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经济指标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5
已知符号及计算公式单位锅炉型式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出口蒸汽量D gl t/h主蒸汽出口压力p gr MPa 过热蒸汽温度t gr℃过热蒸汽焓h gr kJ/kg汽包压力p b MPa 锅炉给水温度t gs℃锅炉给水焓h gs kJ/kg锅炉排污率d pw锅炉排污水焓h pw kJ/kgr kJ/kg 煤低位发热量Qdw过剩空气系数αl漏风系数△αl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q4%当地大气压b kPa锅炉燃料实际消耗量锅炉排污量D pw t/h总热耗量Q rd=[1000Dgl(hgl-hgs)+1000Dpw(hpw-hgs)]kJ/h锅炉效率ηgl锅炉燃料实际消耗量B=Q/Q dw r/ηgl kg/hr锅炉燃料计算消耗量Bj=(1-q4)B kg/h理论空气量单位贫煤、无烟煤V r<15%Nm3/kg烟煤V r>15%Nm3/kgr<12500kj/kg Nm3/kg劣质煤Qdw理论烟气量清华简化公式贫煤、无烟煤、烟煤V r<15%Nm3/kgr<12500kJ/kg Nm3/kg劣质煤Qdw洛辛和弗林公式固体燃料Nm3/kg燃油Nm3/kg实际烟气量V0(αl-1)+V0y=Nm3/kg送风机计算风量Vg Bj*V0*αl m3/h 风量备用系数K1冷空气温度tk℃一次风量Vg1K1*101/b*0.6Vg*(273+tk)/273m3/h选用一次风量Vg1m3/h二次风量Vg1K1*101/b*0.4Vg*(273+tk)/273m3/h 选用二次风量Vg2m3/h引风机计算排烟温度t p℃风量备用系数K1风量Vy1∑V0*Bj Nm3/hy风量Vy1∑V0*Bj*(101/b)*((273+t p)/273)m3/hy考虑备用系数风量Vy K1*Vy1m3/h 选用引风机风量m3/h灰渣量计算G=B*(A y+q4*Q dw r/33913)/100t/h 应用基灰分Aar%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605.34853395.356104435.930.021213.65179741.20.193101.323.24759959040.9012939228511V04.424.774.43V0y5.2419.2317.6519.95V y7.29计算结果163184.1481.2530135837.35413900090558.23599920001401.15 207738.6181 314271.2428 361411.92923600007600.85366224.27。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概述1.供电量2.线损率3.供电可靠性三、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供电量的计算与分析2.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3.供电可靠性的计算与分析四、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在我国的应用五、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是衡量供电行业运行状况和供电质量的重要参数,包括供电量、线损率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对这三个指标进行概述,并分析其计算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概述】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分别为:1.供电量:供电量是指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总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供电量反映了供电企业生产规模和供电能力,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2.线损率:线损率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损失的电量与供电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线损率可以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
技术线损是由于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线阻抗、电缆电阻、变压器等设备损耗以及线路和设备的电磁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损失;管理线损是由于电力供应企业的管理不善、偷电、电表误差等因素导致的损失。
降低线损率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供电质量。
3.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用户的用电需求正常供电的能力。
供电可靠性主要包括供电中断次数、供电中断时长和供电电压偏差等方面。
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利于保障用户用电需求,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供电三大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供电量的计算与分析:供电量=用电量 + 线损电量。
