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特性及栽培
- 格式:pptx
- 大小:560.99 KB
- 文档页数:5
菜豆高效栽培技术摘要概述了菜豆生产的研究成果,初步总结了菜豆生产的管理经验,并就菜豆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菜豆;高效;栽培技术菜豆(P.vulgaris L.)又名芸豆、四季豆、梅豆,属蝶形花科菜豆属栽培种。
食用嫩荚或老熟种子。
嫩荚较耐贮藏运输,可鲜食,干制,也是罐头工业的原料,但多以嫩荚鲜食为主。
菜豆具有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独特、口感佳等优点,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
近年来,由于菜豆需求量日益增大,运输方便,销路好,种植效益高,规模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菜豆产量的高低和上市的迟早,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
因此发挥品种潜力的栽培技术对提高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栽培季节菜豆喜温暖不耐霜冻。
种子发芽适温15~18℃,生长适温18~20℃,开花结荚适温20~25℃,气温若低于15℃或超过27℃,则授粉受精不良,大量落花落荚。
长江流域春秋季均可种植,即春季于2月初保温苗床育苗,3月初移栽于棚膜或小拱棚大田中,或3月初保护地育苗,4月初断霜后露地移栽于大田,5月10日至6月采收。
秋播在8月中下旬直播,9月上中旬采收。
如果温室栽培,春节期间上市,可在11月上中旬播种。
2适宜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菜豆品种。
白花品种为自花授粉,红花品种为异花授粉,温室栽培因无传媒昆虫,应选用白花品种。
2.1蔓性种本地多以种植蔓性种(即架豆)。
蔓性种菜豆,第3~4节开始藤蔓伸长,缠绕生长,迟熟。
本地蔓性种中的白花品种主要有芸丰架豆、双丰架豆、东胜架豆、双青12号架豆、超优架豆王、河南肉豆等;红花品种主要有川红架豆、红花四季豆、杰力高架豆、春秋架豆;紫花品种主要有秋紫豆。
特别一提的是本地品种兰溪缪沅扁荚四季豆,无论是经济性状、商品性状,还是食用性状都相当优良,栽培面积相当大。
2.2矮性种本地种植面积很小。
矮性种菜豆植株直立矮小,主枝8~9节封顶,早熟。
主要品种有美国四季豆、早丰等。
3种植模式菜豆的种植形式有单作和间套作等。
菜豆栽培时间与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菜豆又名芸豆、四季豆。
菜豆生育周期短,栽培容易,供应期长,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菜豆栽培时间与技术要点。
一、菜豆的栽培时间菜豆种子在8-10℃开始发芽,低于8℃或高于38℃易发芽。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春、秋两季栽培。
春季4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秋季在7-8月份播种。
二、菜豆的播种要求插前浇足底墒水,适墒时开沟点播或穴播,深度一般2.5-3厘米,每穴播3-4粒种子,穴距20-26厘米。
播后用大锄推1遍,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以利出苗。
三、菜豆的田间管理菜豆在用水上要本着“干花湿荚”的原则,尤其是蔓生菜豆,生长前期过早浇水,易造成徒长,引起落花落荚。
开花座荚前要中耕蹲苗,一般在第一片复叶期进行1次浅中耕,3-4叶期进行一次深中耕,中耕后立即搭架。
到结荚期保持土壤湿润,并酌情追肥2一3次。
四、菜豆的病虫害防治1.菜豆细菌性疫病。
起初在叶背产生水渍状斑点,后变为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
干燥时,质脆易破裂,最后全叶干枯。
荚,茎上也可得病,出现凹斑。
该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株留种。
②清除田间病叶,病秆等。
③发病初期用链霉素250单位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2.菜豆根腐病。
植株从得病到开花后,症状明显。
病株下部叶片发黄,侧根很少,当主根腐烂时,病株即枯死。
莱豆根腐病防治方法:①与白菜、葱、蒜等非本科蔬菜轮作。
②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或75%托布津500倍液灌根,每株灌0.25公斤药液,10天后再灌1次。
3.豆野螟。
以幼虫取食叶及花,常蜷叶为害,取食幼嫩的种子,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荚不能食用。
该虫可用50%辛硫磷2500倍液,或90%敌百虫原粉800-1000倍液,或20%速灭菊酯乳油5q00倍液等喷布防治。
菜豆是一种易于栽培的作物,下面是一些基本的菜豆栽培技术:
土壤选择:菜豆偏爱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建议在肥沃的、排水良好的土地上栽培,可在土中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养分。
播种时间:菜豆的适宜播种时间是每年春季和夏季,最好在气温达到15℃以上时播种。
如果在早春或晚秋种植,可以使用农膜覆盖保温。
播种方法:菜豆种子较大,播种时不宜过密,种子间距离至少应为10-15厘米。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情况而定,一般在土层深度的1.5-2倍即可。
播种后要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浇水和施肥:菜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需经常浇水。
尽量避免在花期和果实成长期间缺水。
可在生长初期追施一定量的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菜豆比较容易遭受一些病虫害的侵扰,如象鼻虫、豆荚蚜等。
可使用药剂喷洒或采用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防治。
收获:菜豆的生长周期为30-60天,果实的收获期一般在生长后期。
当果实变长、变粗,颜色变白时就可以采收了。
要及时采收,以免过熟影响口感和品质,避免影响后期产量。
简述菜豆栽培技术一、引言菜豆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品种繁多。
菜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菜豆的栽培技术。
二、品种选择1.根据生长周期选择品种菜豆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0-90天,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时间来确定生长周期适宜的品种。
例如,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早熟品种,而在北方地区则可以选择中晚熟品种。
2.根据用途选择品种菜豆有很多不同用途的品种,如鲜食用、加工制成罐头或干豆等。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其用途和市场需求。
三、土壤准备1.土壤要求菜豆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肥沃松软的土壤。
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免低洼潮湿或盐碱化严重的土地。
2.施肥在土壤准备阶段,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菜豆的生长需要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化肥。
一般来说,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3000公斤,化肥以氮、磷、钾比例为1:2:1为宜。
四、播种1.播前处理菜豆的种子表面硬度较大,播种前应先进行浸泡或发芽处理。
浸泡时间一般为6-8小时,发芽时间则为1-2天。
2.播期选择菜豆的播种期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生长周期确定。
3.播种方法菜豆可以直接撒播或穴插法播种。
直接撒播时,需将种子均匀散布在整个田地上,并轻轻覆盖一层土壤;穴插法则是在土壤中开孔,将种子插入其中并覆盖土壤。
五、田间管理1.灌溉菜豆喜欢湿润环境,在生长期间需适时进行灌溉。
灌溉量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亩需灌溉水量为2000-3000立方米。
2.松土菜豆的根系较浅,容易受到地面杂草的影响。
因此,在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松土和除草,以保持土壤通气性和养分供应。
3.施肥在生长期间,应根据菜豆的生长情况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化肥。
一般来说,每亩需施入有机肥1000-1500公斤,化肥以氮、磷、钾比例为1:2:1为宜。
