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陈村回族乡简介陈村回族乡是邯郸市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之一,位于邱县西南部,地处黄河、漳河故道,黑龙港流域上游,东及南与邱城镇接壤,北与新马头镇相连,西与曲周县毗邻。
总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在37.0—37.3米之间,全境平原,地势平坦。
西有老漳河纵穿,东有南分干渠纵贯,土壤多为潮土。
全乡辖5个行政村,共2个自然村,耕地12975亩,有效灌溉面积12960亩。
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175公顷,总人口5998人,1433户,其中回族人口521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7%。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11610万元,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760万元,用电总量58万千瓦时。
气候属北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陈村为明迁民建村,原村位于老漳河东岸,因遭洪灾村庄淹没于泥沙,故重建村叫“沉村”,后演变为陈村。
明清时,属富春乡。
民国初属富春区陈村乡。
抗日战争时期属一区,后属三区。
1953年4月置陈村回族自治乡。
1956年属邱城乡。
1958年随县并入曲周县,属曲周县邱城公社。
1962年3月属邱县邱城公社。
1984年改属邱城乡。
同年5月8日析置陈村回族乡。
牛羊屠宰加工业是我乡的主导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成龙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化经济格局,全乡建有清真肉食公司、肉联厂、骨粉厂、冷库等企业达到42家,带动了全乡从事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农户达到900余家,占全乡总户数的80%以上。
目前,我乡的牛羊产品已远销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全乡年屠宰牛、羊突破80万只(头);产商品肉突破6000吨;购销皮毛突破100万张。
我乡在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注重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了清真面食加工业和畜禽养殖加工业等行业。
目前,在清真面食加工产业上,占地10亩、投资200万元的义丰斋清真糕点食品公司已投入运行,并新发展了6家专业加工商户;在畜禽养殖加工产业上,2009年新发展了养殖户26家,新增牛存栏突破100头,新增羊存栏突破3000只,新增禽类存栏突破15000只,同时引进并建设了禽类加工产业化龙头项目——康远公司禽类吊宰加工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建设完成。
顺德陈村勇立潮头的古代故事摘要:一、顺德陈村简介二、陈村勇立潮头的古代故事1.陈村人的勇敢与智慧2.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3.影响陈村发展的因素三、陈村现代发展概况四、陈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五、总结正文:一、顺德陈村简介顺德陈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
自古以来,陈村就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岭南明珠”。
二、陈村勇立潮头的古代故事1.陈村人的勇敢与智慧陈村人一贯秉承着勇敢、智慧、拼搏的精神,不仅在本地发展事业,还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在明代,陈村人陈白沙被誉为“岭南第一奇士”,他倡导实学,主张经世致用,为我国古代教育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陈村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繁荣与变革。
南宋时期,陈村成为广东著名的商业重镇。
明清两代,陈村陶瓷、纺织等产业蓬勃发展,一度成为广东首富。
抗日战争时期,陈村人民勇敢抵抗侵略者,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
3.影响陈村发展的因素陈村的发展离不开地理位置、政策扶持和民间智慧。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陈村,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流通。
同时,陈村人在政策支持下,积极创新,开拓产业,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陈村现代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陈村抓住机遇,实现了从传统农业镇向现代化工业镇的华丽转身。
如今,陈村以家具、花卉、陶瓷等产业闻名于世,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的佼佼者。
四、陈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陈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陈村民间艺术、风俗活动丰富多彩,如龙舟竞渡、中秋灯会等,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五、总结顺德陈村,一个勇立潮头的古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勇敢拼搏的人民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了广东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陈村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那就是:团结拼搏、敢于创新、勇立潮头。
陈村文化发展历程
陈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其文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初,陈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居民生活简单朴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村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清朝时期,陈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陈村大鼓和南音梆子。
