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万花筒第一节__多义词
- 格式:ppt
- 大小:957.50 KB
- 文档页数:48
高二语文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1—4节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二. 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
2. 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能辨析同义词和恰当使用同义词。
3. 理解新词语构造的基本特点,学会理性分析和使用新词语。
4.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三. 教学步骤:(一)词的分类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1.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2.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1)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①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事物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
②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发展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
③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有表性质的、有表示状态的。
④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概数词。
⑤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有动量词。
⑥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2)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包括:①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重复副词等。
②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③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④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
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等。
⑤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从前,有一个姑娘因为缺了一块嘴唇,一直嫁不出去。
有一个小伙子因为没有鼻子也娶不到媳妇。
他们虽然相貌都有缺陷,但是找对象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不要残疾的。
有一个爱管闲事的巧嘴媒婆想把他俩撮合到一块儿。
巧嘴媒婆先来到小伙子家,对他说:“这个姑娘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
”小伙子一听,马上说:“嘴不好不算毛病,慢慢她就会改嘛!”巧嘴媒婆又来到姑娘家,对那个姑娘说:“这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有什么。
”姑娘听了笑了笑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
”巧嘴媒婆见双方都表示同意,于是,要他们把自己的话写下,省得日后有个三长两短,她口说无凭。
他们没有见面,就这样定下了大婚。
到了结婚那天,真相大白了。
双方都说媒婆骗人。
巧嘴媒婆是如何把他们撮合到一块的?为什么双方都说媒婆骗人?[知识·梳理]1.词义的深化:指词的运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准确。
2.词义的扩大: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
[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
本节着重学习多义词不同义项的判断,对多义词的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
所谓的“重要概念(词语)”一般指的是有多个意义的词语。
理解这些概念(词语)的含义,首先要注意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义,注意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以及词语的修辞义、引申义等。
[典例·探究]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
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_______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记一记1.词义的单位称为,有些词的义项只有一个,称为;有些词的义项有若干个,称为。
答案:义项单义词多义词2.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是,词的引申义有和两种类型。
答案: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3.词义的演变包括、、、等现象。
答案: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辨一辨确定下面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哪些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疙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五个义项: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②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
③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早去掉了。
④〈方〉量词:一~石头。
⑤〈方〉麻烦;别扭。
‖也作“疙疸”。
答:答案:“疙瘩”:义项①是本义,义项②④是借代引申义,义项③⑤是比喻引申义。
填一填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词汇尤其丰富多彩。
假如你“说话写文章善于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欣赏这种做法的人会说你精于“引经据典”;觉得你喜爱卖弄文采的读书人会说你“ ”;认为你是不忘表演、时时显示自己的“新新人类”就会说你“ ”。
同样,假如“两个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若强调“力量相当”可用“势均力敌”来形容;若用词追求典雅,则可说他们“ ”;若用词通俗且带有贬抑,则可说他们“ ”。
答案:掉书袋 作秀 难分伯仲/伯仲之间 半斤八两理一理本义⎩⎨⎧ 意义:文献记载的最初意义。
例释⎩⎪⎨⎪⎧ 深→水势盛大兵→兵器感悟体会想一想1.比喻和比喻义有什么区别?答案:修辞上的比喻,是一个临时性的比方,它并没有固定下来成为词义的一部分。
比喻变化灵活,可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境而异,它的本体可以用几个比喻体来比喻。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都是临时打的比方,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所以都是修辞上的比喻格。
再如:“共产党像太阳”,在词典中“太阳”这个词下面没有“共产党”这一义项,所以这也是一个比喻。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摇篮”在这里已由“婴儿的卧具”转化成“发源地”的新义了,在词典中“摇篮”这个词下面有“发源地”这一条义项,所以“摇篮”含有比喻义。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___多义词预习热身一.请确定下面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哪些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1.“淡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①(云雾等)密度小:浓雾渐渐地~了。
②(味道)不浓:酒味~。
③(感情、兴趣等)不浓厚: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
④(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时间隔得太久,印象非常~了。
2.“疙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五个义项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②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
③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早去掉了。
④<方>量词:一~万头⑤<方>麻烦;别扭。
//也作“疙瘩”二.在汉语的歇后语中,人们往常利用多义词造成语义双关。
请找出下面各个歇后语中语义双关的地方。
1.狗咬乌龟――――找不到头。
2.狗咬粽子――――难解。
3.驴拉磨子____上了圈套。
4.老牛打滚____大翻身巩固拓展。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2.判断下面例句中的“则忧其民”中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①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③虽曰爱之,其实害之④古之学者..必有师⑤吾从而..师..师之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⑦小学..不能有,输来其间..而大遗⑧一旦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⑩楚人一炬,可怜..焦土A.①③⑥ B. ①⑥⑧ C. ④⑤⑦ D. ②④⑨4.下列免职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漱涤万物,牢笼..于斗牛之间..百态 B.徘徊C(1).又可冀其成立..不许..邪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5.指出下列句子翻译的错误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