4.病虫害防治菜豆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菜豆蚜、白粉病、霜霉病等。
菜豆栽培技术菜豆栽培技术一、引言菜豆(学名:Phaseolus vulgari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菜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土壤要求、播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二、选种⒈确定菜豆品种:根据栽培目的、生长周期、耐病虫害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
⒉确定种子来源:选择质量好、种子纯度高、抗逆性强的种子。
三、土壤要求⒈pH值:菜豆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⒍0-⑸之间为最适宜。
⒉土壤质地:菜豆适应性广泛,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⒊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四、播种⒈播种时间:菜豆适合在春季和夏季播种,一般选择气温在15°C以上的时候进行播种。
⒉播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⒊播种方法:可选择直播或育苗后移栽的方式。
五、育苗⒈准备育苗土壤: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育苗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⒉播种及管理: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床上,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六、生长管理⒈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土壤干旱或积水。
⒉杂草管控:及时除草,避免杂草与菜豆争夺营养和光线。
⒊支撑栽培:对于攀爬性菜豆品种,可使用支架或竹竿等进行支撑,提高通风和阳光照射。
七、施肥⒈底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前适当施入基础肥料,如有机肥料、磷肥等。
⒉追肥:菜豆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
八、病虫害防治⒈病害防治:如黑斑病、霜霉病等,可采取耐受性强的品种、轮作、间作等措施进行防治。
⒉害虫防治:如蚜虫、豆甲虫等,可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九、结束语本文介绍了菜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土壤要求、播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提高菜豆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附件中提供了相关资料供参考。
附件:⒈菜豆选种参考表格⒉菜豆施肥指南⒊菜豆病虫害防治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种子纯度:种子中杂质、不纯物质的含量。
菜豆的栽培技术菜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它的栽培技术对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菜豆的生态要求、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菜豆的栽培技术。
一、菜豆的生态要求菜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要求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量的降雨。
菜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二、菜豆的品种选择根据种植的目的和栽培环境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菜豆品种。
早熟品种适合于短期栽培,而晚熟品种则适合于长期栽培。
此外,还要考虑品种的耐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三、土壤改良菜豆对土壤要求较低,但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可以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深翻和耕翻等措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四、施肥技术菜豆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播种前施一次基肥,然后在生长期适时追施有机肥和矿质肥料。
施肥的量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需要来确定,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病虫害防治菜豆容易受到一些病害和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措施、合理密植、适时疏花疏荚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发生病虫害时,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菜豆的栽培技术涉及生态要求、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掌握这些技术,才能保证菜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实现丰收的目标。
菜豆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菜豆树(Vigna unguiculata subsp. sesquipedalis),又称长牙豆、中国菜豆、空心菜豆,是一种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豆科作物。
由于其可食部分产量高、适应性强以及对氮素的固定能力,菜豆树在许多国家被广泛种植。
本文将介绍菜豆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
摘要:菜豆树的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控制湿度和温度、合理施肥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时机。
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您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正文:一、土壤要求菜豆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pH值应在6-7之间,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生长发育。
二、温度和湿度控制菜豆树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特别是幼苗期应注意保温避寒,例如通过覆盖防寒布等方式,防止低温对菜豆树造成伤害。
同样重要的是控制湿度,菜豆树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过湿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因此,要避免过度浇水和长时间水涝。
夏季干燥时,可以通过适量喷水提高空气湿度。
三、合理施肥菜豆树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证生长和产量。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根据测试结果合理施肥,补充不同养分的不足。
菜豆树对氮肥的需求较高,同时还需要适量的磷和钾。
除了日常基础施肥外,应注意及时补充追肥。
在生长季节,根据菜豆树的生长情况和养分利用率,将肥料分次追施,将其分为两到三次施肥更佳。
四、种子处理在种植菜豆树前,需要进行合理的种子处理。
首先,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其次,在进行种子处理前,可以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以增加种子膨胀和发芽的速度。
五、病虫害防治菜豆树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菜豆锈病、蚜虫等。
为了防止和减少病虫害对菜豆树的危害,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防治措施:1. 轮作栽培:通过更换种植区域,减少虫害的滋生和病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