这些艺术形式融合了戏曲、音乐和舞蹈等元素,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内涵,并为居民提供了娱乐和交流的平台。
20世纪初,陈村开始出现了手工艺品的兴盛。
特别是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使得陈村的手工艺品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木雕、剪纸、刺绣等手工艺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陈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陈村还积极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村里设立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同时,陈村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书法比赛等,为居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机会。
如今,陈村的文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村里的传统手工艺品产业仍然兴盛,不仅保持了本土特色,还不断创新。
此外,陈村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示给外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总的来说,陈村的文化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民间艺术到手工艺品产业再到文化教育,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贡献。
这些文
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也为陈村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经济 NEW ECONOMY改革发展续写辉煌 创新构筑和谐民生——东莞市虎门镇陈村社区党工委书记陈光辉畅谈基层创新发展陈村社区党工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陈光辉回眸今昔巨变,感悟时代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35年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成就东莞辉煌。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集中报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生动展示基层经联社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社区股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此,《新经济》专访了虎门镇陈村社区党工委书记陈光辉。
他是一位忠厚质朴情系百姓的基层领导,他如是说:“近年来,我们陈村人务实创新,服务转型升级、助推跨越争先、改善民生、优化社区环境,创建一个生机勃勃、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陈村社区位于虎门镇的东北方,辖区面积1.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90人,新莞人口约6000人。
改革开放以来,陈村社区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陈村社区两委班子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届二中、三中全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民生建设为中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促进社会经济同步发展,村容村貌大力改观。
做干部的人不一定最能干,但是—定要最有公心陈村社区的经营有别于私企之处在于,陈村社区要面对上千股东,每一位股东都热衷于参与经联社的运作和决策。
更重要的是,每一位股东与经联社领导层的关系都很密切,走出经联社他们还是邻居、亲戚、朋友甚至家人的关系,所以经联社的领导层往往要经受更多来自普通股东的监督、质疑甚至是责难。
陈村社区现有股东,都是陈村社区原村民。
陈光辉坦言自己当陈村社区一把手,不是没有压力。
他说:“不是每一位股东每一个群众都能完全理解经联社的决策,有时候一些股东来到办公室指着我的鼻子就骂,我不会任由别人骂,我会耐心解释,给自己辩驳的机会。
因为我知道自己所做的都是为公家为集体。
我认为,做干部的人不一定最能干,但是一定要最有公心。
”作为一名干部,不断学习争取进步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而干部更要对党、集体和人民有无限忠心:做事有一颗公心.这番话至今一直影响着陈光辉。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形成的地理成因研究内容摘要:广东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这里经济起步早,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适合花卉产业的发展。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的区位因素,称为闻名中外的花卉之乡。
关键词:陈村花卉世界、地理位置、气候、交通广东是我国著名的花卉产区和花卉出口大省。
目前全省花卉生产面积接近40万亩,销售额约40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
引领广东花卉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旗舰”是广州的芳村和佛山的陈村。
作为佛山最重要的花卉种植基地和交易中心的陈村镇,持续了10多年的陈村迎春花市,已成品牌。
一、陈村花卉世界简介陈村花卉世界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顺德市陈村镇有两千多年的花卉种植历史,素有岭南花乡和中国花卉第一镇的美誉。
为推动花卉业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1998年陈树镇兴建了集花卉生产、销售、观光旅游、科研、信息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花卉交易中心——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世界是在陈村镇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和雄厚的花卉产业基础上,由政府兴建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旅游、展览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花卉产销中心。
在这里万花争艳、各放异彩,是名符其实的“花卉世界”,是闻名中外的花卉之乡。
