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及紧急气管插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丹彦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气管插管困难的估计及解决方法苏有平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技术是临床麻醉医师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它是施行吸入、静脉全身麻醉的可靠保证,并且是心肺复苏、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病人进行人工辅助呼吸的有效措施。
正常情况下只需1分钟左右就可完成气管内插管操作,但若遇到插管困难的病例,就可能数分钟、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都不能成功插入气管内导管,为确保顺利地施行气管内插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插管前准备1.探视病人,了解口齿情况,麻醉前活动性假牙应取出,检查有无松动牙齿,并记住数目及位置(全口假牙可取出或保留)。
2.有无张口受限,面颈部有无瘢痕挛缩,必要时先局麻下行瘢痕松解。
3.拟行鼻腔插管者,应了解有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外伤史。
4.了解有无颈椎脱位、骨折,头后仰受限程度。
5,口咽部肿瘤、脓肿等手术应了解病变部位、大小、范围,有无呼吸困难,避免麻醉诱导及插管时脓肿潰破或瘤体脱落发生窒息。
6.中心型肺癌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等需进行支气管内或特殊方法插管者,均应仔细阅读胸部X片、CT片、纤支镜检查报告等,了解气管、支气管有无偏移、受压,左、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与总气管的距离,以便正确选择左侧或右侧的双腔导管、单侧支气管导管等。
7.甲癌、颈部巨大包块者,应询问有无呼吸困难,了解气管受压情况,阅读正侧位颈部X 片、CT片,准备多根直径偏小的气管导管。
8.临床使用最多的为弯喉镜片,但会厌过大或卷曲而不能挑起时,可选用直喉镜片提起会厌,病人张口受限或其它原因致会厌、声门显露困难时,应准备气管切开用具,有条件可备纤维支气管镜。
9.除婴幼儿和鼻腔插管外均应使用带有气囊的气管内导管,并预先充气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备金属导管芯、牙垫、口咽通气道、吸引管、负压吸引装置、面罩,给予正压通气的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器。
10.连接生理监测仪,插管期间连续监测心率、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
在无监测仪的情况时,插管期间应由专人持续扪及脉搏,注意脉率的快慢及强弱,并不断测量血压。
龙源期刊网
困难气道气管插管1例
作者:韩洪伟张诗坤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1期
1.患者病情
男性,38岁,拟在全麻下行经皮肾镜双侧肾结石清除术。
患者患强直性脊柱炎30年,脊柱严重畸形,于下段胸椎处成角,后背与床面约成45度角,无法平卧,仰卧时需在背后垫很高的垫子,整个脊柱没有任何活动性,头无法做前屈、后伸、侧向摆动或旋转运动;双髋关节固定,双膝关节仅能微动;颞下颌关节受累,张口极度受限,Mallampati气道分级Ⅳ级。
2.插管处理
首先在其背后垫足够高的固定垫使其舒适,能够仰卧(实际为半卧位,头很高,麻醉者无法操作,遂将手术床调节为头低足高位以使麻醉者能够够得着)。
舌根部滴上2%利多卡因1毫升,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1.5毫升,选择6.5号的气管导管,前端和气囊上涂以利多卡因胶浆。
采用慢诱导半清醒法进行插管,依次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诱导,保留自主呼吸。
喉镜片只能插进一半,无法看到咽喉部;利用管芯把气管导管弯成J形,盲探置入咽喉部,循呼吸气流顺利插入气管。
3.体会
基层医院解决困难插管的方法较少,比如没有困难插管喉镜、光棒、插管纤支镜、可视喉镜等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困难气管插管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半清醒诱导方式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急救通那么〔First Aid〕困难气道处理流程困难气道的处理1.的困难气管插管一般准备:病人的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术前必需用抗胆碱药物。
