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科学测量:温度的测量(共40张).
- 格式:ppt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13
温度的测量练习一、单选题1.小明在劳动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它的温度约为()A.100C︒B.50C︒C.0C︒D.20C-︒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A.15℃B.26℃C.37℃D.56℃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A.35.0℃B.36.5℃C.37.0℃D.36.8℃4.用自来水洗脸觉到冷。
说明自来水的温度()A.低于30℃B.大约为0℃C.介于30℃36℃D.都不对5.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0.1℃A.它的示数为10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6.在练习使用温度计的活动中,下列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其分度值。
℃观察温度计内液面对应的示数,进行读数。
℃把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放一段时间使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A.℃℃℃℃℃ B.℃℃℃℃℃℃ 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用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边缘B.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读数C.将软皮尺用力拉直绷紧后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变小D.测量时使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更好的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的出现8.如图甲所示为在0~10℃范围内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以及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温度等于4℃时,同体积水的质量最大B.测量0~10℃水的温度时,可以用水做温度计中的液体C.0~10℃时,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D.如图乙所示,接触冰面下表面的水温度是10℃9.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支自制温度计,用相同容积的玻璃泡,内装同一种测温物质。
将它们放入同一杯热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利用玻璃泡的热胀冷缩制成的B.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液体读数C.如图乙的自制温度计精确程度比图甲的高D.两个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升高的长度相同10.关于温度和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县冬季最低气温为0℃ B.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0~100℃C.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D.“4.7℃”读作“负4.7摄氏度”11.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C.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D.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12.如图是某同学用一只寒暑表测量下雪后室外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它的分度值是0.1℃,量程比体温计大C.它此时的示数应读作“零下2摄氏度” D.它在测量气温前,可以拿着用力向下甩13.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摄氏度,用符号C 来表示。
二、温度计202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暑期培优“快人一步”讲义(三):温度的测量(1)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细玻璃管、玻璃泡、刻度。
温度计上的刻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2)使用方法估,选,放,读,取(选、放、看、读、记)①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②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壁。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④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读数。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相平。
⑥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三、体温计的使用1.体温计:(1)量程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特点:玻璃泡大,玻璃管内有一段极细的弯曲,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这样使得体温计可以拿出来读数。
(3)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
温馨提示:体温计用过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例1、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
如图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为℃。
图中体温计显示的温度是。
例2、温度计的使用:①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②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采用的是温标;它把的温度规定为100℃。
③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④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⑤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依次排列顺序为。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稍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E.取出温度计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G.仔细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例3、小金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共有110个刻度,他用该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液面停在第20格,用该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标准大所压下),温度计液面停在第70格,求:(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2)该温度计的量程;(3)若用该温度计测水壶中水温时,液面停在55格,则壶中水温是多少?1、体温计的准确度要比普通温度计高的主要原因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B.体温计玻璃泡与玻璃管连接处有弯曲C.体温计玻璃泡比较大,盛的水银比较多,且玻璃管的内径特别细,水银热胀冷缩时长度的变化量较大,读数能精确到0.1℃D.体温计的外形做成三棱柱形,有放大作用,读数就精确2、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3、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插入沸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
