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6
精益生产之七大浪费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小化浪费为目标,通过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管理方法。
在精益生产中,有七大浪费被认为是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它们是:过产、等待、运输、不合格、运动、库存和过程错误。
1. 过产(Overproduction):过产是指在没有实际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活动,导致产品过度积压和资源浪费。
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高成本,还会增加库存量和缩短产品寿命。
2. 等待(Waiting):等待是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停顿和延迟。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物料不足、工人缺席等原因导致的。
等待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周期,延迟产品交付。
3. 运输(Transportation):运输是指不必要的材料和产品的长距离运输。
这使得运输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过程,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源。
这些额外的步骤可能会导致物料的损坏、遗失和延迟,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4. 不合格(Defects):不合格是指生产中出现的错误、缺陷和质量问题。
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修正、重新制造或报废,这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
这不仅会导致生产延误,还会降低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 运动(Motion):运动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不必要的移动和动作。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线布局不合理、工具和设备摆放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这增加了工人的体力消耗,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6. 库存(Inventory):库存是指未经加工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储存量。
过多的库存可能会导致资金占用、过期损失、储存空间浪费等问题。
此外,库存过多也会隐藏潜在的问题,如质量问题和需求变化的风险。
7. 过程错误(Processing):过程错误是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重复、增补和调整。
这可能是由于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工具和设备的不良设计等原因导致的。
这会增加生产成本和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有效管理和消除以上七大浪费是精益生产的关键。
详解车间生产的七大浪费及解决方案丰田精益生产方式认为,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一切作业都是浪费,它把浪费分为以下7种。
01库存浪费“库存是万恶之源”,过多的库存不仅占用空间和资金,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搬运、堆积和寻找,而且还掩盖了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
例如,生产周期不合理、设备故障太多、不良品太多等。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认为如果有了充足的库存,出现问题时可以有库存先顶上,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决甚至不用解决,最起码不必现在急需解决。
久而久之,就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解决方法主要是:提振需求、减少差异源。
具体就是深入联系需求方,做好订单提前量、创造可预知性,联系供应方缩短供应周期、小批量、多批次,调整生产减少瓶颈使其均衡;通过设备专有化,将离岛式车间转变成流水线或虚拟流水线等。
02等待的浪费在加工、搬运、检查过程中,随处可见等待的现象。
例如,前工序来料不及时、设备发生故障、自动机器工作、生产负荷不平衡等,都是等待浪费发生的高危时段。
解决方法:做好提前量,加强协同,扩大销售量,出租厂房、代工,加强资本运作等。
03动作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人和设备的动作中只要不产生附加价值,都可称为动作浪费。
例如,单手空闲、作业动作突然停止、作业动作过大、左右手交换、步行过多、转身的角度太大、移动中变换“状态”、伸背弯腰动作以及重复动作等,这些不合理的动作造成了时间和体力上的不必要消耗,都是动作浪费。
消除动作浪费的三个主要改善方向为:①取消不必要的动作;②组合两个以上的动作;③放置物品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解决办法:根据人体工程学进行动作研究,合理摆放设备,生产标准化,制作工具,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
04生产过剩的浪费生产过剩包括生产过多和生产过早两个方面。
生产过多主要是由生产不均衡所造成的。
出现了不均衡情况,本应停线追溯其原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但过量生产有可能使原因无从查起。
生产大量没有卖出去的产品,不仅占用资金、生产空间和仓储空间,增加搬运和库存的浪费,而且还会掩盖生产过程已经出现的各种偏差、浪费和不合理,白白丢掉了改善的突破口。
