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工程苏海佳第三章细胞破碎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5
细胞破碎(clasmatosis)的方法2010-02-20 21:00:42 来源:易生物实验浏览次数:615 网友评论0 条不同的细胞器分离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随之而然的破碎细胞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
关键词:细胞细胞破碎clasmatosis不同的细胞器分离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随之而然的破碎细胞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
具体如下:一、细胞器的分离:制备某种生物大分子时,往往需要采用细胞中某一部分为材料;或者为了纯化某一特定细胞器上的生物大分子,通常破碎细胞后,先分离各组分,以防干扰,这对制备—些高难度和高纯度的生物大分子是必要的,细胞器的分离,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此法是利用细胞各组分质量大小不同,在离心管不同区域沉降的原理,分离出所需组分,分离得到的细胞器,其纯度可采用电子显微镜法、免疫学法或测定标志酶活力法进行鉴定。
二、细胞器的分离有时需要将组织细胞破碎,然后根据待分离的细胞器的理化特性,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
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达到分离细胞器的目的。
三、破碎方法:(1)杆状玻璃匀浆器法:该匀浆器由一根端部表面磨砂的玻璃杆和一个内壁磨砂的玻璃套管组成。
使用时,先用锋利的刀片把组织块切碎,然后把碎块加入套管中,用力使玻杆移动使组织细胞破碎。
(2)高速组织捣碎机法:使用时将4℃预冷的组织碎块或细胞悬液加入捣碎机的梅花玻璃杯中,至杯体积的1/3即可盖好玻璃杯盖,固定好带杆叶片刀,缓慢调整旋转速度,一般开机数十秒后,组织细胞即可被高速旋转的叶片刀破碎。
但不宜时间过长,以防高速旋转产生热而导致分离物中的活性物降解,用冷却水降温更好。
(3)超声波处理法:超声波发生器能产生高强度的超声信号,经换能器传送至与之接触的溶液中,由声波形成冲击和振动而产生剪力,致使细胞破碎,动物组织肝、肾、胸腺、淋巴结、腹水细胞、红细胞、体外培养的细胞均可在短时间内破碎,因超声时可产热,应注意冰浴冷却,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酶对超声敏感,一般不宜采用。
1第二章过滤和离心第三章细胞破碎一、名词解释、1.凝聚:就是向胶体悬浮液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胶粒的双层电位降低,排斥作用降低,使胶体体系不稳定,胶粒间因相互碰撞而产生凝聚的现象。
2.絮凝:当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的胶粒表面上,产生架桥联接,形成较大凝絮团的过程。
3.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4.分离因数:是指离心设备所能达到的离心力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用Z表示。
Z=4π2N2r/g5.盐溶: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会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
这种现象称为盐溶。
6.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7.包含体:外源基因表达的产物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而且在细胞内凝聚成没有生物活性的固体颗粒。
8.高压匀浆法:也称高压剪切破碎法,是利用高压匀浆器破碎细胞的一种方法。
即细胞悬浮液在高压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后撞击到碰撞环上,细胞在受到高速撞击作用后,急剧释放到低压环境,从而在撞击力和剪切力等综合作用下破碎。
9.珠磨法:是指在搅拌机的高速搅拌下微珠高速运动,微珠与微珠之间以及微珠和细胞之间发生冲击和研磨,使悬浮液中的细胞受到研磨剪切和撞击而破碎。
10.酶溶法:酶溶法利用溶解细胞壁的酶处理菌体细胞,使细胞壁受到部分或完全破坏后,再利用渗透压冲击等方法破坏细胞膜,进一步增大细胞内产物的通透性。
11.超声破碎法:超声波破碎发是利用发射15~24kHZ的超声波探头处理细胞悬浮液。
是在超声波作用下发生空化作用,空穴的形成、增大和闭合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和剪切力,使细胞破碎。
12.空化现象:在相当高频率的超声波作用下,液体产生空穴泡,这种空穴泡在超声波继续作用下膨大和破碎,从而产生极强的剪切力,使细胞破碎。
13.有机溶剂沉淀: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或乙醇等水溶性有机溶液,水的活性降低,随着有机溶剂浓度的增大,水对蛋白质分子表面荷电集团或亲水集团的水化程度降低,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大,从而凝聚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