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0.05 KB
- 文档页数:3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艺术,它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美学视角下的独特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以美学为中心,融合了建筑学、植物学、雕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空间、形式、色彩、材料等元素的艺术处理,打造出独具风格的景观。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要注重空间的美学品质,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唯美性: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整体美感,追求景观的线条、形态和色彩的和谐统一,营造出艺术感十足的景观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对景观元素的精心配置和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艺术。
3. 表现性:园林景观设计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艺术表现来突出景观的独特韵味。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对植物的精心选择和植物造型的艺术处理,营造出色彩丰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还注重通过雕塑、水景、灯光等艺术手段来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景观的独特艺术魅力。
4. 周围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上。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注重景观与建筑、道路、人流等周围环境的和谐整合。
园林景观设计师还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和布局来改善周围环境的美感,从而提升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感,更要注重对生态、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和表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魅力的景观作品,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净化。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的艺术,它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视角,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美的追求上。
园林景观设计以自然为基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深入观察与体验,致力于在设计中保留和强化自然的美感。
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与颜色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使得植物在四季中都能呈现出不同的风姿,遵循“春有樱桃、夏有荷花、秋有枫叶、冬有松柏”的理念,使园林景观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在景观设计中,还需要对地形地势进行精心的处理,使得水、山、石、林等自然元素能够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能增强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使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增进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在美学视角下所呈现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功能美的追求上。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美学表现,还需要兼顾实用性与功能性。
在创造美丽景观的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实用价值。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根据人们的活动习惯设置休闲娱乐区、健身区、通道等,在美化环境的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愉悦的活动场所。
还需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减少浪费,降低养护成本。
还需要考虑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这种注重美的同时兼顾功能的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愉悦,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在美学视角下所展现的魅力,还体现在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现上。
园林景观设计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特点,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的景观元素、建筑风格、文化符号等,使得景观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也能够通过景观表达故事、传达情感,使得景观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与技巧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希望在园林中获得美的感受,基于此,本文在介绍常规造景技巧的基础上,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以期能够为增强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特性提供有效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造景;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引言:在现代城市中,大量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使现代人们很难在生活中观赏到较为原始的自然风景,因此,现代人向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设计时,提高对园林景观艺术观赏性的重视度,在设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造景技巧,挖掘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为园林营造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进而满足现代人对园林观赏的需求。
一、加强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的重要性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应着重提升艺术手法与技巧,加强设计效果对于提高园林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够帮助美化园林环境,通过恰当的艺术手法,使园林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空间质量达到协调效果,进一步帮助游客提高对自然的感受。
其次,利用景观设计能够使园林生态效果得到提升,通过利用应用的技巧将不同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创造出如何持续循环性的生态系统,提高园林生态稳定性。
最后,恰当的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凸显园林特点,帮助形成园林独特风格,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常规造景技巧一般来说,造景中所谓的“景”就是指一个欣赏单元,在园林中造景就是在园林中选择某个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一定设计,使其呈现出具备观赏性质的画面,这样就称该画面为一景,而对于园林来说,景就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园林设计者想要对园林进行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的营造,就要掌握一定的造景技巧,常见的造景手法如下。
第一,园林景观设计者在造景时要先确定主景和配景,并在确定主景的前提下设计配景,完成对主景的衬托和呼应,这样才能明确景观的主次关系,突出园林的文化主题,实现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
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摘要:风景园林设计最根本的目标是要实现其艺术性和美学性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必须要创新思维模式,变革设计理念,并且采用恰当的设计方法。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风景园林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还需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在这种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建设获得了发展。
