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培优)一、培优题易错题1.100只小动物按下面的顺序排列,请问其中各种动物各多少只?【答案】解:100÷8=12 (4)2×12+2=26(只)3×12+2=38(只)2×12=24(只)1×12=12(只)答:有26只,有38只,有24只,有12只。
【解析】【分析】左起8只动物为一组,用100除以8求出商和余数。
每组中2只瓢虫,3只蝴蝶,2只蜗牛,1只蜻蜓。
余下的4只中有2只瓢虫,2只蝴蝶;分别求出每种动物的只数即可。
2.【答案】解:5【解析】【解答】2+3=5(个);。
【分析】观察图1可知,2个△的质量=4个□的质量,因此1个△的质量=2个□的质量;观察图2可知,2个○的质量=6个□的质量,因此1个○的质量=3个□的质量;观察图3可知,左边是1个△与1个□,左边与右边平衡,则右边是2+3=5个□,据此解答。
3.有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
(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1)10×4=40(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10×2=20(厘米)(20+5)×2=25×2=50(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
【解析】【分析】(1)拼成一个正方形是将两个长方形的长拼合在一起,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长。
故,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2)拼成一个长方形是将两个长方形的宽拼合在一起,长方形的长就是原长方形长的2倍,宽不变。
故,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长(大长方形的长=原长方形的长×2);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大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数一数,下面有多少个长方形?【答案】解:1个长方形组成:9;2个长方形组成:12;3个长方形组成:6;4个长方形组成:4;6个长方形组成:4;9个长方形组成:1。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培优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袋大米重20( )3粒花生米重1( )5个苹果重1( )40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1( )2.一列火车本应11:50到达,现在要晚点35分钟,它到达的时间是( )。
3.超市进行优惠活动:每天向前29位进店的顾客赠送一份礼品,活动进行一周,超市为此准备了210份这样的礼品,够吗?估算时,可以把29看成( ),29×7的结果肯定比210( )(填“大”或“小”),所以准备210份礼品( )(填“够”或“不够”)。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跳绳5下用3( );一支铅笔长约2(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为2( ),每小时行驶70( )。
5.两个数的和是940,其中一个加数是367,另一个加数是( )。
6.计算230+160时,想:23个十加16个十等于( )个十,就是( ) 。
7.如果28元可以买4支钢笔,照这样计算,买10支钢笔要( )元,“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 )不变。
8.要使3□2×3的积是三位数,□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二、选择题9.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优优排在第8,从右往左数,阳阳排在第4,优优和阳阳之间有( )人。
10.《新编小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31()。
A.厘米B.米C.毫米11.一只猫吃一条鱼用5分钟,9只这样的猫同时吃9条这样的鱼(一只猫吃一条鱼)需要()。
A.1分钟B.5分钟C.45分钟12.下图中没有涂色的正方形占总数的()(),全部正方形的12是()个。
13.妈妈去水果店,买了2千克橘子,每千克10元。
如果用买橘子的钱去买4千克苹果,还少8元。
买苹果要花多少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有()。
A.2千克,10元,8元B.2千克,10元,4千克,8元C.2千克,10元,4千克D.10元,4千克,8元14.涛涛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了三次,打开后,每一小份是这张纸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培优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时30分=( )分180秒=( )分1吨-200千克=( )千克8厘米-34毫米=( )毫米2.下午第一节上课的时间是13:30分,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第一节下课的时间是( )。
3.一盒彩笔18元,王老师买了9盒,大约需要(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高290( )。
一本故事书的厚度约为5( )。
贝贝卧室的面积约为16( )。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37( )。
5.一本书有348页,已经读了251页。
估一估,大约还有( )页没有读。
6.( )比620多180;830比270多( );130比450少( )。
7.209的3倍是( );比500少128的数是( )。
8.11与7相乘,积是( ),再加上12得( )。
二、选择题9.三年级(1)班参加社团的人数如图:(1)三年级(1)班参加植物研究社团的有( ) 人,参加动物研究社团的有( )人。
(2)三年级(1)班参加社团的一共有( )人。
10.一种交通工具,它每小时行200千米,这种交通工具可能是()。
A.客车B.动车C.摩托车D.自行车11.三个同学进行800米赛跑,小华用了95秒,小刚用了1分46秒,小明用了120秒,()跑得最快。
