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格式:ppt
- 大小:535.00 KB
- 文档页数:44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摘要:“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它是1950年Tucker提出的,其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为广大博弈论的工作者和初学者所掌握,成为解释生活现象的有力工具。
其实“囚徒困境”模型随着博弈论的深入发展,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通常分为: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及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四种形式。
本文将对“囚徒困境”的这四种形式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经济一、完全信息静态“囚徒困境”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囚徒困境”博弈部分地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它的基本模型是: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的罪行,所以希望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
为此警察将这两个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并告诉他们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中只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5年徒刑;如果两个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各判3年监禁。
当然罪犯知道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警方只能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判处他们1 年徒刑。
用矩阵表示两个罪犯的得益如下(得益向量的第一个数字是囚徒1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囚徒2的得益) :囚徒2囚徒1(表1)假定两个罪犯熟悉彼此,这便是一个同时行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容易看出,由于对于每个囚徒而言,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坦白都是自己的最优策略,所以(坦白,坦白) 是博弈的Nash均衡。
二、完全信息动态“囚徒困境”博弈——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研究重复博弈的意义在于基本博弈会重复进行,比如犯罪团伙会被警方多次审讯,日常生活中买卖会重复进行,国际间的战争此伏彼起。
而且人们也发现基本博弈的重复进行并非基本博弈的简单累加,比如商业中的回头客问题。
下面继续以表1所示的“囚徒困境”模型为例对多重博弈进行探讨。
首先观察“囚徒困境”的有限博弈,以T记基本博弈的重复次数。
名词解释和简答二、名词解释题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6、对称信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义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和概率分布7、公共产品:指能够在消费互相独立的利益主体之间棉纺地直接转让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在总体上是针对全体或部分效益主体而存在的8、信息价格: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的信息价值9、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10、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11、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12、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
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13、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14、同质信息:是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经济结构的信息15、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16、英式拍卖:(价格形式上拍卖),又称增价拍卖,它是指拍卖价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三、简答题1、简述信号发送一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哪些?答:首先,假设高生产力组所需要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演化博弈的关系在博弈论的研究领域中,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演化博弈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博弈现象,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本文将探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演化博弈的关系,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
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定义和特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具备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先后顺序依次做出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弈过程也在不断变化。
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博弈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行动和策略都有准确的了解,能够全面考虑对手的决策,以此来优化自己的策略选择。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特点包括:首先,信息对称,每个博弈者都能了解其他博弈者的策略和收益函数;其次,决策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每个博弈者的行动会对其他人的决策产生影响;最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具有策略的时序性,参与者需要根据他们观察到的其他人的决策来选择自己的策略。
2. 演化博弈的定义和特点演化博弈是指博弈参与者根据其在群体中的优势来选择策略,并通过遗传和选择机制在演化过程中逐步改变策略的过程。
演化博弈考虑的不是个体之间的完全信息,而是从整体出发,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进化选择来探讨不同策略之间的稳定性和最终结果。
演化博弈的特点包括:首先,演化博弈关注的是群体中不同策略的相对频率和进化趋势,而不是个体行动的绝对收益;其次,演化博弈中存在着演化稳定策略,即一旦某种策略在群体中形成,就会对其他策略形成一种稳定的威胁;最后,演化博弈的结果依赖于演化的时间尺度和环境的改变。
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演化博弈的关系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演化博弈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首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可以看作演化博弈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演化博弈的时间尺度趋于无穷时,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结果可以看作是演化博弈的极限情况。
因此,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可以为演化博弈提供一种基础理论框架。
其次,演化博弈可以用来解释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出现的某些稳定策略。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一种重要的博弈模型,它描述了一组参与者在了解所有相关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决策和行动来实现最优化的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相关内容。
一、博弈的参与者: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中,通常包括两个或多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参与者可以是个人、组织、公司等,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二、博弈的信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中的参与者拥有完全信息,即每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关于其他参与者的决策和行动的完整信息。