风景园林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追求的需要,也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设计是风景园林建设的起始阶段,下面本文就对其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分析随着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设计人员的构成也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但要想保证风景园林设计达到良好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要使设计理念具有创新性,既能够凸显前卫设计的一面,又能够仅仅的和城市的发展相连接。
具体说来,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景园林的设计要体现社会因素和物质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从人文的角度来讲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文特色,这一要素具有地方独特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因此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设计,使风景园林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凸显人文色彩,彰显独特的生命力。
而物质因素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水资源以及地形地貌等要素,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这两者是不能缺少的。
水是生命之源,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水能够展示出灵动的感觉。
风景园林中的水景就是用水组成各种形态而成的景观,设计者需要重点加强对水景的创造,使风景园林中的水景既能够展现出灵动美,又能够给人一种明镜清澈的感觉。
植物景观也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物质因素之一,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因素,既能够达到绿化的效果,也能够带来美观的功效,在选择植物景观的时候,设计者需要结合实际,既要选择具有色特的植物,也需要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之美——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学科,是集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为一体的学科。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将审美情感体现出来,在设计风格中,应具备个性化的显现,同时形成视觉变化中的愉悦,创造出温馨的环境,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
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
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设计师在创造园林景观使用价值的同时,应赋予其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
所谓审美设计,简言之是具有美的形式,能引起美感的设计。
园林景观既要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场所,又要是一个空间的合理区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便于人们生活与活动的理想场所。
任何一种美都有较明确的审美对象。
西方解构主义理论那种对整体和谐的结构所进行的拆卸方式,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屈米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满目纷呈犹如工厂厂房般外露的红色构件,恰恰正是对这一理论最准确的诠释。
①中国园林景观以自然景观为蓝本“模山范水”,并融入诗话意境与传统的美学思想,成为造园活动中的主要手段。
但艺术美主要以人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
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基本上具备文化所包含的广延性和包容性。
②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例外。
具体如何将审美设计以情感和生命的意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笔者认为,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二、所谓园林景观,简言之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优美而舒适的第二自然外部空间环境。
园林一词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园、广场、自然景物、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庭院等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
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大 众 文 艺69理论研究・设计摘要:本文从研究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创作等问题着手,通过剖析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具体呈现方式和内容,得出对园林景观设计艺术五大原则的理性认识。
实现对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理性认识有利于为设计师提供更宽广、更清楚的视野,有利于使他们思考问题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更有利于促进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研究更加完美。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理性认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蕴涵了丰富的艺术元素,若要完整解读出其中的艺术内涵,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探讨:从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解构。
一、空间的秩序性(一)准确界定景观轴线轴线的引入能够促进景观系统实现方向性和秩序性,而园林景观的设计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的设计,它偏向于在景观中创设出指向性较强的意境。
比如“空间抒情意味”就是中国园林强调的意境创设理念,而欧洲园林则热衷“如画”的空间层次意蕴的建构。
轴线在园林景观中的形式有笔直和曲折两种,而准确界定园林景观轴线能够保证园林景观中的空间组织确立起合理的逻辑顺序。
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效呼应景观的功能需求,进而为创设适当的场所氛围提供有力参考。
(二)充分理顺空间内涵轴线是园林景观系统中的核心元素,而景观具备的空间内涵正是隶属于这一核心元素上与人交流的媒介。
在遵照景观承载内容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理顺空间内涵,从而充分熟知景观所含内容,能够保证景观设计能有目的地组织空间。
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确立更加合适的空间模式,以实现相互交叉的空间编排,为有效统一空间、更加明确组合关系提供条件。
(三)有效划分空间等级编排园林景观中的空间内涵必须面临一个庞大的景观列表,这就决定了要在园林场地之中将全部内容纳入范围之内是不具备较大的现实操作可能性的。
为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就需要确认各个景观的表现需要,并充分认识到各个景观之间的轻重比例关系,也就是要有效划分出景观空间的等级。
园林之美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意义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些古老而优雅的园林不仅令人陶醉于自然之美,更展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中国园林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园林就作为君主的居住场所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出现。
这些园林通过山水的运用,营造了富有禅意的景观,强调了与自然的融合。
在隋唐时期,中国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大型皇家园林如洛阳牡丹园和长安华清池成为了当时社交文化活动的中心。
园林设计注重对空间的布局和结构的协调,以及与建筑、雕塑等元素的完美结合。
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迎来了巅峰时期。
苏州园林以其小巧玲珑、富有诗意的设计而闻名,被誉为“园林之城”。
这些园林以水为中心,植被丰富,构建了独特的空间感和意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中国园林艺术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相互融合。
通过山、水、建筑等元素的精心安排,园林打造出一幅自然而有序的画卷。
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将人为的建筑与景观完美融合,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2. 空间布局的和谐平衡中国园林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空间布局的和谐平衡。
