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因为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40.50 KB
- 文档页数:20
省因为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导致地球表面的塌陷以及地质的不良变化。
根据相关的地理研究学者表明,这些地面的塌陷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正常情况下,首先都是由地表出现一些裂缝,然后地面开始出现一些局部的塌陷,随着塌陷地面的逐渐增多,地表裂缝也不断扩大。
地表裂缝和塌陷的地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坍塌现象。
塌陷的深度和广度随着过度开采煤矿的地区不断塌陷过去,当然这些理论只是相对于地表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一些地质断层等,河流湖泊等,地质结构出现一定的不连续性,那么地表塌陷便无规律可寻。
正常情况下地表塌陷的程度和企业开采煤矿的深度和开发的角度有关系。
开采得越深,角度越陡,则地表塌陷面积越多。
地下煤层开采除引起地表下沉盆地外,还会造成房屋坍塌、基础设施损坏等,开采沉陷引起地表损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貌景观发生变化由于企业不断的开采煤矿资源,会导致煤矿地区附近的原有面貌发生变化,比如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流突然断流,一间舒适的房屋突然出现裂缝,农民喝水用的井水逐渐稀少等,造成与周围自然景观的不相协调。
在潜水位较高的地区,塌陷盆地边缘形成缓坡地,不利于工农生产、设施建设和群众生活;,在塌陷盆地中部,形成季节性积水区和常年积水区,使陆生环境变为水生环境。
如图2-1-1所示。
图2-1-1 采煤塌陷造成部分地形地貌损毁形态(2)基础设施受损煤矿开采形成的下沉盆地,造成地面低凹起伏不平,导致道路、桥梁、河堤、输电线路、电力设施、农田水利沟渠等基础设施损毁,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
部分基础设施损毁形态如图2-1-2所示。
图2-1-2 采煤塌陷造成部分基础设施损毁形态(3)耕地土壤质量下降、数量减少,造成农业减产目前关于塌陷地区研究的报告中显示,塌陷对农民的耕地有着很严重的破坏影响,由于开采煤矿资源的时候没有注重保护植被,就已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开采煤矿会导致地质结构变化,河流等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原本恢复能力就弱的耕地间接被破坏,没有水,土壤就难以肥沃,加上土地砂质化,导致肥沃的土地逐渐变成酸盐化土地,耕地不断被摧毁,一些山区更是出现塌方的现象。
山东煤矿开采导致土地沉降环境破坏严重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能源供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
在山东省,煤矿开采导致的土地沉降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土地沉降是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采空区工作面上方岩层塌陷导致的。
随着矿井深度的不断加深,岩层塌陷所引发的土地沉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而山东地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矿开采的规模也十分庞大,导致了土地沉降问题在该地区尤为严重。
其次,土地沉降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土地沉降导致地表下陷,这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侵蚀、地表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下水资源减少,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土壤侵蚀会使得农田退化,使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地表沉降不仅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这些问题对山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此外,土地沉降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由于地下水资源减少,农田退化,农作物的生长受限,使得农民的生计受到了严重威胁。
大量的煤矿开采还导致了周边地区的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严重,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而且,土地沉降还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害,增加了基础设施维护和修复的成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面对山东煤矿开采导致的土地沉降环境破坏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应加强煤矿开采的管理,严格控制采矿规模,防止过度开采造成的问题。
其次,要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
同时,应加强煤矿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土地沉降的发生。
综上所述,山东煤矿开采导致的土地沉降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
我们要加强煤矿开采的管理,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减少煤炭开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枣庄市薛城区治理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的对策胡宗清,孙忠原,陈红红(枣庄市国土资源局薛城分局,山东枣庄277000)枣庄市薛城区煤炭资源丰富,辖区内含煤面积达180 k m2 , 2000 年以前4 个乡镇曾有矿井70 多对,目前正在生产的矿井还有16 对,由于废弃矿井多,部分闭坑矿井措施不彻底、不到位,特别是陶枣矿区露头煤距地表埋藏较浅,给违法分子非法盗采留下可乘之机。