陈村花卉世界规划面积10000亩,已开发面积6000亩。
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荷兰、泰国、菲律宾、港澳台等1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的花卉及相关企业共600多家在园区设立花卉生产、研发、销售机构,引入资金达30多亿元,2006年交易额达到18亿元。
陈村花卉世界整个布局和设施都以花卉为主题,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中心构想,使之成为消闲、旅游的好去处。
来到花卉世界,首先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抽象造型主门楼——欢乐蝴蝶和景色怡人的主人口广场。
然后,您将进入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花海之中,每个花卉公司都是一个亮丽的景点,有一座座造型各具特色的精致庭园。
顺德陈村桑基鱼塘的古代故事
在古代,顺德陈村的桑基鱼塘已经存在。
据记载,明万历九年(1581年),顺德有桑基鱼塘40084亩;到了崇祯十五年(1642年),全县桑基鱼塘面积已达58094亩。
当时的顺德“膏壤沃野弥望”,被称为“岭南一壮县”,富甲一方。
明朝时期,南海九江是低洼地,明洪武年间筑塞倒流港之后,基塘逐步成为占一定比例的土地类型。
而顺德开县以后,一些建县有功的宗族开始添置基塘等资产,从此,果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便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
例如当时的顺德北门罗氏,便用商业眼光来种桑和种果。
“初,为举业不就,乃颇修计然之术,有桑八百株,有木奴千头,家藉以饶……”这或许是最早被市场需求所驱动的基塘农业。
桑基鱼塘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的果木和蚕桑均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汉代,南海的荔枝、龙眼已作为封建帝王的贡品,广州附近亦有栽桑、养蚕的生产活动。
由于中原战乱频繁,人口不断南移、繁衍,唐中叶后,随着国外内交通贸易日益扩大,广州已成为一个对外贸易基地,果品加工远销国内外。
因此,当时社会上以种植荔枝、龙眼的数量作为衡量财富多寡与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历史学家。
陈村镇创文大行动(348)
为真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美丽和谐的新陈村建设,陈村镇将通过举办城市化意识教育系列活动来逐步提高市民的城市化
意识。
陈村镇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统筹、指挥、协调全镇创文工作。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检验者和受益者。
为此,当日陈村组织了700多名热心市民代表,参与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通过一件件文明小事、一句句温馨话语,感召、启发、引导、改造身边群众,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把文明的思想和行为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
陈村还将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这一主题,通过开展“文明就在身边”陈村镇城市化意识教育警句及动漫作品征集活动、城市拍客摄影、DV作品征集活动以及城市化意识进村居、进校区、进企业的“三进”活动等,全民总动员,共同来给力,让广大群众逐渐树立起城市化意识,让文明道德理念深入人心。
陈村计划发展(264)
陈村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国通物流城二期准备建设,力源钢铁市场一期已投入使用,三家星级酒店都在紧锣密鼓建设。
陈村镇委书记林胜初表示,陈村要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同时,陈村还欲借助交通优势来打造房地产产业。
1999年,从广州南跨珠江直通番禺的华南快速干线为番禺南村镇带来了数家著名的地产商。
如今陈村迎来与番禺同样的机遇。
与广州新火车站对接的地区,佛陈路两旁土地储备多,引入高端房地产,有望形成高档房产集聚区。
林胜初说,陈村将紧抓机遇,推动广珠轻轨、公路建设和基础项目建设,包括佛陈路提速工程、镇面路网改造、村级路网提升等。
发挥产业优势,建设“绿色陈村”(371)
近年,陈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绿色陈村幸福智城”为目标,贯彻“提一优二快三”经济发展思路,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陈村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授予了“国家卫生镇”、“省文明示范镇”、“省民间艺术之乡”、“广东最美乡村自然生态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陈村的目标是要以“花”为媒,将陈村的文化底蕴、特色产业与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突出“花”的主题,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设“绿色陈村幸福智城”。
陈村花卉世界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市场流通型带动产业化发展的国家龙头企业。
花海奇观——花卉世界名列“佛山新八景”和“顺德新十景”,并获评“广东最美乡村”的称号。
花卉世界将充分发掘现有产业发展的优势,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的同时结合顺德特有的花卉文化资源、建设有顺德区的特色文化价值,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和区域品牌。
十八大报告宣讲团走进陈村(311)
陈村镇组织镇内教育线全体党员,在青云中学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基层宣讲会。
本次宣讲会由区宣讲团成员之一、顺德区社科联副主席李健明主讲。
在当日的宣讲会中,李健明从建国以来的重要事件开始讲起,深入浅出讲解党的十八大精神。
青云中学教师何伟琦表示,自己一直很关注十八大的相关报道,特别是十八大报告中关
于教育方面的内容,“例如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等内容,看到后感觉很受鼓舞”。
据了解,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陈村镇内机关干部、两新党组织、村居、企业等先后开展多场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
随后,顺德区宣传部副部长沈涌将到陈村镇弼教村,为该村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