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理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23
潍坊高三地理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潍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潍坊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60多公里。
潍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北邻烟台市,西接济南市,南连日照市,是山东的交通枢纽。
潍坊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农作物种植的理想地区。
二、潍坊自然资源潍坊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田面积广大,是中国的“百合之乡”和“中华百合之都”。
此外,潍坊市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黄河沿岸的煤炭、石油和盐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潍坊地理特点1. 自然环境多样化:潍坊地区既有山地和丘陵,又有平原和海洋。
山地和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潍坊市的西南部,这里地势起伏,景色秀丽,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而位于东北部的平原区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黄河决口在此地形成了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是农田面积最大的一片地区。
2. 气候条件适宜:潍坊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度适宜。
阳光充足、雨量适宜,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这种气候条件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3. 经济发展迅速:潍坊市拥有较强的农业和工业基础。
农业是潍坊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还以养殖业为主。
潍坊市还具备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潍坊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4. 文化底蕴深厚:潍坊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例如潍坊的“潍坊民间月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享誉全国。
此外,潍坊还是许多古代文化人物的故乡,孟庙、博物馆等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总结:潍坊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特点独特的城市。
其地理位置使得潍坊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和丰富的地下资源。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潍坊是我国山东省的一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在八年级地理学科中,学生也会接触到许多有关潍坊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对八年级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所学的关于潍坊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北靠东营,东接淄博,南邻济南和泰安,西邻烟台和威海,紧邻著名的临港经济区。
由此可见,潍坊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二、潍坊的自然条件潍坊地处农业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也很充沛。
其地势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作物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此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其煤炭储量在山东省内也是名列前茅。
三、潍坊的经济发展潍坊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等,在畜牧业方面,以生猪、肉鸡、蛋鸡、牛、羊等畜禽为主。
潍坊还拥有很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其中以汽车、化工、机械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为主,为潍坊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潍坊的城市文化潍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其城市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潍坊还拥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潍坊博物馆、飞云山和金海湖等,这些景点充分展示了潍坊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传统文化,如坊子文化、昌乐莲花文化、寿光莱阳葱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为潍坊增添了很多独特的特色。
五、潍坊的交通潍坊交通非常便利,其境内有胶济铁路和京沪铁路穿过,为潍坊提供了快捷的运输和通信条件。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飞云山、翰林景区等,这些景点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潍坊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潍坊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潍坊这座城市,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潍坊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与资源(一)学习目标:1.潍坊市的地形特征授课时间课堂类型2.气候类型及特征3.潍坊市的主要河流学习重点:潍坊市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学习难点:潍坊市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学习过程:重点题型练习一、我们的家乡潍坊环境优美,资源丰富。
读潍坊市地形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河;B 水库;C 市;D 山(2)潍坊市河流的流向大多是是,其原因是(3)福田汽车生产基地(4)诸城和安丘是潍坊洪涝灾害多发的地区,其原因二.潍坊市工农业生产发达,是一块富饶而美丽的地方,读潍坊市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潍坊地势地形以为主,潍坊市自南向北可以分为三个台阶:南部区,中部区和北部滨海区。
(2)潍坊地势的最高点是临朐海拔1032米。
(4)潍坊北部滨海区,沿海滩涂广阔,适宜下列哪些部门发展?(以下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 )A.海水养殖B.海盐生产C.小麦生产D.花生种植(5)关于潍坊市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耕地的后备资源丰富C.地形平坦,耕地比重大D.近几年人均耕地量不断增加(4) 潍坊耕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保护我们有限耕地的措施(6)请写出潍坊市三大地形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滨海低地:三、读潍坊市降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潍坊市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2)潍坊市的气候类型是(3)请你说说我们的家乡——潍坊市四季的气候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4)旱灾是潍坊市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春旱几乎年年发生。
试分析春旱产生的原因(5)虽然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上,离海很近,但冬季经常出现全省极端最冷天气。
根据潍坊市地形特征分析其原因。
(6)潍坊北部滨海和南部山区建有许多风力发电站。
请你列举2条风力发电的好处。
(7)滨海地区海盐生产有利的地形条件是,海盐生产黄金时间在春季,其原因(8)潍坊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原因,解决措施四、.潍坊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时区课题时区编号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下册单独的一个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和计算,对学生有一定难度。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抽象思维和空间立体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有一定难度,在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慢慢体会。
教学目标知道时区的划分,时差的计算。
