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 非诚勿扰 中国达人秀 节目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20
定位高端、颠覆传统的电视大片播出频道:浙江卫视制作方: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栏目定位:歌唱选秀类来源:荷兰的选秀节目《The Voice》三大特色:定位高端、赛制新奇、制作精良一、高端音乐精英比赛:对草根狂欢的反拨1、在中国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一档节目能像这样赢得大众和精英的双重肯定。
从节目定位角度来分析,《好声音》的高端音乐定位是对往日草根狂欢的一次反拨,《超级女声》引领的草根式选秀节目占领市场。
2、学员:参加过多次选秀;出过专辑;具备职业歌手的素质;有职业演出经验;56名学员中只有16人属于一张白纸,但这16人也大多数来自音乐学院,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节目组刻意用“美甲店老板”等身份掩盖学员的真实经历。
3、节目开始就是一场立足于音乐精英的歌唱比赛,正是由于这些精英的参与,才使得节目的竞争更加激烈,产生的效果更加令人期待。
4、高端定位并非首创,《非同凡响》缺乏任务背后的情感故事。
《好声音》虽然移植国外的节目,但它在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观众的喜好,将观众的成长经历和亲情元素与比赛融合到一起,从而使节目不仅以声服人,更能以情动人。
每位学员平均上台五六分钟,讲故事的时间就有三四分钟。
亲情、爱情元素等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情元素与美妙歌声相辅相成,满足了观众多重的审美期待。
5、导师顶级、学员顶级二、颠覆传统的赛制与节目流程1、通过精巧的赛制来营造悬念、吸引观众。
2、《超级女声》海选-投票-PK等。
《好声音》:海选放在幕后,编导线上线下去找;学员登台演唱,导师决定是否按灯无人按灯:淘汰一人按灯:学员进入导师队伍多人按灯:权利反转到学员手中,其选择一个导师进入该队伍。
(1)导师通过对学员的争抢来表现出学员本身的实力,从而提升学员在观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导师们“不顾颜面”的争抢景象为节目增添了许多新奇的元素,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四位导师的不同状况——不再高高在上,平易近人,平等对话,残酷赛制下的温情。
中国好声音节目概况中国好声音—The V 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源于荷兰节目《The V oice of Holland》,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
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将作为明星导师言传身教,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树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节目录制地点为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馆。
关于中国好声音[3]第一季的网络播出问题,灿星也曾想与视频网站来复制和浙江卫视相同的合作模式,灿星为视频网站提供海量素材,视频网站负责素材的整合互动,而不仅仅作为线上播出渠道,但当时没有任何一家网站看好这个模式,也自然没有人敢尝试。
但出于种种考虑,最终灿星公司还是选择以区区几十万一整季的超低价贱卖给了8大视频网站,并实现同步直播。
《中国好声音》广泛的网络渠道加速了节目的迅猛蔓延,也引来众多寻求合作的广告商,以爱奇艺为例,该网站每期节目的播放量都能达到几千万次,并已收获千万元的广告收入。
韩国之声荷兰之声英国之声美国之声爱尔兰之声节目制作首次制播分离中国好声音堪称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
《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为浙江卫视,这支据悉,节目制作组曾与多家国内一线卫视接洽过,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最后花落浙江卫视。
浙江卫视掌门人夏陈安毫不避讳地表示,当初台里对是否“接纳”这个高昂的节目存在着很大分歧,但是夏陈安还是以极大的魄力将之纳入旗下,他说,“浙江卫视是‘第一梦想频道’,《中国好声音》与《中国梦想秀》在精神上是血脉相连的,它秉持着‘以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宗旨,不断发挥正面能量,激励和鼓舞人们不断向前奋斗,相信梦想,也相信奇迹。
”[2]打造全产业链此外,不同于以往的节目对明星导师们采取付费的方式,《中国好声音》中明星导师共同打造产业链的模式让明星们长期共同投入,这无疑将使得明星效应更大作用地发挥出来。
《非诚勿扰》栏目分析《非诚勿扰》是2022年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
由孟非主持,每周六、周日晚21点05分播出。