局部麻醉:外表麻醉是清醒插管的主要麻醉方法,常用1%的丁卡因或4-8%的利多卡因5-10ml喷雾,气管内外表麻醉可经环甲膜穿刺注入,个别敏感病人需进展舌咽神经或喉上神经阻滞。
镇静、镇痛:原那么为小剂量、短效、不抑制自主呼吸、能减少或消除病人的痛苦和不愉快回忆。
在熟练掌握一定困难插管方法后,对预计无面罩通气困难、喉头显露为Ⅱ、Ⅲ级的病人,可选用短效肌松剂。
对未完全掌握困难插管技巧的医师及预测重度插管困难的病人,诱导时不能用肌松剂。
插管失败可选择:①取消手术,重新准备;②如果极不合作,面罩通气正常,可选择全麻诱导;③手术必须完成,可选择局麻下手术或手术"建立气道"。
2.未预料的困难气道插管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利用面罩维持正常通气,保持正常氧和水平,排除CO2。
根据喉镜显露情况判断插管程度。
尽快寻求帮助。
能维持病人正常通气,那么改用其他方法;或者使病人清醒,转为清醒插管。
切忌惊慌失措,延误处理时机,假设没有其它插管方法,最好辅助病人呼吸直到自主呼吸恢复,再考虑清醒插管;插管操作应轻柔、准确、切忌使用暴力,防止长时间行气管插管。
3.清醒插管:清醒插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口腔、咽喉部、气管上部完善外表麻醉,否那么,当病人对咽部刺激反响活泼时,任何方法插管都将有困难。
4.非清醒插管:在能够维持呼吸道通畅和病人无缺氧之虑根底上,非清醒插管能使病人更顺利和舒适地度过麻醉插管。
术前准备应准备纤维喉镜、应急气道如喉罩、联合导气管、经气管高频喷射通气装置等。
对于未完全掌握困难插管技巧的住院医师及预计重度困难插管的病人和需要纤维喉镜的病人,主要采用全凭静脉和吸入麻醉。
使吞咽反射消失,而自主呼吸不受明显影响,必要时病人可很快清醒。
对熟练掌握会厌下盲探声门的插管方法,无面罩通气困难可采用常规麻醉诱导,于完全肌松方式下进展插管,如试插失败和插管困难程度比预计的重,应面罩给氧3′~5′,待自主呼吸恢复。
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处理重庆黔江中心医院麻醉科马福荣气管内插管是保持上呼吸道通气的最可靠手段,也便于全麻术中呼吸管理,是全麻的安全保证。
是麻醉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麻醉者在充分理解气管内插管的解剖、生理反应和并发症后,还必须知道气管内插管可能出现的困难。
气管内插管必须全麻,但是全麻不一定都要行气管内插管,气管插管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完成;所以在应用中一定要注意适应症,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气管插管困难是指直视视喉镜下完成插管操作需4次或10分钟以上。
困难气道指在一般临床条件下,一个训练有素的麻醉医师行面罩通气或直视下气管插管困难,或两者同时存在。
面罩通气困难指面罩加压纯氧通气无法维持SPO2>90%,或不能防止改善通气不足的临床征象。
一、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原因及困难气道的预测(一)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原因:1、头后仰受限:颈椎关节炎、颌胸疤痕挛缩,各轴线不能重叠(口、咽、喉三轴线);2、张口困难:颞颌关节强直、口周疤痕,各轴线不能重叠;3、小颌畸形: Pierre robin综合征、小颌畸形,舌相对过大、喉头靠上;4、上呼吸道肿物:口腔肿物、喉头肿物,呼吸道变小。
(二)困难气道的原因及预测:解剖因素1、舌咽相对大小Mallampatis试验:直视喉镜下暴露部位。
Ⅰ类软腭,咽腭弓,悬雍垂Ⅱ类软腭,咽腭弓Ⅲ类软腭Ⅳ类 0(以上部位均不能暴露)Cormack-Lehame法Ⅰ类声门完全暴露Ⅱ类仅能看见后联合Ⅲ类仅能看见会厌顶端Ⅲ类看不到声门结构Ⅰ—Ⅱ类病人气管插管多无困难,Ⅲ—Ⅳ类病人气管插管可能有困难2、颏间距:颈部完全伸展,下颏-甲状软骨距离。
气管插管无困难>6.5气管插管可能困难6.0-6.5cm气管插管困难<6.03、颌骨水平长度:下颌角-颏凸距离气管插管无困难>9.0cm气管插管可能有困难<9.0cm4、下门齿间距:气管插管无困难>4.6cm气管插管可能困难<3.8cm病理因素:包括感染(会厌炎症、脓肿)、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状腺种大)、强直性脊柱炎,下颌关节强直、肿瘤(颈部及上呼吸道肿瘤)、创伤(颜面部骨折、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等。
困难及紧急气管插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丹彦椐报道困难气管插管每65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而事实上喉镜能发现更多的插管困难者。
插管困难处理不当是麻醉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其后果包括牙齿和气道的损伤,吸入性肺炎和低氧血症。