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既扰乱了正常的矿业秩序,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严重危及周边合法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又对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隐患,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刻不容缓。
井下设有洗浴池。
(8) 为有效地逃避检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安装电子探头,在必经之路上设人望风,一有风吹草动手机报信,盗采人员马上溜之大卲。
(9) 雇用社会黑恶势力为其“服务”,对执法人员进行恐吓、谩骂,干扰执法人员的正常工作。
2非法盗采煤炭资源的危害(1) 对合法生产矿井而言,矿产资源开采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施工都需要对人员配置、开拓开采的顺序、范围、赋存条件、环境影响、地质灾害、储量、安全生产等进行分析论证。
非法盗采则是无规划、无计划、无施工方案、随意性地开采。
盗采者偷挖滥采后,不利于合法生产矿井开拓布局,正常开拓巷道遇到偷采的采空区,容易造成开拓巷道和采场报废,进而造成正常生产矿井采掘失调,接续紧张。
(2) 不少盗采者偷采废弃矿井留设的各类煤柱, 开采的煤层较浅,极易受到大气降水、地表水、浅部古井、老空水的威胁。
在盗采过程中一旦打透了地表水与下部的水力联系,就会造成周边合法矿井水文条件复杂化,破坏水力帄衡,不仅增加矿井的涌水量和排水费用,更有可能造成突水伤人、淹井事故。
(3) 顶板灾害占煤矿各类事故总和的40 %以上,是合法矿山安全防范的重点,而盗采者通常为短期行为,不能做到按规程支护,并且盗采的开采顺序不合理,形成葫芦头、宽巷掘进及孤岛现象,造成采掘工作面应力集中、压力大,使临近的尚未开采的上覆煤层的顶板受到破坏,冒顶事故时有发生。
第15卷 第2期 山 东 地 质 1999年6月 ・矿产开发利用・山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Ξ郑福华1 吕 昶1 柴永昌2(1.山东省地质矿产厅;2.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提要 山东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六项建议,强调应从增强矿产资源的忧患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矿产勘查、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及依靠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资源保护 对策建议 山东省山东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探明矿产种类、产地众多。
截止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46种,探明储量的矿产76种,煤、石油、铁、金、金刚石、晶质石墨、石膏、石灰岩、自然硫、岩盐、天然卤水等55种矿产(含亚矿种)探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
探明矿产地1272处,其中大、中型矿床457处,。
探明矿产保有储量潜在总值约45000亿元,居全国第7位。
1 矿产资源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讲,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为保障的。
山东省探明的丰富矿产资源,为矿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山东矿业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以国有矿山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的开采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步入全国矿业开发的大省行列[1]。
目前,全省各类矿山企业已达1.15万个,其中国有及三资矿山企业285个,大中型集体及股份制矿山企业54个,小型集体及个体采矿1.12万个。
从业人员逾百万,其中国有及三资矿山企业47万多人,集体矿山及个体采矿约58万人。
全省开采利用的矿种达80多种(含亚矿种),其中56种矿产有探明储量,即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43种、水气矿产2种Ο。
有655处矿区(不含地下水)已经开发利用,占全省探明矿区总数的52%。
已开发的矿区中,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金、银、石墨、滑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重晶石、天然卤水等重要矿产保有储量占用量均在50%以上,煤、铁、铝土矿等矿产开发矿区占用储量比例虽不高,但开发矿区数多。
2024年山东煤炭市场环境分析引言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煤炭产业在山东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供需关系、政策环境和竞争格局四个方面对山东煤炭市场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当前山东煤炭市场的环境。
市场规模山东煤炭市场规模庞大,年产量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山东省全年煤炭产量约为X吨,占全国总产量的X%。
山东省煤炭市场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工业、发电、钢铁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非常旺盛。
供需关系当前山东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紧张。
供给方面,由于煤炭资源的井枯竭和环保限制导致煤炭产能减少,供给不足。
需求方面,山东省内的工业和能源行业发展迅速,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增。
因此,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政策环境山东省对煤炭产业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
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山东省对煤炭采矿和运输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减少高污染煤矿的开采、推动清洁煤技术的应用等。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对煤炭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挑战。
