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与设施等基本情况公示
- 格式:pdf
- 大小:96.73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2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达标学校登记表
省辖市(直管县、市):(公
章)年月日
附件3
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申请评估认定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公章)类别: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完中初中部(打√) 2013年月日
注:(一)小学教辅用房6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兼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初中教辅用房9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
(二)非寄宿学校或无师生就餐学校,该项不计分,总分中也要相应减去该项分值,之后再按百分制折算该校实得分数。
(三)“三证”为: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蓟州区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2.28•【字号】蓟州政办函〔2018〕56号•【施行日期】2018.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蓟州区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乡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区教育局拟定的《蓟州区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2月28日蓟州区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 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函〔2018〕83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区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全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一)2018年启动两类学校建设,2019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校舍建设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两类学校建设,促进两类学校科学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二)对因无生源而自然停办的小规模学校,根据当地生源增加等情况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要按程序恢复。
江苏省62个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表
注:1. 江苏省制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共设6个方面20项指标,表中所列其中10项核心指标。
2. 江苏省规定:(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评定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档。
31项结论都合格,综合结论为合格;有29项以上结论合格的,综合结论为基本合格;
否则综合结论为不合格。
(2)老城区的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达标但近几年来政府采取措施已逐步提高生均占地面积的,可视为“基本合格”。
正在实施异地新建、老校改扩建工程及正在进行学校撤并等特殊情况的,其规划指标可用来测算认定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体育活动场馆等,认定后2年内各项工程必须完成,否则撤销认定。
3. 县域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区、市)制定办学基本要求,才具备申报“义务教
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资格。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合肥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9.01.16•【字号】合教秘基〔2019〕29号•【施行日期】2019.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合肥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2018—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表〉的通知》(皖教秘基〔2018〕123号)、《关于合肥市2018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暨“两个标准”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合教秘基〔2018〕675号)要求,目前已完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落实情况调研,现就办学基本标准落实情况调研通知如下:一、调研时间:1月21日二、调研范围:各县(市)区规划2018年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学校、两类学校、民族学校三、调研内容:学校标准化建设“一校一案”情况以及标准化建设年度达标情况。
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参照《安徽省农村教学点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其他学校标准化建设参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皖教基〔2017〕24号)。
四、调研安排本次调研采取各县(市)区际交叉调研方式。
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安排基教、基建、电教(装备)等科室(办)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其中基教负责人任组长,负责调研统筹协调工作,调研所需车辆由所属县(市)区自行安排,市教育局将随机参与调研。
调研安排详见附件1。
五、调研方法实地调研,调研组从规划2018年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学校、两类学校、民族学校(附件4)中抽取3-4所学校,根据教育事业统计信息测算统计表(附件2)相关数据,着重就存在问题开展调研,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给予指导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
六、有关要求1.学校需完成附件2中调研方法为学校填报的项目,并安排负责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等人员配合本次调研。