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难点: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教学准备教学PPT 自主学习学案地图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活动设计地方时: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注意:(1)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即不同经线上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是相同的。
(2)东边地点的时间比西边地点的时间要早。
(3)经度相差15°,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因此地球4分钟转过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东加西减”。
如4°E为6点,那么7°E为6点12分,2°E为5点52分。
随练1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⑤时区和区时。
时区: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故全球划分为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____°.0°经线所在的时区为____时区(即零时区),中时区以东的时区为____时区,以西的时区为____时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为____区。
(180°经线以西为___十二区,以东为___十二区)小技巧: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某时区的中央经线=15°×该时区的编号.例:东七区的中央经线为15°×7=105°E经线;西三区的中央经线为15°×3=45°W经线。
<可对照上图验证一下〉区时:一个时区内有很多地方时,为了方便,统一采用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难点:区时的计算<按照“东加西减”来计算。
〉1)若都在东时区,则已知时区的区时加上时区差得要求的时区的区时。
3潍坊的农业和工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潍坊市主要农产品分布和农业发展特点。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潍坊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及其产品。
3.通过学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潍坊市工业和农业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说出潍坊市主要农产品分布和农业发展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潍坊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吗?潍坊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潍坊市的农业和工业。
(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我能说出潍坊市主要农产品分布和农业发展特点。
2.通过图文资料我能说出潍坊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及其产品。
3.通过学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复习资料134—135页重点内容,注意图文结合。
)1.优质高效的市场化农业(1)潍坊市农业的两大突出优势产业是瓜菜类和畜牧业。
(2)潍坊市的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其中小麦是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主要产区是潍坊平原、胶莱平原和诸城盆地。
(3)潍坊市的经济作物有黄烟、花生和棉花等,其中诸城是潍坊市产黄烟最多,全国出口黄烟最多的县(市)。
(4)潍坊分布面积、产量居首位的水果是苹果,其中寿光是产苹果最多的县(市)。
(5)畜牧业已成为潍坊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6)潍坊市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潍坊市海产量最大的县(市)是寿光,其次是昌邑和寒亭。
(7)潍坊市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区域化和专业化,这种生产特点的好处有哪些?推行生产模式?(8)潍坊市四大种植区及其中心?(9)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2.高速发展的工业(1)潍坊市三大能源部门是采煤、采油和火力发电。
主要煤矿?主要油田?潍坊为优化能源结构,正在加快北部滨海和南部山区的风力发电建设。
潍坊地理第一章可爱的家乡第一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化一、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南依山,北濒湾,东邻、,西邻、,南接、,是世界著名的。
二、行政区划潍坊市辖、、、 4个市辖区,、两,个县,、、、、、 6个市和、、、 4个市属开发区。
潍坊市政府驻地在。
第二节人口增长与分布一、人口增长潍坊市人口稠密,是一个以人口为主的地级市。
人口的年龄构成由型迅速向型过渡。
二、人口问题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解决措施:。
三、人口分布1、人口最密集的地带为(包括沿岸、沿岸、沿线);原因:。
2、人口稀疏的地区为:①,原因。
②,原因。
四、民族构成潍坊市的居民以族为主,少数民族中族和族人数较多,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
第三节城市分布与城市化一、城市分布潍坊市依据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的城镇空间结构。
二、城市功能分区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市按照的发展战略,规划为的空间结构,主要形成“四大板块”:即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业;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产业;西部物流园区,重点发展业;北部摈海项目区,重点发展业。
三、城市化过程与地区差异潍坊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解决措施。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第一节优越的自然条件一、平原为主的地形1、潍坊地形特点:①②。
2、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大地形区:南部区,中部区,北部区。
3、潍坊地势最高点是,海拔1032米。
4、潍坊三大地形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南部低山丘陵适合发展业;中部平原适合发展业,北部滨海发展业。
5、主要地形区:在图中找出鲁沂山地、昌南丘陵、临朐盆地、潍坊平原、诸城盆地、胶莱平原等地形区。
二、雨热同期的暖温带季风气候1、潍坊市地处带,地区(干湿地区),属气候。
气候特点:春季;夏;秋季;冬。
2、潍坊降水分布特点:①降水地区分布;②降水时间分配。
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3、潍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4、潍坊降水最多的地区,(原因:)降水最少的地区。
三、流量变化大的河流1、潍坊市的河流大多发源于,干流多自向流,注入。
1潍坊的位置、行政区划、地形、气候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我能说出潍坊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通过图文资料我要知道潍坊市目前的人口问题和城市化发展。
3.根据图表资料我能归纳潍坊市的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4.通过学习我要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结合复习资料第131-132页内容,图文结合,掌握以下内容。
1.潍坊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潍坊的地理位置?(看第1段和第1幅图掌握)(2)潍坊的行政区划包括哪4区?哪2县?哪6市?市政府驻地在哪?面积最大的市?人口最多的市?(3)在第2幅图中找出要求的重要地理事物。
2.人口增长与分布(1)潍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都在下降,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向“老年型”过渡。
(2)了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3)了解潍坊存在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解决措施?(4)潍坊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有哪些?原因?人口稀疏的地区有哪些?原因?(5)潍坊的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青州市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原因?3.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镇空间结构。
(2)潍坊的城市总体规划。
(3)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4)城市化进程的优势?4.平原为主的地形(1)潍坊地形特点?(2)自南向北有哪三大地形区?潍坊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在哪?地势最高点是?(3)主要地形区有哪些?(在129页图中找出)(4)潍坊平原成因?(5)三大地形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二)自学检测:课件检测。
二、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要求:读129页内容,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