园林设计师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划分空间,使整个园林在有限的场地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观。
同时,通过摆放山石、树木和花草等元素,打造出变化万千的景致,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3. 意境的诗意与哲思中国园林艺术强调景观背后的意境与情趣。
园林通过布置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诗意和浪漫的氛围。
同时,在园林中隐喻着哲理与人生道理,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观赏园林成为一种身心灵的享受,传递着美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三、中国园林艺术的意义1.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园林景观是指人为创造的优美环境,通常搭配各种植物和建筑物,这些设计旨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和美好的体验。
园林景观设计通常以“因地制宜”的原则为基础,这意味着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景观中“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并且介绍一些实例来展示这一原则是如何应用于实际设计中的。
让我们来看看“因地制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设计,它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人们的视觉和情感需求。
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园林所在地的气候、土壤、植被、地形等自然条件,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只有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才能够创造出一个符合当地环境和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实际的例子,“因地制宜”是如何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
在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苏州园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苏州地处江南,气候湿润,水域众多,所以苏州园林多以水景为主,布局灵活多变,以迷宫式的布局和贯通式的景观见长。
苏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特点,使得它们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的枯山水庭园。
枯山水庭园通常采用石头、砾石和细沙模拟山水景观,它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日本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枯山水庭园通常采用干枯的景观,这不仅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还寄托着祈求平安的愿望。
枯山水庭园成为了日本园林景观设计的代表之一。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在新加坡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热带气候和城市化程度,提出了独特的绿化方案。
他们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和水景来降低城市的温度,同时还注重布局的灵活性和功能性,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这些设计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得新加坡的园林景观成为了国际上的典范。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影响着设计的效果和体验,更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灵魂。
视觉艺术的元素运用与效果分析、色彩搭配与景观效果、形式塑造与空间感知以及文化因素与创意设计都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创新视觉艺术应用的重要性也在构建具有独特魅力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愈发凸显,这要求设计师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
对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设计师们的创造力和设计灵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视觉艺术, 元素运用, 色彩搭配, 形式塑造, 空间感知, 文化因素, 创意设计, 视觉艺术影响, 景观效果, 灵魂, 创新应用, 艺术可能性, 探索。
1. 引言1.1 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自然美学、建筑艺术和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园林空间中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的整合和设计,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环境和体验。
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和人居环境,更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
园林景观设计通过结合自然元素和人类活动需求,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功能性的空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够传达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激发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欣赏。
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个性,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地标和景点,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游览和休闲。
园林景观设计也可以为城市赋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设。
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体验,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以推动城市建设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1.2 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34 建筑与装饰2023年9月上 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张倩茹 张培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现代园林建设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生态建设和生活需要,同时,风格与意境设计决定园林建设成败,有必要设计出集观赏性、功能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现代园林景观。
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升园林建设的水平,对生态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园林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设;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意境Discussion o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Zhang Qian-ru, Zhang Pei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Design Group Co., Ltd., Jinan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modern garden construction are also increasing.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garden desig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life needs should be me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design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f garden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modern garden landscape that integrates ornamental, functional and entertainment featur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arden construction,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cological garden design,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of the garde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is condi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style; artistic conception引言园林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从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方案出发,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和新材料来提高景观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凭借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令人陶醉的审美体验,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
