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竖式评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反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棋辰学校陈慧兰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的反思总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观察中独立探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教学及学习活动中,学生其实更愿意自己去发现、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身的经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课主题图中的信息,不是由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靠他们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 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群体氛围中成长。
通过课堂上老师组织的一系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完成对知识网络的构建。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除法的竖式写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竖式写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除法竖式的步骤和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竖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在解决除法问题时,培养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除法竖式写法的步骤和规则。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难点:1. 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除法竖式。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除法竖式的步骤和例子。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除法竖式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者引入实例,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步骤和规则,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除法竖式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竖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除法竖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练习,观察学生对除法竖式写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除法竖式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耐心和细心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除法竖式写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3. 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八、拓展与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其他相关知识,如除法的性质和规律。
笔算除法评课稿一、引言在数学教学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而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的笔算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评课稿旨在分析和评价一堂关于笔算除法的课堂教学,以期提供改进教学策略的建议。
二、教学环节分析1.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够通过笔算除法,掌握除法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笔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除法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如何进行笔算除法;(3)通过练习题巩固与应用所学的笔算除法技巧。
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示范和解析,清晰地介绍了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3)问题导向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的除法知识。
三、教学过程评价1. 教师讲解教师的讲解非常清晰明了,言简意赅。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教师还提供了许多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技巧。
整个讲解过程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设置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在互动中加深对笔算除法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本堂课中,教师设置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笔算除法来解决。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学习兴趣高通过观察和访谈,可以发现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很高。
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愿意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这表明学生对笔算除法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例 1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例1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作者及工作单位城厢镇小林村小学邓义石
教材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竖式及其含义,除法竖式的书写和含义都跟前面学习过的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有很大的差异。
这部分内容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每一部分含义及算理,为下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情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竖式的书写及每一步的含义,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和学习除法竖式,因此,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对竖式的除号及每一步含义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含义、算理,从而能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除法竖式进行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
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商的书写位置及
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实际含义、算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评课稿一、引言《笔算除法》是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教学内容,本文旨在对这篇教材进行评课,探讨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师在教授该课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教材分析1. 教材概况《笔算除法》是数学课本中的一篇教学内容,适用于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本篇教材主要介绍了关于除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常用算法。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本课程中,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笔算除法》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除法的定义和原则;•掌握三位数以内的整数相除的运算方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即本课程中需要着重讲解和强调的内容,教学难点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困难的地方。
本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掌握除法的定义和原则;•理解竖式除法的计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展开:•第一步:引入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第二步:讲解除法运算–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讲解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强调竖式除法的计算过程,包括如何对齐数字和如何逐位计算。
•第三步: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尝试解答并检查答案。
–强调正确的计算顺序和计算结果的检验。
•第四步:拓展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第五步: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提醒学生注意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
2. 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教材。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
《除法认识》评课稿3篇《除法认识》评课稿3篇《除法认识》评课稿1今天有幸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除法竖式的认识”这节课,陈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以及超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佩服。
所以说,这节课的亮点太多了,下面我着重从陈老师如何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1、真正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陈老师自始自终都只是在引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如:在新授部分陈老师让孩子大胆的尝试自己创造除法竖式,又出示学生自己创编的各种形式的竖式,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再进行比较分析,哪个竖式更合适。
从一系列活动中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注重训练学生回答语言的完整性。
《课标》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这节课陈老师用多种方式让想说又不会说,怕说、不敢说,以及根本不会开口的'学生都乐于去说。