小组内如果解决不了,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1.潍坊所处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特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2.潍坊降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原因?时间变化大的原因?3.潍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原因?最少的地方是?(二)我的疑惑:请你言简意赅说出在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
第二节南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41-45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南亚次大陆、三大地形区、一年分三季、宗教与社会、人口与经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南亚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热带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运用资料描述南亚佛教、印度教的分布及影响。
5.运用地图说明南亚主要河流——印度河、恒河的概况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了解南亚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第一课时采用自学和归纳辅导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归纳和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教师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采用课堂训练法、知识设疑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巩固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分析,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印度的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业等高科技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立志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及分布特点、南亚的宗教文化。
难点南亚的气候特点、成因和气候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突破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先了解“南亚次大陆”的概念,再请学生从图2-10中找出三大地形区及其位置,再由此分析受地形影响的两大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流经的国家和注入的海洋,让学生顺利地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走出来。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对其区域整体性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授课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析安拉阿巴德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入手,分析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从南亚的位置、地形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进而分析地形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潍坊文华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疆土面积辽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耕地、林地、草地等,但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而且开发应用中存在着各种效果,让我们走进土地资源的学习,了解和处置这些知识和效果吧!『学习目的』(1)能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我疆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散布状况。
(2)能举例剖析以后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效果并能针对各类效果提出相应的处置途径。
『自学指点』请同窗们在了解本课学习目的的前提下,结合下面的效果,仔细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和地图,在尽能够掌握天文知识的同时,仔细思索相关天文效果,提出自己见地,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天文知识点,记载发现的天文效果。
接上去就看你的了,置信你是最棒的!1.我国的陆空中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________位。
由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平均每人占有的土空中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空中积的1/3。
因此,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疆土地资源的应用类型有哪些?结合左以下图总结它们出现出什么样的构成特点〔即比重〕?3.完成表格『自学检测』1.以下说法对我疆土地资源不契合...的是( )A.人多地少B.类型完全C.区域差异大D.人多地多2.以下说法关于我疆土地资源的应用来说不正确的有( )A.草空中积较广B.耕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大C.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D.难以应用的土地比重较大3.我国草地主要散布在〔〕A.西部内陆地域B.西北沿海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4.以下属于难应用土地的是〔〕A.新疆干旱的荒漠地域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高原5.以下地域中,土地应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的是〔〕A.内蒙古高原B.西南平原C.大小兴安岭D.青藏高原『效果探求』1.通读课本,总结我疆土地资源的特点。
2.对照课本68.69页图3-13.3-14.3-15总结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和难应用地各散布在那些地域?3.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应用中存在着哪些效果?应该采取什么处置对策?了解我国为什么把〝珍惜和合理应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潍坊文华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21世纪是个陆地的世纪,中国海岸线漫长迂回,陆地资源丰厚,我国都有哪些陆地资源?开发应用陆地资源需求留意什么效果?让我们一同走进陆地资源的学习,为人类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继续开展出谋划策吧!『学习目的』(1)可以说出我国陆地资源的主要种类。
(2)可以运用地图剖析我国陆地生物资源丰厚的缘由。
(3)比拟剖析并说出陆地矿产资源和陆地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异。
(4)能举例说明以后我国陆地资源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效果并能针对各类效果提出相应处置途径。
『自学指点』请同窗们在了解本课学习目的的前提下,结合下面的效果,仔细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和地图,在尽能够掌握天文知识的同时,仔细思索相关天文效果,提出自己见地,并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天文知识点,记载发现的天文效果。
接上去就看你的了,置信你是最棒的!1.我国陆地生物资源丰厚,有那些著名的海产和渔场?2.我国陆地矿产资源丰厚,有哪些主要矿产?3.我国的主要盐场有哪些?4.我国在开发陆地资源中存在着哪些效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自学检测』1.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_______、_______和_____ 〔温度带〕。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我国的四大渔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大渔场是。
4.我国的四大盐场:长芦盐场台湾省淮北盐场海南省布袋盐场江苏省莺歌海盐场河北省、天津市『效果探求』1.我国开展陆地渔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长芦盐场成为我国著名盐场的缘由。
你还发现了哪些效果?可以提出来与大家分享啊!!!『构建思想图』请依据你对这节课的学习和了解,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结构用一种思想图出现出来!『学习检测』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A.黄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C.南海渔场D.北部湾渔2.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A.淮北盐场B.布袋盐场C.莺歌海盐场D.长芦盐场3.我国海盐的85%集中在_________以北的南方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