竞争格局山东省的煤炭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山东省的煤炭企业数量众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在规模和资源优势上占据一定优势,但民营企业在灵活度和创新能力上更具优势。
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和产品质量上。
结论山东煤炭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供需关系紧张、政策环境严格、竞争格局激烈。
尽管面临环保压力和产能减少的困境,山东煤炭市场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煤炭企业应积极应对环保政策的挑战,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政策引导,为山东煤炭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注意:本文档没有带图片,如需查看相关数据和图表,请参考原始数据和相关报告。
开采活动对肥城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对策概述肥城市地处山东省,其中发育肥城盆地,盆地四周群山环布,山体多以中等或偏低为主。
该区域气候夏秋多雨而冬春两季较为干旱,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综合历年来对降水规律统计,年降水量约为662.7mm。
区域显著的季节性降水变化使得盆地内多发育季节性河流,主要河流共16条,为客服当地降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地方政府共修筑了11个水水库多以中、小型为主。
肥城主要的工业类型为采矿业,肥城矿区则主要分布于肥城盆地的北侧区域。
采矿业发展之前,肥城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盆地内多农田、草场及林地,自然环境良好。
采矿业的发展为肥城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今,矿区以内,区域自然环境已严重恶化。
为避免环境进一步遭受破坏,相关部门须提高对该区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视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既已破坏的环境进行补救,这是肥城矿区内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
矿区开采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矿区开采必将伴随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其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SO2、CO、氧化氮系气体以及固体的悬浮颗粒等等,这些物质均会对矿业开发区大气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SO2遇大气中水后会通过反应生成亚硫酸,这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矿区多降酸雨,即为受氧化硫系物质影响所致。
CH4即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大量释放后会与O3发生反应,导致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破坏,从而致使全球变暖。
其次,CH4也是矿区内瓦斯的主要组成气体,易燃易爆,浓度过高后易于导致矿区爆炸等事故。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CO2,大量排出大气后,同样会导致全球变暖,引发当地气候变化。
且由于大规模的矿区开采,致使该区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影响的区域的物质循环过程,大气循环遭到影响。
经当地环保部门调查可知,肥城市煤矿开采至今,其主要污染气体为前述氧化硫系物质、氧化氮系物质、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物质等等。
山东省煤炭资源现状及对策探讨
山东省煤炭资源现状及对策探讨
山东省煤炭资源具有储量较多、赋存条件较好、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的特点,在能源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经过长期开采,出现了煤炭供不应求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为此,本文探讨了山东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高相佐汤振清作者单位:高相佐(新泰市国土资源局,山东,新泰,271200)
汤振清(山东煤田地质局三队,山东,泰安,271000)
刊名:资源·产业PKU 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2004 6(5) 分类号: F407.1 P964 关键词:煤炭可持续发展对策山东省。
山东省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王建春;张高生;刘大胜;王立成
【期刊名称】《山东环境》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等诸因素,山东省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了一些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开发利用资源,也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
协调好煤炭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加强法制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2页(P)
【作者】王建春;张高生;刘大胜;王立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中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1
【相关文献】
1.神东煤炭开采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防治措施 [J], 孟江红
2.新疆煤炭开采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J], 侯凤兰;赵雪辉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J], 田家怡
4.煤炭开采中几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 [J], 杨国栋;石晓枫