A.小华B.小刚C.小明12.三班的同学都订阅了课外书,其中42人订阅了《趣味数学》,31人订阅了《开心作文》,有18人两种刊物都订阅了,三(1)班一共有( )人。
13.32×口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小可以填()。
A.5 B.4 C.314.甲、乙两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用了110小时,乙用了16小时,则()。
A .甲做得快B .乙做得快C .两人做得一样快 15.某校六(1)班有学生52人,据统计喜欢打篮球的同学有22人,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有36人,每一个同学至少喜欢其中一项。
那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有( )人。
A .6 B .8 C .1216.如图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培优试题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1分35秒=( )秒20分米=( )米140秒=( )分( )秒1吨-300千克=( )千克2.下图钟表显示的是小华晚上睡觉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如果小华在第二天6:30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分。
3.小明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38元,买3张电影票大约要(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部手机大约厚1( )长江约长6300( )一头成年蓝鲸体重约重200( )跑50米大约用9( )5.197+58可以这样计算:197+58=200+58-3=255。
请用这样的方法计算:27+599=( ) ( )。
6.食堂这个月用了250千克大米,上个月用了304千克大米,这个月比上个月少用了( )千克大米。
7.张阿姨一共摘了132个菠萝,每箱装6个,准备了19个纸箱,这些纸箱够装吗?( )。
(填“够”或“不够”)8.按规律填空:4,6,10,18,34,( ),130,…二、选择题9.陈老师调查了育英小学三(2)班阿学喜欢喝的饮料后做了下面的图。
(1)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喝果汁的有(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人。
10.一头非洲象的体重5吨50千克,合()。
A.5050千克B.5500千克C.5005千克D.5050吨11.三位同学参加400米跑步比赛,李强用了65秒,周斌用了1分15秒,刘磊用了70秒,他们三人中,跑得最快的是()。
A.李强B.周斌C.刘磊12.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3.如果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那么3小时最可能有( )人乘坐游览车。
A .100与150之间B .150与200之间C .200与250之间 14.小红下了体育课后,把一根跳绳对折以后再对折收纳起来去了教室,准备下一节课,请问此时长度是原来的( )。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质量培优试题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9千克=( )克1米=( )分米3千米-1千米=( )米1时=( )分2.小红去看电影,7时40分电影开始,她早到了20分钟,小红是( )到达电影院。
3.小明每分钟能打48个字,7分钟大约能打( )个字。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身份证的厚度约是1( )小学生在校时间约是7( )老师的体重约是60( )5.一张书桌502元,一张椅子199元。
妈妈买这两件东西,大约应准备( )元,收银员实收( )元。
6.有2、0、8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排出的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加的和是( ),相减的差是( )。
7.一个排球69元,王老师买了3个,大约花了( )元。
8.312比( )多159;25的5倍是( )。
二、选择题9.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0.写字时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这里的“一尺”就是写字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约是()比较合适。
A.33分米B.33厘米C.33毫米11.科技小学要求学生8:30到校,小明家到学校要走15分,小明最晚()从家出发。
A.8:00 B.8:15 C.8:3012.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参加航模组的有25人,参加手工组的有40人,两个组都参加的有8人。
(1)请将上图填写完整。
(2)两个组一共有()人。
13.笔算486×5时,用5乘486十位上的8,得到的应该是()。
A.40个一B.40个十C.40个百14.箱子里有30个球,其中红球占总数的35,红球有()个。
A.6 B.12 C.1815.一个外国旅行团的游客只会说两种语言,其中有79人会说英语,有56人会说韩语,两种语说的有32人,这个外国旅行团的游客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是()。
三年级培优题数学一、和差问题1. 题目: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0人,一班比二班多10人,求两个班各有多少人?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和差问题。
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90人)与差(10人)。
求这两个数。
可以先求较大数,即一班的人数=(和 + 差)÷2=(90 + 10)÷2 = 50(人);那么二班的人数=和一班人数=90 50 = 40(人)。