如何杜绝工作中的“七种浪费”1.管理工作不能“等”在管理工作中,等待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下级就坐等,上级不指示下级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下级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下级就拖着办。
多干事情多吃亏,出了问题怎么办?听从指示没有错,再大责任可分担。
很多工作是在多次检查和催办下才完成的,造成极大的浪费。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监督。
不主动深入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汇报,不做核实就做决定或者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还可以往下级身上推。
等待对方的回复我已与对方联系过,什么时候得到回复我无法决定,延误工作的责任应该由对方负责,我只能等。
追究责任也不怕,我某月某日把这份文件送给对方,这里记录得很清楚,对方不回复我能怎么办?你还是和对方联系一下吧,以免耽误工作。
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职能部门不主动去为现场提供服务,而是坐等现场的联系,有时还很不耐烦,认为多等一会有什么了不起,却没有设身处地去为现场着想,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现场问题的及时解决。
这些“等待”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不愿意承担责任。
对于这种浪费,我们认为,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氛围,如果不能用Y理论激励员工去消除等待的浪费,就需要用X理论去加强管理,例如对于较重要的工作,可以用5W1H来进行计划分解,然后进行控制、检查和考核。
实际上,X和Y理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X+Y相辅相成也许更好一些。
2.把无序变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
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一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公司利益时,进行了补位。
生产制造七大浪费(1)返工及报废浪费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任何的不良品或废品,都会造成材料、机器、人工工时等浪费。
任何维修都是额外的成本支出。
通过质量管控生产方式,例如 SPC 管理,能及早发现生产过程参数的缺陷项目,确定不良的来源,从而减少不良品的生产。
(2)空置浪费在工厂运营中,空置的概念包括场地的空置、周转箱的空置、设备的空置、人力资源的空置、产能的空置。
以上空置都使企业为了正常运营而投入的各类资源要素出现闲置,由于利用率不足从而导致浪费。
(3)移动浪费包括物品的移动和动作的移动两种,两者都属于非增值活动,但是由于制造和物流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通过物流改善,即用一个流生产代替批量生产,用 U 线布局代替水平工作站布局,NVA 分析消除不必要作业行为等(4)等待浪费造成等待的原因通常有:等待上工序或客户来料、临时停机、工序作业不平衡、品质不良处理等。
在等待的同时,生产线所有的资源都被闲置了。
(5)运送浪费运送是非增值活动,通过外部整合供应商和客户送货流程优化方案,内部厂从设计、生产线布局,尽量把运输过程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浪费。
(6)库存浪费库存会进一步造成下列的浪费;A.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B.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C.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D.物品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低,变成呆滞品;E.占用厂区、造成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
(7)过量生产浪费过量生产是工厂营运中最不必要的流程,它一方面造成了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其他不必要的流程和投入,包括:A.过剩的库存损失和再加工风险;B.虚假生产负荷,造成增加设备投资的假象;C.占用周转和库存场地;D.导致不必要的搬运,以及增加在搬运中的损坏风险。
7大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丰田的7种浪费丰田生产方式认为,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一切作业都是浪费,它把浪费分为以下7种。
1、生产过剩的浪费:一心想要多销售而大量生产,结果在人员、设备、原材料方面都产生浪费。
在没有需求的时候提前生产而产生浪费。
2、不合格产品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次品,会在原材料、零部件、返修所需工时数、生产这些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方面产生浪费。
3、待工的浪费:在进行机械加工时,机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作业,或因缺乏零部件而停工等活等,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浪费都是停工等活的浪费。
4、动作上的浪费: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不合理的操作、效率不高的姿势和动作都是浪费。
5、搬运的浪费:除去准时化生产所必需的搬运,其他任何搬运都是一种浪费。
比如在不同仓库间移动、转运、长距离运输、运输次数过多等。
6、加工本身的浪费:把与工程的进展状况和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关系的加工当做是必要的加工而进行操作,此种状况下所产生的浪费。
7、库存的浪费:因为原材料、零部件、各道工序的半成品过多而产生的浪费。
