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坊市安次区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卷

廊坊市安次区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卷

廊坊市安次区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卷
廊坊市安次区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卷

廊坊市安次区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2020·和平模拟) 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近年来,市场上木糖醇口香糖正逐渐取代蔗糖口香糖。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

C . 它是一种有机物

D . 它的组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3. (2分)(2012·河池) 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象,其中实验结果与图象对应正确的是()

A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 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 . 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 . 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4. (2分) (2019八上·乳山期中) 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食物腐败:生成新分子

B . 两片雪花形状不一样:分子的体积很小

C . 固体难压缩:固体离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

D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 (2分) (2018九上·厦门期中)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6.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 . 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 . 为了提高庄稼的抗倒伏能力可多施钾肥

D . 用福尔马林浸泡食品来为食品保鲜

7. (2分) (2019九上·重庆月考) 以下发明中,属于我国古代化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 指南针

B . 烧瓷器

C . 印刷术

D . 电话和电视机

8. (2分) (2018九下·利川期中)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a比b多

D .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9. (2分)(2017·新乡模拟)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顶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

B .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C .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 .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简答题 (共3题;共8分)

10. (1分) (2016九上·罗山期中)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原子的________

11. (1分) (2019九上·宜城期中)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 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________;

(3)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12. (6分)(2014·宿迁) 现有A,B,C,D,E五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A B C D E

(1) A物质化学式量是________;

(2)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标出D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1.7g A物质和2.4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 D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5) C物质在足量的B物质中完全燃烧生成D和E,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2题;共4分)

13. (2分)(2017·东莞模拟)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

浊并呈红色,他们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猜想)

(3)【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

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________的猜想正

确.

②________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________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14. (2分)我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如图Ⅰ所示,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方法是________,你认为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如下图Ⅱ所示,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如图流程进行:

①写出步骤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Ⅰ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

B.步骤Ⅱ、Ⅲ、Ⅳ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纯氧化镁

C.步骤Ⅲ发生了中和反应

D.步骤Ⅴ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该流程中采取的一种降低成本且减少污染的措施是________.

(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为了除去粗盐水中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b.适量的盐酸c.稍过量的Ba(OH)2溶液

②流程一,氨化溶液后,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从而有利于吸收气体A,流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15. (3分) (2019九上·即墨期中) 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20℃时,某实验小组取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对应关系如表: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硝酸押钾的质量/g20.025.030.035.0

所得溶液的质量/g120.0125.0130.0131.6

①根据上表数据,实验二所得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若想要观察到实验四的35g硝酸钾全部溶解于水中,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简答题 (共3题;共8分)

10-1、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12-5、

三、实验题 (共2题;共4分)

13-1、

13-2、

13-3、

14-1、

14-2、

14-3、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15-1、

15-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