总结有以下几点:1、陈老师数学语言的准确规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陈老师教学语言干净利落,简捷概括,思路清晰,有的放矢,以此给学生示范引导。
比如:教学中问道,怎么写竖式,应该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通过这样一个思路,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2、通过多种形式,并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和使用数学语言的机会。
让学生在口头表述中,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陈老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全班评价、学生小结”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3、注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竖式》评课稿1. 引言《认识除法竖式》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节课程,主要介绍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基本认识和运算方法。
本评课稿旨在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期对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和提供参考。
2. 教学分析2.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生对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运算方法。
具体包括: - 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除法竖式的应用背景; - 引导学生了解除法竖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 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技巧; - 练习应用所学内容进行习题练习。
2.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基本认识和运算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 理解除法竖式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除法竖式的运算步骤和技巧;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除法计算问题。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基本认识和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运算步骤和技巧。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黑板、白板、粉笔、教学课件、习题册;•学具准备:学生课本、学生练习册。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利用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除法竖式的应用背景。
•引发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步骤二:概念讲解•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写出除法竖式的格式,让学生了解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等基本概念。
•讲解除法竖式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步骤,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步骤三:技巧演示•明确除法竖式的运算步骤,如对齐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等。
•指导学生如何处理计算中出现的余数,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基础练习题,加深对除法竖式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步骤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除法竖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步骤。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评课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要紧任务是使学生在明白得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田老师这节课我觉得以下三点值得学习:1、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田老师能把运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形之中,把探讨运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
本课不但充分利用了教材中提供的资源创设情形,还能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经历发觉、提出数学问题、探究运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
课始,老师选择热爱自然、爱护环境、植树节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植树活动中也有数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让学生依照情境提问,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点就为整节课的顺利开展定下了一个好的基调。
2、两道例题的讲解上都采纳了让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明白得算理,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
加强了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的解。
这种动手操作和竖式板书相结合的方法,专门直观,专门形象。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关心。
3、田老师的板书和书写的指导专门细致,能够看出她在对学生的书写适应的培养是下了功夫的。
每一笔,每一画都专门认真,还课前画好了格子。
学生也会学着她的模样,对竖式中的每一条横线都用尺画得那么直。
老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专门明显。
我觉得遗憾的地点:1、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明白得每求出一位商后,假如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连续除的道理。
而在例1和例2的竖式比较时,应该重点强调反问一下,十位上除后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因为当时学生没有明白得透,以致于在后面的练习中有几个学生显现了相应的错误。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听课点评(精选4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听课点评篇1《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级的内容,听了熊老师的这节课后,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1、首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除法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无疑该教师很好的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
2、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口算算式的除数均为整十数),然后自己提出除数是整十数的数学问题,再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另外,教师在学生在对计算过程的汇报中,将思维的过程一一呈现出来,通过多样化的算法,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通过教师的适时总结,感受各种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运用。
同时,教师安排的估算这一环节为后面学生顺利进行试商,掌握试商方法作了较好的铺垫。
4、在练习这个环节中,教师集中解决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要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商的求法;二是商的定位;并且练习内容的安排力图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需要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因需要而选择。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比较简单的、可以口算的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求商的任务,使学习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听课点评篇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
2、使学生会用估算的方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的位置、估商。
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希望小学举办一个阅读节,买了很多书。
除法的竖式
——评课稿
“除法的竖式“属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它的学习为有余数的除法打下了基础,学好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并学会除法的竖式的写法,知道每个位置的数代表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
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问题,是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并学会解决问题,在搬花盆布置会场这一环节中王老师的设计很有新意,一个简单的搬花盆的过程却引出了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当时我很纳闷,心想这么简单的问题王老师为什么还要设计出来呢?这不是明显耽误时间吗?可是在学到如何列除法竖式时我才真正理解王老师的用意,把除法竖式中比较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部分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和减法算式来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自信心,从而懂得学习的乐趣,可见王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内容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
方式,让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比较快乐,同时王老师的这
种认真,勤于思考的教学态度是值得我学习的,让我在以后
的教学工作中有了一种动力。
只要用心把握教材,肯定能找
到更好的、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环环相扣
整个设计环节环环相扣,进行的比较流畅自然,整堂课中学
习氛围浓厚,学生的参与性较强,习题设计也体现了多层次,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课题忘记板书
了。
彭静静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