用电量是指用户实际消耗的电能,线损电量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损失的电能。
供电量分析可以从总量、地域、行业等方面进行,有助于了解供电企业的生产规模、供电能力和市场需求。
2.线损率的计算与分析:线损率=(供电量 - 用电量)/供电量。
线损率分析可以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进行,有助于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提高供电质量。
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热电厂输出的热能和电能与其消耗的能量(燃料总消耗量×燃料单位热值)之比,表示热电厂所耗燃料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可称为热电厂总热效率)。
对于凝汽火电厂,汽轮机排出的已作过功的蒸汽热量完全变成了废热,虽然整个动力装置的发电量很大,便无供热的成份,故热电比为零。
对背压式供热机组,其排汽热量全部被利用,可以得到很高的热电比。
对于抽汽式供热机组,因抽汽量是可调节的,可随外界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当抽汽量最大时,凝汽流量很小,只用来维持低压缸的温度不过分升高,并不能使低压缸发出有效功来,此时机组有很高的热效率,其热电比接近于背压机。
当外界无热负荷、抽汽量为零,相当于一台凝汽机组,其热电比也为零。
因而用热电比和热电厂总效率来考核热电厂的是合理的、全面的、科学的。
5.1热电比热电厂要实现热电联产,不供热就不能叫热电厂,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供多少热才能叫热电厂应有个界限,文件应提出不同容量供热机组应达到的热电比。
热电比=有效热能产出/有效电能产出=Q/E=(各供热机组年供汽量×供汽的热焓×1000)/(各供热机组年供电量×3600)=(G×I×1000)/(N×3600)上式中;G——供热机组年抽汽(排汽)量扣除厂用汽量的对外商业供汽量。
当热电厂有一台背压机,一台双抽机时G=G1十C2十C3-gG1、G2、C3为各机组不同参数的抽汽(排汽)量t/ag为热电厂的自用汽量t/aI.为供热机组年平均的抽汽(排汽)热焓千焦/公斤I1、I2、I3为各机组不同参数抽汽(排汽)热焓i为对外商业供汽的热焓KJ/kg有效热能产出Q=(G1I2十G2I2十G3I3—gi)1000 KJ/aN——供热机组年发电量扣除厂用电后的供电量KW.h当有数台供热机组时N=N1十N2十N3-nN1、N2、N3为各机组的年发电量Kw.hn为热电厂的年厂用电量Kw.h有效电能产出E=(N1十N2十N3—n)3600热电比=[(G1I1+G2I2+G3I3-gi)×1000]/[(N1+N2+N3-n)×3600] %5.2总热效率总热效率总热效率=(有效热能产出十有效电能产出)/(燃料总消耗量×燃料单位热值) =[(G×I x1000)十3600N]/(T×1000×q) %上述中:T—热电厂全年供电与供热总燃料耗量tq—燃料平均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J/kg其余同前。
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公式
供暖面积热指标是衡量一个建筑物供暖系统能否满足人们舒适需求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用于评估供暖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并为建筑物的供暖设计提供参考。
供暖面积热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面积热指标 = 需要供暖的总面积× 设计室内温度× 设计室外温度差 / 设计室内温度差
其中,需要供暖的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需要供暖的全部面积。
设计室内温度是指在供暖系统设计中预设的室内温度。
设计室外温度差是指室内设计温度与室外设计温度之间的温差。
设计室内温度差是指供暖系统设计中预设的室内温度差。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供暖面积热指标。
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供暖系统在给定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越充足,越能满足人们的舒适需求。
反之,如果指标较低,可能意味着供暖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
通过合理计算和比较,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供暖系统,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供暖面积热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供暖
系统的性能和舒适性。
