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第3章工业设计简史
- 格式:pptx
- 大小:858.78 KB
- 文档页数:10
人类设计活动经历三大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一、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 Moverment)是1880年至191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的一场设计革命,波及到不少欧美国家,兵对后世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思想来源于拉斯金,他提出:(1),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而不是盲目的抄袭旧有样式;(2),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玻璃、钢铁的工业材料;(3),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感。
2、工艺美术运动的贡献,它提出了“美与技术”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它还强调“师承自然”、重视与材料和时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一些朴素而实用的作品。
代表人物:阿什比、德莱赛二、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2、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
它们体现了隐潜于自然生命表面之下,无休无止的创造过程,这些纹样被用在了建筑和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和隐喻。
代表人物:吉马德(巴黎地铁设计者)三、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一战前后,德国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设计组织,即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从而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
1、德意志制造联盟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宣言: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代表人物:贝伦斯还有他的学生,格罗皮乌斯、米斯、柯布西埃2、包豪斯(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间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
(2)包豪斯是由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筹建的国立建筑学校。
(3)包豪斯形成了一下特点:A,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墨守成规,B,将手工艺与现代机器生产结合起来,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提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C,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以及和形态为主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立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的最大贡献之一,D,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E,把学校教育与生产时间相结合。
一、历史背景走向工业化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与科学最发达的地区。
虽然当时还未开始依靠武力将其意志强加于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但是它作为思想和科学上的先行者地位已经确立。
在欧洲,霸主的地位最终落到了英国的手中。
它在]8世纪中叶以一个强国的面目出现,其财力和军事实力建立在制造业之上,号称是“世界工场”。
随着17、18世纪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的进步,使人们滋长了一种机械唯物论的世界观。
即使真正的工业化时代还没有到来,人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各类机械系统上了。
人类自身有时也用这种机械的观念来看待自身,甚至把整个社会也看作是一个运转着的巨大机械。
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人们对于生产中的分工是习以为常的,工作在这些环境下的手工艺人只不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和经济结构中的一部分。
但是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初露端倪之前,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欧洲的日用产品生产还主要是一个手工劳动的过程。
这个时期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却使得许多产品的制造过程和方式留下了详细的描述。
著名的《国富论》(TheWealth。
fNation)一书的作者亚当·斯密”’曾详细地描述过当时制造针的工艺:一个工人抽出铁丝;另一个人将它弄直;第三个人将其截断;第四个人做针尖;第五个人将另一端磨平以便制成针尾;做这样的针尾需要2—3道不同的工序,……甚至最后将针插在纸版上也是一道工序。
尽管大部分的日用品仍然是由手工制作的,但是劳动分工的原则被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每一种制造业几乎都有这样的分工。
譬如,著名的布鲁塞尔花边(Bruss~lslace)的制作就被分为至少7种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人承担,而设计工作则由作坊的师傅分段地分摊。
劳动分工也是从17世纪后出现的产品标准化趋向给工业带来的一种变化。
人们不仅要想克服材料性能带来的变化和不稳定性;而且还想克服由于不同生产方式而造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异。
一位叫托马斯·托姆平‘’’的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钟表匠,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以每星期3—4只的速度制造过大约6000只表以及大约550只钟。
标题:工业设计简史1工业设计的产生与发展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将完成后工业化过程,将更强有力地操纵信息、市场和技术以及发展第三产业。
工业设计正是信息、市场、技术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工业设计的产生爆发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工业革命强烈地震撼了整个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成就,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
分工暴露了生产各环节之间衔接、配套的矛盾,导致了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相分离。
正是这种变革的过程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由于工业革命后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产品严重缺乏设计,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设计作品库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出路。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抵制,发展有所减缓。
德国后来居上,工业设计在那里得到更大的发展。
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
德国工业设计著名理论家和活动家穆特修斯,对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和工业设计运动的发展提出“粗糙产品的制造并非因为机械制造,而是出于机械使用者的不当和我无能;批量生产与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但要有工业设计设计出生产优质产品的标。
这种观念大大引导了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开发,工业设计不仅强有力地介入了小至风扇、水壶的工业产品设计,还进入了大至厂房在内建筑领域设计。
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以实际艺术架起了沟通技术的桥梁,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
工业设计发展简史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指将工业化生产与美学原则结合,以人类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美观、安全、实用、易于生产和维护等为目的,对产品或系统的外观、结构、功能、使用过程及其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
工业设计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视觉吸引力、易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早期工业设计主要是以工业革命和机械化生产为背景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由于机器制造业的兴起,产品生产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机器能够制造出大批量、低成本的产品,企业越来越开始考虑如何通过产品设计的改进来提高市场销售和生产效率。
比如,英国的克鲁姆公司(Krumm Company)在1885年首次使用了“工业设计”这一术语来形容他们的产品设计工作。
20世纪20年代,工业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开始成立,例如德国的包豪斯工业设计学院(Bauhaus),初衷是培养专业的工业设计师和推动关于设计的理论讨论。
20年代和30年代是工业设计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设计家和公司出现,例如德国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美国工业设计师利斯·克鲁姆(Raymond Loewy)和沃尔特·林兹(Walter Dorwin Teague)。
