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退税疑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09.00 KB
- 文档页数:93
出口退税新系统免退税申报常见疑点处理方法尊敬的纳税人:今日,小编为您介绍办理免退税申报时常见疑点处理方法。
一申报表存在空项错误(一)疑点内容:1.申报的《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以下称《出口明细表》)中(XXX)项为空。
2.申报的《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以下称《进货明细表》)中(XXX)项为空。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出口明细表》、《进货明细表》中某些必录项为空。
(三)处理方法:根据税务机关的反馈信息,在对应项目录入正确数据后重新申报。
二申报表存在数据错误(一)疑点内容:1.申报的《出口明细表》中(XXX)项小于等于零。
2.申报的《进货明细表》中(XXX)项小于等于零。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出口明细表》、《进货明细表》中某些项目小于等于零。
(三)处理方法:根据税务机关的反馈信息,在对应项目录入正确数据后重新申报。
三《进货明细表》税种错误(一)疑点内容:1.申报税种增值税与进货凭证种类不符。
2.申报税种消费税与进货凭证种类不符。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的《进货明细表》中第3栏“税种”和第4栏“凭证种类”不匹配。
(三)处理方法:增值税一般对应的凭证种类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票缴款书”;消费税一般对应的凭证种类是“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税收缴款书(出口货物专用)”。
您需要根据以上对应关系匹配“税种”和“凭证种类”,调整数据后重新申报。
四申报出口商品码错误(一)疑点内容:申报的商品代码(XXX)不是有效商品码。
(二)产生原因:企业申报《出口明细表》中录入的商品代码在退税率文库中无效。
(三)处理方法:先检查您申报的商品代码在退税率文库中是否存在;如存在,确认是否是基本商品代码(基本商品标志有“*”是基本商品代码);如是基本商品代码,确认申报的“出口日期”是否在退税率文库有效期内。
一般来说,您通过以上方法就能够找出错误,调整为正确商品代码后重新申报。
五申报计量单位错误(一)疑点内容:申报的计量单位(XXX)不是退税率文库中的第一计量单位。
出口退税申报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退税审核部门: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联系人姓名],负责公司的出口退税申报工作。
这次申报遇到了一些疑点,我来详细说明一下情况,希望能有助于您的审核。
一、疑点一:报关单与发票的商品名称略有差异。
1. 疑点详情。
在本次申报中,报关单上填写的商品名称是“多功能智能电子设备”,而对应的发票上写的是“智能电子设备(多功能型)”。
咋一看好像有点不一样,但实际上说的就是同一个东西呢。
2. 原因解释。
这主要是因为报关员和财务开票人员在表述上的习惯略有不同。
报关员为了在报关时能更清晰地体现产品的功能特性,就用了“多功能智能电子设备”这个表述。
而财务人员呢,按照公司内部对这类产品的一贯开票习惯,写成了“智能电子设备(多功能型)”。
但产品的规格、型号、功能等关键信息都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可以提供产品的详细规格说明书来证明这一点。
二、疑点二:出口日期与申报日期间隔较长。
1. 疑点详情。
我们有一笔出口业务,出口日期是[具体出口日期],而申报日期是[申报日期],中间隔了好几个月呢,看起来有点可疑。
2. 原因解释。
其实啊,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客户比较特殊。
这个客户在收到货物后,对产品进行了非常严格和细致的验收。
他们要求我们提供额外的产品使用培训以及售后服务保障等一系列工作。
我们一直积极配合客户完成这些工作,直到客户完全满意后才开始准备出口退税申报相关的资料。
这期间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真实合法的。
我们可以提供与客户之间关于验收、培训和售后的往来邮件等资料作为证明。
三、疑点三:外汇未及时到账。
1. 疑点详情。
申报退税的这笔出口业务,按照规定应该有对应的外汇入账,但是目前外汇还没有到账。
2. 原因解释。
这里面是有个小插曲的。
我们的国外客户所在的国家,最近出台了新的外汇管制政策。
他们在进行外汇支付的时候,需要经过额外的审批程序。
这个审批程序可麻烦了,我们一直在和客户沟通催促,客户也很着急,一直在积极办理。
出口退税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退税审核部门: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相关负责人[你的名字],我们公司在申请出口退税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疑点,我想在这里详细地给您解释一下情况。
一、疑点内容。
我们这次申报退税时出现的疑点是[具体疑点内容,例如报关单信息与发票信息比对不符,某商品的申报数量与海关记录有差异等]。
刚看到这个疑点的时候,我们也特别纳闷,就像突然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却被人说包装有点不对劲儿一样。
二、情况分析。
# (一)关于报关单与发票信息比对不符。
1. 原因查找。
我们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在报关的时候,负责填写报关单的同事因为一时疏忽,把商品的规格型号中的一个小细节写错了。
就像本来是“红色圆形小物件”,写成了“红色椭圆形小物件”,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却导致了和发票上的准确信息对不上号。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约好了暗号,结果一个人说错了一个字,差点就接不上头了。
2. 解决方案。
# (二)商品申报数量与海关记录有差异的情况。
1. 深入调查。
这个问题可把我们折腾了好一阵子。
经过反复核对我们的出货记录、仓库台账以及物流单据,才发现是因为有一批货物在装货的时候,有几个小包裹被遗漏在了角落里,没有被计入最后的申报数量。
这就像我们数一群羊,结果有几只小羊躲在石头后面睡觉没被发现一样。
2. 修正措施。