合理的供暖面积热指标设计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在供暖系统的设计和改进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指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1.供热厂用电量=(发电供热的总厂用电量—按规定应剔除的电量—纯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发电供热总热量)+纯供热厂用电量
2.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kw h/GJ)
3.供热比=供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单位折成吉焦)
4.热电比=供热量/全厂发电量(G J/电量折成吉焦)
5.供热标准煤量=标准煤总耗量*(供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
6.供热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量/供热量(kg/GJ)
7.供热用原煤量=供热比×总用煤量
8.供热用原煤耗=供热用原煤量/供热量(kg/GJ)
1kwh=0.0036吉焦
可调出力指的是电厂发电机组的发电余量,如某电厂有两台12MW发电机组,只有一台发电,则其可调出力为剩下的12MW。
等效焓降法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1( 热平衡法(常规计算法)这种计算法的核心(对本机组而言),实际上是对由8个加热器热平衡方程式和一个凝汽器物质平衡式所组成的9个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可求出9个未知数(8个抽汽系数和1个凝汽系数),然后,根据公式求得所需要的新汽耗量或机组功率、热经济指标等。
计算结果:1) 热经济指标计算:Q机组热耗: kJ/h ,126477638160Q0热耗率:q,,8825.88 kJ(kW,h)0Pe3600热效率:,,,0.4079 eq0,,0.4182汽轮机绝对内效率: iQ2) 锅炉热负荷:= 2683339584 kJ/h bQ0,,,0.995管道效率: pQb3) 全厂热经济性指标:,,0.92,0.995,0.4079,0.3742全厂热效率: cp3600q,,9620.52kJ(kW,h)全厂热耗率: cp,cp0.123sb,,328g(kW,h)发电标准煤耗率: ,cp2( 等效焓降法等效热降法是在60年代后期,首先由库滋湟佐夫提出,并在70年代逐步完善、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热工理论体系,是热力系统分析,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这种方法在热力系统局部定量分析中,具有简捷、方便和准确的明显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效果显著,引人注目。
近年来,这一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受工程界的好评。
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林万超教授这项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等效热降法是基于热力学的热功转换理论,考虑到设备质量、热力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特点,经过严密地理论推演,导出几个热力分析参量抽汽等效焓降H和j ,抽汽效率等用以研究热工转换及能量利用程度的一种方法。
各种实际系统,j 在系统和参数确定后,这些参量也就随之确定,并可通过一定公式计算,成为一次性参数给出。
对热力设备和系统进行分析时,就是用这些参数直接分析和计算。
等效热降法既可用于整体热力系统的计算,也可用于热力系统的局部分析定量。
组
,炉主汽温度)-炉给水流量*f_enth(炉给水压力,炉给水温度)-一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f_enth(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
1/(21-氧量+0.1))*3.55+0.44)+33.727*入炉燃煤灰份*0.1*炉渣可燃物/(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100-炉渣可燃物))+33.727*入
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度)-二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f_enth(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均
*(100-炉渣可燃物))+33.727*入炉燃煤灰份*0.9*飞灰可燃物/(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100-飞灰可燃物))+1018*0.419/炉蒸汽
温水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均负荷/33)-30+再热减温水流量)*f_enth(炉再热汽压力,炉再热汽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
热汽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均负荷/33)-30)*f_enth(高缸排汽压力,高缸排汽温度)-再热减温水流量*f_enth(再热减温水。