5.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J], 王健康; 苏艳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矿产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
山东矿产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
山东矿产资源存在一些问题:总量中等但人均占有量低;小型及中小型矿山比例大;矿产开采强度大,新探明矿产地储量小、勘查程度低,绝大多数矿产新增可采储量低于消耗储量;国民经济建设大宗利用的重要矿产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金矿、铁矿等资源态势都不容乐观,在矿山开采中还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及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等.
作者:彭方思PENG Fang-si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济南,250014 刊名:山东国土资源英文刊名:LAND AND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年,卷(期): 2005 21(12) 分类号: F206 关键词:矿产资源态势可持续发展山东。
山东省环渤海地区煤炭资源勘查现状及资源预测“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我省蓝色半岛经济区的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亦标志着我省环渤海蓝色经济带区域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对山东省环渤海蓝色经济带的煤炭资源做出勘查现状的分析,并圈定煤炭资源预测区7个,面积11252km2,预测资源量842649万吨。
标签:环渤海蓝色经济带煤炭资源勘查现状开发预测1区域概况山东省环渤海蓝色经济带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沿岸一带,包括沿无棣—滨州—广饶—寿光—潍坊市—招远—蓬莱一线至海岸带的范围内,跨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和青岛市等5个地市。
位于渤海的南部环形沿岸带内,北部基本为海岸带冲积平原,高差基本按照由岸向海的方向逐步降低,在西部东营市范围内最大高程28m,近海岸附近高程一般1m左右,地势相对平坦。
按照大地构造划分,山东省环渤海蓝色经济带主要位于华北坳陷(II级构造单元)—济阳坳陷(III级构造单元)—埕子口—宁津潜断隆、沾化—车镇潜断陷、东营潜断陷(IV级构造单元)和鲁东隆起(II级构造单元)的胶北隆起区(III级构造单元)内。
2含煤地层特征山东省环渤海地区按照山东省岩石地层划分,跨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和鲁东地层分区及处于沂沭断裂内部的昌潍凹陷地层。
含煤地层的主要形成时代为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古近纪。
赋存面积约1400km2。
2.1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从晚石炭世开始华北地台重新沉降接受沉积,至晚二叠世形成了一套含煤沉积地层。
按照收集的钻孔资料,石炭二叠纪的煤炭资源主要赋存于断陷盆地的边坡或者凸起部位,一般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所覆盖。
上石炭统本溪组底部为一套杂色铁铝质泥、页岩和灰白色铝土岩,厚度一般为15~40m不等;中上部为深灰色泥岩、泥灰岩夹钙质砂岩、页岩和薄层煤层,厚度一般为30~80m不等。
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碳质泥岩与砂岩、页岩互层,夹深灰色灰岩及煤层,为济阳坳陷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横向分布较为稳定,为典型的海陆交互型沉积,含煤层数为8~13层,厚度为12~20m。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7月下176山东半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成因研究宋明忠(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山东半岛是我国著名的金矿储备基地和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富集区,蕴含资源量大。
但是,随着采矿活动的加剧,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在调查统计的基础,总结了山东半岛常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同时重点论述了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和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为进一步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东半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成因研究中图分类号:T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4-0176-2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Genesis of mines in Shandong PeninsulaSONG Ming-zhong(The Six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Weihai 264209,China)Abstract: Shandong Peninsula is a famous gold deposit and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It is also a rich area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metallic minerals, which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However,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mining activities, the problem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dong Peninsula, and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s of ground collapse, ground crack and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covery plan.Keywords: Shandong Peninsula;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Genetic research山东半岛是我国著名的黄金储备基地和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铜、铅、锌、铁多金属矿以及花岗石、粘土、石墨矿等非金属矿的重要产地。
