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与盲区》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6
投影(较易)1、下列四幅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A.B.C. D.2、如图所示,一条线段AB在平面Q内的正投影为A′B′,AB=4,A′B′=2,则AB与A′B′的夹角为()A.45° B.30° C.60° D.以上都不对3、王丽同学在某天下午的不同时刻拍了三张同一景物的风景照A,B,C,冲洗后不知道拍照的顺序,已知投影l A>l C>l B,则A,B,C的先后顺序是()A.A,B,C B.A,C,B C.B,C,A D.B,A,C4、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 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 m比赛,图29-6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照片是参加100 m的 B.甲照片是参加400 m的C.乙照片是参加400 m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5、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影子最长的时刻为()A.上午12时 B.上午10时 C.上午9时30分 D.上午8时6、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是()A.相等 B.长的较长 C.短的较长 D.不能确定7、在太阳光下,转动一个正方体,观察正方体在地上投下的影子,那么这个影子最多可能是几边形(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8、一天上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 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 m比赛,图29-6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照片是参加100 m的 B.甲照片是参加400 m的C.乙照片是参加400 m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9、夜晚在亮有路灯的路上,若想没有影子,你应该站的位置是( )A.路灯的左侧; B.路灯的右侧; C.路灯的下方; D.以上都可以10、夜晚当你靠近一盏路灯时,你发现自己的影子是()A.变短 B.变长 C.由短变长 D.由长变短11、如图,晚上小明由甲处径直走到乙处的过程中,他在路灯M下的影长在地面上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 D.逐渐变长12、如图是滨河公园中的两个物体,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落在地面上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3)(4)(1)(2)B.(4)(3)(1)(2)C.(4)(3)(2)(1)D.(2)(4)(3)(1)13、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视角是多少安装在3米高的位置,盲区有多少,能看多少米!安装在5米高的位置,盲区有多少,能看多少米!最佳答案1/3索尼配3.6毫米镜头视角是53.1度,1/4是41.1度。
盲区差不多有2到3米吧!盲区跟你安装的角度有关系!这是普通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尺寸,1/3大于1/4,传感器面积越大越好,就是大面积的画面比小的要清楚。
1/3尺寸是这么规定的,长方形对角线的长度为16mm,然后这个传感器对角线长度为16/3长度,1/4就是16/4长度1/1.7”是CCD对角线的尺寸,即25.4mm÷1.7=14.94mm;4/3系统的CCD尺寸是17.3mm×13mm,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就是21.6mm;两者大小一目了然。
同像素当然1/3比1/4好!!!尺寸大,点阵分布得好.1/3所有方面都比1/4的好!!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 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它是一种特殊半导体器件COMS,Comple-mentary Metal-Oxicle-Semiconductor,中文译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以传统观点来说,CCD比CMOS的信号采集能力更强、噪音更低,但技术要求很高(据说全世界只有6家公司掌握了CCD研制技术),成品率较低,因此成本较高(尤其是大尺寸CCD);而CMOS胜在集成度高、生产工艺简单(传统集成电路的生产线稍加改造即可生产CMOS感光器,有很多厂商都能生产),因此成本低廉,但信号采集和噪音控制能力都比CCD更差,而且由于单个感光单元构造比CCD复杂、庞大,CMOS难以做到高象素密度,所以目前在小型DC上CMOS无法跟CCD竞争!当然,经过CANON、SONY等诸多厂家的技术改经,目前大尺寸CMOS的性能已经可以跟CCD相媲美了,加上成本优势,所以在DSLR上得到广泛应用!至于色彩,其实目前广泛使用的马赛克型感光器是无法直接感知色彩的,它们只能感知光线强度(类似黑白胶片)并将其数字化,然后通过某种运算得出彩色信号即图像。
温州蒙氏教育九年级下册(数学)视角、盲区与投影(1)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姓名得分(满分100分,层次:A层:85 B层:75 C层:65)一,填空、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视点指的是()A.眼睛的大小 B.眼睛看到的位置 C.眼睛的位置 D.眼睛没有看到的位置2.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是()A.变长 B.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3.电影院里座位呈阶梯形状或下坡形状的原因是()A.增大盲区 B.盲区不变 C.减小盲区 D.为了美观而设计的4.小明在某天下午测量了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6米,5米,4米 B.4米,5米,6米 C.4米,6米,5米 D.5米,6米,4米5.在同一时刻,一棵高5米的树的影长为2米,此时2米高的小树的影子长为()A.45米 B.54米C.1米D.2米6.“一叶障目”的现象指的是一种()A.盲区增大B.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大,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小C .盲区减小D.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小,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大7.关于视线的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小 B.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大C.在船头比在船尾向前看到的范围大 D.在轿车外比在轿车里看到的范围大8.一个胖子站在比他矮的瘦子的前面,会发生_______现象,因为_______ .9.一组平行的栏杆,被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后,它们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0.当太阳光线与地面成______度角时,站在树下肯定不会看到自己的影子.11.如图所示是一球吊地空中,当发光的手电筒由远及近时,•落在竖直木板上的影子会逐渐_________.12.视线与太阳光线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13.小军晚上到世纪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地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14.走上坡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比走平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________.二,解答题(共44分)15.(4分)在操场上找人为什么下课时会比上课时困难?16.(4分)飞机塔台的窗户是一圈,为什么?17.(4分)教室里的讲台要高出地面,你能说明为什么吗?18.(10)当一块斜靠在墙上的木板在地面上的影子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时,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45°,其截面如图,试求木板的面积.19.(10)如图,一只猫蹲在墙前,老鼠躲在墙后,请你画出老鼠活命的活动区域.20.(12分)昨天小明测得小红的影子在3点时是2米,可今天的同一时刻小红却怎么也测不出小明的影子的长度,为什么?如果小明身高1.7米,小红身高1.5米,你能够帮助他们计算出这一时刻小明的影子长度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C 2.C 3.C 4.B 5.A 6.A 7.B8.看不到后面的瘦子,瘦子进入人们视线的盲区里9.平行或重合 10.90 11.变大12.视线是点光源,太阳光线是平行光源13.之间14.小15.下课时,操场上的人增多,增大盲区,而上课时相反16.增加视角,减小盲区17.减小盲区19.略20.因为是阴天,没有太阳光,2.3米。
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A.B.C.D.3.小红和小花在路灯下的影子一样长,则她们的身高关系是()A.小红比小花高B.小红比小花矮C.小红和小花一样高D.不确定4.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点A处沿AO所在的直线行走14m到点B时,人影长度()A.变长3.5m B.变长2.5m C.变短3.5m D.变短2.5m5.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因为()A.汽车开的很快B.盲区减小C.盲区增大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的四棱柱的主视图为()A.B.C.D.7.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B.C.D.8.如图所示的是由几个相同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所看到的图形,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则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所得到的图形是()A.B.C.D.9.如图,A,B,C,D是四位同学画出的一个空心圆柱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0.如图是从三个方向看某个几何体得出的平面图形,该几何体是()A.棱柱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体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已知操场上的篮球架上的篮板长1.8米,高1.2米,当太阳光与地面成45°角投射到篮板时,它留在地面上的阴影部分面积为.12.如图,已知路灯离地面的高度AB为4.8m,身高为1.6m的小明站在D处的影长为2m,那么此时小明离电杆AB的距离BD为m.13.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都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是.14.如图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在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①主视图、②左视图、③俯视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15.用硬纸壳做一个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底面是圆心角为30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cm2.1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个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24,则它的主视图的面积是.17.如图,是由10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若现在你还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在保证该几何体的从上面、从正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都不变的情况下,最多还能放个小正方体.18.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能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侧面积.20.如图是从上面看到一个由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的图形,其中方框内的数字为该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你画出从正面和左面看到这个几何体的图形.21.如图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计算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22.某个几何体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1所示:(1)这个几何体可以是图2甲、乙、丙中的;(2)这个几何体最多由个小立方块堆成:(3)当堆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个数最少时,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23.李明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从三个不同方向看问题的形状”.(1)图1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2)图2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从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24.学校食堂厨房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若干相同规格的碟子,一摞碟子的层数与累积高度的关系如下表:碟子层数累积高度(cm)1222+1.532+342+4.5……(1)当一摞碟子有x层时,请写出此时的累积高度(用含x的式子表示);(2)桌子上有一些碟子,如图分别是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厨房师傅想把这些碟子全部叠成一摞,求叠成一摞后的累积高度.25.