热电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利用传统能源的可行性正在逐渐减少。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一些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能、水力、太阳能和地热能等。
在这些可再生能源体系中,热电(Thermoelectric)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项技术可以将废热转换为电能,平衡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热电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独特的热电经济指标。
本文首先会给出热电经济指标的基本定义和计算公式,随后讨论这些指标在热电技术中的应用。
热电经济指标定义1.热电转换效率(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热电转换效率是指系统输出电力和热量的比例,通常用变量“η”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η = (P_out / Q_in) × 100%其中,P_out为系统输出的电功率,Q_in则为系统输入的热能。
由于系统输入和输出单位的不同,计算时需要将它们转换为相同的单位。
2.热电元件制冷功率(Thermoelectric module cooling power)热电元件制冷功率是指热电元件在制冷时所能够产生的制冷量,通常用变量“Q_c”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Q_c = W × ΔT其中,W为热电元件电功率,ΔT则为热电元件的温度差。
该指标的单位通常为瓦特(W)。
3.热电元件制热功率(Thermoelectric module heating power)热电元件制热功率是指热电元件在制热时所能够产生的热量,通常用变量“Q_h”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Q_h = W × ΔT其中,W为热电元件电功率,ΔT则为热电元件的温度差。
该指标的单位同样为瓦特(W)。
热电经济指标应用热电转换效率是热电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它衡量了系统在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时的效率水平。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热电元件通常会放置于汽车发动机或煤炭电力站等需要大量能源的系统中。
通过将废热转化为电能,电力系统的效率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热电厂部分产量及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统计数值均为上月末8:00至本月末8:00 一、主要产品产量1、发电量(万kwh):#1~#8机发电量之和。
2、供电量(万kwh)=发电量-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万kwh):#1~#8高厂变及#01、#02高备变之和。
然后扣除扩建、大修及试运期间、食堂宿舍办公室等非生产用电量。
(具体参照中石化电站竞赛指标计算说明)3、供汽量(t):外供10条管线(新区43KS 、炼厂40KS 、15KS 、胶厂15KS 、新区40KS 、15KS 、15KS (550)、15KS (650)M 管、A1管)与厂自用汽流量之和。
4、售汽量(t):公司平衡后外管线总流量5、外供除盐水量(t):外供一级和二级除盐水量之和。
6、锅炉蒸发量(t):#1~#8炉蒸发量之和。
二、主要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主要以供热比来分摊供热厂用电量及供热标煤耗量,剩余的则为发电厂用电量及发电标煤耗量。
1、 供热比(%)=(供热量/锅炉蒸发热量)×100%供热量(百万千焦)=供汽量×供热平均汽焓(各压力级别蒸汽参数由流量的加权平均获得平均汽焓参数,压力和温度,然后查表得)锅炉蒸发热量(百万千焦)=锅炉蒸发量×(锅炉蒸汽汽焓-锅炉给水水焓)(可查表得,压力和温度参数根据全月各炉的平均数值)另:热电比公式:热电比是指计算期内供热消耗热量与供电量的当量热量的比率(%)。
即:()21036/⨯=g r E Q R 其中r Q —供热量,GJ ;g E—供电量,104kWh 。
热电比的计算公式有另外一种规定,即供热量(吉焦)和发电量(万度)的比值, 我厂六月份供热比为:36.48%;热电比为156.69%。
2、综合厂用电率(%)=(厂用电量/发电量)×100%3、供热厂用电率(kwh/GJ)=供热用电量/供热量供热用电量=发电、供热共用电量×供热比发电、供热共用电量=厂用电量-循环水泵用电量4、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100%发电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供热用电量5、供热标煤耗(kg/GJ)=供热标煤耗量/供热量供热标煤耗量(t)=总标煤耗量×供热比总标煤耗量即耗的燃料折合成标准煤量(t)=(耗原煤量×煤低位发热量+耗渣油量×渣油低位发热量)/热值换算系数(29.2712千焦/克)6、发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标煤耗量(t)=总标煤耗量-供热标煤耗量7、供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三、计算实例以热电厂2002年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物料消耗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为例:1、产品产量、物料消耗及相关数据:发电量:131921万kwh;厂用电4量:15924万kwh;供汽量:2724005t;蒸发量:7950287t;循环水泵用电量:1084万kwh;耗原煤量:1101212t;耗渣油量:6870 