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 易错题查漏补缺 专题复习系列(五)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答题技巧:气候与自然带
整理了高考地理考点的简答题答题思路,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更多高考地理备考内容在高考频道。
高考
地理考点:气候与自然带简答题答题思路
(1)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是:它位于赤道两侧,被广阔的海洋所包围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
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量差异很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4)南半球没有冻土带的原因是:南半球的同一纬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北非受到来自大陆内部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影响。
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中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6)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原因:副热带高压强度不稳定,夏季风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得晚,持续时间长;北方的雨季很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
(梅雨不是最好的答案,因为有些年份出现了“空梅”现象)
12下一页尾页。
2013年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高考预测】①不同的地表形态→高原、山区、平原等→⎩⎪⎨⎪⎧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
②重点掌握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③复习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在于对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掌握,主要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对策方面进行理解和掌握。
④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用所学的理论解释当前的热点问题,如长江流域的干旱、洪涝灾害、日本地震等。
【高频考点】考点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1.[2012·北京文综,36(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考点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2012·重庆文综,36(2)]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_。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2012·天津文综,13(3)(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1列举三项。
(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2说明原因。
考点4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4.(2012·北京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1)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2)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1)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2)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3)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4)日期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5)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2013年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高考预测】①不同的地表形态→高原、山区、平原等→⎩⎪⎨⎪⎧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
②重点掌握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③复习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在于对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掌握,主要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对策方面进行理解和掌握。
④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用所学的理论解释当前的热点问题,如长江流域的干旱、洪涝灾害、日本地震等。
【高频考点】考点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1.[2012·北京文综,36(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考点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2012·重庆文综,36(2)]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_。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2012·天津文综,13(3)(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1列举三项。
(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2说明原因。
考点4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4.(2012·北京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1 201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5 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2013高考预测】①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运用区域地图梳理全球主要地区、重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的地理特征,突出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②注意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思路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区域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比较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综合比较法(尤其是列表比较法),在分析区域优势、特色和功能的基础上,注意找出区域间各地理要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④关注热点区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热点区域的地理特征。【考点突破】考点1 世界地理概况1.(2012·天津文综,10~11)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2)结合上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2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考点2 世界主要大洲和地区2.(2012·四川文综,5)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3.(2012·海南地理,5、7)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2)题。3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2)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 B.制冷C.取暖 D.烹饪【答案】(1)B (2)C 4.(2012·上海地理,47~49)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温带海洋性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之间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 (70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40—60的大陆的西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西欧,南北美洲的大陆的西海岸狭长的地带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4、气候形成原因::深受海洋影响,常年盛行西风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松鼠、黑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棕壤、揭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英国首都伦敦、工业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石抽城市阿伯了、法国首都巴黎、北部钢铁工业城市敦刻尔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大港口安特卫普、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最大港口鹿特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德国最大港口汉堡、鲁尔工业区城埃森,杜伊斯堡、科隆、新西兰首都坦惠灵顿,最大港奥克兰,挪威首都奥斯陆、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澳大利亚的港口墨尔本,美国的飞机城西雅图。
加拿大西部港口温哥华。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乳畜业和国艺业为主。
【自主梳理归纳】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和等。
【答案】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注意提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表现: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的演化。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答案】统一的其他各个要素协调牵一发而动全身【注意提示】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命题过程中常考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是由于地处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植被,地表沙化,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形成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陆地自然带(1成因:因、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呈分布。
【答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植被类型宽度带状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注意提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部距海不太远,水分差异较小;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即使是内陆地区,也不显得干燥,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也远不如中纬度沿海地区,海陆水分交换不太活跃,因而沿海与内陆地区水分差异较小。
所以低纬度和高纬度经度地带性特征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地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特征。
2013年高考地理常见题型第一部分气候气候分析:大气环流、地形和盛行风、洋流、海陆位置⑪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赤道低压带控制,周围海洋广阔。
(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⑫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地形)⑬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⑭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位于来自于海洋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地形抬升,加强了地形雨。
(地形和盛行风、洋流)⑮亚马孙雨林分布广泛的原因: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大气环流);亚马孙平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海上水汽随信风从东部进入,受地形抬升,终年降水丰富(地形和盛行风);赤道暖流增温增湿(洋流);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海陆位置)。
⑯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广泛分布的成因: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地区,深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气环流);中部为平原,山脉走向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地形);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显著(洋流);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破碎,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面积大(海陆位置)。
气温分析: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⑪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地形);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大气环流)。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总结:气候与自然带小专题2021高考正在紧张温习当中,为了使同窗们更好的温习高考天文,查字典天文网带来了2021年高考天文必背考点总结:气候与自然带小专题,供同窗们参考学习。
气候与自然带小专题⑴拉丁美洲气候干冷的缘由:位于赤道两侧;周围陆地宽广.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缘由:受安第斯山脉阻挠的影响,山地东侧为西风带的背风坡,发生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沛。
(非地带性现象)⑶非洲缺失温带陆地性气候的缘由:非洲同纬度是陆地.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缘由:南半球同纬度是陆地.⑸同在北回归线左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习尚候、我国西北部亚热带季习尚候等气候缘由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外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枯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西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结:北回归线左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情势不同.⑹我国旱涝灾祸主要散布于东部季风区,缘由是副高强弱不动摇,降水的时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缘由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域普通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正确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正确答案)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域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域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挠,谷口向南,构成庞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弱小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少量暖湿气流,深化大峡谷外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清楚向北推进。
⑽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的缘由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失掉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夏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南方的影响大。
⑾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缘由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失掉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2013高考地理易错题查漏补缺专题复习系列(五)气候与自然带专
题
]一、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1-2题。
1.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2.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B、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D、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右图甲中MC、MD分别为树木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 BD岸冲刷严重,图乙中两曲线A、 B分别代表图甲中 A、 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的正确说法是
A、该河位于热带地区
B、该河AB段有发生凌汛现象的可能
C、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
D、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4.若图中河流流量大小与树影长呈反相关,则该地气候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是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
20世纪前半叶,该国东北部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甲城市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
世界各地的美食各异。
以下是一套著名的传统美食餐单。
从此套餐使用的材料,分析其地理意义。
回答7-8题。
餐前点心:以玉米为主要材料的金黄色托提亚饼;
餐汤:以番茄酱为主要调味料的阿丝特克汤;
主菜:豆类及可可调制的莫雷汁浇在鸡腿上——莫雷鸡主菜;
餐酒:龙舌兰蒸馏的淡黄色的塔奇拉酒。
7.该套餐所选取材料的特色与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关系密切的是
A.人口B.气候C.市场D.植被
8.对于盛行该传统套餐的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的气候是潮湿闷热的热带季风气候B.该国的水资源丰沛
C.该国的气候是干旱、半干旱的高原气候D.该国的农业资源中水资源丰富9.据下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2007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和我省北部山区遭受严重雪灾,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
读下图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