《非诚勿扰》是一个速配交友节目,台上有24个女生,1个男人面对24个女人,何其壮观每次见面都有奇妙的戏剧冲突,讨论现在网络上和社会上非常流行的切合实际的话题:房子、孩子、婆媳关系等等。
作为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并不是第一个,自从湖南卫视在全国首家推出了第一档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相约吧》之后,才推出来的。
此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的关注。
婚恋交友类的节目这个创意,其实并不算新鲜,因此它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栏目定位。
明确的对象定位:《非诚勿扰》对受众对象有明确的定位。
婚恋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要直面的生活大事。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已达1.8亿,而“剩男”、“剩女”的出现,更使婚恋问题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婚恋交友主题的电视节目无疑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性。
《非诚勿扰》的主要对象就是当今这些“剩男”、“剩女”们,《非诚勿扰》一个为剩男剩女打造的节目,以其独特的娱乐性与参与性收到了广泛的欢迎。
此节目被定位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以婚恋为主题,针对80、90后以及其亲属。
内容定位:一个成功的栏目需要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非诚勿扰》也不例外。
但是这个定位似乎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婚恋栏目的定位,其实不然,这个定位只是表面与粗略的,其个性化定位还主要得益于它的深层定位。
《非诚勿扰》超越了“相亲”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探讨“当代年轻人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的这一更高境界,触及到了当代人们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迷茫。
这不同于以往的定位,没有书面的认定却深深植根于栏目中的,考虑的是深层次的东西,我把这个叫做深层定位。
《非诚勿扰》的深层定位就是引发人们对婚恋观的思考。
不论是富二代个性内心想法的袒露,还是美女对试婚、同居、男友经济实力考核评价,都在不知不觉中探讨着当代社会生活所有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价值观的思考。
《中国达人秀》成功之道浅析自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节目播出以来,在较短的时问内即获得了媒体与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无论是从“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节目理念,还是从这档节目中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以及淳朴的、非刻意矫揉造作的节目制作风格等,都值得新闻工作者们思考与探讨。
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数据显示,《中国达人秀》2010年7月25日开播盛典第一期收视率:上海地区7.96,全国1.37,排名全国第二。
2010年l0月l0日全国总决赛:上海地区34.88,全国5.70,排名全国第一。
良好的、健康的电视选秀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释放内心压力、增强生活情趣、提高公众自身素质的重要精神食粮。
中国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在众多选秀节目中短时间内即取得超高收视率,无疑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优秀节目。
《中国达人秀》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以下几点因素是取胜的关键。
一、特色的节目模式自从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创造了收视神话并且取得了轰动性的社会影响后,其他各省市电视台也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电视选秀节目。
如果从首届《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算起,中国荧屏选秀活动已经历时近七年,“七年之痒”让最近几大选秀赛事不约而同进入了瓶颈期,选秀大省湖南参与的两档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和《花儿朵朵》收视率纷纷跌入历史新低,尽管节目组绞尽脑汁,甚至搞出“伪娘”和“中年大妈”这样的噱头,依然难以挽回收视低潮的大趋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节目却异军突起,成为同类型节目中的收视冠军。