这些东西过度积压还会引起库存管理费用的增加。
消除7种浪费的步骤从哪里开始消除这7种浪费为好呢?在像丰田一样积累了50年以上的改善经验和没有这些改善经验的企业中,在生产体制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此让我们以问题比较多的企业为对象,来思考一下处理7种浪费的基本顺序。
步骤①:在需要的时候适时生产需要的产品可以排除生产过剩的浪费,这需要具备严格管理的思想。
步骤②:如果经常产生不合格产品,抑制生产过剩是很困难的。
我们要消除不合格产品,消除制造不合格产品的浪费。
步骤③:对于停工等活,只要明白其要点就很容易改善。
消除停工等活的浪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步骤④~⑥可以根据消除浪费的着眼点从可以实施的部分开始实施。
步骤④:对于动作的浪费,如果减少工时数(人数×时间)将会对消除浪费产生很大影响。
但是,即使是进行动作分析,清除了一些细小的浪费,也会被其他的问题所掩盖,所以必须注意。
7大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浪费是指无端地耗费资源或时间,这种行为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造成了损失。
浪费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导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市场需求不足或生产效率提高导致的过剩,使得许多产品被迫报废或降价售卖,造成资源的浪费。
2.不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资源和时间的不合理使用和分配也是浪费的重要原因。
一些企业或个人由于缺乏有效的计划和管理,无法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导致资源被浪费。
3.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不断追求物质享受和追逐时尚潮流,导致了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
大量的不必要的产品制造和消费不仅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4.缺乏环保意识:缺乏环保意识也是导致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人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不重视资源的节约利用,大量浪费水、电、纸张等资源。
5.技术不成熟或落后:一些过时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不成熟或落后无法高效利用资源,使得资源过度消耗。
6.缺乏规划与管理: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也是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缺乏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导致资源的浪费。
7.浪费意识的缺乏:浪费意识的缺乏是造成资源浪费最根本的原因。
很多人无视资源的宝贵性和稀缺性,对资源的浪费漠不关心。
为了消除资源浪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加强对资源的认识,提高人们对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2.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目标,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过度生产和消费。
3.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实行循环经济: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5.加强法规与监管: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对资源浪费行为进行严格执法和惩罚,增加违法成本。
6.增强个人责任感: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养成节约合理使用资源的习惯,从自身做起,为减少资源浪费贡献力量。
工作实际当中的“七种浪费”七种浪费之一:等待的浪费等待就是闲着没事,等着下一个动作的来临,这种浪费是无庸置疑的。
造成等待的原因通常有: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停工待料、品质不良等。
以性能试验课等待电控盘为例,由于电控盘不能按要求及时入厂,有可能无法按期交货,而当电控盘入厂后,又需要抢进度,可能会出现加班、质量问题等。
另有一种就是“监视机器”的浪费,有些工厂买了一些速度快、价格高的自动化机器,为了使其能正常运转或其他原因,例如:排除小故障、补充材料等等,通常还会另外安排人员站在旁边监视。
所以,虽然是自动设备,但仍需人员在旁照顾,特称之为“闲视”的浪费。
例如在产品检测过程中,调试人员和氦检人员站在产品旁边等待,这种情况是否还有?除了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有等待外,其他管理工作中就没有等待这种浪费发生吗?当制造部在生产新产品发生一些问题时,技术部和品质保证部是否能立即解决而不需要现场人员长时间等待?如何减少这种等待?七种浪费之二:搬运的浪费大部分人皆会认同搬运是一种无效的动作,也有人会认为搬运是必须的动作,因为没有搬运,如何做下一个动作?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默认它的存在,而不设法消除它。
有些人想到用输送带的方式来克服,这种方式仅能称之为花大钱减少体力的消耗,但搬运本身的浪费并没有消除,反而被隐藏了起来。
搬运的浪费若分解开来,又包含放置、堆积、移动、整理等动作的浪费。
今年以来,生产管理部和制造部每月均对总生产工时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在实际作业时间减少的同时,总工时却在增加,经仔细分析后发现,是两个工厂间的运输工时居高不下,特别是由二工厂向一工厂搬运原材料的工时占大多数。
怎么样克服?日本三洋大型课为减少搬运,把四个车间合并成两个,一些零部件的加工由原来在别处加工变成在生产线旁进行加工,从而减少搬运。