我们已经重新统计了准确的数量,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申报数据。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仓库管理流程,在装货的时候增加了复查环节,确保每一件货物都能准确无误地被统计到。
就像放羊的时候多找几个小牧童看着,保证一只羊都不会丢。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员工培训。
我们会定期组织涉及出口退税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报关单填写规范、发票开具要求、与退税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内容。
就像给大家上一堂“出口退税必修课”,让每个员工都成为这方面的小专家,不再因为无知而犯错。
2. 建立多重审核制度。
在出口退税申报资料准备的过程中,从业务部门提供原始数据开始,就进行层层审核。
2024年国际贸易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疑点,以下将对这些疑点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退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生产企业的出口业务产生影响。
2024年的退税政策是否会和之前的政策有所不同,目前尚不清楚。
如果退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其出口业务模式和策略,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企业在出口业务方面遇到困难和挑战。
其次,退税政策的执行细则可能存在问题。
一些企业在申请退税时可能面临繁琐的手续和审批程序。
如果执行细则不够清晰或者存在歧义,企业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
而生产企业通常需要及时退税以维持正常的资金流动,如果退税程序变得复杂,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运营风险。
第三,退税政策的公正性也是一个疑点。
尽管退税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出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享受退税的问题。
例如,有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恶意竞争导致的退税难题,也有些企业可能受到政府对特定行业或国家的限制而无法享受退税政策。
这种不公正可能会引起企业的不满和抱怨,对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退税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也是一个疑点。
退税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出口业务,这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可能是一个负担。
如果退税政策在长期内无法为国家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政府可能会考虑减少或取消这项政策。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使企业难以规划其出口业务,并导致市场上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2024年国际贸易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疑点。
这些疑点包括政策的不确定性、执行细则的问题、公正性的疑虑和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
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这些疑点,以保持其出口业务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确保退税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出口退税申报疑点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退税审核部门:您好!我是[公司名称]的相关负责人[你的名字]。
我们在这次出口退税申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点,现在我来给您详细解释一下。
一、疑点一:报关单与发票金额差异。
我们的申报中,报关单金额和发票金额存在[X]元的差异。
这可把我们自己都吓了一跳,不过经过仔细排查,我们发现问题出在汇率换算上。
您知道的,汇率这东西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天天变来变去的。
我们报关的时候,汇率是按照当时[具体日期]的[汇率数值]计算的,可开发票的时候呢,汇率又波动到了[另一个汇率数值]。
虽然这个波动不大,但因为我们这批货物的总价比较高,所以就产生了这个金额差异。
我们保证,这完全是汇率捣的鬼,货物的实际数量、单价等其他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二、疑点二:商品名称不完全一致。
申报时发现报关单上的商品名称和我们发票上的商品名称有一点小出入。
这就像同一个人穿了不同风格的衣服,看起来有点不一样,但实际上还是同一个人。
报关单上写的是“[报关单商品名称]”,发票上写的是“[发票商品名称]”。
其实这两种名称都是指我们公司生产的同一款产品。
在我们行业里,这个产品有多种叫法,就像有的人管土豆叫马铃薯,有的地方还叫洋芋呢。
我们内部的产品编号是一样的,而且产品的规格、功能等所有实质性的内容都是完全相同的。
这只是一个名称表述上的小差异,绝对不是什么混淆产品的情况。
三、疑点三:申报日期与报关单日期逻辑关系。
还有就是申报日期和报关单日期之间的逻辑关系被质疑了。
我们申报的时候,申报日期看起来离报关单日期有点近,好像有点迫不及待似的。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最近业务特别繁忙,就像一个超级忙碌的小蜜蜂窝。
报关完成后,我们的财务人员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退税申报工作,各个环节都在加急处理,所以申报日期才会这么紧凑。
但我们都是按照正规的流程和规定来操作的,所有的单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没有任何违规的意图。
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出口退税申报,也深知遵守相关规定的重要性。
