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简介(PPT)
- 格式:pptx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20
⾦属材料⼯程专业简介 ⼀、历史沿⾰ 南京⼯业⼤学材料科学与⼯程学院的⾦属材料⼯程专业⾃1974年开设迄今已有整整30年的办学历史。
其前⾝可追溯到1966年原南京化⼯学院成⽴的“腐蚀与防护”教研组,因“*”开始,未及招⽣。
1972年成⽴“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1974年与化⼯机械专业委员会合并成⽴化⼯机械系,并开始招⽣。
1980年并⼊化⼯系。
1983年以“腐蚀与防护”专业为主体与“四⼤化学”合并成⽴了南京化⼯学院应⽤化学系,并派⽣出部级“⽔质稳定研究室”(与腐蚀与防护专业⼀套⼈马两块牌⼦)。
1998年由原南京化⼯⼤学的材料系、⾼分⼦系和腐蚀与防护专业合并成⽴了材料科学与⼯程学院,专业由此更名为“⾦属材料⼯程”(专业代码080202),专业内涵以⾦属表⾯科学与⼯程为特⾊,专业建设进⼊新的发展时期。
“腐蚀与防护”专业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1981年获得⾸批硕⼠学位授予权。
2000年该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程学科获⼀级学科博⼠点授予权,2001年建⽴⼀级学科博⼠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材料学获江苏省重点学科。
⼆、专业实⼒ 我国⾦属表⾯科学与⼯程是⼀个具有重⼤影响的专业领域。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30年来培养了⼤批优秀的⾼级技术⼈才,分布于各类地区和各种⾏业,受到⽤⼈单位的⾼度评价。
他们中有的已经⾛上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是企事业单位的学术带头⼈或技术⾻⼲。
教材建设和科研⼯作硕果累累,国内⼀直具有很⾼的知名度,江苏省⼀直占有地位。
三、师资⼒量 本专业具有⼀⽀梯队合理、年富⼒强、凝聚⼒和整体实⼒强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7⼈,其中教授2⼈,副教授4⼈。
有实践能⼒的教师⽐例为100%。
年龄结构中⽼、中、青的⽐例为1:10:6。
具有博⼠学位⼈数4⼈,具有硕⼠学位⼈数11⼈。
该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皆为依靠⾃⼰的⼒量开设。
本专业现在的负责⼈是魏⽆际教授,丁毅副教授。
四、⼈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综合素质⾼,具备⾦属材料基础理论和腐蚀与防护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程技术知识,具有从事⾦属材料理论和腐蚀与防护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和施⼯管理、⼯程设计和经营管理等⽅⾯的⾼级⼯程技术⼈才。
1、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国家特色专业:生物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发酵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岩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省级品牌专业:生物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省级特色专业: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2、院士风采及杰出校友欧阳平凯:教授,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六大”代表。
时均:(已逝)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化学工程专家,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
唐明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徐南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闵恩泽: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化工界一代大师。
3、笃行楼笃行楼是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和工程实训中心(以下简称生工实验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下设基础实验中心和工程实训中心。
实验室按功能分为四大类:生物工程类实验室、药学类实验室、食品工程类实验室和仪器分析类实验室。
该实验中心是:国家973项目中试基地;工业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工业(全国)工业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化学生物学技术及化工新技术江苏省“十五”重中之重学科;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为我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轻化工程等十几专业的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设施齐全、配置精良、得天独厚的校内实习基地。
实验室分布:六楼分布:有无机与分析实验室(625、627),无机化学实验室(602、604、613、、、),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612),水化学实验室(617、619)。
五楼分布:仪器分析实验室(513),有无机与分析实验室(512,、514、、、),物理化学实验室(502-507、515)。
一,二,三楼主要分布有轻化工程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
40余人,教授和副教授18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宁津
生院士为名誉院长,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和结构合
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卫星导航定位、无
人机摄影和卫星遥感等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地理
国情监测和城市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了精
密工程与工业测量、智慧城市空间信息管理和空间
技术减灾集成与应用等研究方向。
近年来,完成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纵
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开发完成了“城市三维虚拟
系统”“大中城市地震灾情速报系统”“城市地下工
程安全监控与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等研究成果。
学院紧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探索创
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拥有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江
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易图地
理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金威遥感数据工
程有限公司等18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5个研究
生工作站,设立了“致远”“励志”和“中海达”等5项
奖学金。
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依托“3S 学社平台”着
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及省级学科竞
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测绘学院参赛团队“天宇杯”参赛学生合影学生进行无人机测试。
复合材料与⼯程专业简介 ⼀、新专业的设置背景 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物技术是当代⾼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材料技术被视为⾼新技术⾰命的基础和先导,它对于各国⾼新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以新材料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之⼀。
⾼性能复合材料在新材料⽅⾯的作⽤已越来越引起了⼈们的关注,当前⼈类已经从合成材料时代进⼊复合材料时代,因为要想合成⼀种新的单⼀材料使之满⾜各种⾼要求的综合指标是⾮常困难的。
如果把现有的⾼分⼦材料、⽆机⾮⾦属材料和⾦属材料通过复合⼯艺组成复合材料,则可以利⽤它们所特有的复合效应使之产⽣原组成材料不具备的性能,⽽且还可以通过材料的设计以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并起到节约材料的作⽤。
⾼性能复合材料包括⾼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以及功能复合材料,⾼性能复合材料可以通过选择使之具备密度⼩、强度和刚度⾼、耐温、耐磨、导热、导电、热膨胀系数⼩、抗疲劳性能好、耐烧蚀、耐冲刷、抗辐射、吸波以及其它物理功能等特点,这些正是推动⾼技术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性能复合材料的发展将有⼒地促进⾼技术的进步,同时⾼技术的进展也将带动和加速⾼性能复合材料的不断更新。
为此,设置了复合材料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才是⾮常必须的。
南京⼯业⼤学材料科学与⼯程学院的⽆机⾮⾦属材料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悠久的优势品牌专业,省重点学科,材料学院拥有⼀⽀强⼤的学术梯队和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
复合材料专业就是在⽆机⾮⾦属材料专业的基础上,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的新专业。
从95级~97级毕业⽣分配的情况来看,学⽣的实际能⼒,普遍受到⽤⼈单位的好评,⽬前⼈才市场上复合材料专业⼈材的需求较⼤。
1999年通过了复合材料专业学⼠学位授予权的评审。
但1998年新专业⽬录的颁布,使我校复合材料专业变为⽆机材料专业的⼀个⽅向,在⼀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学科的发展和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