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部分-试行)2018年5月目录前言 (1)(一)修订背景及依据 (1)(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3)1 总则 (5)2 建设规模 (6)2.1 办学体制及规模 (6)2.2 学生、教职工人数 (7)3 选址 (7)4 建设用地 (8)4.1 一般规定 (8)4.2 建筑用地 (8)4.3 体育用地 (9)4.4 绿化用地 (10)4.5 广场、院落及道路、停车场用地 (10)4.6 建设用地指标 (11)4.7 其他用地 (12)5 建筑设置 (12)5.1 主要教学用房 (12)5.2 办公及管理用房 (18)5.3 生活服务用房 (19)5.4 其他建筑空间 (20)5.5 建筑面积指标 (21)5.6 未定标空间 (21)6 建设绿色学校 (22)6.1 环境质量 (22)6.2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23)6.3 资源共享 (24)7 建设智慧学校 (24)附表1 各类学校体育项目设置表 (28)附表2 各类学校的建设用地指标 (29)附表3 各类学校的建筑面积指标 (30)附录一小学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31)附录二初中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37)附录三高中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43)附录四完中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49)附录五九年制校主要用房及用地配置 (55)前言(一)修订背景及依据1 背景《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简称原《标准》)颁布于2005年,至今13年。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及北京市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工作力度。
中小学校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考试招生制度和学校管理机制等都在深刻地变革中,这些对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原《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需求,急需修订(修订后的标准简称《标准》)。
为适应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趋势,《标准》将原城乡不同建设标准的指标合一,实现城乡统一建设标准。
国家在标准化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标准”的要求。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指标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指标
(28
项)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8
项)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指标
(28
项)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2018年宕昌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档案参考目录。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一)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川委发〔2010〕18号),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相关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二)本《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我省举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我省各级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依据,是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参照依据。
(三)本《标准》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步达标的原则。
省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本《标准》的实施;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根据本《标准》制定本地学校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本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五)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普通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学校设置与规划(一)学校设置1.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乡(镇)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人口流动趋势,结合人口密度与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增减趋势,以及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农村学校设置应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为原则,统筹考虑交通出行便利,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既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相对集中办学,并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
对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应适当保留教学点。
对农村边远山区、生源相对较分散的学校,应根据需要增加必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或设置寄宿制学校,方便学生就学。
城市学校设置应根据交通、环境条件以及学校规模、服务半径、学生住宿条件,以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