山东省因为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导致地球表面的塌陷以及地质的不良变化。
根据相关的地理研究学者表明,这些地面的塌陷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正常情况下,首先都是由地表出现一些裂缝,然后地面开始出现一些局部的塌陷,随着塌陷地面的逐渐增多,地表裂缝也不断扩大。
地表裂缝和塌陷的地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坍塌现象。
塌陷的深度和广度随着过度开采煤矿的地区不断塌陷过去,当然这些理论只是相对于地表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一些地质断层等,河流湖泊等,地质结构出现一定的不连续性,那么地表塌陷便无规律可寻。
正常情况下地表塌陷的程度和企业开采煤矿的深度和开发的角度有关系。
开采得越深,角度越陡,则地表塌陷面积越多。
地下煤层开采除引起地表下沉盆地外,还会造成房屋坍塌、基础设施损坏等,开采沉陷引起地表损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貌景观发生变化由于企业不断的开采煤矿资源,会导致煤矿地区附近的原有面貌发生变化,比如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流突然断流,一间舒适的房屋突然出现裂缝,农民喝水用的井水逐渐稀少等,造成与周围自然景观的不相协调。
在潜水位较高的地区,塌陷盆地边缘形成缓坡地,不利于工农生产、设施建设和群众生活;,在塌陷盆地中部,形成季节性积水区和常年积水区,使陆生环境变为水生环境。
如图2-1-1所示。
图2-1-1 采煤塌陷造成部分地形地貌损毁形态(2)基础设施受损煤矿开采形成的下沉盆地,造成地面低凹起伏不平,导致道路、桥梁、河堤、输电线路、电力设施、农田水利沟渠等基础设施损毁,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
部分基础设施损毁形态如图2-1-2所示。
图2-1-2 采煤塌陷造成部分基础设施损毁形态(3)耕地土壤质量下降、数量减少,造成农业减产目前关于塌陷地区研究的报告中显示,塌陷对农民的耕地有着很严重的破坏影响,由于开采煤矿资源的时候没有注重保护植被,就已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开采煤矿会导致地质结构变化,河流等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原本恢复能力就弱的耕地间接被破坏,没有水,土壤就难以肥沃,加上土地砂质化,导致肥沃的土地逐渐变成酸盐化土地,耕地不断被摧毁,一些山区更是出现塌方的现象。
从研究数据中统计显示,开采煤矿资源的多少,间接造成耕地被破坏之间的关系成正比。
图3-24 采煤塌陷对耕地的损毁由于煤炭开采,地表土地不断塌陷,耕地锐减,另一方面,塌陷地区的积水越来越多,而原本是河流的地区却没有了水,导致还发展渔业的地方发展不了渔业,还耕地的农民没有耕地可以种植。
农村的经济收入遭到严重破坏。
此外,土地塌陷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灌水排水是最大的困难,排灌站因不均匀沉降结构遭受损毁,经过逐级水位推算设计的灌渠排沟不能正常输水,尤其汛期,塌陷地成为防汛防内涝的重点。
(4)村庄房屋破坏、被迫搬迁采煤塌陷地损毁了建筑物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建筑物产生移动、变形,造成房屋斑裂、倾斜,严重者甚至倒塌,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部分村庄被迫搬迁,造成工农矛盾重重。
部分村庄建、构筑物损毁形态如图2-1-4所示。
图2-1-4 采煤塌陷造成部分村庄建、构筑物损毁形态(5)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加大,开采煤炭的资源就必须加速,开采煤炭资源的速度一旦加快,就会导致农民失去更多的耕地。
随着大量的耕地被弃用,农民们没有经济来源,过不了生活。
就需要搬离原来的地区去别处谋生,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增加社会中的很多不安定因素。
毕竟受到无妄之灾的农民们,肯定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旦找对了方法那还好,一旦做出了些什么违法的事情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3.4 采煤塌陷地特点及分类根据目前的地质学家分析,山东省采煤引起的塌陷类型主要可以根据对农民的危害程度和塌陷的面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塌陷主要是小企业小规模开采煤矿引起的,小规模开采煤矿主要是通过打井的方式,开采的地表面积小,但是取出的煤矿资源较多,相当于挖空了内部结构,这就导致了附近的地区会出现不定时的坍塌现象,这种塌陷类型通常会突然发生,影响局部地区,造成小规模破坏。
第二种塌陷的类型主要是大企业大规模的开采煤矿资源引发的,通常会造成地表结构的不断下沉,但速度缓慢。
但是却潜移默化地改变周围的一切河流,森林土地的面貌,日积月累,河流可能会出现断流,耕地变成草原或者荒漠,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可能会因为土地的不断下沉而形成湖泊,或小规模积水。
耕地和湖泊的变化,都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因为湖泊并不是固定的湖泊,它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导致水平面不断的上升或者下沉,如果有的农民想在这些积水湖泊进行渔业经济,可能会发生,当鱼苗养成大鱼可以收获的时候,湖泊中的水一夜之间就干。
这些由于开采煤矿资源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生活在旁边的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地质研究学者为统计相关的数据付出了一定的努力,致力于分析造成农民经济收入下降的塌陷类型,为日后的改善环境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因为目前山东省很多地方地下水位比较高,所以开采后产生的塌陷地区大部分严重积水,山东省大部分城市因为开采煤矿而带来的影响,有相关研究人员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的报告。
(一)以积水影响为主的地区1、枣庄地区枣庄矿区位于山东省南部,主要有枣陶煤田、官桥煤田、韩台煤田、滕南滕北煤田,集中分布在市中区、薛城区、台儿庄区和滕州市,煤田总面积415 km2,原有煤矿147处,已关闭105处,现有42处,原煤产量2500万t/a左右。