t;渣油低位发热量:41.816兆焦/千克锅炉蒸汽汽焓:3470KJ/kg;锅炉给水水焓:821.5KJ/kg;原煤低位发热量:21.14兆焦/千克;供热平均汽焓:3165.3837KJ/kg;2、计算:(1)供热比(%)供热量=2724005×3165.3837=8622521百万千焦锅炉蒸发热量=7950287×(3470-821.5)=21056335百万千焦供热比=(8622521/21056335)×100%=40.95%(2)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15924/131921)×100%=12.07%;(3)供热厂用电率(kwh/GJ)发电、供热共用电量=15924-1084=14840万kwh供热厂用电量=14840×40.95%=6077万kwh供热厂用电率=6077/8622521=7.05kwh/GJ(4)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15924-6077=9847万kwh发电厂用电率=(9847/131921)×100%=7.46%(5)供热标煤耗(kg/GJ)总标煤耗=(1101212×21.14+6870×41.816)/29.2712=805122t 供热标煤量=805122×40.95%=329698t供热标煤耗=329698/8622521=38.24kg/GJ(6)发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805122-329814=475308t发电标煤耗=475308/131921=360.3g/kwh(7)供电标煤耗(g/kwh)供电标煤耗=475308/(131921-9847)=389.4g/kwh。
FRI ND OF MI L INDUS TRY 市场经营化工之友2007.N O .111建立供暖指标体系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供暖事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随着改革开改的深入,大量原有城市的改造和扩建,大批开发区的建立,大量乡镇的建立和扩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供暖事业必将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之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目前国家对供暖行业的考核,综合统计口只有一个表,统计的只是集体供热方面的情况,遗漏了占供暖行业70%以上的中小锅炉房供暖,其次该表统计的数据也较少,很难满足宏观控制的需要。
国家主管部门的统计规程规定的指标较多一些,但它统计的也只是集中供热方面的数据,其次它规定的指标也不全。
从学术上讲“供暖”和“供热”是两个不同概念;从生产实践上看,“供暖”和“供热”也是性质有别的两项工作。
至于供暖,其任务则是使用购买或生产的热能向用户的取暖空间提供“温暖”,其产品计量和收费的单位是用户取暖空间的地面面积和“温暖”保持的时间之积即:m 2.h ,产品质量是“温暖”的质量,其考核指标是室内温度。
很有必要建立单独的适合供暖性质的供暖专用体系。
2供暖产量由于供暖地区的供暖期一般情况下都是固定的,如从前一年冬季的某月某日起到次年3月或4月的某日止。
目前城市供暖又以居民用户为主,我国居民住宅室内高度多为2.8-3.0m ,故对全供暖期都用暖的居民用户(简称常年居民用户)的年供暖量,常以其用暖空间的地面面积数计算,但此算法对室高超过3m 和非居民的常年用户以及非常年用户还不完全适用,对出售的热能也未计入。
今将室内高为2.8-3.0m 的居民常年用户的年用暖面积称为标准面积,单位为m 2的或万m 2用下列折算公式,将其它用户的实际用暖面积或所售热能折算成标准面积,就可解决这一问题。
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馆等非居民常年用户,由于顾客或观众的不断进、出门的频率开戾,因而供暖耗用热量较居民用户为多,《供暖通风设计手册》根据以往设计资料的统计,提供各种非居民用户每平方米热耗指标。
Q/c s e e c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seec J.01.001-2016 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指标计算导则2016-02-05发布2016-02-15实施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凝汽式电厂热经济指标 (2)3.1 汽轮发电机组汽耗率 d (2)3.2 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q (2)3.3 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ηq (2)3.4 全厂热效率ηc (2)3.5 全厂热耗率 q c (3)3.6 发电标准煤耗率 b f (3)3.7 厂用电率 L cy (3)3.8 供电标准煤耗率 b g (3)4 供热电厂热经济指标 (4)4.1 供热电厂基本计算数据 (4)4.1.1 供热机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 