在不可能完全消除搬运的情况下,应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尽量减少搬运的距离。
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本公司的生产布局应该怎样变更?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运?七种浪费之三:不良品的浪费产品制造过程中,任何的不良品产生,皆造成材料、机器、人工等的浪费。
消除七大浪费培训资料在企业的生产与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浪费,这些浪费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还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精益生产,提高企业的效益,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消除“七大浪费”。
一、什么是七大浪费1、过量生产的浪费过量生产是指生产出比需求更多的产品,导致库存积压。
这不仅占用了资金和空间,还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质量风险。
例如,某工厂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不顾市场需求,大量生产某种产品,结果造成库存积压,产品滞销。
2、等待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包括人员等待、设备等待、物料等待等。
比如,在生产线上,前一道工序未完成,导致后一道工序的工人和设备处于等待状态;或者设备故障维修时,整个生产线停滞。
3、运输的浪费运输的浪费是指不必要的物料搬运和产品运输。
例如,工厂布局不合理,导致物料在车间内频繁搬运;或者为了将产品从一个仓库转移到另一个仓库,进行了不必要的运输。
4、过度加工的浪费过度加工是指对产品进行超出客户需求或标准的加工,增加了生产成本但并未带来价值的提升。
比如,为产品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装饰或功能,导致加工时间和成本增加。
5、库存的浪费库存不仅包括成品库存,还包括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等。
大量库存会掩盖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质量缺陷、设备故障等,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占用和库存管理成本。
6、动作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动作,如弯腰、转身、寻找工具等。
这些动作不仅浪费时间和体力,还可能导致疲劳和错误。
7、不良品的浪费不良品的产生意味着原材料、人工和设备等资源的浪费。
而且,不良品还可能需要返工或报废,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二、七大浪费产生的原因1、生产计划不合理不准确的市场预测、不合理的生产排程,导致过量生产或生产不足。
2、流程不完善生产流程存在缺陷,工序之间不协调,容易出现等待和运输的浪费。
3、设备维护不当设备故障频繁,维修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造成等待浪费。
4、员工培训不足员工技能水平低,操作不熟练,容易出现动作浪费和不良品浪费。
7大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丰田的7种浪费丰田生产方式认为,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一切作业都是浪费,它把浪费分为以下7种。
1、生产过剩的浪费:一心想要多销售而大量生产,结果在人员、设备、原材料方面都产生浪费。
在没有需求的时候提前生产而产生浪费。
2、不合格产品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次品,会在原材料、零部件、返修所需工时数、生产这些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方面产生浪费。
3、待工的浪费:在进行机械加工时,机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作业,或因缺乏零部件而停工等活等,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浪费都是停工等活的浪费。
4、动作上的浪费: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不合理的操作、效率不高的姿势和动作都是浪费。
5、搬运的浪费:除去准时化生产所必需的搬运,其他任何搬运都是一种浪费。
比如在不同仓库间移动、转运、长距离运输、运输次数过多等。
6、加工本身的浪费:把与工程的进展状况和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关系的加工当做是必要的加工而进行操作,此种状况下所产生的浪费。
7、库存的浪费:因为原材料、零部件、各道工序的半成品过多而产生的浪费。
这些东西过度积压还会引起库存管理费用的增加。
消除7种浪费的步骤从哪里开始消除这7种浪费为好呢?在像丰田一样积累了50年以上的改善经验和没有这些改善经验的企业中,在生产体制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此让我们以问题比较多的企业为对象,来思考一下处理7种浪费的基本顺序。
步骤①:在需要的时候适时生产需要的产品可以排除生产过剩的浪费,这需要具备严格管理的思想。
步骤②:如果经常产生不合格产品,抑制生产过剩是很困难的。
我们要消除不合格产品,消除制造不合格产品的浪费。
步骤③:对于停工等活,只要明白其要点就很容易改善。
消除停工等活的浪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步骤④~⑥可以根据消除浪费的着眼点从可以实施的部分开始实施。
步骤④:对于动作的浪费,如果减少工时数(人数×时间)将会对消除浪费产生很大影响。
但是,即使是进行动作分析,清除了一些细小的浪费,也会被其他的问题所掩盖,所以必须注意。
7大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
丰田的7种浪费
丰田生产方式认为,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一切作业都是浪费,它把浪费分为以下7种。
1、生产过剩的浪费:一心想要多销售而大量生产,结果在人员、设备、原材料方面都产生浪费。