如图是一个大正方体切去一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1)下列三个图形中,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2)若大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小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分析】太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线,从而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④①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投影,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知道太阳光是平行光线,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即与光线垂直;则它的正投影图是应是D.【解答】解:依题意,光线是垂直照下的,故只有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正投影的定义及正投影形状的确定.3.小红和小花在路灯下的影子一样长,则她们的身高关系是()A.小红比小花高B.小红比小花矮C.小红和小花一样高D.不确定【分析】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小红和小花在同一路灯下的影长与他们到路灯的距离有关,虽然他们的身高一样,也不能判断谁的身高的高与矮.【解答】解:小红和小花在路灯下的影子一样长,在同一路灯下他们的影长与他们到路灯的距离有关,所以无法判断谁的身高的高与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光线特点是从一点出发的投射线.物体与投影面平行时的投影是放大(即位似变换)的关系.4.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点A处沿AO所在的直线行走14m到点B时,人影长度()A.变长3.5m B.变长2.5m C.变短3.5m D.变短2.5m【分析】小明在不同的位置时,均可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可利用相似比求人影长度的变化.【解答】解:设小明在A处时影长为x,AO长为a,B处时影长为y.∵AC∥OP,BD∥OP,∴△ACM∽△OPM,△BDN∽△OPN,∴,,则,∴x=;,∴y=,∴x﹣y=3.5,故变短了3.5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应注意题中三角形的变化.5.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因为()A.汽车开的很快B.盲区减小C.盲区增大D.无法确定【分析】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说明看到的范围减少,即盲区增大.【解答】解:根据题意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沉”下去的建筑物实际上是到了自己的盲区的范围内.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了实际问题考查了对视点,视角和盲区的认识和理解.6.如图所示的四棱柱的主视图为()A.B.C.D.【分析】依据从该几何体的正面看到的图形,即可得到主视图.【解答】解:由图可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解题时注意: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的一个平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常不在一个平面上.7.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B.C.D.【分析】根据图中的主视图解答即可.【解答】解:A、图中的主视图是2,1;B、图中的主视图是2,1;C、图中的主视图是2,1;D、图中的主视图是2,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三视图的理解应用及空间想象能力.可从主视图上分清物体的上下和左右的层数,从俯视图上分清物体的左右和前后位置.8.如图所示的是由几个相同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所看到的图形,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则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所得到的图形是()A.B.C.D.【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1.据此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如图,左视图如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本题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小正方形的数目及位置.9.如图,A,B,C,D是四位同学画出的一个空心圆柱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分析】主视图是从几何体的正面看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是从几何体的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解:主视图是矩形且中间有两道竖杠,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关键是掌握主视图和俯视图所看的位置.10.如图是从三个方向看某个几何体得出的平面图形,该几何体是()A.棱柱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体【分析】由主视图和俯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根据左视图是圆可判断出此几何体为圆柱.【解答】解:∵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长方形,∴此几何体为柱体,∵左视图是一个圆,∴此几何体为平放的圆柱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用到的知识点为:三视图里有两个相同可确定该几何体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由另一个视图确定其具体形状.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已知操场上的篮球架上的篮板长1.8米,高1.2米,当太阳光与地面成45°角投射到篮板时,它留在地面上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2.16m2.【分析】根据平行投影,篮板在地面上的阴影部分为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篮板长,为1.8m,由于太阳光与地面成45°角,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矩形的宽等于篮板宽,为1.2m,然后根据矩形得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所以篮板在地面上的阴影部分为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篮板长,为1.8m,由于太阳光与地面成45°角,则矩形的宽等于篮板宽,为1.2m,所以篮板长留在地面上的阴影部分面积=1.8×1.2=2.16(m2).故答案为2.16m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平行投影.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12.如图,已知路灯离地面的高度AB为4.8m,身高为1.6m的小明站在D处的影长为2m,那么此时小明离电杆AB的距离BD为4m.【分析】利用中心投影的性质可判断△CDE∽△CBA,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的长,然后计算BC﹣CD即可.【解答】解:∵DE∥AB,∴△CDE∽△CBA,∴=,即=,∴CB=6,∴BD=BC﹣CD=6﹣2=4(m).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光线特点是从一点出发的投射线.物体与投影面平行时的投影是放大(即位似变换)的关系.13.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都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是正方体.【分析】正方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都是正方形,即三视图都是正方形.【解答】解: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都是正方形,即三视图均为正方形,这样的几何体是正方体.故答案为:正方体.【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关键是根据对几何体的认识解答.14.如图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在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①主视图、②左视图、③俯视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③俯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上边看是一个田字,“田”字是中心对称图形,主视图是1,2,1,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左视图是1,2,1,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答案为:③俯视图【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又利用了中心对称图形.15.用硬纸壳做一个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底面是圆心角为30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60+75π)cm2.【分析】求得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以及底面积,相加即可得到表面积.【解答】解:侧面积为10×(6+)=60+50π,底面积之和为:2×=15π,∴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60+50π+15π=60+65π,故答案为:60+65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表面积,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1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个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24,则它的主视图的面积是12.【分析】由2个视图是长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为棱柱,另一个视图是三角形,那么可得该几何体是三棱柱,由三视图知,三棱柱的正面的高是3,根据三棱柱的体积公式得到三角形的底,根据三角形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三棱柱的正面是高为3的三角形,∵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24,∴三角形的底为=8,∴它的主视图的面积=×8×3=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和几何体的表面积求法,正确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是由10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若现在你还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在保证该几何体的从上面、从正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都不变的情况下,最多还能放1个小正方体.【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图形是主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面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主视图是第一层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是左边一个小正方形,中间一个小正方形,第三层是左边一个小正方形,俯视图是第一层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三个小正方形,左视图是第一层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两个小正方形,第三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不改变三视图,中间第二层加一个,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图形是主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面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18.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能是4或5.【分析】易得这个几何体共有2层,由俯视图可得第一层立方体的个数,由主视图可得第二层立方体的可能的个数,相加即可.【解答】解:结合主视图和俯视图可知,上层最多有2个,最少1个,下层一定有3个,∴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能是4个或5个,故答案为:4或5.【点评】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三.解答题(共7小题)1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侧面积.【分析】根据三视图判断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再求出侧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侧面积为4×3×6=72.【点评】此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用到的知识点是长方形的面积,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20.