它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传递着深邃哲理和生活智慧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从园林艺术的设计特点、意境表达以及对人们心灵的触动等方面,探讨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
一、园林艺术的设计特点中国园林艺术以其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成为世界的瞩目焦点。
首先,中国园林注重“四季景色”,也就是针对不同季节创造不同的景致,以适应自然变化。
其次,注重以水为中心,水景被认为是园林艺术的灵魂。
在园林设计中,经常能够看到池塘、湖泊、水榭等元素的存在。
再次,中国园林强调的是空间的错落有致,精心布局出恰到好处的景致,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愉悦感觉。
此外,对园林中的建筑物进行布局和设计,是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
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园林艺术的意境表达中国园林艺术不仅仅追求景观的美,更注重通过意境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妙的细节处理,中国园林呈现出浓厚的诗意和哲理,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同时,园林中的意境表达也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
例如,借助山石的摆放和树木的点缀,园林展现了崇山峻岭、壮丽景色的意境。
又如,通过构造静谧的环境、牵引人们的心灵,园林艺术激发出思考人生的意境表达。
三、园林艺术对人们心灵的触动中国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深远的内涵,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触动。
首先,通过园林的宁静环境、独特构造等,人们可以从喧嚣的城市中暂时解脱,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其次,园林艺术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哲理思考,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
同时,园林艺术还能够触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引起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共鸣。
总结起来,中国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设计特点、意境表达以及对人们心灵的触动,展现出了美学的价值和审美的体验。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剖析园林艺术设计是一门通过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分析,运用设计原理和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园林空间的学科。
它通过对植物、景观元素、空间组织、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设计,使园林空间达到美化、舒适、功能合理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实际应用案例,来剖析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意义。
案例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在园林艺术设计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上海世纪公园的景观设计。
该公园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设计布局,创建了包括湖泊、草地、花坛、树林等多个景观区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层次。
同时,在植物选择上,注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植物的观赏价值,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公园在四季都具有不同的美感。
这种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市民对休闲、游憩和健身的需求,还能够为城市增添绿色、美丽的风景线。
案例二:居住小区庭院设计居住小区庭院是每个家庭生活的延伸空间,园林艺术设计技术在居住小区庭院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某居住小区为例,该小区庭院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
首先,庭院空间被合理分割为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和绿化种植区等功能区域,这样不同的功能区域能够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
其次,在植物选择上,注重选择耐寒、易护理的植物,并根据阳光照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使庭院始终保持鲜翠的绿色。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小区的美观度,营造出宜人舒适的居住环境。
案例三:旅游景区园林设计旅游景区的园林设计是吸引游客、展示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
以浙江西湖为例,其园林设计充分利用了湖泊、山川和人文景观等元素,营造出独特而迷人的景观空间。
浙江西湖的长桥、短桥、长堤、短堤以及湖心岛的设计简洁而精致,不仅贴合了自然环境,还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同时,园林艺术设计还注重对花卉的选择和植物的布局,结合四季变化展示出不同的景观魅力。
探讨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摘要: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类越来越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享受,这就使得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涉及的学科范围广,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园林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方便人们生活和满足人们休闲及文体活动需求的前提下,保证环境舒适安宁,同时要根据周围的环境和主要居住人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视觉要求。
本文主要对现代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大众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单一建筑,而应当融入更多艺术化的气息,因此城市化的风景园林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让人民感觉到一种愉悦的气氛,因此这是建筑方面的一种质的飞跃。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中,我们更加倾向于自然景观的特征体现,必须要在建筑过程中保证自然和和谐,从而让整体达到一种有机的统一,这也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体现了建筑方面的文化底蕴。
一、现代艺术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契合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第二,采取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第三,从现代艺术和景观中吸取艺术养分。
由此可见,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现代艺术可以说是一种非传统化、非古典化的艺术形式,对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存在着重大的冲击和作用。
园林设计必须要讲究平面结构上的美观,同时还要讲究空间范围内的舒适以及园林立体方面的审美要求等,这些设计原则和标准要求都使得园林设计必须要引用现代艺术元素。
如我国著名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就是宁静、致远、以小见大。
采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幻无穷。
苏州园林体现自然美的宗旨。
园林中有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等,这些都点缀着园林的艺术气息,将我国古代文化和审美情趣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不仅如此,在园林设计中还有古代著名的私家园林,最早由我国江南才子文征明设计,还有我国著名诗人杜甫营建的茅屋,被称为著名的“杜甫草堂”,以及唐朝诗人白居易创建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等。