T fl (4)4.1.2 供热机组采暖期发电利用小时数 T rfl (4)4.1.3 供热机组非采暖期发电利用小时数 T ffl (4)4.1.4 供热机组锅炉设备利用小时数 T b (5)4.1.5 供热机组全年煤耗量 B n (5)4.2 供热电厂热经济总指标 (5)4.2.1全厂热效率(燃料利用系数)ηc (5)4.2.2 热电比 I (5)4.3 供热电厂分项热经济指标 (6)4.3.1 供热式机组在纯凝汽工况发电和供电标准煤耗率 (6)4.3.2 供热式机组采暖期发电标准煤耗率 b f.r (6)4.3.3 供热式机组非采暖期发电标准煤耗率 b ff.r (6)4.3.4 供热式机组年平均发电标准煤耗率 b pj.r (6)4.3.5 供热式机组的年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率 b g.r (7)4.3.6 供热式机组的供热标准煤耗率 b r (7)4.3.7 供热式机组考虑供热厂用电率时的供热标准煤耗率 b r.g (7)5 背压机组热经济指标 (7)5.1 供热煤量分配系数 K (7)5.2 发电标准煤耗率 b f (8)5.3 背压机发电厂用电率 L fcy (8)5.4 供电标准煤耗率 b g (8)5.5 供热标准煤耗率 b r (8)5.6 电厂供热效率ηr (9)5.7 全厂热效率(燃料利用系数)ηc (9)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厂热经济指标计算例题 (10)A.1 某纯凝机组热经济指标 (10)A.2 某抽凝机组热经济指标 (10)A.3 某背压机组热经济指标 (12)前言本标准是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标准文件,用于指导火力发电工程热经济指标的计算。
纯凝汽式汽轮机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ηi D 0 d 0 Q 0 q 0 全厂热经济性指标:q cp ηcp b s 汽轮机理想比内功w a :h 0 –hca 实际比内功w i :h 0-h c 绝对内效率ηi =0q w i ×100%='00c c h h h h --×100% 相对内效率ηri =a i w w ×100%=ca c h h h h --00×100% 理想循环效率ηt =0q w a ×100%='0c ca o h h h h --×100% ηi =ηri ηt 汽轮机汽耗量D 0=)0(3600hc h Pe g m -ηη t ,kg/h 汽耗率d 0=Pe D 0=)0(hc h Pe g m -ηη kg/(kw.h) 汽轮机热耗量Q 0=g m i Pe ηηη3600=ePe η3600 KJ/h 热耗率 q 0=Pe Q 0=eη3600 KJ/(kw.h) 全厂热效率ηcp=Pax Pe Wi Pax Q Wa Wa Wi Qb Q Qcp Qb 36003600*3600****00=Qcp Pe 3600=13600Bq Pe ηcp=ηb ηp ηi ηm ηg 发电热耗率q cp =Pe Qcp =cpη3600 KJ/(kw.h) 发电标准煤耗率b s =Pe B s =cpη123.0 kg/(kw.h) 反平衡法求ηcpηcp=1-QcpQi ∑∆ 若给出热耗率q cp ,和每1kw.h 各种损失… ηcp=1-cp iq q ∑∆有关加热器参数计算能量与物质平衡列出下式⎪⎩⎪⎨⎧++=++++=++=6656755776666s5w6w7w6w67w 5s 66')(')(h h'h h h h h h s w w s s w w w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第三个式子以进入虚框流出虚框能量列出。
凝汽式电厂热经济性评价方法
凝汽式电厂是一种利用化石燃料或其他能源发电的设施。
它通过燃料
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水蒸汽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
在这个过程中,蒸汽在蒸汽轮机中释放能量后被冷凝成水,供给锅炉再次
转化为蒸汽,形成循环。
1.燃料利用率:该指标衡量了电厂从燃料中获取能量的效率,即燃料
转化率。
燃料利用率越高,表明电厂能够充分利用燃料提供的能量,减少
能源浪费。
计算公式为:燃料利用率=发电量/燃料消耗量。
2.热效率:该指标衡量了电厂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热效率越高,说明电厂能够更有效地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降低能源损失。
计算公式为:热效率=发电量/燃料消耗量。
3.综合能源利用率:该指标考虑了电厂不仅仅是发电的功能,还能够
利用废热供暖、制冷等其他用途。
综合能源利用率越高,表明电厂能够更
充分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利用率=发电量+
废热利用量/燃料消耗量。
除了以上三个指标,还有其他一些技术和经济参数可以用于评价凝汽
式电厂的热经济性,包括:凝汽器的效果、供热系统和供电系统的能效比、燃料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投资回收期等。
这些指标综合考虑了电厂
的产能利用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为决策者提供评估和比较不同
电厂的依据。
总之,凝汽式电厂的热经济性评价方法涉及多个指标和参数,通过综
合考虑燃料利用率、热效率、综合能源利用率以及其他技术和经济参数,
可以评估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