目前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12141.00 hm2,积水区面积2646.38 hm2,最大塌陷深度7.0m左右,同时塌陷面积仍以大概500 hm2/a的塌陷速度继续增加。
枣庄市煤矿都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潜水位高,这些地方多是优质耕地和高产稳产农田,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国家粮食主产区,随着采煤面积的扩大,在地表出现缓慢、连续的盆形塌陷坑,地表出现大面积积水情况,致使大量优质农田无法耕种。
2、济宁地区济宁市含煤面积392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4%,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但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塌陷。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主要集中在微山县、邹城市、兖州市、任城区,未来的塌陷重点是任城区、嘉祥县梁宝寺镇、汶上县阳城镇及金乡县。
截止2012年底,全市已造成采煤塌陷土地约36974.11 hm2,其中常年积水的重度塌陷土地面积约15841 hm2,最大塌陷深度可达12m,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计塌陷土地会以2000hm2/a的速度递增。
济宁地区地势平坦,潜水位高,采煤塌陷易已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区。
3、菏泽地区菏泽市煤矿主要分布在巨野县、郓城县境内,目前有生产矿井4处。
经调查,截止到2012年底,巨野矿区已形成采煤塌陷地约858.95 hm2,其中积水面积211.00 hm2,最大塌陷深度6.1m左右。
涉及郓城县境内的彭庄煤矿和巨野县境内的龙固煤矿等。
菏泽地区由于地下潜水位较高,埋深仅2m左右,因此煤炭开采后产生的沉陷盆地,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区域,造成农作物减产、绝产。
4、德州地区德州市煤田位于齐河县境内,属于黄河北矿区范围,目前有生产矿井2处,分别由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和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开采。
由于矿井生产时间较短,截止2012年底,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114.00 hm2,积水区面积34.00 hm2,最大塌陷深度0.90m左右。
由于本区域开采煤层为薄煤层,开采后对地表影响相对较小,两层煤开采后预计地表下沉1.2~1.3 m左右。
但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较高,距离地表0.5m左右,因此容易形成地表积水。
(二)以附加坡度影响为主1、济南地区济南市目前有生产矿井18处,除新阳能源公司属于济阳市外,其他均位于章丘市境内。
新阳能源公司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土地平整,稍有沉降异常明显。
目前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1092.06 hm2,积水区面积94.70 hm2,最大塌陷深度1.2m左右。
由于耕地两侧布有排水沟,塌陷区域基本可以继续耕种,无常年积水区,只是低洼处稍有减产,由矿方进行补偿。
2、龙口地区龙口矿区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有生产煤矿7处,主要是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和龙口市地方煤矿开采。
截止2012年底,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2200.71 hm2,积水区面积149.07 hm2,最大塌陷深度7.0m左右。
由于地表潜水位较低,塌陷积水面积不是太大,约为134 hm2。
该地区塌陷地基本沿采空区呈现缓沉趋势,地表凸凹变形不大,坡度较缓。
3、临沂地区临沂市目前有生产矿井9处,均为小于30万t/a的小型矿井,除株柏煤矿位于郯城县之外,其他8处均位于罗庄区境内。
截止到2012年底,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244.00 hm2,积水区面积65.00 hm2,最大塌陷深度1.5m左右。
现在全区采煤塌陷地主要地貌特点为三种类型:一是面状整体沉陷,该种类型轻微处经当地农民多年耕种已削高填低,场地相对平整;4、泰安地区泰安市采煤塌陷地主要集中在肥城市、新泰市。
其中,新泰市含煤区总面积242.2 km2。
截止2012年底,新泰市塌陷土地面积约9137 hm2,其中积水区面积约2400 hm2,变形地1450 hm2,其他用地520 hm2。
由于煤矿分布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复杂,矿山开采后下沉盆地、塌陷坑、地裂缝等均有分布,其中以下沉盆地为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危害突出,塌陷坑和地裂缝次之。
(三)以地裂缝影响为主的地区1、淄博地区淄博矿区是个以开采薄煤层为主、而且接近资源枯竭的老矿区,目前有生产矿井27处,除埠村、岭子煤矿是中型矿井外,其余都是小型矿井,特别是大多数乡镇煤矿都是在开采煤层露头、矿井边角或表外资源。
目前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1137.00 hm2,积水区面积39.00 hm2,最大塌陷深度2.0m左右。
该矿区是薄煤层开采,该区域采煤塌陷不会对土地造成太大影响,受采动影响地表反映以地裂缝为主,不影响农业生产。
由于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地表轻微塌陷也不会形成积水区域。
2、莱芜地区莱芜地区的采煤塌陷地主要分布在莱芜市东南部、南部。
莱芜市共有矿井36处,其中闭坑矿井24处,生产矿井12处,主要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和莱芜市地方煤矿开采。
截止2012年底,该地区已塌陷土地面积2895.72 hm2,积水区面积55.30 hm2,最大塌陷深度1.0m左右。
据相关资料显示,本市因煤炭开采造成地面最大沉降量一般不超过1m,受采动影响地表反映以地裂缝为主,裂缝最大宽度在3cm左右,不影响农业生产,地表建筑物受影响以房屋斑裂为主。
由于开采区域位于汶河两岸,且经过多年采砂,汶河水位已大大降低,雨季水流可以直接排入汶河,故本地区无塌陷地积水。
(四)以塌陷坑影响为主泰安市采煤塌陷地主要集中在肥城市、新泰市。
其中,肥城煤田含煤面积98km2,煤炭总资源储量11亿t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