在没有需求的时候提前生产而产生浪费。
2、不合格产品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次品,会在原材料、零部件、返修所需工时数、生产这些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方面产生浪费。
3、待工的浪费:在进行机械加工时,机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作业,或因缺乏零部件而停工等活等,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浪费都是停工等活的浪费。
4、动作上的浪费: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不合理的操作、效率不高的姿势和动作都是浪费。
5、搬运的浪费:除去准时化生产所必需的搬运,其他任何搬运都是一种浪费。
比如在不同仓库间移动、转运、长距离运输、运输次数过多等。
6、加工本身的浪费:把与工程的进展状况和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关系的加工当做是必要的加工而进行操作,此种状况下所产生的浪费。
7、库存的浪费:因为原材料、零部件、各道工序的半成品过多而产生的浪费。
这些东西过度积压还会引起库存管理费用的增加。
消除7种浪费的步骤
从哪里开始消除这7种浪费为好呢?在像丰田一样积累了50年以上的改善经验和没有这些改善经验的企业中,在生产体制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此让我们以问题比较多的企业为对象,来思考一下处理7种浪费的基本顺序。
步骤①:在需要的时候适时生产需要的产品可以排除生产过剩的浪费,这需要具备严格管理的思想。
步骤②:如果经常产生不合格产品,抑制生产过剩是很困难的。
我们要消除不合格产品,消除制造不合格产品的浪费。
步骤③:对于停工等活,只要明白其要点就很容易改善。
消除停工等活的浪费,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步骤④~⑥可以根据消除浪费的着眼点从可以实施的部分开始实施。
步骤④:对于动作的浪费,如果减少工时数(人数×时间)将会对消除浪费产生很大影响。
但是,即使是进行动作分析,清除了一些细小的浪费,也会被其他的问题所掩盖,所以必须注意。
步骤⑤:要消除搬运的浪费,就要在搬运距离和搬运次数等方面加以改进。
步骤⑥:对于加工过程中本身的浪费,要认识到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浪费。
步骤⑦:如果按照①~⑥步骤操作,库存必然会减少。
虽然这些问题堆积如山,但是如果追求库存为零将会产生许多问题。
根据企业的水平,最好在最后阶段消除库存的浪费。
1
容:生产过多| 生产过早| 妨碍生产流程| 成品库存,半成品库存增加| 资金周转率下降
原因:与顾客交流不充分| 依赖个人经验和思维制定生产计划| 人员过剩,设备过剩,大批量生产| 生产负荷变动| 生产过程中产生问题(如产生不合格产品和发生机械故障) | 生产速度提高
对策:与客户充分沟通| 生产计划标准化| 均衡性生产| 一个流程| 小批量生产| 灵活运用看板管理技术| 快速更换作业程序| 引进生产节拍2
容:原材料的浪费| 开动率低下| 检查的浪费| 客户索赔引起的企业信用低下| 库存增加| 再生产浪费
原因:对于可能产生不合格产品的意识薄弱| 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产品质量| 检验中心的检验标准不完善,特别是功能性检测| 教育培训体制不健全| 客户对质量要求过多| 缺乏标准作业管理
对策:产品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 坚持贯彻自动化和三现主义| 制定培养相关意识的对策| 通过不断问为什么的对策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引进预防错误的措施| 确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使改善活动和质量体系(ISO9001)相结合3
容:在反复作业的过程中,标准作业管理不完善| 监视| 表面作业| 停工等活| 机械设备、人员富余
原因:生产工序流程不合理| 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出了问题| 停工等活,等料待工| 设备配置不合理|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能力不平衡| 大批量生产
对策:引进均衡化生产,生产节拍的概念| 努力使生产工序流程合理,发现浪费| U字型设计| 快速更换作业程序| 再分配作业| 禁止停工等活时的补偿作业| 生产线平衡分析| 认清表面作业| 安装能够自动检测到异常并且自动通知异常的装置
4
容:不产生附加值的动作| 生产效率低下的动作
原因:机器与人的作业不明确| 毫无意识地实施了无附加值的动作| 生产布局不合理| 培训部充分
对策:生产工序流程化| U字型配置| 对生产低下的动作加以培训并且贯彻落实| 善于发现和消除表面作业| 活用标准作业组合表| 根据是否会产生附加值研究相应对策
5
容:在不同的仓库间搬运和移动产品| 空车移动| 搬运的产品有瑕疵| 空间的浪费使用| 搬运距离和搬运次数| 增加搬运设备
原因:欠缺"搬运和寻找不是工作"这一概念| 生产布局不合理| 活性指数低| 与生产顺序组合时,研究商讨不足
对策:培养不用搬运的概念| 确定最佳搬运次数| U字型设备配置| 小容量化| 活用各种搬运方式(豉虫搬运方式等) | 成套搬运模式| 提高活性指数6
容:为不必要的工序和不需要的作业增加人员和工时数| 生产效率低下| 次品增加| 按照过去的习惯操作不加改善
原因:生产工序设计不合理| 作业容分析部充分| 对人和机器功能的分析部完全| 处理异常停止的对策不完善| TPM不完善| 夹具工装不完善| 标准化体制不完善| 员工技术部熟练| 缺乏原材料
对策:改进以往的习惯操作方式| 解决现场主义问题| 研讨检查方法| 使生产工序设计合理化| 运用夹具工具| 人工智能化|生产自动化| 贯彻标准作业| 研究原材料对策| 完善设备故障处理经验| 培训作业熟练的TPM作业
人员
7
容:成品半成品库存积压| 库存管理费用(仓库和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损耗费等) | 产生库存是掩饰过多问题的结果
原因:均衡化生产体制不健全| 多准备些库存是交货期管理的基本意识| 设备配置不合理| 提前生产| 在等活的时期人员过剩
对策:与顾客充分沟通| 培养库存的意识| 生产工序流程化| 贯彻看板体制,将物品与信息一并运送| 使生产工序中的问题无限接近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