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与高尔基面对面

作文:与高尔基面对面

作文:与高尔基面对面
与高尔基面对面 采访时间:1936年6月17日 采访地点:高尔基家中 采访类型:独家专访 采访记者:《工人日报》记者李岑崟 我怀着对高尔基的敬重之情,走近了这一间小屋子。我敲响了门,门开了,开门的正是马克西姆·高尔基本人。他身材高大、笔挺,浑身上下散发着文人的气质。
高尔基把我带进了小木屋,我环视四周,发现这里非常朴素,没有多余的装饰。我坐在椅子上,开始采访高尔基。
我(面带微笑):高尔基先生您好,我刚才观察了一下您的屋子,请问您为什么要把房间弄得如此朴素,不带任何装饰呢? 高尔基(淡淡地):那些装饰都是外在的,我认为有床睡,有饭吃,就够了,不需要这些外在的装饰品。简单的环境更有利于我创作。
我(点点头):是呀,这的确符合您率直的个性,有米可吃,有床可睡就够了。那么请问您写《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想告诉读者们什么呢? 高尔基(沉思了一下):我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个道理。我之前为了读书,被打、被骂,但我不放弃,继续读书,后来我终于上了大学。我想这些经历还是有点用的。
我(感动):是的,人一生总有困难,我们只要战胜困难,就会成功。好了,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我就不打扰您了,再见! 我轻轻地走了出去,并关上了门。这次采访让我们知道不经风雨,不见彩虹的道理,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高尔基先生。我心中的崇敬之情更深了…… 精彩点评:老师觉得,岑崟选择高尔基作为自己的采访对象,一定是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的道理,一看作文,果真如此,问得深刻,答得深沉,人生智慧尽在其中。文章的结构十分完整,但问题太少,再补充些吧!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