如图是从上面看到一个由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的图形,其中方框内的数字为该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你画出从正面和左面看到这个几何体的图形.【分析】分别利用小立方块的个数得出其形状,进而画出左视图与主视图.【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正确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是解题关键.21.如图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计算出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首先根据三视图得到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在分别表示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减去上面的长方体与下面的长方体的接触面积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上面的长方体长4mm,高4mm,宽2mm,下面的长方体长6mm,宽8mm,高2mm,∴立体图形的体积是:4×4×2+6×8×2=128(mm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4×4×2+4×2×2+4×2+6×2×2+8×2×2+6×8×2﹣4×2=200(m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以及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根据图形看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的关键.22.某个几何体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1所示:(1)这个几何体可以是图2甲、乙、丙中的甲和乙;(2)这个几何体最多由9个小立方块堆成:(3)当堆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个数最少时,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分析】(1)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定义求解可得;(2)构成几何体的正方体个数最少时,其正方体的构成是在乙的基础上左数第1列前面再添加1个正方形即可得;(3)正方体个数最少时如图甲,据此作出俯视图即可得.【解答】解:(1)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知,这个几何体可以是图2甲、乙、丙中的甲和乙,故答案为:甲和乙;(2)这个几何体最多可以由9个小正方体组成,故答案为:9;(3)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作图﹣三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本题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小正方形的数目及位置.23.李明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从三个不同方向看问题的形状”.(1)图1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2)图2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从左面看到的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图.【分析】(1)观察几何体,作出三视图即可.(2)由已知条件可知,从正面看有2列,每列小正方数形数目分别为3,2;从左面看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3.据此可画出图形.【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由几何体的俯视图及小正方形内的数字,可知主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列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该列小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且每列小正方形数目为俯视图中相应行中正方形数字中的最大数字.24.学校食堂厨房的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若干相同规格的碟子,一摞碟子的层数与累积高度的关系如下表:碟子层数累积高度(cm)1222+1.532+342+4.5……(1)当一摞碟子有x层时,请写出此时的累积高度(用含x的式子表示);(2)桌子上有一些碟子,如图分别是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厨房师傅想把这些碟子全部叠成一摞,求叠成一摞后的累积高度.【分析】(1)观察表格数据不难发现,每增加一个碟子高度增加1.5cm,然后写出即可;(2)根据三视图判断出碟子的个数为12个,然后代入(1)中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由图可知,每增加一个碟子高度增加1.5cm,桌子上放有x个碟子时,高度为2+1.5(x﹣1)=1.5x+0.5;(2)由图可知,共有3摞,左前一摞有4个,左后一摞有5个,右边前面一摞有3个,共有:3+4+5=12个,叠成一摞后的高度=1.5×12+0.5=18.5cm.【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做这类题时要借助三种视图表示物体的特点,从主视图上弄清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形状;从俯视图上弄清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形状;从左视图上弄清楚物体的上下和前后形状.25.如图是一个大正方体切去一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1)下列三个图形中,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③、②、①;(2)若大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小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分析】(1)根据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三视图,可得答案.(2)依据三视图的面积,即可得到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解答】解:(1)由题可得,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分别是③,②,①;故答案为:③,②,①;(2)∵大正方体的边长为20cm,小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400+400+400)=2×1200=2400(cm2).【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要循序渐进,通过仔细观察和想象,再画它的三视图.。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皮影戏”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皮影戏的原理是利用平行投影将剪影投射到屏幕上B. 屏幕上人物的身高与相应人物剪影的身高相同C. 屏幕上影像的周长与相应剪影的周长之比等于对应点到光源的距离之比D. 表演时,也可以利用阳光把剪影投射到屏幕上2.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如图,某剧院舞台上的照明灯P射出的光线成“锥体”,其“锥体”面图的“锥角”是60°.已知舞台ABCD是边长为6m的正方形.要使灯光能照射到整个舞台,则灯P的悬挂高度是()A. 3√6mB. 3√3mC. 4√3mD. √6m4.在下列四幅图形中,能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影子的图形的可能是()A. B.C. D.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C. D.6.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径直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 逐渐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先变长后变短D. 逐渐变长7.下列图形中,主视图和左视图一样的是()A. B.C. D.8.图中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A. B.C. D.9.图中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 B. C. D.10.人离窗子越远,向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是()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在一盏路灯旁的地面上竖直立着两根木杆,两根木杆在这盏路灯下形成各自的影子,则将它们各自的顶端与自己的影子的顶端连线所形成的两个三角形 ______ 相似.(填“可能”或“不可能”).12.如图,光源P在水平横杆AB的上方,照射横杆AB得到它在平地上的影子为CD(点P、A、C在一条直线上,点P、B、D在一条直线上),不难发现AB//CD.已知AB=1.5m,CD=4.5m,点P到横杆AB的距离是1m,则点P到地面的距离等于______m.13.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左视图是______形,俯视图是______形.14.画三种视图时,对应部分的长度要________,而且通常把俯视图画在主视图________面,把左视图画在主视图________面.15.许多影院的座位做成阶梯形,目的是____(请用数学知识回答).1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17.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6,则它的表面积是 ______.18.直角坐标系内,身高为1.5米的小强面向y轴站在x轴上的点A(−10,0)处,他的前方5米处有一堵墙,已知墙高2米,则站立的小强观察y(y>0)轴时,盲区(视力达不到的地方)范围是______.19.如图所示,是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该几何体的形状图,那么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形有 ______个.三、解答题20.小明周末到公园里散步,当他沿着一段平坦的直线跑道行走时,前方出现一棵树AC和一座景观塔BD(如图),假设小明行走到M处时正好透过树顶C看到景观塔的第5层顶端E处,此时他的视角为30°,已知树高AC=10米,景观塔BD共6层(塔顶高度和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每层5米.(1)当小明向前走到点N处时,刚好看不到景观塔BD,请在图中作出点N,不必写作法;(2)请问,小明再向前走多少米刚好看不到景观塔BD?(结果保留根号)21.已知小明和树的高与影长,试找出点光源和旗杆的影长.22.明明与亮亮在借助两堵残墙玩捉迷藏游戏,若明明站在如图所示位置时,亮亮在哪个范围内活动是安全的?请在图(1)的俯视图(2)中画出亮亮的活动范围.23.如图,两棵树的高度分别为AB=6m,CD=8m,两树的根部间的距离AC=4m,小强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方向从左向右前进,如果小强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为1.6m,当小强与树AB的距离小于多少时,就不能看到树CD的树顶D?24.补全下面物体的三视图.25.一个圆柱体形零件,削去了占底面圆的四分之一部分的柱体(如图),现已画出了主视图与俯视图.(1)请只用直尺和圆规,将此零件的左视图画在规定的位置(不必写作法,只须保留作图痕迹);(2)若此零件底面圆的半径r=2cm,高ℎ=3cm,求此零件的表面积.26.如图,在楼房MN前有两棵树与楼房在同一直线上,且垂直于地面,为了测量树AB、CD的高度,小明爬到楼房顶部M处,光线恰好可以经过树CD的顶站C点到达树AB的底部B点,俯角为37°,此时小亮测得太阳光线恰好经过树CD的顶部C点到达楼房的底部N点,与地面的夹角为30°,树CD的影长DN为15米,请求出树AB和楼房MN的高度.(√3≈1.73,sin37°≈0.60,cos37°≈0.800,tan37°≈0.75,结果精确到0.1m)参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皮影戏”是根据中心投影将剪影投射到屏幕上,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B.由中心投影的性质可知幕上人物的身高与相应人物剪影的身高成比例,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C.由中心投影的性质可知屏幕上影像的周长与相应剪影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即等于对应点到光源的距离之比,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D.表演时,不可以利用阳光把剪影投射到屏幕上,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中心投影的意义和性质,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同时注意与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心投影的性质,注意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利用生活中的“皮影戏”体现光的中心投影性质,这是光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2.【答案】D;【解析】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识别能力,作图能力,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主视、俯视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宽相等.利用三视图的作图法则,对选项判断,A的三视图相同,圆锥,四棱锥的两个三视图相同,棱台都不相同,推出选项即可.解:∵正方体的三视图都相同,而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圆锥和正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正确答案为D.故选D.3.【答案】A;【解析】解:连接AC,∵∠APC=60°,∴∠PAC=∠PCA=60°,∵ABCD是边长为6m的正方形,∴AC=6√2,OC=3√2∴PC=6√2,∴PO=3√6,故选:A.