90年代美国一项长期研究的结果令麻醉医师们大吃一惊,麻醉事故死亡病例中,30%是因困难气道处理失败所造成。
1困难插管的定义Cormack等根据喉展现时,视野的程度来评估插管的难易度,但喉展现与插管困难的难易度,两者间未必一致,如声门暴露虽不完全,但对插管熟练者,可能容易。
因此1993年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用喉镜插管时,操作在4次以上或需时10min以上者,为插管困难。
2困难插管的原因2.1麻醉医师:术前评估不恰当,插管器械的准备不完善;缺乏经验和插管技术不熟练。
2.2 设备:设备功能障碍及无效;没有经培训的助手在场。
2.3 病人:先天性疾病(Down’s,Pierre Robin,Treacher Collins,Marfan’s)综合症软骨发育不良、水囊瘤、颅腔的畸形;后天的疾病:2.3.1下颌骨的活动受限:牙关紧闭(脓肿/感染、骨折、破伤风)纤维化(感染后/放射治疗后、创伤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肿瘤,下颌的结扎术2.3.2颈部活动度下降:风湿性/骨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颈椎的骨折/不稳定/融合2.3.3气道受阻:肿胀(脓肿/感染、创伤、血管神经性水肿、烧伤)受压(甲状腺肿大、外科手术后血肿)瘢痕(放疗、感染、烧伤后)肿瘤/息肉、异物、神经麻痹2.3.4肥胖和怀孕、肢端肥大症。
3困难插管的分类3.1急症气道:一般指插管困难的同时面罩通气也困难的十分危急的病人,需要特别紧急的措施打开气道并建立通气。
此类病人在术前估计时常忽略了气道的问题,行常规麻醉诱导后才发生了通气困难。
其原因为:患者本身具有插管困难的原因如(肥胖、Mallampati分级3级、甲颏距离小于两横指、巨舌、有鼾史等)加之应用麻醉剂、肌松剂,出现舌后坠以及反复插管引起喉水肿、出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使之面罩通气困难。
3.2非急症气道:一般指病人能维持自主呼吸或在面罩辅助下能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氧和,但插管困难。
此种困难气道的处理比较从容,只要维持好通气,允许选择其他的插管方法完成气管内插管。
此类病人常术前已确定或预料可能发生通气或插管困难,故已有准备的选用安全的气道处理方法。
4困难插管的预测ASA推荐“所有病人都必须在开始实施麻醉之前对是否存在插管困难作出估计,只要在麻醉前,任何时间都是可行的”。
术前估计包括气道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回顾以前麻醉的记录。
术前估计有插管困难时,将会提示麻醉医师在使病人意识消失和呼吸暂停之前作好各种必要的准备并可事先寻求帮助。
4.1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方法:病人端坐位,尽可能张大嘴并伸出舌头,根据所能看到的最佳视野分级。
Ⅰ.能看到咽腭弓、软腭和悬雍垂;Ⅱ.能看到咽腭弓、软腭,悬雍垂被舌根掩盖;Ⅲ.只能看到软腭;Ⅳ.软腭也看不到。
在临床上,MallampatiⅢ或Ⅳ提示很可能发生插管困难。
但该实验结果受病人的张口度、舌的大小、活动度及其他口内结构和颅颈关节运动的影响。
4.2张口度指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正常值为3.5-5.6cm;小于3cm气管插管有困难;小于1.5cm无法用常规喉镜进行插管。
4.3 甲颏距离(thromenatal distance)头在伸展位时,测量自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颚尖端的距离。
该距离受许多解剖因素包括喉的位置的影响。
正常值在6.5cm以上。
如果甲颏距离大于6.5cm常规插管是可能的。
如果此距离小于6cm,插管可能会遇到障碍。
4.4下颚前伸的能力下颚前伸的幅度是下颚骨活动的指标。
如果病人的下齿前伸能超出上门齿,通常气管插管是简单的。
如果病人前伸下颚时不能使上下门齿对齐,插管可能是困难的。
4.5 颅颈的运动通过评价以寰枕关节为轴的伸展运动来估计颅颈运动。
在颈部屈曲和寰枕关节伸展的体位下最易实施喉镜检查。
枕寰关节正常时,可以伸展350。
检查方法:病人坐位,头垂直向前看,上齿的咬合面与地面平行。
然后,病人张口尽力头后仰,伸展寰枕关节,测量上齿咬合面的旋转角度。
后仰角度>250为Ⅰ、Ⅱ级,250-150为Ⅲ级,后仰角度<150为Ⅳ级困难插管。
4.6 喉镜检查Cormack和Lehane的分级是最常见的。
该分级描述了在喉镜下所见到的喉部视野:Ⅰ级能看到声带;Ⅱ级仅能看到部分声带;Ⅲ级:仅能看到会厌;Ⅳ级看不到会厌。
局麻下喉镜暴露达Ⅱ级水平,提示插管无困难,可改为全麻诱导插管。
5 困难插管病人的准备对于预计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一般应在病人清醒、保留自主呼吸的状态下进行插管。
原则上,无插管成功把握者不得轻易作全麻诱导。
5.1 一般准备:病人的心理准备必不可少。
以便患者术中尽量配合和理解。
术前必需用颠茄类药物,使粘膜干燥,也便于局麻药发挥最大效果。
