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 格式:pptx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1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①写: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者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读作:“和”;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读作:“生成”2O P +— 52O P②配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252O P + — 252O P③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点燃、Δ、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的状态,如:↓,↑把短线改成等号252O P + 点燃 252O P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例1. 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SiO 2X+CO 2↑,其中X 的化学式是( ) A . CaSiO 4 B . Ca 2SiO 3 C . CaSi 2O 3 D . CaSiO 3例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例3.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例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例5. (2015•益阳•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H2O H2+O2↑分解反应B CaO+H2O═Ca(OH)2化合反应C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例6. “题16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是: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
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这意味着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这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的质量也必须相等。
这两个原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求,只有遵守这两个原则,才能正确地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化学高中二年级教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方法。
它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三个基本要素。
1. 反应物: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写在化学反应箭头的左侧。
2. 反应物的表示:化学方程式通常使用化学式或化学名来表示反应物。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元素和元素的相对比例。
3.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条件。
反应条件一般写在方程式的右方上角。
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
为了能够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数量必须保持不变。
即方程式左右两侧的原子种类和数量要相等。
2. 能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过程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即反应物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必须与生成物吸收或释放的能量相等。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达到稳定状态。
化学方程式平衡的目的是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方程式平衡方法。
1. 质量平衡法:通过调整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方程式左右两侧原子的数量相等。
平衡时,系数前的数字称为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系数。
2. 能量平衡法:在化学方程式上下方加入符号ΔH,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
ΔH的正负表示反应是吸热或放热的。
3. 原子离化平衡法:对于涉及到离子反应的方程式,需要保持正负离子平衡。
即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在方程式的左右两侧要保持相等。
四、化学方程式的其他要求除了基本要素和平衡原则外,化学方程式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化合价守恒:在化学方程式中,原子的化合价和反应物质的化合价必须守恒。
即在反应中,原子的化合价不会改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 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4.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5.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知识梳理】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
如Fe+O2FeO2违背了(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如Fe+O2Fe3O4不符合2、书写方法(1)在短线的左、右两边分别正确写出的化学式;(2)(3)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标的条件: )。
(4)把“短线”变为“等号”(5)检查是否正确,是否配平,是否标注准确典型例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根据反应的条件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根据反应的现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A、C+O2===CO2点燃B、4Fe+3O2===2Fe2O3C 、KMnO 4===K 2MnO 4+MnO 2+O 2↑D 、Ca(OH)2+Na 2CO 3===CaCO 3 ↓+2NaOH3、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400℃左右,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气(NH 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NO+NH 3===N 2+H 2O B 、2NO+2NH 3 ==== 2N 2+3H 2OC 、6NO+4NH 3 ==== 5N 2+6H 2OD 、8NO+4NH 3 ==== 5N 2+6H 2O4、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KClO 3、MnO 2和Sb 2S 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
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 3在MnO 2催化下放出O 2,使红磷燃烧。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法则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数学表达式,它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平衡法则。
平衡法则要求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原子守恒。
一、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反应物:反应物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左侧,用“+”号分隔。
2.生成物:生成物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右侧,用“+”号分隔。
3.反应条件:反应条件位于化学方程式的上方或下方,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符号表示元素,下标表示原子数目。
5.状态符号:状态符号表示物质的状态,如(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g)表示气体,(aq)表示溶液。
二、平衡法则:1.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原子守恒。
2.电荷守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
3.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1.平衡状态:当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时,方程式达到平衡状态。
2.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表示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
3.平衡移动:当平衡状态下反应物浓度增加或生成物浓度减少时,平衡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写出未平衡的化学方程式:将反应物和生成物按照反应顺序写出来。
3.平衡原子数目: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前缀,使得原子数目相等。
4.检查电荷守恒: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数目相等。
5.确定平衡状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时,方程式达到平衡状态。
6.写出平衡常数:根据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写出平衡常数(K)。
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1.预测反应产物: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预测反应生成的产物。
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高中化学在学习上不如物理那样有规律可循,大部分同学认为高中化学在学习上知识比较杂和繁乱。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
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
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
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
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初中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和观察法。
最小公倍数法是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观察法是利用较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为依据,推出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常用的配平方法即可,不宜在此处讲授过多的配平技巧。
一般来说,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有多种配平方法,对于不同特点的反应,可以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配平方法的优化。
•在配平时要特别注意:•(1)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2)对标注条件的要求:•①“加热”是最常用的化学反应条件,“加热”用符号“△”表示。
•②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气体,需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符号。
•③在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出现了固体,则需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注“↓”符号。
•④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又出现了气体,则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符号。
同样,若溶液的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物中又出现了固体,则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明“↓”符号。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技能,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和前面学习中的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这些内容密切相关,就会给一些前面知识没有掌握好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学生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比如臆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容易把化学式写错,化学方程式不配平等等,因此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之前要注意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以免形成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难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哪些规则注意要点是什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书写。
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等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的表达这一定律,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哪些规则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书写。
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相等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的表达这一定律,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按一定的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可概括为:“一写,二配,三注”1。
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生),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短线;2。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且配平后要加以检查;3。
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等),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改成等号。
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常用的方法初中阶段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
使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先找出两边同一原子的个数,求出最小公倍数。
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即化学式前面应添加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
使用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组成较为复杂(原子数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为分数),然后在方程式两边各乘以某数,使各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
使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配偶法。
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式。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于准确记录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以及化学反应的类型至关重要。
以下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通常用化学式表示。
化学式由原子符号和下标组成,下标表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量。
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归类: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按照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
常见的物质状态包括固体(S)、液体(L)、气体(G)和溶液(Aq)。
固体通常用括号括起来表示,溶液则在化学式的右下角加上“(Aq)”。
3. 保持质量守恒:在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必须守恒。
这意味着反应物的质量必须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为了平衡方程式中的原子数量,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增加系数。
4. 平衡方程式:平衡方程式是指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通过改变系数,我们可以平衡方程式。
在平衡方程式时,只能改变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里的原子数量或种类。
举例来说:考虑以下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在这个方程式中,HCl代表盐酸,NaOH代表氢氧化钠,NaCl代表氯化钠,H2O代表水。
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这个方程式中,氢的数量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略去。
因此,正确的平衡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通过上述的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和规范。
确保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科学家记录和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实现相应的实验操作。
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是掌握化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结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归类物质的状态、保持质量守恒以及平衡方程式。
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于记录和理解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也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