先根据题意进行连接AC,再根据“锥体”面图的“锥角”是60°得出△PA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它的计算方法和正方形的特点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投影和圆锥的计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4.【答案】D;【解析】解:A、两棵小树的影子的方向相反,不可能为同一时刻阳光下影子,所以A选项错误;B、两棵小树的影子的方向相反,不可能为同一时刻阳光下影子,所以B选项错误;C、在同一时刻阳光下,树高与影子成正比,所以C选项错误;D、在同一时刻阳光下,树高与影子成正比,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平行投影得特点,利用两小树的影子的方向相反可对A、B进行判断;利用在同一时刻阳光下,树高与影子成正比可对C、D进行判断.该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平行投影.5.【答案】B;【解析】解:从左边看,是一列两个矩形.故选:B.根据左视图是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6.【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该题考查了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小亮由A处径直走到路灯下,他的影子由长变短,再从路灯下走到B处,他的影子则由短变长.解: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知小亮由A处走到路灯下,他的影子由长变短,由路灯下走到B处,他的影子由短变长.故选B.7.【答案】D;【解析】解:A.主视图和左视图不相同,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主视图和左视图不相同,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主视图和左视图不相同,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各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进行判定即可.此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各种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形状是正确判断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由主视图可以推出这个几何体是上下两个大小不同柱体,从主视图推出这两个柱体的宽度不相同,从俯视图推出上面是圆柱体,直径小于下面柱体的宽.由此可以判断对应的几何体是选项B.故选:B.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根据俯视图可判断出此上面是圆柱体,由此观察图形即可得出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用到的知识点为: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几何体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由俯视图可确定几何体的具体形状.9.【答案】D;【解析】解:从上面看可得到三个矩形左右排在一起,中间的较大,故选:D.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该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10.【答案】A;【解析】解:如图:AB为窗子,EF∥AB,过AB的直线CD,通过想象我们可以知道,不管在哪个区域,离窗子越远,视角就会越小,盲区就会变大.故选:A.11.【答案】可能;【解析】解:∵中心投影是由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当两根木杆距离点灯距离相等时它们各自的顶端与自己的影子的顶端连线所形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否则不相似,故答案为:可能.根据中心投影是由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可以得到三角形是否相似.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及中心投影的知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心投影是由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12.【答案】3;【解析】解:如图,作PF⊥CD于点F,∵AB//CD,∴△PAB∽△PCD,PE⊥AB,∴△PAB∽△PCD,∴ABCD =PEPF,即:1.54.5=1PF,解得PF=3.故答案为:3.易得△PAB∽△PCD,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对应高的比可得AB与CD间的距离.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对应高的比.13.【答案】长方圆;【解析】解: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左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判断.14.【答案】相等;下;右;【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画法,熟练掌握物体的长、宽、高与三种视图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首先正确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然后再从几何体的长、宽、高三个方面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所观察到物体的情况,进而作出解答.解:在画三种视图时,对应部分的长度要相等,而且通常把俯视图画在主视图下面,把左视图画在主视图右面.故答案为相等;下;右.15.【答案】减少观众的盲区(看不见的地方),使得每人都能看到屏幕;【解析】解:结合盲区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影院的座位做成阶梯形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野从而减少盲区,使得没人都能看到屏幕,因此影院的座位做成阶梯形的原因是减少观众的盲区(看不见的地方),使得每人都能看到屏幕.故答案为:减少观众的盲区(看不见的地方),使得每人都能看到屏幕.16.【答案】(18+2√3)c m2;【解析】解: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底面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高为√3cm,三棱柱的高×2×√3=18+2√3(cm2).为3,所以,其表面积为3×2×3+2×12故答案为(18+2√3)cm2.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该题考查了三视图,三视图是中考经常考查的知识内容,难度不大,但要求对三视图画法规则要熟练掌握,对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要熟悉.17.【答案】22;【解析】解:∵由主视图得出长方体的长是3,宽是1,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6,∴设高为ℎ,则1×3×ℎ=6,解得:ℎ=2,∴它的表面积是:1×3×2+3×2×2+1×2×2=22.故答案为:22.根据主视图与左视图得出长方体的长和宽,再利用图形的体积得出它的高,进而得出表面积.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长和宽,得出图形的高是解题关键.18.【答案】0<y≤2.5;【解析】解:过D作DF⊥OC于F,交BE于H,OF=1.5,BH=0.5,三角形DBH中,tan∠BDH=BH:DH=0.5:5,因此三角形CDF中,CF=DF⋅tan∠BDH=1因此,OC=OF+CF=1+1.5=2.5.因此盲区的范围在0<y⩽2.5.如图,本题所求的就是OC的值,过D作DF⊥OC于F,交BE于H,利用三角函数可求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19.【答案】5;【解析】解:由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易得最底层有4个正方体,第二层有1个正方体,那么共有4+1=5(个)正方体组成,故答案为:5.易得这个几何体共有2层,由俯视图可得第一层正方体的个数,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第二层正方体的个数,相加即可.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更容易得到答案.20.【答案】解:(1)如图,点N 即为所求.(2)由题意得,BE=5×5=25(米),BD=5×6=30(米),在Rt △ACM 中,∵∠M=30°,AC=10米,∴AM=10√3(米),在Rt △BEM 中,∵∠M=30°,BE=25米,∴BM=25√3(米),∴AB=BM-AM=25√3-10√3=15√3(米),∵AC ∥BD ,∴△ACN ∽△BDN ,∴AC BD =NA NB =1030=13,设NA=x 米,则NB=(x+15√3)米, x+15√3=13, 解得,x=15√33, ∴MN=MA-NA=10√3-15√32=5√32(米), 答:小明再向前走5√32米刚好看不到景观塔BD .;【解析】 (1)连接DC 并延长交BM 于点N.(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连接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21.【答案】解:如图:连接AB、CD并延长交与点O,点O即为点光源,EG为旗杆的影子.;【解析】首先根据小明的身高和影长与树的高度和影长确定点光源,然后由过点光源和旗杆的顶部确定旗杆的影长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知识,中心投影是由点光源发出的,确定了点光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答案】解:阴影部分A、B为亮亮活动的范围.;【解析】亮亮活动的安全范围其实就是明明的盲区,因此画亮亮的活动范围只要画出明明的盲区就行了.本题是结合实际问题来考查学生对视点,视角和盲区的理解能力.23.【答案】解:设FG=x米.那么FH=x+GH=x+AC=x+4(米),∵AB=6m,CD=8m,小强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为1.6m,∴BG=4.4m,DH=6.4m,∵BA⊥PC,CD⊥PC,∴AB∥CD,∴FG:FH=BG:DH,即FG•DH=FH•BG,∴x×6.4=(x+4)×4.4,解得x=8.8(米),因此小于8.8米时就看不到树CD的树顶D.;【解析】根据盲区的定义结合图片,我们可看出在FG之间时,是看不到树CD的树顶D的.因此求出FG就是本题的关键.已知了AC的长,BG、DH的长,那么可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来得出关于FG、FH、BG、DH 的比例关系式,用FG表示出FG后即可求出FG的长.24.【答案】解:如图示,.;【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注意实线和虚线在三视图的用法.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认真观察实物图,按照三视图的要求画图即可,注意看得到的棱长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棱长用虚线的表示.25.【答案】(1)左视图与主视图形状相同,有作垂线(直角)的痕迹(作法不唯一).(2)两个底面积:2πr2×3=6π(c m2);4+2r)×3=(3π+4)×3=9π+12(c m2);侧面积:(2πr×34表面积:15π+12(c m2).;【解析】(1)由削去了占底面圆的四分之一部分的柱体易得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可先画一条线段等于主视图中大长方形的长,然后分别做两个端点的垂线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两端点的垂线上分别截取主视图的高连接即可得到几何体的左视图;(2)此零件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零件全面积的等量关系,注意侧面积的展开图应为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四分之三圆的周长+半径长.26.【答案】解:在Rt△CDN中,,∵tan30°=CDDN∴CD=tan30°•DN=5√3,∵∠CBD=∠EMB=37°,√3,∴BD=CD÷tan37°=203√3∴BN=DN+BD=15+203,在Rt△ABN中,tan30°=ABBN∴AB=tan30°•BN≈15.3,√3)≈19.9在Rt△MNB中,MN=BN•tan37°=0.75(15+203∴树高AB是15.3米,楼房MN的高度是19.9米.;【解析】,得到CD=tan30°⋅DN=5√3于是得到BD=CD=5√3,在RtΔCDN中,由于tan30°=CDDN在RtΔABN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该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借助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道路交通安全考试试题(满分IoO)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我国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单选题]A'110B'120C'119D、122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故障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单选题]A、50米以外B、100米以外C、150米以外E6角;,『茶)D'200米以外3、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
[单选题]A、只需携带驾驶证B、只需携带行驶证c、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放置强制保险标志、检验合格标志FmiQD、至少携带驾驶证、行驶证,放置强制保险标志、检验合格标志中的三样4、骑行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是()。
[单选题]人、安全头盔(—一;)B、安全带C、防毒口罩5、骑行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公里。
[单选题]A'10B、15(正确答案)C、20D、256、()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最简单、最有效的汽车安全保护装置,正确使用可以大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
[单选题]A、安全带IB、刹车系统C、安全气囊D、安全座椅7、骑行电动自行车在经过路口时,正确做法是()。