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深圳市教育局二○一二年十月目录1 修订说明 (5)2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9)2.1小学部分 (9)2.11 小学部分表1 (9)2.12 小学部分表2 (10)2.2初级中学部分 (11)2.21 初级中学部分表1 (11)2.22 初级中学部分表2 (12)3 实验室装备规范 (13)3.1小学部分 (13)3.2中学部分 (16)4 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办公用房基本设备设施配备要求 (20)4.1普通教室(使用面积:≥65㎡/间) (20)4.1.1 电教平台设备配置表 (20)4.2科学实验室/探究室 (20)4.2.1科学实验室(使用面积:≥86㎡/间) (20)4.2.2 科学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96㎡/间) (21)4.3科学仪器室(含准备室、实验员室)(使用面积:≥60㎡/间) (22)4.4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使用面积:≥96㎡/间) (22)4.5电脑资料及工作室(使用面积:≥30㎡/间) (23)4.6语言实验室(使用面积:≥86㎡/间) (23)4.7音乐室(使用面积:≥86㎡/间) (23)4.8舞蹈室(使用面积:≥100㎡/间) (24)4.9音乐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24)4.10美术室(含书法室、使用面积:≥86㎡/间) (24)4.11美术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24)4.12多功能教室(综合电教室,使用面积:≥86㎡/间) (25)4.13电教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25)4.14综合实践活动室(使用面积:86㎡/间) (25)4.15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26)4.16软件制作室(使用面积:≥30㎡/间) (26)4.17生物园 (26)4.18小气象站 (27)4.19阶梯教室(多功能报告厅)(使用面积:≥200㎡/间) (27)4.20图书馆藏书室(使用面积:≥32㎡/间) (27)4.21教师阅览室(使用面积:≥32㎡/间) (28)4.22学生阅览室(使用面积:≥97㎡/间) (28)4.23图书管理员工作室(使用面积:6㎡/座) (28)4.24电子阅览室(使用面积:≥95㎡/间) (29)4.25校园网络中心(网络) (29)4.26校园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30㎡/间) (29)4.27广播室(校园广播系统)(使用面积:≥14㎡/间) (29)4.28演播室(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使用面积:≥30㎡/间) (30)4.29生物标本室(使用面积:≥61㎡/间) (30)4.30卫生(保健)室(使用面积:保健室≥20㎡/间、卫生室≥40㎡/间) (31)4.31心理咨询室(使用面积:≥18㎡/间) (32)4.32学生体质测试室(使用面积:≥20㎡/间) (32)4.33体育器材室(使用面积:≥40㎡/间) (32)4.34少先队部室(使用面积:≥20㎡/间) (33)4.35校史展览室(使用面积:≥30㎡/间) (33)4.36文印室(使用面积:≥14㎡/间) (33)4.37会议接待室 (33)4.38教师办公室 (34)4.39行政办公室 (34)4.40总务仓库 (34)4.41维修管理室 (34)4.42配电室 (34)4.43传达值班室 (34)4.44学校电话交换系统 (34)4.45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34)5 初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办公用房基本设备设施配备要求 (35)5.1普通教室(使用面积:≥70㎡/间) (35)5.1.1 电教平台设备配置表 (35)5.2物理实验室(使用面积:≥96㎡/间) (35)5.3化学实验室(使用面积:≥96㎡/间) (36)5.4生物实验室(使用面积:≥96㎡/间) (36)5.5科学(理、化、生)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96㎡/间) (37)5.6理化生实验员室 (38)5.7理化生准备室 (38)5.7.1 物理准备室(含实验员室)(使用面积:≥35㎡/间) (38)5.7.2 化学准备室(含实验员室)(使用面积:≥35㎡/间) (38)5.7.3 生物准备室(含实验员室)(使用面积:≥35㎡/间) (39)5.8仪器室(理、化、生) (39)5.8.1 物理仪器室(使用面积:≥45㎡/间) (39)5.8.2 化学仪器室(使用面积:≥45㎡/间) (39)5.8.3生物仪器室(使用面积:≥45㎡/间) (39)5.9药品室(使用面积:≥23㎡/间) (39)5.10危险药品室(使用面积:≥8㎡/间) (39)5.11培养室(使用面积:≥43㎡/间) (40)5.12多媒体网络电脑室(使用面积:≥96㎡/间) (40)5.13电脑资料及工作室(使用面积:≥30㎡/间) (40)5.14语言实验室(使用面积:≥96㎡/间) (41)5.15音乐室(使用面积:≥96㎡/间) (41)5.16舞蹈室(使用面积:≥150㎡/间) (42)5.17器乐排练室(使用面积:≥96㎡/间) (42)5.18音乐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42)5.19美术室(含书法室)(使用面积:≥96㎡/间) (43)5.20美术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43)5.21历史室(使用面积:≥96㎡/间) (43)5.22地理室(使用面积:≥96㎡/间) (44)5.23多功能教室(综合电教室)(使用面积:≥126㎡/间) (44)5.24电教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45)5.25综合实践活动(劳技)室(使用面积:≥96㎡/间) (45)5.26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使用面积:≥30㎡/间) (45)5.27软件制作室(使用面积:≥30㎡/间) (46)5.28生物园 (46)5.29地理园 (46)5.30阶梯教室(多功能报告厅)(使用面积:≥300㎡/间) (46)5.31图书馆藏书室(使用面积:≥80㎡/间) (47)5.32教师阅览室(使用面积:≥80㎡/间) (47)5.33学生阅览室(使用面积:≥324㎡/间) (47)5.34图书管理员工作室(使用面积:≥12㎡/间) (48)5.35电子阅览室(使用面积:≥96㎡/间) (48)5.36校园网络中心(网络) (48)5.37校园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40㎡/间) (48)5.38广播室(校园广播系统)(使用面积:≥20㎡/间) (49)5.39演播室(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使用面积:≥40㎡/间) (49)5.40生物标本室(使用面积:≥120㎡/间) (49)5.41卫生(保健)室(使用面积:保健室≥20㎡/间、卫生室≥40㎡/间) (50)5.42心理咨询室(使用面积:≥18㎡/间) (51)5.43学生体质测试室(使用面积:≥40㎡/间) (51)5.44体育器材室(使用面积:≥40㎡/间) (51)5.45团队室(使用面积:≥20㎡/间) (51)5.46校史(德育)展览室(使用面积:≥50㎡/间) (52)5.47文印室(使用面积:≥20㎡/间) (52)5.48会议接待室 (52)5.49教师办公室 (52)5.50行政办公室 (53)5.51总务仓库 (53)5.52维修管理室 (53)5.53配电室 (53)5.54传达值班室 (53)5.55学校电话交换系统 (53)5.56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53)6 附:《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摘录) (54)6.1附表一:普通中小学校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 (54)6.2附表二:普通中小学图书室(馆)面积测算表 (64)1 修订说明1.1修订原则1.1.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适应深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规范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均衡教育资源,促进特区教育一体化和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率先实现深圳经济特区教育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深圳市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意见》(深府办〔2011〕3号)文件精神,按照“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国际化”、“全民化”、“信息化”要求,全面修订了2006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我局印发的《深圳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配置标准》(深教〔2006〕464号),形成了《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
