等。
4. 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搭建成果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认识积木: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积木的名称。
3. 搭建积木:教师示范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让学生分组进行搭建活动。
4. 分享与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搭建成果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搭建成果,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 团队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参观学生的搭建成果,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平平搭积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积木,了解积木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习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掌握基本的搭建技巧。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积木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大小,学会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
2. 教学难点:如何与他人合作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积木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大小。
2. 采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与他人合作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积木。
2. 准备搭建积木的场地。
3. 准备搭建积木的相关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搭建积木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积木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大小,让学生进行观察。
3. 动手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习搭建技巧。
4. 合作搭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
5. 作品展示: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搭建作品,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积木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大小。
2. 教师强调合作搭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合作。
3.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期待学生在下一节课中的表现。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与家人或朋友合作搭建一个复杂的积木结构。
2.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和结构,思考如何运用积木进行搭建。
3. 学生记录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准备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积木的认识和搭建技巧是否有所提高。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平平搭积木》课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平平搭积木》课文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平平,我可会搭积木了,你们想和我比一比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平平搭积木》课文,欢迎大家阅读!《平平搭积木》课文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
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
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结合课文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子。
师:而且能用这些词说一句话。
(分别出示色彩鲜艳的梅花,花瓣上分别写着:都是房间这些搭积木平平。
花叶上写着:很美往下没有好啊。
花茎上写着:还有一间呢?)。
生:我们房间真漂亮。
生:我会搭积木。
生:这朵花很美。
生:今天的天气真的好啊!(老师提示)(认识词的同学带着大家一起读,巩固识字)师生:好,同学们的这一关闯的可好了!我们就来见见好朋友吧!(出示课件1: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平平,我可会搭积木了,你们想和我比一比吗?)生:想。
(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
师:平平喜欢用积木搭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13课《平平搭积木》。
板书:ping ping da ji mu(生齐读课题)哪位同学会写这些字呢?(生摇摇头)拿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好吗?(师指导写第一个“平”字,并说出笔画名称)同学们会写了吗?(生:会写了)好,你们就来写第二个“平”字好吗?(生书空并说笔画名称)。
后面的字请同学们认真看,看看你们还认识哪几个字。
(师写生答)师:老师教给你们一种识字方法,这样识字可快了,看搭积木的“积”左边是什么字(盖住右边的“只”)谁认识?生:禾苗的“禾”师:再看右边是什么字?(盖住左边的“禾”)生:一只、两只的“只”。
师:真好!两个认识的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新字,同学们以后就按照这个方法去识字,一定会认得很多很多的字,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一关,我们就进行下一轮的比赛吧过渡:现在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生齐读)。
《平平搭积木》教案设计《平平搭积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过程方法:通过看图、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态度情感:教育学生要心中有他人。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你用积木会搭什么?下面我们认识一下这几个字。
板书:搭积木认读“搭”并说说怎么记住它?师:有个小朋友也喜欢搭积木,他是谁呢?(平平)认识“平”字(“苹”去掉草字头)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平平用积木搭了什么?)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词语:一间房子这些都住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没有很多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再读。
3、读生字卡片上的字,分行读,看哪行读得好。
4、分别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间”(可用“门”加“日”来记)组词(房间、时间、中间)“住”可以用“主”加单人旁来记(住在、住处、住下)“呢、啊”都是语气词,用在句尾,都有口字旁。
“很”可与“跟”相比较记。
用“很多”练习说话。
“没”字强调右边不是“朵”。
5、生字游戏(选择积木翻卡片课件)6、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1、平用积木搭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读课文的第一句)在黑板上贴上四间房子。
2、平平为什么搭这么多房子?(奶奶也想知道这个问题)全班交流时相机板书:爷爷和书、奶奶和平平、爸爸妈妈、?看图,这就是平平的家,看平平已经搭好了四间房子,奶奶笑眯眯地走过来说:“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再读第二小节,想想怎样读奶奶的话?(亲切的、和蔼的)3、重点理解剩下意见怎么安排。
(1)学生交流。
(2)平平为什么要这样做?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心中有他人)你心中想到过别人吗?说一说平日发生的真实事例。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认识“平、搭、间、这、住、很”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认识一个偏旁——双立人。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的朗读课文。
能读好问句。
3、通过朗读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认识6个生字,一个偏旁,会正确书写“平”字。
教学难点正确的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积木,胶带纸,剪刀,智慧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题导入。
(出示积木)你们瞧,这是什么?如果教师没有准备好积木,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们都会搭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会搭房子,会搭火车等等。
过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积木的能手。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跟大家认识,他可是搭积木的高手!老师现在把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写出来,同学们看看你认识他吗?(板书:平平)手吗?(平平)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平平用积木搭了什么?1、学习第一节指名回答。
然后教师问:你从哪里知道的?齐读第一节2、教师:平平搭了四间房子。
你们自己问问平平为什么要搭四间房子?“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1)自由读,读正确。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
(指导学生当不同的角色来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
你是爷爷,你来问问?其余的同学是爸爸妈妈,你们一齐问问。
3、平平是怎么回答的?“一间给……”(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正确。
(2)谁把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
(爷爷很爱看书。
奶奶可喜欢平平了。
爸爸妈妈多恩爱啊!)4、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
(老师:——平平:——)5、平平的房子分完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有了房子,该休息一下了吧?。
6、学生:还有一间呢?师:“还有一间啊”,教师画一个大问号?谁来问一问呀?“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指导朗读。
(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同学们,要是现在你也有一间小房子,你想给谁住呢?(学生自由发挥)平平是给谁住呢?请接着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你会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