[单选题]A、从机动车道内直接通过B、按交通信号灯指示从机动车道内通过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从斑马线上推行(D、集齐一群人就可以通过8、自2023年以来,在公司附近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占比最高。
[单选题]A、泥头车事故B、公交车事故C、涉摩涉电动自行车事故:门D、危化品运输事故9、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限载一名未满()的未成年人,并遵守非机动车道路通行规则。
[单选题]A、12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0、驾驶机动车辆需按标线标识规范行驶,公司厂区时速不得超过()。
[单选题1A、50km∕hB、40km∕hC>30km∕hC角'字系)D、20km∕hH、黄灯持续闪烁时,最安全的做法是()。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几何体的俯视图中与众不同的是()A.B.C.D.2.下面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3.如图是一只茶壶,从不同方向看这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A.B.C.D.4.小亮在上午8时、9时、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A.上午12时B.上午10时C.上午9时D.上午8时5.有一圆柱形的水池,已知水池的底面直径为4米,水面离池口2米,水池内有一小青蛙,它每天晚上都会浮在水面上赏月,则它能观察到的最大视角为()A. 45°B. 60°C. 90°D. 135°6.如图,该几何体主视图是()A.B.C.D.7.如图,下列四幅图中一定有两种不同的光源同时照射下的图案是()A.B.C.D.8.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可能相同的是() A.B.C.D.9.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是()A.B.C.D.10.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18 cm2B. 20 cm2C. (18+2) cm2D. (18+4) cm2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个由若干个正方体搭建而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那么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序号是________(多填或错填得0分,少填酌情给分).12.现有m,n两堵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A处和B处,请问小明在哪个区域内活动才不被这两个同学发现(用阴影部分的序号表示)________.13.一块直角三角形板ABC,∠ACB=90°,BC=12 cm,AC=8 cm,测得BC边的中心投影B1C1长为24 cm,则A1B1长为________ cm.14.主视图与俯视图的________一致;主视图与左视图的________一致;俯视图与左视图的________一致.15.直角坐标系内,身高为1.5米的小强面向y轴站在x轴上的点A(-10,0)处,他的前方5米处有一堵墙,已知墙高2米,则站立的小强观察y(y>0)轴时,盲区(视力达不到的地方)范围是________.16.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17.长方体、球体、三棱柱、圆柱体,这四个几何体中有三个的某一种视图都是同一种几何图形,则这一个几何体是________.18.几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19.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_________.2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一点光源位于A(0,5)处,线段CD垂直于x轴,D为垂足,C(3,1),则CD在x轴上的影子长________,点C的影子E的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李平和张亮分别骑自行车从两条小胡同驶向马路,当他们分别行驶到图中的A,B位置时,哪个看到的范围更大一些?为什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22.如图假设一座大楼高30米,观众坐在距大楼500米处,魔术师只需做一个屏障,屏障上的图画和没有大楼以后的景物一样,将屏障立在大楼前100米处,这样观众看上去好像大楼突然消失了.若要完全挡住大楼,请你找到一个方法计算出屏障至少要多高?(人身高忽略不计)23.(1)夜晚,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已知小明身高1.5米,路灯的灯柱高4.5米.①如图1,若小明在相距10米的两路灯AB、CD之间行走(不含两端),他前后的两个影子长分别为FM=x米,FN=y米,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有言道:形影不离.其原意为:人的影子与自己紧密相伴,无法分离.但在灯光下,人的速度与影子的速度却不是一样的!如图2,若小明在灯柱PQ前,朝着影子的方向(如图箭头),以0.8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R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2)我们知道,函数图象能直观地刻画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现有一新版龟兔赛跑的故事:由于兔子上次比赛过后不服气,于是单挑乌龟再来另一场比赛,不过这次路线由乌龟确定……比赛开始,在同一起点出发,按照规定路线,兔子飞驰而出,极速奔跑,直至跑到一条小河边,遥望着河对岸的终点,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时不知怎么办.过了许久,乌龟一路跚跚而来,跳入河中,以比在陆地上更快的速度游到对岸,抵达终点,再次获胜.根据新版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请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3),画出乌龟、兔子离开终点的距离s与出发时间t的函数图象示意图.(实线表示乌龟,虚线表示兔子)24.从这个图形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25.王芹家住在A楼5层,杨雨家住在A楼正前方的B楼里,B楼没有A楼高.一天,站在自己家窗口的王芹,看见杨雨正从B楼的正前方往自己住的楼走去,一会儿就看不见杨雨了,请你在如图所示中找出从哪点开始,王芹看不见杨雨.26.已知一个模型的三视图如图,其边长如图所示(单位:cm).制作这个模型的木料密度为150 kg/m3,则这个模型的质量是多少kg?如果油漆这个模型,每千克油漆可以漆4 m2,需要油漆多少kg?(质量=密度×体2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分别求出这个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28.试确定图中路灯的位置,并画出此时小明在路灯下的影子.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的俯视图是第一列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列一个小正方形,B的俯视图是第一列是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是两个小正方形,C的俯视图是第一列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列一个小正方形,D的俯视图是第一列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列一个小正方形,故选B.2.【答案】D【解析】主视图有3列,从左往右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1,1故选D.3.【答案】A【解析】由立体图形可得其俯视图为.故选A.4.【答案】D【解析】在上午,时间越早,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越小,则物体的影长越长,所以这四个时刻中,上午8时,向日葵的影子最长.故选D.5.【答案】C【解析】利用已知条件可以推出△OBC,△OA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再利用已知条件就很容易求得所求的角的度数.∵AB=4,O为圆心,∴AO=BO=2,∵BC=2,BC⊥AB,∴△O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OB=45°,同理∠AOD=45°,∴∠COD=90°.故选C.6.【答案】B【解析】三棱柱的主视图为矩形,∵正对着的有一条棱,∴矩形的中间应该有一条实线,故选B.7.【答案】C【解析】由于只有C选项有两个投影,其余三个选项都只有一个,所以C选项中的物体一定有两种光源同时照射,故选C.8.【答案】B【解析】A.此几何体主视图与左视图不相同,故此选项错误;B.立方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矩形,故此选项正确;B.三棱柱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也是矩形,矩形宽不相同,故此选项错误;D.四棱柱的主视图是矩形,左视图也是矩形,矩形宽不相同,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9.【答案】B【解析】∵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是B,故选B.10.【答案】C【解析】根据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直三棱柱,由侧视图知,底面是边长为2 cm的等边三角形,边上的高是cm,且侧棱与底面垂直,侧棱长是3 cm,∴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2××2×+3×2×3=18+2(cm2),故选C.11.【答案】①②③【解析】综合左视图跟主视图,从正面看,第一行第1列有3个正方体,第一行第2列有1个或第二行第2列有一个或都有一个.第二行第1列有2个正方体.故答案为①②③.12.【答案】①②③【解析】由图可知,①②③都在AB两个视点的盲区内,因此在这三处,不会被两个同学发现,因此选①②③.13.【答案】8【解析】∵∠ACB=90°,BC=12 cm,AC=8 cm,∴AB=4,∵△ABC∽△A1B1C1,∴A1B1∶AB=B1C1∶BC=2∶1,即A1B1=8cm.14.【答案】长高宽【解析】根据三视图的特征,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相等进行填空即可.故答案为长、高、宽.15.【答案】0<y≤2.5【解析】过D作DF⊥OC于F,交BE于H,OF=1.5,BH=0.5,三角形DBH中,tan∠BDH=BH∶DH=0.5∶5,因此三角形CDF中,CF=DF·tan∠BDH=1,因此,OC=OF+CF=1+1.5=2.5.因此盲区的范围在0<y≤2.5.16.【答案】108【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6,高为2的正六棱柱,由俯视图可知,梯形的高为=3,它的体积是×(6+12)×3×2×2=108.故答案为108.17.【答案】球体【解析】视图是同一种几何图形的几何体是正方体或者球体,所给选项中有球体,故答案为球体.18.【答案】5【解析】综合三视图可知,这个几何体的底层应该有3+1=4个小正方体,第二层应该有1个小正方体,因此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是4+1=5个,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5.故答案为5.19.【答案】三棱柱【解析】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判断出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三棱柱.20.【答案】(,0)【解析】如图:∵CD⊥x轴,∴CD∥OA,∴△ECD∽△EAO,∴DE∶OE=CD∶OA,∵A(0,5),C点坐标为(3,1),∴DE∶(DE+3)=1∶5,∴DE=,∴CD在x轴上的影长E的坐标为(,0).故答案是,(,0).21.【答案】解B位置看到的范围大一些.实际生活中:人离窗子越远,向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是就变大,相反就变小.【解析】根据视角和盲区的定义直接判断得出即可,进而举出实际生活中的实例.22.【答案】解连接OA,交CD于E,由题意知,AB⊥OB,CD⊥OB,∠EDO=∠ABO=90°.则tan∠EOD=tan∠AOB==,故=,解得ED=24(m).答:屏障至少是24 m.【解析】根据已知,得出tan∠EOD=tan∠AOB==,进而求出即可.23.【答案】解(1)∵EF∥AB,∴∠MEF=∠A,∠MFE=∠B.∴△MEF∽△MAB.①如图1,∴===.∴=,MB=3x,BF=3x-x=2x.同理,DF=2y.∵BD=10,∴2x+2y=10,∴y=-x+5,∵当EF接近AB时,影长FM接近0;当EF接近CD时,影长FM接近5,∴0<x<5;②如图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EE′=FF′=0.8t,∵EF∥PQ,∴∠REF=∠RPQ,∠RFE=∠RQP,∴△REF∽△RPQ,∴===,∴=,∵EE′∥RR′,∴∠PEE′=∠PRR′,∠PE′E=∠PR′R,∴△PEE′∽△PRR′,∴=,∴=,∴RR′=1.2t,∴V影子==1.2米/秒.(2)如图3,【解析】(1)易证△MEF∽△M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以把BF用x表示出来,同理,DF也可以用y表示出来.根据BD=10,就可以得到x,y的一个关系式,从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根据△REF∽△RPQ就可以求出PE与RP的比值,同理.根据△PEE′∽△PRR′,求得EE′与RR′的比值.则影子的速度就可以得到.(2)根据故事的叙述,就可以作出图象.24.【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从正面看可得到一个长方形;从左面看得到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得到一个长方形.25.【答案】解从点P开始进入盲区,即开始看不见杨雨.【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盲区即可判断出答案.26.【答案】解模型的体积=300×200×100+50×80×80=6 320 000 cm3=6.32 m3,模型的质量=6.32×150=948 kg;模型的表面积=2(100×200+100×300+200×300)+2(50×80+80×80+50×80)-2×80×80=236 000cm2=23.6 m2,需要油漆:23.6÷4=5.9 kg.答:这个模型的质量是948 kg;需要油漆5.9 kg.【解析】先计算模型的体积,再根据质量=体积×密度,求质量,再根据需要先求模型的表面积,再求所需油漆的重量.27.【答案】解3×1×3+3×3×1=9+9=18,(3×3+1×3)×2+(3×3+3×1+3×1)×2=(9+3)×2+(9+3+3)×2=12×2+15×2=24+30=54.