滨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2012学年度)学校编号:2413学校名称:沾化县富国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姜花昌填表人:房俊海填表时间:2012年 12 月 21 日县(区)教育局(盖章)县(区)审核人:填表说明1.本表由各小学(含教学点)、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本校本学年第一学期实际情况填写,县区审核盖章后,于每年11月底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2.“学校编号”分别小学(含教学点)、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编排。
编号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为县区代码,市直01、滨城02、惠民21、阳信22、无棣23、沾化24、博兴25、邹平26、开发区91、高新区92、北海新区93;第三位为办学性质代码,公办学校为1,民办学校为2;第四位为学校类别代码,小学为1,初中为2,九年一贯制学校为3;五、六位为学校序号,序号由县区确定,从01开始连续编排。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表1中“学校名称”要使用全称;“服务行政村数”城区学校填写覆盖居委会、单位、社区、居住小区等个数;“服务总人口数”指学校服务范围内行政村、居委会的总人口数;“荣誉称号”指学校被表彰、命名的集体荣誉称号。
4.表2中“体育场(馆)面积”指学校运动场地、体育馆等专门用于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绿化面积”包括植物用地(含草皮)面积、园林的亭子、水池、水塘等用地面积;“教学用房”主要包括:普通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风雨操场、游泳池、劳技教室、合班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质测试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展览室等;“教学辅助用房”主要包括:教师休息室、实验员室、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标本陈列室、资料室、美术器材室、乐器室、舞蹈教室更衣室、教学楼内学生厕所等;“行政用房”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卫生室、社团办公室、总务仓库、警卫值班室等;“生活用房”主要包括:单身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开水房、浴室、学生宿舍楼内及校园内厕所等。
省县/市乡/镇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查(学校信息表)尊敬的校长/学校负责人:您好!为了解学校布局状况,我们设计了“学校信息表”。
信息表共5个页码,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所有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请注意,“教学点”和“村小”也需要单独填写此表。
衷心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研究”课题组二〇〇九年四月第一部分1.贵校是:①教学点②村小③中心小学④初中⑤九年一贯制⑥完全中学2.贵校属于:①公办学校②私立(民办)学校3.贵校所处位置:①农村②乡镇③城郊④县(市)中心城区4.贵校地理环境:①山区②丘陵③平原④林区⑤草原⑥海岛⑦湖区⑧其它5.贵校服务半径里;服务人口人;辐射村乡镇(若没有,请填“0”)6.贵校管理或辐射个教学点和村小(如果没有,请填写“0”)7.与周边同类学校相比,贵校的教育质量:①较好②差不多③相对弱一些8.您估计,未来5年本校生源变化趋势是:①总量减少②总量基本不变③总量增加9.2009年贵校在校生中:辖区招生范围内学生人,辖区招生范围外学生人。
10.2009年学校“留守学生”人数: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有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学生有人,孤儿和由其它原因导致父母无力监护的学生有人。
11.2001年以来,您所在的学校经历过布局调整吗?②经历过布局调整12.按照规划,未来5年贵校有被撤销、关闭或被合并的可能?①有可能②没有可能13.按照规划,未来5年贵校有兼并或整合其他学校的可能?①有可能②没有可能14.根据本地交通和地理环境,您认为:(1)小学1-3年级学生,学校到家的路程最远不要超过里;(2)小学4-6年级学生,学校到家的路程最远不要超过里;(3)初中学生,学校到家的路程最远不要超过里;15.在小学和初中设置上,您更倾向哪种模式?①小学初中分开 ②九年一贯制 16.学校现有 个标准教室,其中:有 个闲置(如果没有,请填“0”)。
17.近年来,您所在的学校是否接收过因学校被撤并而转来读书的学生?②接收过18.在学校布局调整中,您如何看待学校“闲置”或“空壳”现象?19.从本地教育发展实际看,(1)小学布局重点区域应当是:①村里 ②乡镇上 ③城郊 ④县(市)城区 (2)初中布局重点区域应当是:①村里 ②乡镇上 ③城郊 ④县(市)城区 20.如何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可多选)①在城镇新建更多学校 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吸引学生回流 ③禁止学生择校 ④控制城镇学校班级规模 ⑤顺其自然 ⑥其它 (请说明) 21.本地推行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时,征求过您的意见吗?①没征求过 ②征求过 22.您如何看待以下观点?第二部分(学校基本数据)表2、2009年学校师资情况(单位:人)表3、您认为当地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结构应该是:(请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数字)表4、学校办学条件(请填写2009年数据)4.1按照学校发展实际,本校寄宿生规模达到人比较合理适度;4.2 2009年学生公用经费拨付标准是每生每学期元;寄宿生补贴标准元/生/天;4.3 2009年学校全托寄宿生收费标准是每生每学期元/学期;4.4 按实际需要及当地物价水平,如果对食堂进行改建或扩建,造价大约是元;4.5按实际需要及当地物价水平,如果对学生宿舍进行改建或扩建,造价大约是元;4.6按实际需要及当地物价水平,如果对浴室、厕所进行改建或扩建,造价大约是元;第三部分 (表5 2008年学校收支)省(自治区)市县(区)(单位公章) 2009 年4月问卷结束,谢谢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