出口退税自检疑点101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或服务所交纳的进口环节税收,在国际贸易结算时以抵扣或返还的形式予以退还。
出口退税政策是许多国家为了促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然而,由于其操作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出口退税自检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事项之一。
首先,在进行出口退税自检时,企业需要注意核实出口商品的合规性。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出口商品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要求。
因此,在进行退税申请前,企业应确保出口商品符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要求,以避免因商品不符合规定而导致退税申请被拒绝或延迟。
其次,企业需要仔细核实出口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虚构出口交易是一种常见的违规手段,用于非法获取退税款项。
企业应确保其所申报的出口交易是真实的,并提供相关的有效证据,如合同、装箱单、运输文件等。
此外,企业还应防范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谋,以确保出口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另外,企业还需要注意出口退税申请的时间限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退税申请的时间限制可能存在差异。
企业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退税申请时间规定,以避免因逾期而无法享受退税政策。
此外,在进行出口退税自检时,企业还应关注退税金额的准确性。
退税金额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如出口商品的类别、数量、单价、税率等。
企业应确保退税金额的准确性,避免因计算错误或漏报而导致退税款项受到影响。
最后,企业还需要关注退税申请的审批流程和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退税申请的审批流程和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企业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退税申请流程和要求,以确保申请能够顺利通过并及时获得退税款项。
综上所述,出口退税自检是企业在享受出口退税政策时必须重视的事项之一。
企业需要核实出口商品的合规性和真实性,遵守退税申请的时间限制和审批要求,并确保退税金额的准确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自检,企业才能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导致退税申请被拒绝或延迟,确保合法合规地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红利。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出口贸易发展而设立的政策措施。
然而,当前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退税手续繁琐、退税额度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退税周期长等。
本文将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的出口退税手续繁琐。
当前,企业申请退税需要提交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包括海关报关单、发票、合同等。
这些手续繁琐,增加了企业办理退税的时间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简化退税手续,建立更加高效的退税申请机制。
例如,可以建立电子退税申请系统,让企业可以在线办理退税手续,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
其次,我国的出口退税额度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
当前,我国的出口退税额度相对较低,不能完全覆盖企业的出口税负。
这导致一些企业无法享受到足够的退税政策,影响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提高出口退税额度,确保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退税红利。
同时,还可以扩大退税范围,包括对高新技术产品、绿色环保产品等给予更大力度的退税支持。
再次,我国的出口退税周期长。
当前,企业办理退税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报关、核税、审核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退税周期较长。
长周期的退税制度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快退税流程,缩短退税周期。
可以通过建立退税窗口、简化审批环节等方式,提高退税效率,让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得退税款项。
最后,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流失问题。
当前,由于一些企业虚报、欺诈等行为,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退税资金流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退税控制和监管机制。
例如,可以加强对企业退税资料的审核和核查,提高对企业的退税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
可以通过建立退税黑名单制度,对存在欺诈行为的企业实施限制和处罚。
总的来说,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在促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出口,对出口商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进行退还的政策措施。