2. 题目:甲乙两数的和是120,甲数比乙数少20,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解析:根据和差问题的公式,求较小数(乙数)=(和+差)÷2=(120 + 20)÷2 = 70;甲数=和乙数 = 120-70 = 50。
二、倍数问题1. 题目: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20本,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解析:这是一个差倍问题。
把科技书的本数看作1份,故事书就是3份,故事书比科技书多3 1=2份。
又已知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20本,所以1份就是120÷2 = 60本,这就是科技书的本数。
故事书的本数=60×3 = 180本。
2. 题目: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倍,苹果树比梨树多36棵,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解析:把梨树的棵数看作1份,苹果树就是4份,苹果树比梨树多4 1 = 3份。
因为苹果树比梨树多36棵,所以1份(梨树的棵数)为36÷3 = 12棵,苹果树的棵数=12×4 = 48棵。
三、周长问题1.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解析:对于剪出的最大正方形,其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即8厘米。
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C = 4a(a为边长),这个正方形的周长=4×8 = 32厘米。
剩下部分是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12 8=4厘米的长方形。
其周长=(长 + 宽)×2=(8 + 4)×2 = 24厘米。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培优试题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①240秒=( )分 ②4吨=( )千克③4分米=( )毫米 ④82厘米+18厘米=( )分米2.学校庆“元旦”晚会晚上7:00开始,原计划晚上8:45晚会结束,结果推迟15分钟结束,晚会结束的时间是晚上( ),晚会一共用了( )小时。
3.一个保温杯97元,妈妈打算买6个,大约需要(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大象重4( );身份证厚1( );一张床长约20( );小红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5.从6104这4张卡片中选3张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6.护眼灯196元,学习机298元,明明买了一台护眼灯和一个学习机,大约花了( )元钱。
7.在括号里填上“>”“<”或“=”。
806-509( )300 3km50m( )3500m 1吨( )999千克 8×302( )398×6 10分( )600秒 198厘米( )20分米8.丁丁收集了108张邮票,东东收集的邮票张数比丁丁的2倍多一些,3倍少一些。
东东收集的邮票最少有( )张,最多有( )张。
二、选择题9.一箱牛奶有12盒,姐姐和妹妹每人每天喝一盒,她们3天一共喝了这箱牛奶的()() 。
10.图中的曲别针长是( )。
A .3厘米3毫米B .3厘米8毫米C .2厘米8毫米11.浩浩打算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丁丁历险记》看完,每天看的页数都相同,那么3天他看了全书的( )。
A .1 3B .1 7C .3712.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3.估一估,得数大于600的算式是( )。
A .198+499B .1000-405C .304+211D .199×314.下列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一、培优题易错题1.照样子排下去,第88个是什么呢?【答案】解:88÷8=11答:第88个是。
【解析】【分析】左起8个为一组,用88除以8,因为没有余数,所以第88个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相同。
2.下图中图形的面积各有几个小格?【答案】解:图A有21个格;图B有9个格【解析】【分析】满格的按1格算,不满格的按0.5格计算,估算出图形的大小。
3.参观书画展的一共有453人,其中成人数是儿童数的2倍,参观书画展的儿童有多少人?【答案】解:453÷(2+1)=453÷3=151(人)答:参观书画展的儿童有151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倍应用题,计算公式是:小数=和÷(倍数+1)(一般用小数作标准量),据此列式解答.4. 2 2 7 7【答案】解:7+7=1414-2=1212×2=24【解析】【分析】“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3个数或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一一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可以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三个数或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5.东东的一天。
(连一连)【答案】解:第一个是6:13,应该是起床时间;第二个是8:55,应该是睡觉时间;第三个是4:12,应该是放学时间;第四个是12:05,应该是吃午饭时间;连线如下:【解析】【分析】钟面上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先确定钟面上的时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个时刻时该做的工作是是什么.6.聪聪给同学们安排了4项秋游内容.【答案】解:ABCD,ACDB,ADBC,ABDC,ACBD,ADCB,BCDA,BDAC,BACD,BCAD,BDCA,BADC,CABD,CADB,CBAD,CBDA,CDAB,CDBA,DABC,DACB,DBAC,DBCA,DCAB,DCBA.4×3×2×1=24(种)答:这些排法有ABCD,ACDB,ADBC,ABDC,ACBD,ADCB,BCDA,BDAC,BACD,BCAD,BDCA,BADC,CABD,CADB,CBAD,CBDA,CDAB,CDBA,DABC,DACB,DBAC,DBCA,DCAB,DCBA.共24种排法.【解析】【分析】第一项活动可以有4种选择,第二项活动就只剩下3种选择,第三项活动剩下2种选择,第四项活动就只有一种选择.把这些选择的种类相乘即可求出共有多少种排列方法.7.将1~7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答案】解:2×3=6÷1=4+7-5(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横式数字谜,先确定相等的数是几,然后选择合适的运算使等式成立,注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据此解答。