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8,表面积是54.【解析】观察三视图可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长3宽1高3的长方体的体积+长3宽3高1的长方体的体积;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长3宽1高3的长方体的侧面积+长3宽3高1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依此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28.【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分别过物体的顶点及其影子的顶点作射线,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光源的位置,进而画出小明的影子即可.。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小胡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她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米,与她邻近的一根旗杆的影长为5米,则这根旗杆的高为()A.3米 B.3.6米 C.4米 D.4.8米2.太阳光照射下的某一时刻,1.5m高的竹竿影长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是().A 、20m B、18m C、16m D、15m3.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的测杆的影长为2.5m,那么影长为30m的旗杆的高是()A.20m B.16m C.18m D.15m4.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5.人往路灯下行走的影子变化情况是()A.长⇒短⇒长 B.短⇒长⇒短 C.长⇒长⇒短 D.短⇒短⇒长6.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7.较大的会场设计成阶梯形状是为了()A.利用盲区B.减少盲区C.增加盲区D.以上都不对8.关于盲区的说法正确的有()(1)我们把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2)我们上山与下山时视野盲区是相同的(3)我们坐车向前行驶,有时会发现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会被比矮的建筑物挡住(4)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在高处视野盲区要小,视野范围大A.1个B.2个C.3个D.4个9.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盲区的有()①站在阳台上看地面,向前走几步;②将眼前的纸片靠近眼睛;③将胡同的出口修成梯形状;④前方有看不见的地方,用望远镜看.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为两残墙与小明所在的位置A的俯视图,则①②表示小明的()A.视点B.视线C.盲区D.很难划定11.头灶中学四楼报告厅呈阶梯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减小盲区B.盲区不变C.增大盲区D.为了美观12.“站得高,看得远”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A.盲区减小,视野范围增大B.盲区增大,视野范围减小C.盲区增大,视野范围增大D.盲区减小,视野范围减小13.多媒体教室呈阶梯形状或下坡的形状的原因是()A.减小盲区B.增大盲区C.盲区不变D.为了美观而设计14.如图,在房子屋檐E处安有一台监视器,房子前有一面落地的广告牌,那么监视器的盲区是()A.△ACE B.△ADF C.△ABD D.四边形BCED15.如图所示,课堂上小红站在座位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老师观察小红身后,盲区在()A.△ABE B.△CDE C.四边形ABDC D.△CEF16.人离窗子越远,向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是()A.变小B.变大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17.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因为()A.汽车开的很快B.盲区减小C.盲区增大D.无法确定18.如图,是一座建筑物的平面图,其中的庭院有两处供出入的门,过路的人可以在门外观看但不能进入庭院,图中标明了该建筑物的尺寸(单位:米),所有的壁角都是直角,那么过路人看不到的门内庭院部分的面积是()A.250 B.300 C.400 D.32519.如图,李老师视线的盲区说法正确的是()A.第2排B.第3至第9排C.第1排至第2排D.第2至第3排20.当你站在博物馆的展览厅中时,你知道站在何处观赏最理想吗?如图,设墙壁上的展品最高点P距地面2.5米,最低点Q距地面2米,观赏者的眼睛F距地面1.6米,当视角∠PEQ最大时,站在此处观赏最理想,则此时E到墙壁的距离为()米.A.1 B.0.6 C.0.5 D.0.421.当你坐在车里,会发现车子开得越快,前方的道路越窄,原因是()A.盲区变大B.盲区变小C.盲区不变D.视线错觉所致22.日常生活中,较大的会场、电影院的前后排座位是阶梯状的,这样做是因为可以()A.这是一种规定B.充分利用场地C.增大盲区D.减小盲区23.教学楼里的大型多功能厅建成阶梯形状是为了()A.美观B.宽敞明亮C.减小盲区D.容纳量大24.如图所示,在房子外的屋檐E处安有一台监视器,房子前有一面落地的广告牌,那么监视器的盲区在()A.△ACE B.△BFD C.四边形BCED D.△ABD25.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美观B.减小盲区C.增大盲区D.盲区不变26.如图,已知房子上的监视器高为3cm,广告牌高为1.5cm,广告牌距离房子2cm,则监视器盲区的长度为()A.2.5m B.1.5m C.1m D.2m27.电影院座位号呈阶梯状或下坡状的原因是()A.减小盲区B.增大盲区C.盲区不变D.为了美观28.为了看到柜顶上的物品,我们常常向后退几步或踮起脚,这其中的道理是()A.增大柜顶的盲区B.减小柜顶的盲区C.增高视点D.缩短视线29.如图所示,当小人向建筑物A靠近时,在建筑物B上形成的盲区()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30.如图,是四个视力表中不同的“E”,它们距同一测试点O的距离各不相同,则在O 点测得视力相同的“E”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①,②和④31.李老师视线的盲区说法正确的是()A.第2排B.第3至第9排C.第1至第3排D.第1至第2排32.如图左右并排的两颗大树的高度分别是AB=8米,CD=12米,两树的水平距离BD=5米,一观测者的眼睛高EF=1.6米,且E、B、D在一条直线上,当观测者的视线FAC恰好经过两棵树的顶端时,四边形ABDC的区域是观测者的盲区,则此时观测者与树AB 的距离EB等于()A.8米B.7米C.6米D.5米33.如图所示,课堂上小亮站在座位上回答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数学老师观察小亮身后,盲区是()A.△DCE B.四边形ABCD C.△ABF D.△ABE34.图1表示正六棱柱形状的高大建筑物,图2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该建筑物的俯视图,P、Q、M、N表示小明在地面上的活动区域.小明想同时看到该建筑物的三个侧面,他应在()A.P区域B.Q区域C.M区域D.N区域35.图(1)表示一个正五棱柱形状的高大建筑物,图(2)是它的俯视图.小健站在地面观察该建筑物,当他在图(2)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区域活动时,能同时看到建筑物的三个侧面,图中∠MPN的度数为()A.30°B.36°C.45°D.72°36.图中的八边形是一个正八棱柱的俯视图,如果要想恰好看到这个正八棱柱的三个侧面,在图中标注的4个区域中,应该选择站在()A.①B.②C.③D.④37.(2011•广西)一位小朋友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的影子不可能是()A. B. C. D.38.(2011•天河区一模)下面四幅图是在同一天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太阳照射同一根旗杆的影像图,其中表示太阳刚升起时的影像图是()A.B.C.D.39.(2011•南开区一模)学校里旗杆的影子整个白天的变化情况是()A.不变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短D.一直在变长40.(2011•宜昌)如图,在一间黑屋子里用一盏白炽灯照一个球,球在地面上的阴影的形状是一个圆,当把白炽灯向上远移时,圆形阴影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41.(2011•鄂尔多斯)在一个晴朗的上午,乐乐拿着一块长方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中不可能的是()A. B. C. D.42.(2012•西城区模拟)如图是一木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阳光下的影子,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①③D.②③①④43.(2012•益阳)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中心投影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B.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D.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44.(2012•和平区二模)下列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图形可能是()A. B. C. D.45.(2012•柳州一模)下列图中是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是()A. B. C. D.46.(2012•绵阳)把一个正五棱柱如图摆放,当投射线由正前方射到后方时,它的正投影是()A. B. C. D.47.(2013•金山区一模)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华的影子比小东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他们的影子为()A.小华比小东长B.小华比小东短C.小华与小东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48.(2012•湘潭)如图,从左面看圆柱,则图中圆柱的投影是()A.圆B.矩形C.梯形D.圆柱49.(2013•成都一模)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是()A.变长B.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50.(2013•长安区模拟)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A. B. C. D.51.(2013•赣州模拟)如图所示“属于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图形是()A. B. C.D.52.(2013•高邮市二模)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的角,照射在地面上的一只皮球上,皮球在地面上的投影长是,则皮球的直径是()A. B.15 C.10 D.53.(2013•达州)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3)(1)(4)(2)B.(3)(2)(1)(4)C.(3)(4)(1)(2)D.(2)(4)(1)(3)54.(2014•武威模拟)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个矩形框的影子的形状不可能是()A.线段 B.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 D.矩形55.(2013•南宁)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的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投影是()A.三角形B.线段C.矩形D.平行四边形56.(2014•石家庄一模)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题型注释)三、计算题(题型注释)四、解答题(题型注释)五、判断题(题型注释)六、新添加的题型参考答案1.D .【解析】试题分析: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问题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试题解析:据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设这棵树的高度为xm ,根据题意知:1.626x = 解得,x=4.8.故选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2.B【解析】试题分析:设旗杆高为x ,根据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高与其影子长比值是相同的得1.52.530x = ∴x=18∴旗杆高为18m故选B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C【解析】试题分析:设旗杆的高是Xm ,因为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所以1.52.530x =,解得x=18m ,故选:C.考点:比例线段.4.B【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投影中不可能出现一个点的情况,只要是一条线段时可能出现一个点. 考点:投影5.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人往路灯下行走的这一过程中离光源是由远到近再到远的过程,所以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A .考点:中心投影.6.D .【解析】试题分析:在同一路灯下由于位置不同,影长也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故选:D . 考点:1.中心投影;2.平行投影.7.B【解析】根据盲区定义,盲区是指看不见的区域,仰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小盲区越大,俯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大,盲区越小.解:较大会场的座位都呈阶梯形状,是为了使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野,从而减小盲区,故选:B.8.C【解析】根据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进行选择.