综合对比各省市电视台众多的选秀节目可以发现,“中国达人秀”与“超级女声”、“超级男声”等众多偶像类选秀节目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对选手没有固定的标准去选择,可以令普通人实现自己大的梦想。
“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
”这“全球最大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的核心标志,《中国达人秀》也将致力于打造“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展示其天赋和潜能。
浅谈中国达人秀浅析《中国达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第一季节目自2010年7月25日起每周定期在上海东方卫视播出,于2010年10月10日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进行了总决赛的最后角逐。
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在无数中国观众的见证下,24强的选手通过层层竞争和淘汰,最终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并且也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演出的达人——“断臂钢琴家”刘伟。
这场华丽的视觉盛宴落幕至今已有两个多月,但它所带来的巨大轰动效应和中国电视真人秀的未来趋势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作为三位评委之一的周立波曾说,《中国达人秀》就是一场全民的嘉年华。
的确节目自首期开播以来就在上海地区乃至全国获得在娱乐节目中独占鳌头的高收视率。
节目本身的吸引力以及节目的市场化、商业化路线都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娱乐参与精神。
《中国达人秀》的24强参赛选手,每一个参赛选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他们所具有的达人的潜质,更体现《中国达人秀》的宗旨: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相信梦想,相信奇迹!“断臂钢琴家”刘伟、胖女孩蔡铀勍、“小周立波”张冯喜、“中国版苏珊大妈”朱晓明、“孔雀哥哥”姜仁瑞等等。
这些达人们或许身份平凡,外表普通,但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并渴望在舞台上实现梦想。
这满足了老百姓的求新求异的娱乐需求,更迎合了无数草根阶层渴望表现、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
因此观众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极大的热情,网络每期的视屏在排行榜高居不下,大家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和博客纷纷传达对自己喜爱的选手的支持。
同样为了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
《中国达人秀》在上海、深圳、北京、武汉、天津、成都设立了六大赛区,以及西安、沈阳、昆明、广州、重庆五大超级加油站,并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过海选活动,海选通常在商厦或者其他中小型的室内、室外舞台举行,并且通过联合一些大的商业品牌在商场、超市举行各种海选活动,并以与明星面对面等为奖励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场全民盛宴中来。
如果说2004年的湖南卫视以《美国偶像》为蓝本推出的《超级女声》是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土壤下生存的一次拯救,那么继《英国达人》在全球迅速蹿红后,上海东方卫视与FremantleMedia合作旨在中国推出最大的达人秀节目。
非诚勿扰节目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非诚勿扰节目分析1.节目特点《非诚勿扰》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相亲交友方式,用电视真人、网络等全新空间为平台,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两位主持人孟飞和乐嘉,以为女嘉宾老师黄菡,主持着节目。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24位嘉宾都是时尚靓丽的年轻人,这首先吸引到80后、90后的群体,其次的观众是“家庭主妇”和“剩男剩女”“非诚勿扰”三年打造一剑,其品牌已经形成稳定的形态体系、包装体系和品牌开发体系。
随着观众需求的水涨船高,同时“超女”面临收视率降低广告商提出索赔的种种负面新闻,变革是拉升收视率必做功课。
由于其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在2011年7月推出澳洲专场;2011年10月推出美国专场;2012年1月推出英国专场;2012年6月推出法国专场;2012年8月推出加拿大专场;2012年11月推出韩国专场。