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培优试卷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1吨-600千克=( )千克3千米=( )米8分=( )秒5厘米-6毫米=( )毫米2.小明晚上6:20开始做作业,经过1小时30分钟做完,他是在晚上( )时( )分做完作业的,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 )。
3.一副羽毛球拍78元,张老师买了3副羽毛球拍,估一估,大约花了(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只铅笔长16( )。
②一根火腿肠约重是40( )。
③小学生每天要保证睡眠时间约10( )。
④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百米赛场一战封神,跑出9( )多的好成绩。
5.最大的两位数与403相差( )。
差和减数都是267,被减数是( )。
6.一根网线长300米,第一次用去56米,第二次用去84米,现在这根网线比原来短( )米。
7.商场上个月卖出25台电冰箱,卖出的洗衣机比电冰箱多10台,卖出的电视机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
卖出电视机( )台。
8.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棵白菜重2( )。
一块橡皮大约重4( )。
(2)一袋食盐重500( ),6袋这样的食盐重3( )。
二、选择题9.三(2)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9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2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9人,三(2)班一共有( )人。
10.图中的曲别针长是()。
A.3厘米3毫米B.3厘米8毫米C.2厘米8毫米11.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A.打一场篮球比赛B.步行一千米C.计算10道口算题D.上一节数学课12.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3.下面哪个问题可以用12×4×6解决?()A.一个玩具熊12元,一包积木6元,买4个玩具熊和1包积木共多少元?B.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每人得到6颗糖,共需多少颗糖?C.每小组有12人,每人捐4本书,6个小组共捐多少本书?14.一堆苹果有12个,拿走这堆苹果的23,那么剩下的是()。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培优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汽车约载重4( ),每小时行驶60( )。
课间休息时间是10( ),跳绳10下要用7( )。
2.一场足球赛90分钟,在17:30比赛结束,这场比赛开始的时间是下午( )。
3.每支钢笔8元,张老师买98支钢笔,大约用(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苹果约重280( )。
(2)一个1元硬币大约厚2( )。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10( )。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2313( )。
5.验算减法时,既可以用被减数减去( ),看是不是等于( )来验算,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6.用7、0、9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7.要使□5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8.一些彩灯按2红2黄3绿一组的规律串起来,一共串了这样的12组。
这些彩灯一共有( )盏。
二、选择题9.三(1)班有45人参加了美术小组和音乐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5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9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人。
10.围绕学校的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圈是1千米。
A.4 B.6 C.511.小明、小曼和小云参加50米赛跑。
小曼比小明多用1秒,小云比小明少用1秒。
谁跑得最慢?()A.小明B.小曼C.小云D.不确定12.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占全部苹果的( ),每份有( )个。
13.要使□23×4的积最接近2000,口中应填()。
A.3 B.4 C.514.一块巧克力,丁丁吃了16,还剩下()没有吃。
A.16B.46C.5615.三(1)班有学生45人,每人至少喜欢一种,喜欢跳舞的有38人,喜欢唱歌的有36人,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有()人。
A.29 B.12 C.33 D.1916.用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无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怎样的?
