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形》ppt课件 (2)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4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二)例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二)例2》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规律,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材以数与形的关系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不够灵活、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规律,培养数形结合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发现规律,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规律: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操作、探究数形结合的规律。
3.展示交流:学生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4.解决问题: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6.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示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规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数与形》例2(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数与形》例2,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是第101页的内容。
这一页介绍了数与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例2来展示如何利用图形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使用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数与形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一些教学模型。
学生们需要准备的学具有纸、笔和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提问学生们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感受到图形与数学问题的联系。
2. 新课讲解: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教材中的例2,解释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并展示如何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
3. 例题讲解:我会挑选一些与例2类似的题目,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确保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与形的定义2. 数与形之间的关系3. 利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2.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cm,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1.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10cm × 5cm = 50cm²2.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 8cm × 8cm = 64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二)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二)中的例2。
例2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思维定势,不能很好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突破思维定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运用观察、操作、探索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足够的学习材料,如白纸、彩笔等。
3.提前学生进行预习,了解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掌握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形结合思想,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2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这个问题?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方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