解:根据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我们可以判断出(1)(3)(4)是正确的,而(2)中,要注意的是仰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小盲区越大,俯视时视线越向前视野越大,盲区越小.故选C.9.B【解析】视线到达不了的区域为盲区,仰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小盲区越大,俯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大,盲区越小,由此可判断出答案.解:①站在阳台上看地面,向前走几步,视野扩大,减小了盲区,故正确;②将眼前的纸片靠近眼睛,眼睛的视野变小,增大了盲区,故错误;③将胡同的出口修成梯形状,视野扩大,减小了盲区,故正确;④前方有看不见的地方,用望远镜看,视野范围没变化,盲区没有减小,故错误.综上可得①③正确.故选B.10.C【解析】根据图形,利用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即可得到①②表示小明的盲区.解:由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得到①②表示小明的盲区.故选C11.A【解析】报告厅呈阶梯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解:报告厅呈阶梯形状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减小盲区.故选:A.12.A【解析】视角增大,看到的范围扩大.站得高,视角增大,盲区减小.解:站得高,看得远说明了视角增大,盲区减小即盲区减小,视野范围增大.故选A.13.A【解析】多媒体教室呈阶梯或下坡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解:多媒体教室呈阶梯或下坡形状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减小盲区.故选:A.14.C【解析】根据盲区的定义,视线覆盖不到的地方即为该视点的盲区,由图知,E是视点,找到在E点处看不到的区域即可.解:由图片可知,E视点的盲区应该在△ABD的区域内.故选:C.15.B【解析】根据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看图解决.解:由图可知:A视点的盲区应该在三角形CDE的区域内.故选B.16.B【解析】根据视角与盲区的关系来判断.解:如图:AB为窗子,EF∥AB,过AB的直线CD,通过想象我们可以知道,不管在哪个区域,离窗子越远,视角就会越小,盲区就会变大.故选B.17.C【解析】前方哪些高一些的建筑物好像“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哪些矮一些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说明看到的范围减少,即盲区增大.解:根据题意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沉”下去的建筑物实际上是到了自己的盲区的范围内.故选C.18.D【解析】首先根据过路的人可以在门外观看但不能进入庭院,找出过路人看不到的门内庭院部分的部分,再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质,求出关键点的长度,从而解决问题.解:如图1:连接BK ,并延长到D ,连接AW ,并延长到E ,连接AB ,DE ,作CG ⊥DE ,CR ⊥AB ,根据图上所标数据可知:∵AB=40,DE=20,BX=KX=10,∴KE=DE=20,∴RG=30,∴AB :DE=RC :CG ,CR=20,CG=10,∴S △CED =21×20×10=100, ∴矩形EJYD 面积为:20×10=200,如图2:∵∠EAB=∠EBA=45°,∵AB=40,∴AE=BE=202,∴在Rt △AEF 中,EF=20,∴HE=10+15=20=5,∵△CDE ∽△BAE , ∴FEHE AB CD =, 即20540=CD , ∴CD=10,∴S △COD =21CD •HE=21×10×5=25, ∴过路人看不到的门内庭院部分的面积是:200+100+25=325.19.C【解析】李老师的盲区即为视线被遮挡的部分,可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出李老师视线遮挡部分的排数.解:如图,李老师的盲区如图:所以第1、2排都在李老师的盲区内,故选:C.20.B【解析】可根据切割线定理得出HE2=HQ•HP,HE=x,然后根据PR=2.5m,QR=2m,HR=1.6m,进而求出HE.解:由题意可知:据PR=2.5m,QR=2m,HR=1.6m,HE=x,∴HQ=QR﹣HR=0.4m,PH=PR﹣HR=0.9m,∵HE是圆O的切线,∴HE2=HQ•HP,∴x2=0.4×0.9解得:x=0.6.故选:B.【解析】根据视角与盲区的关系来判断,即可得出视角就会越小.解:通过想象我们可以知道,车子开得越快,视角就会越小,盲区就会变大.故选:A.22.D【解析】会场和电影院为了后排观众能有更好的观看效果,而将前后排座位安排成阶梯状,是为了增大视角,减少盲区,可据此进行判断.解:若会场、电影院的前后排座位是阶梯状,可以增加后排观众的视角,减少盲区,以便得到更好的观看效果,故选D.23.C【解析】根据盲区的定义,盲区是指看不见的区域,仰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小,盲区越大,俯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开阔,盲区越小.解:大型多功能厅建成阶梯形状是为了使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野,从而减少盲区.故选C.24.D【解析】盲区是在视线范围内看不见的区域,观察图形可选出.解:由图片可知,E视点的盲区应该在三角形ABD的区域内.故选D.25.B【解析】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解: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减小盲区.故选B.26.D【解析】根据盲区的定义可确定监视器盲区的长度为AB的长度,然后利用比例关系可求出AB的长度.解:由题意结合图形可得:AB为盲区,设AB=x,则AC=x+2,∴35.12=+x x , 解得:x=2.故选D .27.A【解析】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可以使后面的观众看到前面,避免盲区.解: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是为了然后面的观众有更大的视角范围,减小盲区. 故选:A .28.B【解析】根据实际生活为了看到柜顶上的物品,我们常常向后退几步或踮起脚,实际就是减小盲区,即可得出答案.解:∵为了看到柜顶上的物品,我们常常向后退几步或踮起脚,∴这其中的道理是:减小柜顶的盲区.故选:B .29.A【解析】根据盲区即看不到的建筑物的高度.根据各物体的比例关系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可以比较直观列出相关的比例关系式,从而得出答案.解:如图所示:当小人向建筑物A 靠近时,在建筑物B 上形成的盲区不断增大,故选:A .30.A【解析】过点O 和各个“E ”上一定点作直线,找到在一条直线上的点“E ”即可. 解:易得①②在一条直线上,故选A .【解析】李老师的盲区即为视线被遮挡的部分,可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出李老师视线遮挡部分的排数.解:如图,李老师的盲区如图:所以第1、2排都在李老师的盲区内,故选D .32.A【解析】先设FH=x ,则FK=FH+FK=x+5,再根据AH ∥CD ,可得出△AFH ∽△CFK ,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x 的值,进而得出EB 的长.解:∵AB=8米,CD=12米,两树的水平距离BD=5米,一观测者的眼睛高EF=1.6米, ∴EB=FH ,BD=HK=5米,HB=KD=EF=1.6米,设FH=x ,则FK=FH+FK=x+5,AH=AB ﹣BH=8﹣1.6=6.4米,CK=CD ﹣KD=12﹣1.6=10.4米, ∵AH ∥CD ,∴△AFH ∽△CFK , ∴FK FH CK AH =,即54.104.6+=x x , 解得x=8米,即EB=8米.故选A .33.D【解析】盲区就是看不到的地区,观察图形可解决.解:根据盲区的定义,位于D 的视点的盲区应该是三角形ABE 的区域.故选D .34.B【解析】根据清视点、视角和盲区的定义,观察图形解决.解:由图片可知,只有Q 区域同时处在三个侧面的观察范围内.故选B .【解析】根据正五边形的内角为108°,观察图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对顶角相等,可求出∠MPN的度数.解:由题意我们可以得出,正五棱柱的俯视图中,正五边形的内角为5180)25(︒⋅-=108°,那么∠MPN=180°﹣(180°﹣108°)×2=36°.故选B.36.B【解析】本题角度比较新颖,从①③④三个角度来看都只能看到正八棱柱的侧面,只有在②的位置上才能看到三个侧面.解:①的角度能看到4个侧面;从③的角度也只能看到两个侧面,④的角度只能看到一个侧面.只有②的角度才能看到三个侧面.故选B.37.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看等边三角形木框的方向即可得出答案.解:竖直向下看可得到线段,沿与平面平行的方向看可得到C,沿与平面不平行的方向看可得到D,不论如何看都得不到一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平行投影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观察图形得出正确结论是解此题的关键.38.C【解析】试题分析:太阳从东方升起,故物体影子应在西方,所以太阳刚升起时,照射一根旗杆的影像图,应是影子在西方.解:太阳东升西落,在不同的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不同,太阳从东方刚升起时,影子应在西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在不同的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也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就北半球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由长变短,再变长.39.B【解析】试题分析:早晨和晚上太阳高度角较小,影长较长;中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影长较短.解:由图可知,旗杆为AE,影长从AC变为AB,变为AD,过程为先变短,后变长.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平行投影的特点是: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而不同时刻,相同物体的影长不同.40.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区分开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根据题意,灯光下影子越长的物体就越高,可联系到中心投影的特点,从而得出答案.解:灯光下,涉及中心投影,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灯光下影子与物体离灯源距离有关,此距离越大,影子才越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中心投影的特点是:①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②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41.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在同一时刻,平行物体的投影仍旧平行,即可判断出长方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中不可能为梯形.解:在同一时刻,平行物体的投影仍旧平行.得到的应是平行四边形或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则长方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中不可能是梯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由太阳光线是平行的,得到对边平行的图形得到的投影依旧平行.42.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影子变化的方向正好太阳所处的方向是相反的来判断.太阳从东方升起最后从西面落下确定影子的起始方向.解:太阳从东方升起最后从西面落下,木杆的影子开始时应该在西面,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逐渐的向北偏西,南偏西,正东方向的顺序移动,故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为:②③①④.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在太阳光下的平行投影.要抓住太阳一天中运动的方位特点来确定物体影子所处的方位.平行投影的特点是: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43.A【解析】试题分析:分别利用中心投影的性质以及切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A.中心投影下,物高与影长取决于物体距光源的距离,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平移的性质,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利用切线的判定定理,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投影的性质以及切线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并区分这些性质是解题关键.44.A【解析】试题分析: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同向,且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解:A、影子平行,且较高的树的影子长度大于较低的树的影子,故本选项正确;B、影子的方向不相同,故本选项错误;C、影子的方向不相同,故本选项错误;D、相同树高与影子是成正比的,较高的树的影子长度小于较低的树的影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难度不大,注意结合选项判断.4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可知.解: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且影子方向相同.B、D的影子方向相反,都错误;C中物体的物高和影长不成比例,也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46.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投影的性质:当投射线由正前方射到后方时,其正投影应是矩形.解:根据投影的性质可得,该物体为五棱柱,则正投影应为矩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投影的定义及正投影形状的确定,解题时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47.D【解析】试题分析:在同一路灯下由于位置不同,影长也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解:在同一路灯下由于位置不同,影长也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平行投影的特点是: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中心投影的特点是:①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②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48.B【解析】。
