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复习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60.03 KB
- 文档页数:32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掀起了席卷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促进了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的兴起,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工业革命增强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欧美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列强疯狂地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之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以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反殖民斗争,给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
1.工业革命的影响(1)在生产领域里,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工业的技术面貌,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英国很快取得了国际上的工业垄断地位,一跃成为“世界工厂”。
社会关系上,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使阶级关系简单化,而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却日益明显和尖锐。
(2)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式,冲击了旧思想、旧制度。
(3)消极影响①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
②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扩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穷落后。
2.19世纪形成的世界三股进步潮流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中期出现了三股进步潮流: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2.巴黎公社: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1.某校轩辕史学社准备举办“科技改变世界——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题交流活动,请你参与。
【史实回顾】同学们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进行了热烈讨论,请你积极参与。
(1)小A同学提问: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国家?前提条件是什么?
(2)小B同学拿出了以下三张图片,请你按要求简单介绍。
图1:,研制者是哈格里夫斯。
图2:改进蒸汽机,研制者是。
图3:,研制者是史蒂芬孙。
【探究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对此同学们疑惑多多,请你帮忙解答。
(3)小C同学的疑问:工业革命后我们人类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4)小D同学的问题: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扩大市场、掠夺原材料,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感悟启示】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学们分成两方进行辩论。
甲方:“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应该不顾一切地发展科技。
”
乙方:“科技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等负面影响,甚至危害生命,不发展也罢。
”(5)请你对甲、乙双方的观点进行诊断,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专题十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维导图知识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要点回顾】导致下图中现象出现的关键发明是()A.珍妮机 B.蒸汽机C.火车 D.发电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 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煤的开采,导致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的迅速增长。
故B符合题意;A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与煤的产量无关。
故A不符合题意;火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故C不符合题意;发电机的出现时间晚于1850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技能点拨】本题的易混点是蒸汽机和火车,需要分清火车是交通工具,是以蒸汽机为动力。
蒸汽机燃烧的是煤炭,促进了煤的大量开采。
【迁移训练】1.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
”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造成的B.英国气候雾多造成的C.乱砍树木造成的D.汽车尾气引起的【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因此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剧时,英国正在发生着一个变化。
这一变化,归根结底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
”英国的“这一变化”是()A.光荣革命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答案】C【解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这个时间段,英国正发生着工业革命(18世纪六十年代到1840年前后),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威力不亚于“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工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工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工业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工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工业的影响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教学难点:工业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工业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工业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