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全六题)
- 格式:pdf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4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一)(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首先计算人材机费人材机费×(1+8%)×(1+3%)=8100人材机费=7281.553假设材料费降低x万元,可以使利润率达到5%(7281.553-x)(1+8%)×(1+5%)=8100X=138.70万元所以,当材料费降低138.70万元时,可实现5%的盈利目标。
2014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第一题: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年/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除资本金净利润之外,前3个问题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一题答案:(1)答: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答: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5=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答: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950=366.00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答:产量盈亏平衡点: 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 P*1*(1-6%)=950 P=1010.6元第二题: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也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存。
2014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仿真密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试题一(20分)1.答:(1)“建设工程是直接发包还是招标发包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正确。
(2)“在招标方式选择方面,完全是招标人自主的行为”不正确,因为全部使用国家投资或国家投资占主导地位或控股地位的建设项目,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这三类项目应当公开招标。
2.答:(1)“3.编制招标文件”不妥,应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前完成。
(2)“4.编制招标控制价”不妥,应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前完成。
(3)“5.发售招标文件”不妥,应在资格预审之后进行。
(4)“6.组织现场踏勘”不妥,应在资格预审之后进行。
(5)“7.进行资格审查”不妥,应在发布招标公告之后,发售招标文件之前进行。
(6)“8.接收投标文件”不妥,应在召开标前会议之后进行。
(7)“9.召开标前会议”不妥,应在接收投标文件之前进行。
(8)“11.定标”不妥,应在评标之后进行。
(9)“12.评标”不妥,应在定标之前进行。
(10)“13.签订合同”不妥,应在发出中标通知书之后进行。
(11)“14.发出中标通妒“不妥,应在签订合同之前进行。
正确顺序为1-3-4-2-7-5-6-9-8-10-12-11-14-13。
3.答:“(1)”妥当:“(2)”妥当;“(3)”妥当;,‘(4)“妥当;“(5)”不妥,因为要求投标人垫资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6)”不妥,因为这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7)”不妥,因为这是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8)”妥当。
4.答:“(l)”正确;“(2)”正确;“(3)”不正确,因为应在评标阶段才能认定C的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
5.答:宣告本次招标失败,依法重新招标,因为开标废标后有效标少于3个,竞争力不足。
试题二(20分)1.答:(1)1000x6%/ 2=30万元(1000+30) x6%十1000x6%/ 2=91.80万元合计:30+91.80-121.8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21.80万元。
2014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一、(在下列各题选项中,有一项或者多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选出来。
填在试卷答卷上,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工程,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工程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工程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工程建设期为1年完成工程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工程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工程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工程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工程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工程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工程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工程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工程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工程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工程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工程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工程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工程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2、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该施工单位拟参加某一公开招标工程的投标,根据本单位成本数据库中的类似工程工程的成本经验数据,测算出该工程工程不合规费和税金的报价为8100万元,其中,企业管理费费率为8%(以人材机费用之为计算基数),利润率为3%(以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第1年的净利润=[(10000×70%×1400)×(1-6%)-4000000-7000×550]×(1-25%)=102.1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P=1011元案例(二)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2014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一)(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元万),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5%)-950=366万元所得税=366×25%=91.50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第1年的净利润=[(10000×70%×1400)×(1-6%)-4000000-7000×550]×(1-25%)=102.1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0/(2992.16+240)=8.49%4.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P=1011元案例(二)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2014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一、(在下列各题选项中,有一项或者多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选出来。
填在试题答卷上,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为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
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2、某施工单位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了规范长效的成本管理流程,并构建了科学实用的成本数据库。
该施工单位拟参加某一公开招标项目的投标,根据本单位成本数据库中的类似工程项目的成本经验数据,测算出该工程项目不合规费和税金的报价为8100万元,其中,企业管理费费率为8%(以人材机费用之为计算基数),利润率为3%(以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
注册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一、分析题(每题6分)第1题2009年初,某业主拟建一年产15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
已知2006年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2万吨产品的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
自2006年至2009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3%。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为7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1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500万元,经营成本为350万元,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
4.投产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营业收人与经营成本也为正常年份的 60%,总成本费用为400万元,投产第2年及第2年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5.为简化起见,将“调整所得税”列为“现金流出的内容。
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第2题2009年初,某业主拟建一年产15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
已知2006年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2万吨产品的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
自2006年至2009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3%。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为7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精品文档--------------------------------------------------------------------2.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1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500万元,经营成本为350万元,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