术前医生对病人气道的评估:观察患者的外表:颈部、面部、上颌骨、下颌骨;颌的活动度头和颈的活动范围牙齿和口咽的情况颈部软组织的情况最近的胸片和颈椎片情况以前的麻醉记录5.2 局部麻醉:表面麻醉是清醒插管的主要麻醉方法。
常用1%的丁卡因或4-8%的利多卡因5-10ml喷雾舌根和咽喉后壁及梨状隐窝处。
气管内表面麻醉可经环甲膜穿刺注入上述局麻药2ml,个别敏感病人还需进行舌咽神经或喉上神经阻滞。
5.3 药物:包括镇静、镇痛,但用药的原则为:小剂量、短效、不抑制自主呼吸、能减少或消除病人的痛苦和不愉快回忆。
如:咪唑安定、异丙酚、阿分太尼、雷米分太尼、苏分太尼等。
肌松剂的应用原则:在熟练掌握了一定困难插管方法后,对于预计无面罩通气困难、喉头显露为Ⅱ、Ⅲ级的病人,可以选用短效肌松剂。
如司可林、美维松等,一旦试插失败,可很快恢复自主呼吸并清醒;对未完全掌握困难插管技巧的医师以及预测重度插管困难的病人(Ⅳ级喉头显露),麻醉诱导时不能用肌松剂,需保留自主呼吸,停止麻醉后病人可很快清醒。
6 困难插管的处理原则:喊人来帮助不要追加肌松剂判断有无反流误吸的危险NO Yes持续环甲膜加压维持面罩通气和氧和Yes NO NO Yes口或鼻咽通气道?口或鼻咽通气道?喉罩通气?喉罩通气?头偏向一侧并放弃环甲膜加压?Yes 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氧和?Yes头偏向一侧并吸引NO手术建立通道使病人苏醒紧急或抢救生命的手术Yes NO Yes维持麻醉采用喉罩间歇正压通气下次择期手术选择局部麻醉光纤镜气管插管清醒光纤镜气管插管经鼻盲探或逆行插管7 非急症气道的困难插管方法7.1 直接喉镜:标准Macintosh喉镜在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暴露声门不佳时,可由助手协助压迫环甲软骨使视野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McCoy喉镜镜片顶端的小片可有0-70度的活动范围,当镜片顶端进到会厌谷,控制杠杆使镜片小关节活动,直接作用于舌骨会厌韧带而抬起会厌,显露声门;7.2经鼻气管盲探插管:选择病人通气较好的一侧鼻孔,滴入麻黄素和表面麻醉药,用热水软化气管导管尖端并涂上润滑油,插管时给予一定的镇静、镇痛,但必须保持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呼吸声作为导管接近声门的引导。
7.3 光索:(Lightwand)实质上是一根可弯曲的管芯,前端装有灯泡,后端连接配有电池和开关的把柄。
将气管导管套在光索上,灯光刚突出远端。
插管时光索经口向下朝着喉头进入,观察环甲膜,当清楚看到光索前端的亮点时,光索的前端正位于环甲膜后,此时保持光索的位置不动推送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
7.4 逆行性引导法:先经环甲膜穿刺做气管内表面麻醉,用17号勺状针穿刺,用硬膜外导管引导。
7.5 纤维光导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用(fiberopticbronchscope;FOB)引导作气管插管可以使些特别困难的气管插管成为可能,但它是一项需要技巧及练习的技术。
8 急症气道的处理方法8.1 麻醉诱导后出现通气困难,可采用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的方法协助维持呼吸道通畅进行面罩给氧。
口咽通气道主要用于昏迷病人或麻醉诱导达一定深度时;鼻咽通气道对舌根刺激较小,因而麻醉恢复时或病人半清醒状态下也可应用。
但插入前在鼻腔内滴入麻黄素以防粘膜出血。
8.2 喉罩:是常用的通气工具,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于通气困难的病人。
放置喉罩时不需要肌松剂,不要喉镜,置入时对心血管反射的刺激小,恢复时能更好耐受导管,不刺激分泌物增加。
一般认为异丙酚2.0-2.5mg/kg静脉麻醉后,可获得满意的插入条件。
但喉罩不能有效的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8.3 食道-气道联合导管:(ETC)是美国FDA在1988年批准使用的新型急症气道处理用具,ASA 推荐为在插管和通气均发生困难的紧急情况下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它在紧急情况下盲探插入至预定深度并充起气囊,然后通过监测呼吸末CO2浓度鉴别出一个正确的通气管腔。
但如果病例选择不当或操作粗暴,可造成食道裂伤、皮下气肿、气腹等并发症。
8.4 手术紧急通气技术:包括经环甲膜穿刺行气管高频喷射通气、环甲膜切开术和气管切开术,为抢救赢得时间。
其环甲膜切开术在紧急情况下比气管切开术更为简便、迅速、成功率可达100%,且并发症少。
但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术后声门狭窄发生率高,环甲膜穿刺应列为禁忌。
原文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丹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