这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
然而,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退税税率不合理当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税率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退税税率过低,难以刺激企业增加出口数量;另一方面,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退税税率过高,导致出口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对策一:调整税率结构针对退税税率不合理的问题,应当调整税率结构,合理设置不同产品的退税税率。
对于高附加值产品,适当提高退税税率,以激励企业增加出口数量;对于低附加值产品,适当降低退税税率,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
对策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为了避免退税税率过程中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可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通过监测产品的附加值、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及时调整退税税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
问题二:退税程序繁琐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程序相对繁琐,导致企业在申请退税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时间和成本压力。
退税流程复杂、时间周期长,给企业经营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策一:简化退税手续为了简化退税手续,可以通过优化相关流程、完善电子化退税系统和提供在线服务等方式,减少企业在申请退税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时间成本。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审批和发放退税款项。
对策二:提供金融支持鉴于退税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出口税款,可以建立相应的金融支持机制。
政府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问题三:退税核查问题退税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退税核查不严格,容易出现退税款项被滥用或用于非法活动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对策一:加强风险管理为了加强退税核查工作,可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退税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
(1)对预审疑点为“供货企业(xxx)为总局特别关注企业”、“该商品(xxx)为核查商品”、“申报出口商品代码(xxxxxxxxx)为特别关注商品”关注级别为1-3级、“申报出口商品代码(xxxxxxxxx)为特别关注商品”关注级别为4级并且该商品对应的单张报关单同一商品代码从同一供货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累计大于等于10万元的,对上述四种情况必须对供应商进行发函核查并且回函结果正常的,才能申报退税。
对上述需要发函的商品和供应商,如果属于从同一家供货企业采购的同种商品的出口业务并且前期已经发函,回函结果是正常的,在回函后一年之内,经退税部门审核同意,可不需要再重复发函调查。
企业在申报退税时,必须附上前期已回函发票的复印件。
(2)对预审疑点为“申报出口商品代码(xxxxxxxxx)为特别关注商品,关注级别为4级,需要加强审核”的。
如果单张报关单对应的同一商品代码从同一供货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累计小于10万元的,在申报退税时需附上该关注商品保函,同一个申报批次的保函可以用EXECL表格形式统一填写。
保函应该注明关联号、商品代码、供货商名称、计税金额、征税税额。
同一个关联号同一个供应商同一个商品代码的计税金额和税额可以填写合计数、保函最后应声明“本公司与上述供应商的业务往来是真实的,报关单上的货物与购进的是同一批货物,如有虚假,本公司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等内容。
(3)对预审疑点为“申报实缴税款(xxx)大于总局税票的(YYY)”,外贸公司应该调整减少计税金额,以使实缴税款等于总局税票数据。
(4)对预审疑点为“该发票(xxx)在总局发票信息中不存在”、“海关数据中无此报关单号(xxx)”、“该发票(xxx)非交叉稽核相符发票”等无电子信息的疑点,应该首先核对数据是否录错,发票是否已认证,报关单在电子口岸出口退税模块中是否已提交,核对无误后,必须等有电子信息后才能申报退税。
(5)对预审疑点为“换汇成本(xxx)高于合理上限”但关联号换汇成本没有超过合理上限的,需填写换汇成本计算说明表。
退税疑点分析附件3出口退税审核系统计算机审核疑点处理操作指南(供参考)1.1审核疑点级别21.2疑点调整结果处理21.3外贸企业审核疑点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21.3.1申报数据自身审核疑点21.3.2出口申报数据与海关数据对审疑点101.3.3出口申报数据与外管局核销数据对审疑点161.3.4出口申报数据与总局代理出口证明数据对审疑点171.3.5出口申报数据与远期收汇证明数据对审疑点211.3.6暂不退税出口申报数据疑点211.3.7进货申报数据与总局专用税票信息对审疑点221.3.8进货申报数据与总局专用发票信息对审疑点271.3.9函调数据审核疑点321.4生产企业审核疑点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321.4.1海关登记手册部分疑点321.4.2进口明细部分疑点381.4.3出口明细部分疑点451.4.4接收前期单证不齐补齐部分疑点591.4.5前期信息不齐补齐部分产生的疑点651.1审核疑点级别出口退税计算机审核系统审核疑点分为三类:一、提示类疑点:错误级别代码为“空”,不设置错误标志,不影响审核结果,应进行疑点核实,核实后做申报数据调整、人工扣留或再次审核通过处理;二、警告类疑点:错误级别代码为“W”,影响审核结果,应进行疑点核实,核实后做申报数据调整、人工扣留或人工挑过处理;三、错误类疑点:错误级别代码为“E”,影响审核结果,应进行疑点核实,核实后做申报数据调整、人工扣留或人工挑过处理。