2.吸引点《非诚勿扰》是国内收视率极高的真人秀婚恋交友节目,它不重游戏化,而重视展示个性,将每一位嘉宾的性格特点展示出来。
当今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和相亲两个难题,在闲暇时间看看《非诚勿扰》这样的相亲节目,未尝不是为自己单调生活增加乐趣的调味剂。
节目中的嘉宾表达自己对恋爱的观点,其中不乏富二代,已婚者,在校大学生等群体。
他们当中有部分人语言犀利,部分女嘉宾性格刚烈。
观众看节目的时候,不仅仅看到节目中当事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在思考、验证自己和亲朋好友的价值观,他们一边看节目,一边讨论的不仅仅是节目中那些人的观点,同时也会交流自己和身边人的观念和态度。
他们不仅仅是在配对恋人,同时也是在让所有观众探讨婚恋爱情的观念与态度。
节目不论是环境、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等,还是背景音乐、节奏控制等等,都已经达到了同类节目最上乘的水准,所以胜出是没有悬念的。
《中国达人秀》的特色分析作者:丁倩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13期[摘要]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选的不是歌手、舞者、音乐家,而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和践行者。
《中国达人秀》成功地把主流价值观与娱乐精神完美统一。
《中国达人秀》让平凡人实现大梦想,并带来与众不同的故事。
这群人中有农民、民工、拾荒者、残疾人、儿童、老人、保安、足底按摩师等等。
他们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被磨砺出坚毅的性格,同时不放弃内心的梦想。
[关键词] 《中国达人秀》;节目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38引言2006年,中国各大电视台力推真人秀节目,中国娱乐节目逐渐从演艺明星的自娱自乐转向草根平民的大众狂欢,舞台的主角由精英换成了大众,精雕细刻的节目内容逐渐被原生态的个性表达所取代,节目内外的互动趋势日渐明显,节目从内容、形式到运作手段所包含的“真人秀”元素也越来越多。
2010年上海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
不同于其他“拿来主义”节目,《中国达人秀》获得了巨大成功。
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达人秀》2010年7月25日开播盛典第一期收视率:上海地区7.96,全国1.37,排名全国第二。
2010年10月10日全国总决赛:上海地区34.88,全国5.70,排名全国第一。
[1]它的成功源自哪里,是什么让“抄袭”的试卷得了满分?独特的“草根”定位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选的不是歌手、舞者、音乐家,而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者和践行者。
《中国达人秀》成功地把主流价值观与娱乐精神完美统一。
《中国达人秀》让平凡人实现大梦想,并带来与众不同的故事。
这群人中有农民、民工、拾荒者、残疾人、儿童、老人、保安、足底按摩师等等。
他们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被磨砺出坚毅的性格,同时不放弃内心的梦想。
在开始的时候评委、导演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算是“达人”。
导演金磊曾介绍说,在海选的时候,有一个足底按摩师,他排队时对组委会说他想插队先表演,因为还有两个客人在等着他按摩。
浅析《中国好声音》【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在这五花八门的节目堆中,《中国好声音》的异军崛起,令这个夏天的电视荧屏“复苏”了。
收视居当日收视榜首,在这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涟漪,本文试论《中国好声音》“火”的原因。
【关键词】: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影响黄鹤、李代沫、徐海星等等,他们的名字频繁的出现在大家的交谈中,新闻、微博上,他们是谁?是什么让人们一夜之间记住了他们的名字,2012年7月13日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在一夜之间爆红,收视率位居第一,成为多家电视台嫉妒、羡慕的对象,是什么原因让它如此成功,将综艺节目带入了高峰,又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奇迹。
一、《中国好声音》的概况(包括内地综艺节目的现状)国内综艺节目的开端,是1990年央视《综艺大观》的播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二十年历史。
即使是从1983年央视举办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算起,也不到三十年。