通过完全信息,参与者能够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对其他参与者的影响,并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三、博弈的行动和策略: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行动和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每个参与者根据自己对其他参与者行动和策略的评估,以及自己的目标和利益,选择最优化的行动和策略。
四、博弈的时间顺序: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一个时间序列上的博弈模型,参与者的决策和行动是有序进行的。
参与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决策和行动,每个参与者都会考虑前面参与者的行动和决策对自己的影响,进而作出自己的决策。
五、博弈的结果和收益: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结果是参与者的收益和利益。
通过多轮反复的博弈过程,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和收益。
每个参与者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化自己的决策和行动,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利益。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一种重要的模型,它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多方参与者在了解所有相关信息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决策和行动来实现最优化的结果。
通过对博弈的参与者、信息、行动和策略、时间顺序以及结果和收益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名词解释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型,用来描述多个经济参与者之间的博弈行为。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不同参与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博弈,以求取共同利益最大化。
它允许模型解决者预测策略,分析每个参与者在某个时间点采取的不同策略所带来的结果,以此来帮助其他参与者制定最佳战略。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核心概念是状态和行动,也就是描述参与者在每一轮有多少种可能的策略。
它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由描述参与者现在的状态,观察他们如何根据当前状态下每个参与者的行动,以及每个行动产生的结果,来描述某一具体策略下的最终结果。
参与者首先通过观察彼此之间的博弈行为,体会状态和行动,从而确定自己的策略,并计划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和行动,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
例如,在一款棋类游戏中,两个对手可以通过对对方进行攻击,或者保护自己的棋子,以及改变棋局,来表明他们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玩家拥有相同的完全信息,他们可以根据当前的棋局和自己可能采取的每一步棋,确定最优的策略,从而提高自己赢得游戏的几率。
许多实际问题也是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构建的,如政府向公司提出经济问题的解决案,或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谈判等。
在这些情况下,参与者不仅需要观察当前的状态和行动,还要考虑未来的可能性,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取得共同利益最大化。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研究中一个基本模型,它可以有效的模拟由多个经济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博弈,利用状态和行动的概念,可以很好的帮助参与者制定最优策略,以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另外,它也可以用来解决政府和公司之间的实际问题。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一个对经济学和博弈论有着深远作用的概念,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实践。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摘要:“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它是1950年Tucker提出的,其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为广大博弈论的工作者和初学者所掌握,成为解释生活现象的有力工具。
其实“囚徒困境”模型随着博弈论的深入发展,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通常分为: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及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四种形式。
本文将对“囚徒困境”的这四种形式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经济一、完全信息静态“囚徒困境”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囚徒困境”博弈部分地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它的基本模型是: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的罪行,所以希望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
为此警察将这两个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并告诉他们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中只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5年徒刑;如果两个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各判3年监禁。
当然罪犯知道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警方只能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判处他们1 年徒刑。
用矩阵表示两个罪犯的得益如下(得益向量的第一个数字是囚徒1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囚徒2的得益) :囚徒2囚徒1(表1)假定两个罪犯熟悉彼此,这便是一个同时行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容易看出,由于对于每个囚徒而言,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坦白都是自己的最优策略,所以(坦白,坦白) 是博弈的Nash均衡。
二、完全信息动态“囚徒困境”博弈——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研究重复博弈的意义在于基本博弈会重复进行,比如犯罪团伙会被警方多次审讯,日常生活中买卖会重复进行,国际间的战争此伏彼起。
而且人们也发现基本博弈的重复进行并非基本博弈的简单累加,比如商业中的回头客问题。
下面继续以表1所示的“囚徒困境”模型为例对多重博弈进行探讨。
首先观察“囚徒困境”的有限博弈,以T记基本博弈的重复次数。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的一种重要模型,它描述了参与者具有完全信息(即对所有相关信息都有准确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博弈过程。
在该模型中,参与者能够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和选择,并根据这些观察作出自己的决策。
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中,博弈过程分为多个阶段。
每个参与者在每个阶段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决策,而后续的决策将依赖于先前的决策。
参与者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其他人的行为和选择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这种博弈模型特别适用于描述多个参与者之间具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情况,如竞价拍卖、价格战等。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可以用博弈树来表示。
博弈树由一系列节点和边组成,每个节点表示参与者的决策点,边表示参与者的决策选择。
根节点表示博弈的初始状态,而叶节点表示博弈的终止状态。
在每个节点上,参与者根据其他人的选择和观察到的信息来做出决策。