第一章科学入门建立健康档案--温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 •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 •刻度范围一样2 • 0 C的水和0C的冰比较()A • 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要低B . 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要高C .它们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D .无法比较3 .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四支温度计中,应选用()A .测量范围为-20〜110 C的温度计B .测量范围为35〜42 C的温度计C .测量范围为一20〜50 C的温度计D .测量范围为0〜50 C的温度计4 •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对温度计结构的改进方法,哪种是最好的()A .改变温度计中的液体颜色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C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粗一些D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制作得更小一些5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A .测量范围B .最小刻度值C .每一小格的距离D .最低测量值6 .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A . 72 CB . 55C C . 35 CD . 15 C7 .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C,最小刻度是0.1 CB .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前应先将体温计放人沸水中煮3分钟消毒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所以准确程度高D .用体温计测量同一位同学的口腔和腋下,其数值是不一样的8 .在不同的高度,水的沸点在80 C至U 100 C之间变化。
如图所示,下面哪个摄氏温度计能最准确地测量在不同高度水的沸点()■1帶10750-75D二、填空题9 .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甲和乙两个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甲:—C,读作__________ ;乙: __ C,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科学入门1.4-3科学测量——温度的测量目录 (1) (2) (2) (3) (6)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二、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和刻度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它们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记作1℃。
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三、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如果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
3.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且要等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记录读数,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如果测量的温度低于0℃,则要注意不要漏写了负号。
【名师讲解】当被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的量程时,由于液体的膨胀,会使温度计破裂,这一点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特别引起重视。
四、体温计及其他温度计1.体温计(如图)(1)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2)构造特点:①大的玻璃泡,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的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3)优点:①可准确到0.1℃;②可离开人体读数。
(4)测量范围:35℃~42℃。
(5)注意点:使用煎,必须先用力甩几下,使玻璃柱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
如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高温计、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1学习目标: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师生互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第一单元科学入门课题4 温度的测量1 知识题练方法题练同,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A。
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C.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D。
内径细得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相同思路导引:只要是测同一种物体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最终示数应该是相同的.解析:由于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两支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相同,插入的是同一杯热水,因此水银的热胀冷缩情况相同,示数也相同,因此,管径细的上升得相对较快。
答案:D题练10 如图所示,左边的温度计读数是,右边的温度计读数是 .题练11在气温为16℃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温度,当水银面经过“16"和“100"之间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液体,则热胀冷缩的程度是一样的(即体积变化是相同的).求索空间题型点评本题通过两地气温计的选取来加深对温度计正常工作要求的理解(必须在液体状态下).两种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答案:D 题练12 如图所示是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题型4 会区别和比较各种不同的温度计例7 甲、乙两只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两只温度计细管的内径相等,若以℃为单位,当周围温度改变时( )A 。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大B 。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小C 。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但读数仍与乙的读数相同 题型点评 本题通过两支不同温度计液柱长度变化的比较考查对温度计原理的理解. 阅题笔记 虽然两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但甲比乙测量结果会更精确,因为相同的温度变化,甲的液柱长度变化大。
D。
甲、乙水银柱长度的变化相同,因此两温度计读数相同思路导引:甲、乙两只温度计都是准确的,即水银柱长度变化均与温度变化成正比.当周围温度改变时,水银柱就会因水银的热胀冷缩而改变。
科学实验: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那么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呢?通过一次探究温度计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水、温度计、烧杯、加热器、冰块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温度计,记下当前的水温。
2.将水加热,同时记录下每隔1分钟的水温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当水温升至约80℃时,将加热器关闭,并迅速加入适量的冰块,记录冰块融化的时间和温度计所示的温度。
实验记录表实验时间水温(℃)0分钟 20℃1分钟 22℃2分钟 25℃3分钟 28℃4分钟 31℃5分钟 34℃6分钟 37℃7分钟 40℃8分钟 44℃9分钟 48℃10分钟52℃11分钟56℃12分钟60℃13分钟64℃14分钟68℃15分钟72℃16分钟76℃17分钟80℃17分30秒8.3℃实验结果分析: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得到了一份实验记录表。
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加热器关闭并加入冰块后,温度开始下降,直至水温降至4℃后温度再次升高,最终稳定在8.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在测量温度时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变化来得出物体的温度的。
我们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其微观粒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物体的热量也就越大。
而温度计就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量变化来得出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中一般会使用到温度敏感的物质,例如水银或酒精等。
当温度敏感物质受到热量影响时,其分子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导致温度计中的液体剧烈震荡,进而推动温度计的指针进行偏转,指示出物体的温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温度敏感物质受到热量影响而导致液体震荡,进而推动温度计的指针进行偏转,得出物体的温度。
通过实验我们也明白了,加热的物体的温度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高,而降温的物体的温度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