在进入后综艺时代,综艺界渐露疲态,节目内容循环复制,收视率急剧下跌,满足不了大众的需要,观众大喊审美疲劳。
我国的综艺节目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模仿国外的综艺节目,如《中国梦想秀》源自英国BBCW频道创全国收视第一的王牌综艺《就在今夜》,壹周立波秀源自美国脱口秀节目,很多节目都是模仿国外,但是模仿又如何,只要我们看的开心,对于模仿国外娱乐节目,我们并不排斥,只是近年来,娱乐节目内容不断的重复,就像相亲节目,有段时间几乎每个频道都在播放,给人们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们失去了观看的冲动,让群众感到不耐烦,还有节目缺少内涵,什么都要弄的很煽情,好像感性成为了时尚,大量综艺节目的快乐都侧重于感性,但是看多了,也会让观众觉得苍白无力,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创作队伍的良莠不齐,理论建设的滞后,节目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人们对综艺娱乐节目的思想性、生活化、责任感等内容构成的质疑变得强烈了。
《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在一夜之间位居收视榜首,深受广大人群的喜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们喜欢评委,喜欢节目的形式,更喜欢选手的歌声、洒脱,和以往的竞赛节目相比,这种不是比赛的方式,更加吸引人们的好奇。
《非诚勿扰》节目制作分析汪洋1、节目概况:《非诚勿扰》作为江苏卫视的新王牌节目,在2010年年初异军突起,收视率一再刷新记录,节目中引发婚恋观点激烈碰撞,从而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节目中的嘉宾特色鲜明,言语犀利大胆,极具个人观点,同时不乏具有动人情感故事的征友选手,因此在节目收视高的同时,多位嘉宾也迅速成为网络红人。
根据索福瑞34城市收视调查显示,连续三期节目收视有突破3%的表现,在4月中旬的节目收视率高达3.76%。
节目由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孟非主持,节目形式是以EFP方式在江苏电视台3千平米的剧场录制,每周六录制两档,经过编辑后于两个星期之后的周六和周日各播出一档。
每档节目的男嘉宾为5人,女嘉宾24人,还有一位节目点评人乐嘉。
(参见《非诚勿扰》节目录制现场图)2、录制现场:现场中的圆形平台是主持人和男嘉宾的活动区域,男嘉宾由进场电梯进入现场;24位女嘉宾分为两列从对面的进场门进入现场。
嘉宾的自我介绍之后,各位女嘉宾便会对男嘉宾进行评价或评议,各种社会婚恋交友观点的碰撞由此展开,各种社会价值观的激烈交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幽默搞笑对话,再加上主持人孟飞的插科打诨、煽风点火或正面点评,点评人乐嘉的旁敲侧击等等,或许就是收视率较高的原因。
女嘉宾用亮灯或灭灯来表示接纳或不接纳男嘉宾,男嘉宾也选择心仪的女嘉宾;如果都看中了对方,男嘉宾即可牵手女嘉宾,如果没有一位女嘉宾的接纳,那么男嘉宾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样下一位男嘉宾即可进入现场,继续节目的进行。
舞台的正面是女嘉宾的表现场地,席位上标出女嘉宾的姓名和序号,并有一支鹅颈话筒,可随时将女嘉宾的发言经现场扩音和进入节目制作系统,便于观众和工作人员监听,便于录像机进行录制。
女嘉宾身后的大屏幕,既可以显示亮灯和灭灯的数据,也可播放嘉宾的图像资料。
观众一般不参加节目的互动,只是在必要时导播会切一些观众的反应镜头,如:嘉宾进场时的欢呼、拍手,被现场对话所感染的感情流露等等。
浅谈《中国好声音》陪伴着我度过这个炎热暑假的是一档浙江卫视推出的节目《中国好声音》。
我是从朋友那里听到有关它的一些评论,如吴莫愁独特的嗓音和饶舌,模特丁丁的清新活力,张玮的high歌劲爆,盲人张玉霞声音的空灵柔美等等。
我从而开始喜欢《中国好声音》,但是当我看了一期后,我是真心真意的狂爱上了它,因此我把它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
《中国好声音》的走红在我的意料之中,下面我就来简单的谈一谈这档音乐节目。
首先四位导师的选定就是一大亮点,有代表爵士嘻哈玩音乐的庾澄庆老师,音乐比较正宗而资历深厚的刘欢老师,歌声情感细腻女人而性格豪爽的那英老师和奋斗励志北漂而嗓音独特的杨坤老师。
四位导师的选定涵盖了方方面面,同时针对于其他的音乐选秀节目也是新颖的。
选手的背景经历挖掘是第二亮点。
《中国好声音》不像其他的节目那样有身份年龄的限制,它给怀有音乐梦想平凡的人一个实现梦的舞台。
于是我们看到每个选手都带了一个故事走到我们面前。
来自县城的女孩光脚唱《Rolling in the deep》,大理的超级哈比人哈尼王子唱摇滚版《在那遥远的地方》,海峡那端的盲女把《月满西楼》演绎的以假乱真。
年轻的平面模特要唱出属于自己的快乐,光头女孩一首《被遗忘的时光》将爵士名伶范进行到底,带着面具穿古装的游戏歌手战胜自卑障碍,还有北漂男孩辛酸打拼、自闭男孩楚楚可怜,有为爱情而唱,有为父母而唱,有为自由而唱,在音乐梦想的大旗帜下展示真实的众生百态。
看到那么多平平凡凡的普通百姓登上舞台,靠着短短几分钟的演唱就去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梦想,的确是一件幸福又励志的事,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怎么能不热爱呢?评委盲选的创新是第三亮点。