这些园林设计中都借用艺术中的元素,如平面铺设、空间布置以及整体的立体感等,无处不在地体现了现代艺术特点。
从古至今,我国园林设计和修建都离不开现代艺术,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园林设计中蕴含着现代艺术,而现代艺术也因此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原则2.1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首要条件是满足区域内人的使用功能,其次是其艺术性,同时还要考虑其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园林景观的养护费用及其生态价值。
为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信息和材料,生态廊道要使用自然光、自然风和自然水来建立以满足生物多样化。
由于当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所以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追求其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2.2要创作生活美,再创作自然美在园林景观设计时生活美和自然美二者要协调一致,而不能相互对抗,创造生活美的目的是为自然美增色,而不能破坏和压倒自然美。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功能性创造的源泉是大自然,创作的方法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创造其功能性时要以人的基本行为为出发点。
人们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安全、刺激和认同要融合在一起。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开放空间,要能够满足人们的三种基本活动,即生存必须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尺度、场所和领域。
景观的空间尺度不能超出20-25米见方,不然则会影响大家的自由交流。
2.3具备意境美“意境”即“情境”,园林植物的意境就是利用园林植物这一园林要素,创设空间,营造环境。
对于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而言,它所推崇的是一种弦外之音。
它是基于主体和客体双方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关系,意境的感知需要主体的主观想象,也需要客体的客观反映。
通过植物造景的美来抒发造园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景由情生”;同时,对于游人的思想情感予以激发。
所以,在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的创设中,不但要做到园林景观的创设,同时还要做到“触景生情”,能够通过园林植物的造景,达到无穷无尽的联想。
因此,从本质上而言,园林植物的造景,实际上就是把园林设计师关于造景主题的价值取向、布局、构思、人文关怀以及审美情趣等,通过文化设计的方式,用景观营造的手法予以表达出来,进而为社会大众形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服务。
三、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通过对现代艺术源流的总结,对现代艺术景观实践的描述,对现代艺术丰富思想的提炼,我们大体勾勒出了在现代艺术视野中,园林景观设计所表现出的各种形态。
在现代艺术这一视野中,现代艺术带给园林景观设计的启发,以及现代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互动因素是多方面的。
现代艺术不仅在形式的层面上丰富着现代园林的形态,而且在观念和意义的层面上也拓展着现代园林的表现空间。
3.1从现代艺术中获得了诸多的形式语汇从平面形式层面上来说,设计师或趋向于抽象秩序的简洁构图;或趋向于动态均衡的构成法则。
从立体空间形式层面上来说,或受现代建筑的影响采用流动空间的理论来组织园林空间:或利用网格来塑造园林空间的秩序感和连续性;或利用几何空间的秩序进行自由变构与穿插,强调随机性、偶然性、不连续性:或以拼贴组装的方法构成了一个充满幻觉的复杂空间,呈现片断化、零散化、暖昧性和混杂性。
当然,这些影响有些是直接地来源于艺术流派和艺术作品本身,有些则是间接地从一种艺术风格泛化后的设计方法中获得的启示。
3.2现代艺术思维带动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这种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同艺术形式语言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但它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触动却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
这种影响因为思维的渗透而有了更为宽泛的触角。
抽象性、结构化、简约性、后现代思维的介入,让园林设计呈现出与传统园林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法。
这些艺术思潮作为对艺术的思考,也泛化成了普遍意义上的设计理念,深入到了园林设计的主流方向当中。
四、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乏表现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的景观作品:如詹克斯时“波动的花园”,乔治.哈格里夫斯的“烛台角文化公园”,克里斯多的“流动的围篱”,探索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
他们以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为材料,以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为关注的对象,从中感悟到大自然的动力性和神秘感,基地特有的人与大地、水、风等自然要素的互动,以及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参照。
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维不是仅仅局限于单纯模仿自然生成的景观,不管是古典的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表达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4.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尽量考虑人文环境。
基地的交通状况、原有建筑物、社会习惯、法律规章、材料供应等是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
如交通方便会使景观使用率提高.但交通拥挤又会使景观丧失鲜明的个性形象和良好的绿化环境,因此应结合原有道路设计出合理的交通流线;又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对形象、材料质地和色彩有不同的偏爱或禁忌,这些都是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4.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立体空间的应用。
现代园林艺术虽然与现代艺术、现代建筑密切相关,但作为一门艺术,迟迟没有开始它真正的现代运动,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当罗斯、克雷、艾克博在哈佛设计研究生院批判传统的园林体系,宣扬现代园林是创造一种新型空间的论点时,现代主义的潮流才在美国园林界掀起。
罗斯、克雷、艾克博对空间的强调很明显是受到现代艺术、现代建筑特别是构成主义的影响。
罗斯、克雷、艾克博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园林中现代空间本质的探索上,他们觉得现代园林空间的特征是穿越分隔,开放而连续,由持续的地面与永久的天空来限定。
这样的园林空间是现代园林及其有效使用的惟一内容。
罗斯把花园比作雕塑,“当然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普通物体的雕塑,而是巨大的能让人进入其中的雕塑,空间开放流动,没有阻碍,人能抬头与天空进行交流,这便是花园。
”4.3合理选择景观材料。
设计中应该考虑景观材料的搭配.如绿化布置应使植物的品种、姿态、色彩、布局与景观的主题、周围的环境相协调;适当采用建筑小品,可以增加重点区域的艺术气氛。
景观材料分硬质和软质,硬质景观材料指铺地、墙体、栏杆、建筑物所用的缸砖、石材、金属等,软质景观材料指树木、草地、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
一般来说,硬质景观材料适合那些纪念性的场所和建筑物,例如:市政广场、纪念碑、遗址等,软质景观材料则适合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性的景观。
结束语现代化园林设计中无处不渗透着现代艺术元素,现代园林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是相互契合和相互影响的,园林设计中离不开对现代艺术的体现,而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所以,园林设计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给人们创建更多更美好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园林建筑,推动我国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1]廖明.人性化设计中的关怀与伦理.山西科技. 2017.05.[2]蒋东云.浅谈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现代园艺. 2016.04.[3]肖新红.自然与城市共生-------园林景观设计的点滴思考.科技创新导报. 2015.09.[4]曹煦雯.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