【答案】解:30÷3=10
答: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
【解析】【分析】3个小朋友的手势为一组,用30除以3,因为没有余数,所以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小朋友手势相同。
2.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回答问题。
三(1)班同学喜欢吃苹果、橘子人员统计表
苹果李月王平赵芳黄力陈红赵军
橘子李月张红王平丁伟林青陈伟
(1)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
(2)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
(3)喜欢吃苹果、橘子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1)
(2)既喜欢吃苹果,也喜欢吃橘子的人
(3)6+6-2=10(人)
【解析】【分析】(1)李月和王平是两种都喜欢的,把两人的名字填在重叠的部分;然后
把单独喜欢苹果的和单独喜欢橘子的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
(2)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两种都喜欢吃的;
(3)用循环吃苹果的人数加上喜欢吃橘子的人数减去两种都喜欢的人数即可求出总人数。
3.先找出这组图形的规律,再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 19
【解析】【分析】从图中的前两个图形中可以观察到:大三角形中最上面的两个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与大三角形中间的数字和最下面的小三角形中数字的和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4.4名小朋友丁丁、淘气、冬冬、笑笑站成两排、两列,丁丁和淘气在左面一列,淘气不在第一排。
冬冬在淘气的旁边,这4名小朋友是怎样站的?
【答案】解:
【解析】【分析】“ 丁丁和淘气在左面一列,淘气不在第一排”,那么淘气一定在左面一列第二排,丁丁就是第一排;“冬冬在淘气的旁边”,那么冬冬一定右面一列第二排,右面一列第一排就是笑笑。
5.小玲有一根长4厘米5毫米长的彩带,小兰也有一条同样长的彩带。
把两根彩带用胶水粘成一条彩带后有多长?(接头处长1厘米)小玲的彩带:
小兰的彩带:
【答案】解:4厘米5毫米+4厘米5毫米-1厘米=8厘米答:把两根彩带用胶水粘成一条彩带后有8厘米。
【解析】【分析】小玲彩带长度+小兰彩带长度-接头处长度=粘成一条彩带后的长度。
毫米÷10=厘米。
6.▲、●、■、★代表四个不同的数,“→”表示“大于”.根据下图表示的意思,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答案】解:▲都比其它三个大;★大于■,也大于●,而■大于●,所以▲>★>■>●.答:按从大到小排列是▲>★>■>●.
【解析】【分析】先理解箭头标示的意义,从左上角可以得到▲比其它三个都大,然后根据另外三个图形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7.小华、小光、小红、小军在儿童节互相问候,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几次电话?如果互相赠一张贺卡,需要几张贺卡?
【答案】解:4×(4﹣1)÷2
=4×3÷2
=6(次)
4×3=12(张)
答: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6次电话,如果互相赠一张贺卡,需要12张贺卡。
【解析】【分析】做题时注意本题中每两人通一次电话和互相赠送一张卡片的区别,两人通一次电话所用公式:n×(n-1)÷2,据此解答即可。
8.数一数,下面有多少个长方形?
【答案】解:1个长方形组成:9;
2个长方形组成:12;
3个长方形组成:6;
4个长方形组成:4;
6个长方形组成:4;
9个长方形组成:1。
共9+12+6+4+4+1=36(个)
答:有36个长方形。
【解析】【分析】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先查由1个小长方形构成的长方形个数,再查由
2个小长方形构成的长方形个数,再查由3个小长方形构成的长方形个数,再查由4个小长方形构成的长方形个数,再查由6个小长方形构成的长方形个数,最后查最大的长方形个数,并把它们的和相加。
9.三(2)班有25人去过西湖,有3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10人两个地方都去了,没有一个地方都没去过的.三(2)班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25+30-10
=55-10
=45(人)
答:三(2)班一共有45人.
【解析】【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三(2)班去过西湖的人数+去过长城的人数-两个地方都去了的人数=三(2)班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10.连一连,回答。
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有几种搭配方法。
【答案】解:
答: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有6种搭配方法。
【解析】【分析】每种饮料都会有3种点心与之搭配,先分别连线,再数出搭配的种类即可。