“好声音”转椅的设计,打破了种种选秀的窠臼,试图回归音乐本质。
评委盲选这个新颖的设定,一则可以更突出好声音这个内核,以达到返璞归真的定位和形象塑造。
二则,先闻其声再看其人,尤其是反差强烈的选手,戏剧性会更突出,也就是说高潮会来的更为猛烈。
第二季《中国达人秀》的新亮点作者:虞国芳来源:《传媒》 2011年第10期文/虞国芳2010年,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火爆登场、一炮打响,勇夺全国综艺节目收视冠军,并迅速成为一种综艺现象。
经过半年的准备,背负着第一季收视辉煌的压力,第二季《中国达人秀》于今年5月1日再次华丽登场——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中国达人秀》第二季首期节目在上海本地获得13.88%的高收视,与第一季首期节目的7.96%相比,升高将近一倍。
而在全国27个城市,《中国达人秀》第一期节目的收视也达到2.1%,同样远超去年同期的1.37%,再次赢得开门红。
此后节目的收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自5月1日首播到7月10日的总决赛,收视期期飘红(见表1),7月10日的“全国总决赛暨年度盛典”收视率更是收获了上海地区32.61%、全国5.48%的佳绩,《中国达人秀》再次创造了收视奇迹。
东方卫视在出尽风头的同时,也赚了个盘满钵平。
据《中国达人秀》宣传总监陆伟介绍,之前“梦想之夜”年度盛典的15秒广告招标达到了央视A类广告招标水平,仅次于春晚,单笔最高为15秒33万元。
而仅凭当晚的一场直播,东方卫视便吸金3000多万,创造了省级卫视广告的奇迹。
《中国达人秀》为什么能接二连三地取得巨大成功、并迅速成长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版权方《英国达人》的操作宝典”,在今年6月17日举行的《中国达人秀》研讨会上,导演金磊说,“第一季有些仓促,没有达到真正的宝典,只做到了70%。
而第二季,制作团队自我要求达到宝典的80%,甚至90%,从音效到画面,从机位到灯光等,以及制作流程上,要求都更加严格”。
借力新媒体,品牌推广立体化《中国达人秀》第二季自筹备开始,就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展开多渠道、立体化的品牌推广。
创新渠道,面向世界网罗达人。
第二季《中国达人秀》除在全国各地设立报名点外,还与优酷网、土豆网、酷六网三大视频网站合作,利用网络的普及性和开放性,开设了“网络招募站”,创新了报名方式。
非诚勿扰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酝酿已久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广发关注。
一时间各种声音纷沓而至,有批评它造假作秀、媚俗拜金、宣传不正确的价值观的,也有支持它敢说真话、反映社会本来面目的。
尽管《非诚勿扰》存在一些负面的声音,但从影视艺术的角度看,它是一档优秀的电视栏目,它遵循影视艺术创造的规律,必定会有高的收视率。
自从老师播放了一集《非诚勿扰》后,我便开始关注这一类电视节目。
自从1月15日首播以来,《非诚勿扰》便红透了大江南北,并使得各个竞争对手相继效仿并推出相类似的节目,如湖南芒果台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等,现在的竞争可谓达到白热化的阶段了,然而,《非诚勿扰》依然占据着领头羊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是我对这一现象的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我认为是主持人的风格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像《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这些电视相亲秀是真人秀的一种,在这类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事才是主角,吸引观众的,也恰恰是这些真实存在的来源于生活却又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的东西,而节目的主持人的角色,我觉得是一个引导者,引导我们去了解这些人和事情。
毫无疑问,何炅在《快乐大本营》所积累的人气和娱乐搞笑功力都是无人能敌的,这也为《我们约会吧》加入一个重要的看点,不少的观众看这节目也是为了看何炅的表演。
而与何炅相比,孟飞的娱乐性质就差太远了,我们都知道孟飞是做电视新闻节目而出名的,在节目上一本正经的,那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为什么在这娱乐性极强的节目中,何炅会输给孟飞呢?我想,或许何炅的个人魅力实在太强了,他的表演太抢眼了,这已经完全盖过所有的嘉宾了,人们看这节目,其实,看到的只有他,而对于这样一个真人秀节目来说,他已经“喧宾夺主”了。
而孟飞呢,他很好地扮演着一个说书员或者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他更多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各嘉宾身上,让嘉宾们能各抒己见,这也使得观众能看到和听到更多更新奇的不可预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