而新的材料,如塑料、玻璃、铝合金等的使用也为工业设计师创造了更多的设计空间。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设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大量消费品诞生,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汽车等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可持续性设计理念也引发了工业设计领域的探索,这导致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例如通过节能灯泡和节能水龙头等设计改进减少能耗。
20世纪70年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设计的风格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在工业设计领域占主导地位,强调风格的丰富性和个性化、涉及到表面的质感。
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章1.人类设计活动的三个阶段①设计的萌芽阶段——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②手工艺设计阶段——新时期石器,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发端③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2.“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1851年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多数展品极尽装饰之能事而近乎夸张。
意义:一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3.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1880-1910年以英国为中心的一场设计革命运动,波及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品德“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1.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工业设计的理论基础源于英国作家和批评家拉斯金(1819-1900)的设计思想,他将粗制滥造的原因归罪于机械化批量生产,因而极力职责工业及其产品。
其思想基本上是基于对手工艺文化的怀旧感和对机器的否定,而不是基于努力去认识和改善现有的局面。
工艺美术运动准则:⑴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地抄袭旧友的样式。
⑵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⑶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映材料的真实质感。
2.拉斯金思想的最直接传人莫里斯(1834-1896)莫里斯师承了拉斯金忠于自然的原则,并在美学上和精神上都以中世纪为楷模。
3.阿什比(1863-1942)阿什比的命运是整个工艺美术运动命运的一个缩影4.德莱赛19世纪下半叶,不少设计师投身于反抗工业化的活动,而专注于手工艺品,但也有一些设计师在为工业进行设计,他们绘制设计图纸,并由机器进行生产,因而是第一批有意识地扮演工业设计师这一角色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德莱塞贡献: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发展简史机械08-11班20083695王邺雷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接影响。
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这个过渡过程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不断解体的过程。
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都是由一人或师徒几人共同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若干年的生产经验,因而较多地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良好结合。
当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产品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要,就把手工业产品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机械产品上,例如,给蒸汽机的机身到铸上哥特式纹样,把金属制品涂上木纹之类等等,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感觉。
这个时期,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是外观简陋的廉价工业品,另一方面是耗费工时、精工细作的高价手工艺品,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产品的工业化与产舱的审美属性水火不相容。
此时,英国人英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
莫里斯一方面认为艺术和美不应当仅集中于绘画、雕塑之中,主张让人们努力把生活必需品变成美的,把生产过程也变得对自己是舒适的,人类劳动产品如不运用艺术必然会变得丑陋。
但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艺术美的破坏归结为工业革命的产品,主张把工业生产退回到手工业方式生产。
这后一种提法和作法显然是违反时代发展潮流的,可是他却向人们提出了工业产品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工业设计问题。
到19世纪柬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
工业设计简史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工业设计这玩意儿的历史,那可真是一段超级有趣的旅程啊!你想想看,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制造东西可没那么多讲究,能用就行呗!就像咱小时候随手做个小玩具,管它好不好看呢。
但慢慢的,人们就不满足于仅仅是能用啦,开始追求好看、好用。
工业革命那会啊,机器大量生产,东西是多了,可样子都差不多,没啥特色。
这时候就有人站出来说:“不行,咱得让这些东西好看点!”于是乎,工业设计就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啦。
就好比盖房子,以前就是随便搭个窝能住人就行,后来就想着怎么让房子更漂亮,更舒服,还得有独特的风格。
工业设计不也是这样嘛!到了 20 世纪,那可真是工业设计的黄金时代啊!各种新奇的设计层出不穷。
设计师们就像一群魔法师,把那些普通的东西变得超级酷炫。
汽车不再是方方正正的铁盒子,变得线条流畅又帅气;家具也不再是呆板的老样子,变得时尚又有创意。
你再看看现在,咱身边的各种产品,从手机到电脑,从杯子到椅子,哪一个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好的工业设计,那可真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啊!就像你看到一件特别好看的衣服,忍不住就想买下来。
而且啊,工业设计可不只是让东西好看,还得实用啊!要是光好看不好用,那不就成了花架子啦?就跟找对象似的,光长得好看可不行,还得性格好、会照顾人呢!工业设计的发展,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前的东西都差不多,现在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产品。
这多有意思啊!咱中国在工业设计方面也越来越厉害啦!以前可能都是跟着别人学,现在咱也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啦。
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这多让人骄傲啊!总之呢,工业设计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
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创新。
未来,工业设计肯定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你们说是不是呢?。
工业设计简史总结一、工业设计的开端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呢。
那时候啊,机器开始大量生产东西啦,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很粗糙,一点都不精致。
这时候就有人想啦,能不能把东西设计得好看点、好用点呢?这就是工业设计最开始的想法啦。
最早的工业设计主要就是为了让产品能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比如说最早的一些简单的家具啊,从很笨重变得稍微轻巧一点,更方便人们在家里摆放和使用。
二、不同风格的发展1.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在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工艺美术运动可是很重要的呢。
这个运动就提倡要把艺术和工艺结合起来,反对那种粗糙的工业生产。
设计师们就开始注重产品的装饰性啦,比如说在陶瓷制品上画一些很精美的图案,在家具上雕刻一些漂亮的花纹。
这个风格的产品看起来就特别精致,充满了艺术感,不过呢,这种风格也有个小缺点,就是生产起来比较费时间,成本比较高。
2. 新艺术运动风格接着就出现了新艺术运动风格啦。
这种风格就很有特点,它的线条特别流畅,就像自然界里的植物藤蔓一样蜿蜒曲折。
在建筑、家具、玻璃制品等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一些建筑的铁艺栏杆,就会做成那种很优美的曲线形状,就像在跳舞一样。
而且这个风格很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像花卉啊、昆虫啊这些元素经常会出现在设计中。
3.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那可是工业设计史上的一个大变革呢。
它强调功能第一,形式要服从功能。
就是说产品首先要好用,然后才考虑外观。
这个风格的产品设计都很简洁,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
像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就培养了很多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师。
他们设计的产品,像钢管椅子,造型简单,但是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坐起来很舒服,而且生产起来也很方便,成本比较低,可以大量生产。
三、工业设计的全球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工业设计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啦。
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开始互相影响。
比如说日本的工业设计,就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工业设计理念结合得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