小说专题训练------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栊翠庵品茶曹雪芹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妙玉忙接了进去。
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
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
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
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
”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䀉”。
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
”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练习题(二)及答案大题(共10题)一、“李总监,您好,我是芯谷产业功能区项目投资科的小罗,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公司的项目专员,以后有什么问题您都可以找我。
”W光学有限公司总务部总监李晓枫接到小罗的电话时,既意外又暖心。
近期,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小罗的岗位,也从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部职员变成了项目投资科专员。
小罗所在的项目投资科有二三十人,在一个开敞办公室集中办公。
坐在她斜对面的是部门首席,他原来是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部部长,坐在她旁边的是原市发改局政策法规科的工作人员。
“改革之后,我们探索了‘首席+专员’岗位设置方式,减少了管理层级。
现在有问题您提出来,我可以和大家直接沟通交流,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的。
”小罗进一步跟李晓枫说。
时光转到一年前。
那时候,W光学有限公司刚刚跟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5.2亿元建设新基地,落在芯谷产业功能区。
李晓枫负责新基地项目建设。
“基地建设涉及很多专业事项,对标高啊、航空限高啊,我都一头雾水。
”李晓枫说,“项目需要更新坐标系,我咨询功能区管委会,被告知要去自然资源局。
去了之后,发现还要再去找测绘队。
申报一个事项要跑很多部门。
最后我招了5个办事员,专门负责到各部门跑材料。
办事员告诉我,由于不清楚办事流程,他们要一次次到管委会咨询,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好,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当信息的‘二传手’。
”李晓枫想起往事,皱起眉头。
可是现在呢,李晓枫很快跟小罗敲定了一场设计交流会。
房子的外形、色彩、标高有什么要求,大门怎么开,道路怎么建,水电气的接点在哪,申报手续怎么办……40分钟时间里,有关新基地建设设计问题,相关部门都一一作了解答。
这个效率让李晓枫倍感惊讶:“感觉‘二传手’一下子变身为‘主攻手’了。
”S市某领导说:“我们要想改变过去产业功能区‘协调办’‘二传手’的角色,就要解决产业功能区职能太弱、功能不齐备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发挥产业功能区对主导产业的支撑保障?如何给产业功能区赋能?”最终的答卷是“局区合一”改革,也就是把市政府职能部门和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整合到一起。
3.2观察的范围(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夜晚时离路灯越远,物体影子()。
A.越长B.越短C.不变2.奇思和妙想分别站在教室楼的3楼和5楼看学校全貌,他们看到的范围相比().A.奇思看到的大B.妙想看到的大C.一样大3.人靠近窗户时,看到的窗外的范围();远离窗户时,看到的窗外的范围()A.变小,变小B.变大,变小C.不变,变大D.以上都有可能4.下面()不是平行四边形.A.B.C.D.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数学的知识解释是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
A.越小B.越大C.不变D.没有变化6.黑夜里把一个物体向电灯移动,物体离电灯越近,它的影子()。
A.越长B.越短C.不变7.下列哪个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
A.正方形B.三角形C.圆形8.如图所示为观察孔,当人眼远离孔时,所看到孔外的范围()。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9.填一填.(1)同样高的人离路灯越近,他的影子越( ),离路灯越远,他的影子越( ).(2)成语“登高望远”就是说人站得越高,看的就越( ),即观察的范围越( ).10.观察点越低,看到的范围越( );观察点越高,看到的范围越( )。
11.一个人从窗户向外看,越接近窗户,能看到的范围越( )。
(填大或小)12.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在返回的过程中,拍摄了一组地球的照片.请你按照拍摄的先后顺序用①①①①给这四张照片编号.( )( )( )( )13.地面上立着两根同样长的竹杆A、B,已知竹杆A的影子比竹杆B的影子长,那么,竹杆A比竹杆B离路灯( )。
(填“远”或“近”)14.离窗户越近,看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
15.乐乐坐在地上玩,她非常想看看桌子上放了什么东西。
①她先是坐在地上往上看。
①她站了起来。
分析视角转换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6分)俄罗斯性格[苏联]阿·托尔斯泰当德国鬼子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的朋友叶戈尔·德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岗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牲。
中了第二弹后,坦克着起火来。
驾驶员丘维略夫拖着他爬过一个又一个弹坑到救护站去。
叶戈尔·德略莫夫活了下来。
他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做了一次又一次整形手术,医生给他重新做了鼻子、嘴唇、眼睑和耳朵。
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
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
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
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
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
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阒无人迹。
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
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他忽然停下脚步,把手插在大衣兜里,摇了摇头,转过身斜插着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膝深的雪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
叶戈尔·德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
他打开篱笆门进了院子,走上台阶敲起门来。
母亲在门里应声问道:“是谁呀?”他回答说:“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
”他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
是呀,母亲并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就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头一回听到自己的声音。
动了多次手术之后,他的嗓音变了,变得嘶哑不清了。
“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好来了。
”母亲立即打开门,扑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双手问道:“我的叶戈尔活着吗?他身体好吗?您这位大哥请进屋去吧!”叶戈尔·德略莫夫在桌子旁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他开始对母亲讲她儿子的情况,也就是讲自己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讲他吃得怎样,喝得如何,什么也不缺,身体一直很好,总是快快活活;同时也讲了他和他那辆坦克参加过的战斗,但是讲得很简单。
《视角》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视角》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视角》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①事物看上去怎样,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这个道理既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一幅广受欢迎的画作和一个饱满且有意义的人生,依靠的都是保持一种正确的视角。
②我的一幅风景画——《金门大桥》,描绘的是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的美丽大桥优雅地弯向远方灯火辉煌的城市,这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我能画好它,就是因为我保持了一种正确的视角。
③在美术中,视角是画家观看所画世界的镜头和角度,也帮助画家塑造画的真实、巧妙地改变世界,从而达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
画家能强调、减少某些元素,甚至增加或者减掉一些,从而画出一个可信的美丽整体。
④生活中也是这样。
视角是我们看待自己生活的方式,也能塑造我们的生活。
⑤如果一个人通过一个感恩和希望的视角看生活,那他的生活和想法肯定与悲苦和愤怒的角度看很不一样。
我看待我自己的方式就是如此。
如果我对自己保持一种平衡的角度——诚实地认识我的缺点和不足、真挚地感恩我的天赋和才能——这种平衡的角度将会塑造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平稳、踏实。
⑥视角是容易偏移的。
当一个人工作太努力、期望过高或者日程表超负荷时,当缺乏睡眠、饮食不当、精神生活未能保持步调一致时……在这些情况下,他的视角会倾斜、发生扭曲,致使他疏离真实的自己和生活里重要的事情。
在这些时候,人们往往容易专注于次要的事情,为小事焦急,把自己的沮丧发泄到别人身上……⑦做什么可以恢复正确的视角?多年来,我收集了一些帮助自己在生活中保持正确视角的技巧。
⑧安静时间和独处是我的两个重要法宝。
作为一名画家,我拥有很多的安静时间。
当我工作时,我会在画架前一连坐几个小时,思考未来,想我爱的亲人、上帝的慈悲,考虑自己面对的挑战、他们的需要、我生活前进的方向。
当思想一折一折地缓缓打开,静悄悄地、不知不觉间,在我活跃的头脑中,智慧和上帝的指导宛如轻轻飘落于繁忙街道的洁白雪花般翩然而至。
《视角与盲区》练习题◆基础训练
1.视点指的是()
A.眼睛的大小 B.眼睛看到的位置
C.眼睛的位置 D.眼睛没有看到的位置
2.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是() A.变长 B.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3.电影院里座位呈阶梯形状或下坡形状的原因是() A.增大盲区 B.盲区不变
C.减小盲区 D.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4.视线与太阳光线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
5.小军晚上到世纪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地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
6.走上坡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比走平路时所能看到的范围________.
7.在操场上找人为什么下课时会比上课时困难?
8.飞机塔台的窗户是一圈,为什么?
◆提高训练
9.“一叶障目”的现象指的是一种()
A.盲区增大
B.盲区减小
C.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大,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小
D.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小,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大
10.关于视线的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小 B.走上坡路比走平路的视线范围大 C.在船头比在船尾向前看到的范围大 D.在轿车外比在轿车里看到的范围大
11.一个胖子站在比他矮的瘦子的前面,会发生_______现象,因为_______.12.教室里的讲台要高出地面,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13.自己叙述你在旅行和上学路上看到“建筑物下沉”现象.
◆拓展训练
14.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盲区.
15.如图,一只猫蹲在墙前,老鼠躲在墙后,请你画出老鼠活命的活动区域.
答案:
1.C 2.C 3.C
4.视线是点光源,太阳光线是平行光源
5.之间
6.小
7.下课时,操场上的人增多,增大盲区,而上课时相反8.增加视角,减小盲区
9.A 10.B
11.看不到后面的瘦子,瘦子进入人们视线的盲区里12.减小盲区
13.略 14.略 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