通过沿着博弈树的边一步一步向下移动,参与者可以在每个阶段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反应和调整。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需要考虑的核心概念是策略和均衡。
策略是参与者通过决策选择在每个节点上的行为规则,决定了参与者在每个阶段应该如何行动。
而均衡是一种状态,其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无法通过单方行动来改善自己的收益。
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中,通常存在多个均衡解,其中每个参与者都选择出使自己获得最大收益的策略。
通过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参与者的决策行为和相应结果的演化过程。
通过求解均衡解,我们可以预测在不同情况下各参与者的最佳策略选择,从而为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也可以用于研究不同决策因素对博弈结果的影响,并为参与者提供制定最优策略的指导。
总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重要的一个模型,它描述了参与者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的博弈过程。
通过建立博弈树、分析策略和求解均衡解,我们可以预测参与者的决策行为和相应结果的演化,并提供决策指导。
这种模型对于研究多个参与者之间具有时间序列关系的博弈情况非常有用,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华为在阿根廷电信设备市场上的竞争博弈华为技术冇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除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 的民营科技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全球最人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 人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第六人手机厂商,其海外市场的利润占到其总利润的 75%:在华为进入阿根廷电信设备市场之前,阿根廷的电信设备市场山岌鼻信、阿尔卡特- 朗讯以及阿根廷本土设备供应商三家共同分享市场份额,接下來,我们将分析其不同条件下 的博弈结果: 1、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静态轉弈A 、纳什均衡:我们将上述三家公司统称为原有垄断者•,华为称为虎视眈眈的潜在进入 者,原冇垄断者想要保住自己现冇的垄断地位,就会想要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在这个博弈 中,原有垄断者有两种选择:一是进行斗争,打价格战;二是不斗争,默许其进入从而共同 竞争,具体的支付矩阵结果表示如下:不斗争 斗争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各个参与者所做的是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是所能够做出的瑕 好的一组策略。
当潜在进入者选择进入时,原有垄断者的最优选择是不斗争,获彳'J 70单位 的利润;同样的,原有垄断者选择不斗争的情况2潜在进入者的最优选择是进入,获得 20单位的利润,从而获得一个要求纳什均衡的均衡(进入,不斗争),同理可以得出另一个 纳什均衡(不进入,斗争)。
B 、占优策略:现假设华为公司已经获得了阿根廷电信集团的经营许町证,在严格管制 情况下二者都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价格战,同时禁止出现单一寡头垄断的情形,(各 自均有止的利润)在这两种情况卜考虎两者是否进行价格战的情况,具体支付矩阵如卜•所示: 原有垄断者对于潜在进入者而言,不论原有垄断者是否进行价格战,潜在进入者的占优策略都是进 行价格战,因为在原有垄断者定低价时,潜在进入者定低价可以获得额外的20单位利润, 在原有垄断者定高价时,潜在进入者定低价町以获得额外的10单位利润,从而确定华为必 将进行价格战,在完全信息情况卜,原何垄断者会将自己豐于潜在进入者的位豐进行决策, 从而决定自己也要进行价格战,否则会失去更多的利润。
博弈的四种基本类型和四种关系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参与者的信息完全公开,所有参与者同时做出决策。
例如,囚徒困境。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息完全公开,但参与者的决策有先后顺序。
例如,斯坦科尔伯格寡头竞争。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参与者的信息不完全公开,所有参与者同时做出决策。
例如,性别战博弈。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息不完全公开,参与者的决策有先后顺序。
例如,信号传递博弈。
每种类型的定义和特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这种类型的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和收益函数都是公开的,所有参与者同时做出决策。
例如,囚徒困境是一个典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其中两个罪犯在审讯时选择坦白或不坦白。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种类型的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和收益函数都是公开的,但参与者的决策有先后顺序。
例如,斯坦科尔伯格寡头竞争模型中,企业先后决定产量,后行动的企业可以根据先行动企业的决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这种类型的博弈中,参与者的信息不完全公开,所有参与者同时做出决策。
例如,性别战博弈中,两个参与者不知道对方的策略,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做出决策。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这种类型的博弈中,参与者的信息不完全公开,决策有先后顺序。
例如,信号传递博弈中,先行动的企业可以通过发送信号来影响后行动企业的决策。
博弈的四种关系一、零和博弈定义:在零和博弈中,参与各方的利益总和是固定的,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所以双方的收益和损失之和为零。
举例:在扑克游戏中,赢家赢得的钱与输家输掉的钱数量相等,这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
你赢了一定数量的筹码,就意味着其他玩家输了同样数量的筹码,整个游戏过程中筹码的总量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二、正和博弈定义:正和博弈也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参与各方的利益总和大于零,即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共赢的局面。
举例: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项目,各方共同投入资源,研发成功后,每个参与企业都能获得比单独行动时更多的收益。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经典例子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博弈参与者在做决策时拥有完全的信息。
下面是符合要求的10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经典例子:1. 拍卖场景:假设有两个竞拍者参与一场拍卖,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出价和拍卖物品的价值,他们需要根据对方的出价和自己对拍卖物品价值的估计来决定自己的出价。
2. 囚徒困境:两名囚犯被关押在不同的牢房中,检察官给他们一个选择,如果他们都保持沉默,那么都只会被判轻罪;如果其中一个人供出另一个人,供出者会被判轻罪,而另一个人则会被判重罪;如果两人都供出对方,那么都会被判重罪。
囚犯在做出决策时,都知道对方的选择和可能的后果。
3. 企业竞争:两家竞争对手企业同时决定是否要进入一个新市场。
如果只有一家企业进入市场,它将获得垄断地位,赢得较高的利润;如果两家企业都进入市场,将会有激烈的竞争,利润都会下降。
两家企业在做出决策时,了解对方的行动和可能的后果。
4. 汽车悖论:假设有两辆车同时行驶在一条单行道上,它们需要决定是否要超车。
如果只有一辆车超车,它将获得更快的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如果两辆车同时超车,将会导致交通堵塞,两辆车的到达时间都会延长。
两辆车在做出决策时,了解对方的行动和可能的后果。
5. 资源分配:假设有两个人需要共同分配一笔资源,他们都知道对方对资源的需求和自己对资源的评估。
他们需要根据对方的需求和自己的评估来决定如何分配资源。
6. 股票交易:假设有两个投资者同时决定是否要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
他们都知道对方的交易意向和市场的情况,他们需要根据对方的交易意向和市场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交易策略。
7. 网络安全攻防:假设有两个黑客分别掌握了对方的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
他们需要根据对方的技术和自己的技术来决定如何进行攻击或防御。
8. 购物决策:假设有两个消费者同时决定是否要购买某个商品。
他们都知道对方的购买意向和商品的价格,他们需要根据对方的购买意向和商品的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购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