1.2疑点调整结果处理针对审核疑点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数据调整:核实后如发现属于申报数据错误的,可以进行申报数据调整处理;二、人工扣留:核实后如发现属于不可调整错误的,可以进行人工扣留处理;三、人工挑过:核实后通过,可以进行人工挑过处理。
1.3外贸企业审核疑点的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1.3.1申报数据自身审核疑点(一)部门码不在登记分部代码范围内,错误级别为“E”。
概述:部门码与出口企业登记的分部代码范围不相符。
1、产生原因:(1)税务机关在建立出口企业代码库时,出口企业漏报部门码或税务机关漏录出口企业代码;(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部门码填报错误;(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税务机关在建立出口企业代码库时,出口企业漏报部门码的,应由出口企业补充申报,然后由税务机关系统维护人员调整出口企业代码库;(2)税务机关在建立出口企业代码库时,漏录出口企业代码的,由税务机关系统维护人员调整出口企业代码库;(3)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部门代码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原错误数据,然后重新填报正确的记录。
(二)不分部核算,部门码应为空,错误级别为“E”。
概述:出口企业注册登记表中的部门核算代码为空,表示出口企业不分部门核算时,退税申报表中的部门代码应为空。
1、产生的主要原因:(1)不分部核算的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误填部门代码;(2)税务机关在建立出口企业代码库时,误将分部核算录成了不分部核算;(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不分部核算的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误填部门代码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税务机关在建立出口企业代码库时,误将分部核算录成了不分部核算的,应由系统维护人员调整出口企业代码库;(三)该商品不是基本商品,错误级别为“E”。
概述:出口退税申报表中的商品代码不是基本商品代码。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使用了大类或中类商品码;(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商品代码填报错误;(3)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商品代码调整错误;(4)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使用了大类或中类商品码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出口企业商品代码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3)税务机关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
(四)申报计量单位(XXX)与商品码库中的(YYY)不符,错误级别为“E”。
概述:退税申报表中的商品计量单位与商品代码表中的计量单位不符。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计量单位填报错误;(2)税务机关在添加商品扩展码时,计量单位录入错误;(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计量单位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税务机关在添加商品扩展码时,计量单位录入错误的,应由系统维护人员调整出口企业商品代码库。
(五)禁止出口商品或不退税商品,错误级别为“E”。
概述:出口退税申报表中的商品为禁止出口商品或不退税商品。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经营了禁止出口商品或不退税商品;(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使用了错误的商品代码;(3)出口企业报关出口时,使用了错误的商品代码;(4)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商品代码调整错误;(5)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经营了禁止出口商品或不退税商品的,经核实无误,应用调整法冲回数据;(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使用了错误的商品代码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3)出口企业报关出口时,使用了错误商品代码的,由出口企业与海关协商重新打印报关单并调整报关单电子信息;(4)税务机关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
(六)免税商品,错误级别为“E”。
概述:出口退税申报表中的商品为免税商品。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出口的免税商品;(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使用了错误的商品代码;(3)出口企业报关出口时,使用了错误的商品代码;(4)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商品代码调整错误;(5)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经营的免税商品,经核实无误,应调整申报数据;(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使用了错误商品码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3)出口企业报关出口时,使用了错误商品码的,由出口企业与海关协商重新打印报关单并调整报关单电子信息;(4)税务机关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
(七)商品码库中无此商品码,错误级别为“E”。
概述:退税申报表中所申报的商品代码在商品代码表中不存在。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商品代码填报错误;(2)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商品代码调整错误;(3)出口企业商品代码库使用错误;(4)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商品代码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税务机关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3)商品代码库使用错误的,应由系统维护人员调整出口企业商品代码库。
(八)申报退税率(XXX)>商品码库中的规定退税率(YYY),错误级别为“W”。
概述:退税申报表中该商品的退税率大于商品代码库中的规定退税率。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退税率填报错误;(2)商品代码库中退税率错误;(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退税率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商品代码库中退税率错误的,应由系统维护人员调整出口企业商品代码库。
(九)申报退税率(XXX)超出合理范围,错误级别为“E”。
概述:退税申报表中的商品申报退税率超出合理范围。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退税率填报错误;(2)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退税率调整错误;(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退税率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税务机关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十)数值项不应为负数,错误级别为“E”。
概述:出口退税申报表中的数值项不应为负数。
如出口数量、出口进货的金额或所退增值税税额为负数。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将出口数量、出口进货的金额或所退增值税税额录为负数;(2)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调整错误;(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将出口数量、出口进货的金额或所退增值税税额录为负数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十一)各项金额均为零(出口数量为零或无进货或进货无效),错误级别为“E”。
概述:出口数量为零或无进货或进货无效、出口进货金额和退增值税税额均为零。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进货和出口使用的商品代码不一致;(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进货无效;(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进货和出口使用的商品代码不一致,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进货无效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
(十二)该报关单已开过代理证明,错误级别为“W”。
概述:退税申报表中的报关单号码存在于已开具代理证明的历史数据库中。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报关单号码填报错误;(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该报关单既有代理也有自营;(3)出口企业所开代理证明中的报关单号码错误;(4)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报关单号码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该报关单既有代理也有自营的,经核实无误,人工挑过;(3)出口企业所开代理证明中的报关单号码错误的,退回原代理证明作废,并核实无误,人工挑过。
(十三)该报关单已开过退运补税证明,错误级别为“W”。
概述:退税申报表中的报关单号码存在于已开具退运补税证明的历史数据库中。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报关单号码填报错误;(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该报关单存在部分退运;(3)出口企业所开退运补税证明中的报关单号码错误;(4)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报关单号码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该报关单部分退运的,经核实无误,人工挑过;(3)出口企业所开退运补税证明中的报关单号码错误的,退回原代理证明作废,并核实无误,人工挑过。
(十四)出口申报数量大于进货数量,错误级别为“”。
概述:在退税申报表中同一关联号下同一商品的数量合计大于进货明细表中的数量合计。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出口数量填报错误;(2)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调整错误;(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出口数量填报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2)税务机关在调整出口企业出口申报数据时,调整错误的,应调整录入正确数据;(十五)实缴税额误差比例(XXX%)超出±(YYY%),错误级别为“E”;可退税额误差比例(XXX%)超出±(YYY%),错误级别为“E”。
1、产生的主要原因:(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实缴税额或可退税额录入错误;(2)实缴税额或可退税额超出计算机设定的误差比例;(3)其他原因。
2、调整方法:(1)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实缴税额或可退税额录入错误的,经核实后应用调整法将原错误数据冲掉,然后填报正确的记录;(2)实缴税额或可退税额超出计算机设定的误差比例的,经核实后,属于单价四舍五入原因造成的,可做人工挑过;经核实后,属于计算错误的,应调整原错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